首页 > 科技快讯 > 同星科技硬拗“科技”人设冲刺创业板|IPO速递

同星科技硬拗“科技”人设冲刺创业板|IPO速递

空调换热器,来源:视觉中国

空调换热器,来源:视觉中国

继德业股份(605117.SH)登陆上交所后,又一家为美的集团提供换热器的供应商冲刺A股。7月13日,浙江同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星科技”)即将上会,拟创业板IPO,募集2.89亿元加码产能和研发。

钛媒体APP注意到,体量偏小的同星科技凭借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及各类政府补助勉强达到创业板上市标准,虽名字冠以“科技”二字,但研发水平却逊于同行。

研发实力不及同行

公开资料显示,同星科技成立于2001年,主营为制冷设备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换热器、制冷系统管组件、汽车空调管路和制冷单元模块等。目前同星科技已有翅片式换热器产品逾2000种,具备年产翅片式换热器600万个的生产能力,是美的集团、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知名企业的的供应商之一。

作为一家拟创业板上市的制造类企业,同星科技在招股书中多次强调公司重视研发。2019-2021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831.66万元、1913.43万元和2585.11万元,同比增速达到8.53%、4.46%、35.10%。

乍一看,研发费用持续增长,还算漂亮,但带入2019年-2021年的营收增速12.42%、21.51%、56.16%,同星科技的研发费用增长率并不及营收增速。这也直接导致其研发费用率逐年走低,近三年公司研发费用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4.43%、3.81%、3.30%。

即便与同行相较,同星科技研发费用率也不突出,2019年-2021年,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12%、4.66%和4.02%,近两年已经低于同行均值。

(同星科技与同行研发费用率对比,数据来源:wind)

研发投入力度不及同行的结果是产出落后。截至2021年末,同星科技共获得授权专利147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35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但这11项发明专利的申请日均在2018年9月25日及以前,此后近4年的时间再未有新的发明专利。

反观同行,三花智控定期报告显示,2019年-2021年,其专利授权从1957项增加至2802项,发明专利也从918项增加至1366项;德业股份去年4月7日的招股书披露,彼时其发明专利17项,到2021半年报中,这一数据增加至21项。

再来看研发人员的投入。招股书显示,2019年末、2020年末、2021年末,公司研发及技术人员分别为85人、75人和94人,占员工总数的9.73%、7.46%和9.38%。从研发人员绝对数来看,除了近两年多于宏盛股份外,难以企及其他同行,研发人员占比也难与同行匹敌。以2021年数据进行类比,德业股份、宏盛股份、三花智控、盾安环境的研发人员数量分别为292人、90人、1890人、516人,占比为14.50%、10.99%、13.05%和4.70%。

(同星科技与同行研发人员占比对比,数据来源:wind)

为避免违规大量采用行业罕见的劳务外包模式

事实上,同星科技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还可能更低,因为公司为规避劳务派遣违规,采用了行业内罕见的劳务外包用工方式。

招股书显示,2018年末、2019年末,公司劳务派遣人数分别为52人、138人,占用工总人数的5.62%和13.64%,2019年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超过用工总量的10%,违反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

于是,2020年4月起,公司逐步将部分辅助或简单工序外包给劳务公司,2020年9月起,公司已无劳务派遣人员。而2020年、2021年公司劳务外包人员数分别达到273人、344人,占各期用工总数(在册员工+劳务外包人员)的比例高达21.36%和25.56%。

(同星科技劳务外包情况,来源:招股书)

钛媒体APP梳理同行情况,德业股份在招股书中称,其报告期不存在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年报显示,宏盛股份2021年劳务外包支付的报酬总额仅为169.97万元,三花智控2021年劳务派遣薪酬仅为346.03万元,盾安环境既无劳务派遣又无外包。

这也即意味着,无论劳务派遣还是劳务外包,在行业内都是算是小众的做法,大量的劳务外包更是罕见。若同星科技没有如此大量的劳务外包,公司员工总数还会大增,其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势必更小。

靠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达到创业板上市标准

虽然研发能力不及同行,同星科技还是达到了高新 技术企业的标准。2017年11月3日,同星科技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20年12月1日通过复审。

高新技术企业光环加身,最直接的便利是,公司可减按15%的税率计缴企业所得税。同时,公司还享受残疾人工资加计扣除优惠、福利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以及小微企业税收优惠,2019年-2021年,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合计分别达到608.61万元、491.81万元、591.64万元。

此外,同星科技还享受引才薪酬补助、技术创新项目补助资金等政府补助,过去三年的政府补助达到1030.56万元、666.39万元和641.71万元。

简单计算可知,2019年-2021年,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合计达到1639.17万元、1158.2万元、1233.35万元,而各期净利润分别为4101.74万元、4643.25万元、6833.52万元,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合计占净利润的比重高达39.96%、24.94%、18.05%。

招股书显示,同星科技选择的上市标准为“最近两年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计算)均为正,且累计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2018年公司净利润为2019.09万元,若没有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2019年公司净利润仅2462.57万元。换句话说,在没有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的加持下,公司2018年、2019年的净利润累计是达不到上述的创业板上市标准的。

(同星科技选择的具体上市标准,来源;招股书)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三花智控、德业股份等多家同行,没有一家选择在创业板上市的。

经营现金流净额持续下降

事实上,除了业绩依赖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外,同星科技的盈利质量并不高,不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持续下降且为负,应收占营收比重也高企。

如上所述,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持续增长,但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却持续下降,2019年-2021年,分别为4519.91万元、356.86万元和-1911.96万元,与净利润的比值为110.19%、7.69%和-27.98%。

对此,公司解释称,“2020年上半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总体收入较少,2020年下半年以来得益于季节性因素影响、国内疫情防控形式的好转以及部分海外订单的转移,公司2020年下半年及2021年全年业务收入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由于公司主要客户的信用期较长且票据结算较多,相应增长的收入并未完全形成现金流入,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占净利润的比例大幅度降低。”

吊诡的是,同星科技的这一情形又是行业内罕见。钛媒体APP梳理发现,除了经营艰难的宏盛股份2021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与公司同病相怜外,其余同行近三年的数据均为正。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对比,单位:万元,数据来源:wind)

这也引出另一个问题,同星科技营业收入的高增长其实都是账面的增长。2019年-2021年,公司应收票据分别为9028.41万元、12372.37万元和16586.05万元,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14499.73万元、20202.88万元和24535.69万元,也即应收分别达到23528.14万元、32575.25万元、41121.74万元,占各期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56.96%、64.91%、52.47%。

在此背景下,同星科技应收账款周转率明显低于同行均值,2019年-2021年行业均值分别为6.59次/年、5.86次/年和7.87次/年,而公司则为3.49次/年、3.06次/年、3.71次/年。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编辑|崔文官)

相关推荐

硬科技IPO生死竞速
靠数据线起家,冲刺创业板的绿联科技底气何在?
华塑科技冲刺A股:肥水流向女婿,应收账款畸高|IPO速递
模组行业竞争激烈,爱联科技“低价策略”能否突围? | IPO速递
疫情下的硬科技投资
苦战三年IPO被否,灿星重新启动申报会顺利吗?
疫情下的硬科技投资机会
中科创星米磊:硬科技改变世界 | 2020中国投资人未来峰会
科创板上市越来越难,会卡掉多少硬科技公司?
精准匹配产业需求 中科创星携10家硬科技企业走进常州

网址: 同星科技硬拗“科技”人设冲刺创业板|IPO速递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5127.html

所属分类:互联网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