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Web3 革命的内幕故事:加密货币游乐中心的天堂(二)

Web3 革命的内幕故事:加密货币游乐中心的天堂(二)

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Web3。光是这个名字就蕴含了无限的希望,这说明 Web 1.0 和 Web 2.0 的理想已经破灭。但 Web3 真的就能带来希望吗?Web3 是什么?加密货币?但查理·芒格说加密货币就是一场骗局。区块链?但实践看来区块链的有效运营离不开它要革命的中心化的设施。对于核心圈的忠实信徒来说,Web3 与霓虹灯闪烁的加密货币赌场截然不同,它的使命几乎是极端的理想主义:它不仅要让人类摆脱科技巨头的统治,还要让人类摆脱剥削资本主义本身——而且纯粹是通过代码来实现。他们能成功吗?文章来自编译,篇幅关系,我们分四部分刊出,此为第二部分。

现实很骨感

ETHDenver 大会的第二天,卫生间坏了;场地的管道设施还没有为服务这么多人做好准备。以太坊也有类似的问题。与体育城堡一样,它无法处理那么多通过自身管道的交易负载

与比特币一样,以太坊在所谓的“工作量证明”(POW,proof of work)系统上运行。通过率先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网络上的计算机 “挖”出新的代币,然后通过验证区块链上的交易获得价格波动的“矿工费”(gas fee)。网络上的需求越多,矿工费就越高。后来以太坊实在是太火了,以至于矿工费往往高得令人望而却步。在去年年底加密货币行情疯狂飙升期间,每笔交易的矿工费就超过了 55 美元。解决数学问题也需要大量电力。据一项估计,如果按能耗对世界各国进行排名的话,那么比特币和以太坊联合王国的位置将介于意大利和英国之间。虽然许多比特币支持者对此不以为然,但 Web3 的支持者对自己的事业带来了气候危机的想法感到沮丧

似乎来参加 ETHDenver 大会的人里面每三个人就有一个在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长期以来,以太坊的核心开发者一直在尝试向“权益证明”(POS,proof of stake)转移,这是“工作量证明” POW 更环保(但可能不太安全)的替代方案,经过多年的延迟之后,预计 POS 将于今年推出。还有一些区块链竞争对手不用 POW,因此不会像以太坊那样产生环境成本或矿工费。然后还有“Layer 2”区块链,这种区块链会把大部分的工作都放在自己的网络上完成,然后将结果大批量地记录到以太坊上,以此来降低每笔交易的成本。

除了带宽问题之外,出席 ETHDenver 大会的人普遍认为这项技术太难用了。在 Web3 下做任何事情都令人困惑到难以置信的地步。我到酒店登记入住时,需要有人帮忙兑换自己的加密午餐代币。如果你不是程序员又想完成某件事情,那最终只能看着一堆你不理解的提示按“确定”。这是被敲竹杠的好办法。在会议期间,有消息称领先的 NFT 交易市场 OpenSea 遭遇了网络钓鱼攻击。后来有价值近 200 万美元的 NFT 被盗。由于类似情节太过普遍,以至于新闻几乎都没法引起人们的注意。

加密货币对用户的不友好给整个生态体系带来了巨大压力,迫使他们去做一件原本不应该做的事情:集中化。Moxie Marlinspike 是密码学家,也是开源加密消息应用 Signal 的创建者。今年 1 月, 他在个人博客上对 Web3 的基本前提做出了精辟分析。Marlinspike 认为,由于大多数人都渴望便利性,因此到头来中心化的服务总会强加在去中心化的技术之上。他写道,在 Web 1.0 的早期,部分人认为“我们都会拥有自己的 Web 服务器、网站、邮件服务器来供自己收发电子邮件。不过,这不是大家想要的,我认为这一点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大家并不想跑自己的服务器。”

Marlinspike 指出,这种模式在 Web3 里面又重复出现了。手机上的 app 直接跟区块链交互,如果不说完全不可能,那也是相当麻烦的。因此,几乎所有的 Web3 应用都要依赖 Infura 或者 Alchemy 公司来做到这一点。 大多数人用来存储加密货币资产的数字钱包也是如此。换句话说,几乎每个 Web3 产品都要靠中间人来解释区块链上面发生了什么。对于一个旨在淘汰信任的系统来说,这可是很大的信任。

这种中心化甚至比 Marlinspike 所说的还要严重,因为 Infura 和最受欢迎的钱包 MetaMask 都是 ConsenSys 的。是的,你的数据是放在区块链的某个地方的,永远都无法抹去,但实际上,你用到的任何 Web3 应用可能都要依赖这些中心化的服务才能访问。举个例子,Marlinspike 写道,当他把自己创建的一个讽刺性的 NFT 从 OpenSea 撤出时,它也不再出现在自己的 MetaMask 钱包里面,虽然它仍然存在于区块链上。

Marlinspike 指出,Web3 的捍卫者往往会用“现在还早”来回应批评。以太坊的开发者 Vitalik Buterin 用了一天的时间来证明他的观点。在回应 Marlinspike 在 Reddit 上发布的一篇帖子时,Buterin 写道,Marlinspike 的很多观点“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对生态体系的当前状态提出的批评是正确的,但没有抓住区块链生态体系的发展方向。”

Web3 圈有一小派别的人认为,区块链受到的关注已经超出了应得的程度——这种媒介已经阻碍了真正的讯息,也就是去中心化的传播。Web3 研发组织 Protocol Labs 的工程师 Jeromy Johnson 说:“我要非常强烈地指出,Web3 并不是区块链的代名词。” Johnson 从事区块链项目,但他还帮助开发了超文本传输协议(每个网址前面的“http://”)的点对点替代方案,即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缩写为 IPFS)。用 IPFS 可以防止内容仅仅因为某个 URL 过期或变更而从 web 上消失。这是没有使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的主要例子。

Johnson 说:“大家尝试使用区块链的很多事情其实并不需要区块链。人们试图在区块链上建立社交网络,他们把每一条推文,或者他们所说的任何话,以及每一个‘点赞’都放在区块链上,你在搞什么?这样做太蠢了!”

Johnson 担心区块链已经变成了一种迷信。但我来到丹佛这里之后,心里在想同样的说法是不是也可以用在 Web3 人所理解的去中心化身上。因为权力去中心化最大的障碍也许根本不是技术

加密货币对用户的不友好不断地推动着系统去做它本来要回避的一件事:中心化。

何必舍近求远

中心化这个词的意义很含糊。加密货币最初的目标之一是拿掉金融交易当中的中介机构——银行。(因此它对某些自由主义者、犯罪分子以及最近的某些寡头很有吸引力。)中心化可以这么看:介乎两个或多个实体之间交易的中心银行。但中心化与去中心化也可以看作是一个选择问题:你有多少种选择?市场上是只有一个玩家,还是你可以货比三家?按照这个标准来看的话,银行业可是相当的去中心化,毕竟仅在美国就有数千家银行在运营。

去中心化的技术并不能保证有一个去中心化的交易市场。就拿电子邮件来说吧。电子邮件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协议。理论上,任何人都可以设立自己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但就像 Marlinspike 所指出那样,很少有人会这么做。相反,大家都用电子邮件客户端,而这个市场主要集中在少数几家提供商,尤其是 Gmail。就算你个人选择不用 Gmail,但你发送的每一封电子邮件的另一头也可能会用,这意味着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的电子邮件都会有一份副本保存在谷歌的服务器上。

你可以说这是中心化。但合并(consolidation)这个说法更好。合并不是技术的特征,而是市场的特征。关于处理合并的市场,有个比 Web3 更古老的协议。它叫做反垄断法。但政府政策并未真正被纳入到 Web3 的蓝图里面

厕所坏掉的那天早上,我主持了一个研讨会,主题叫“为什么去中心化很重要”。有一次,与会的研讨人之一,Fuel Labs 的工程师 Nick Dodson 提出,他观察到“传统的金融科技”,也就是未使用区块链或加密货币的个人金融应用,其实比 Web3 还要去中心化,“因为,说实话,做事情的公司更多。”

你知道吗,其实金融科技板块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一项美国联邦立法。金融危机之后多德·弗兰克银行法案(2010 Dodd-Frank Act)获得了通过,里面有一节要求美国银行需允许客户用计算机应用可读取的格式去访问自己的账户数据。你之所以可以将自己的数据与 Betterment 和 Mint 等个人理财应用同步,应该要感谢这项法案。然后我转向了另一位研讨专家,出色的区块链程序员 Frankie Pangilinan。我问她,鉴于 Web3 面临着令人生畏的技术挑战,让美国国会通过强制数据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的法律,这样实现去中心化岂不是更简单吗?跟打算化解这项复杂、笨拙的技术的种种问题相比,这样不是更容易吗?

“哦,天哪,什么——你能再重复一遍你的问题吗?抱歉,” Pangilinan 用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被愚弄的口吻苦笑道。我重复了一遍。通过一部数据可移植性的法律不是比建设一整个 Web3 更容易些吗?

她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笑着说:“美国政府的行动要比软件慢得多。它们本质上属于我们正在取代的过时系统。”

Pangilinan 表达的是 Web3 运动的主流观点。她的怀疑可以理解。互联网经济出现在放松管制以及历史上反垄断执法不严的时期。尤其是美国政府,都还没有证明自己有能力通过一项重要的监管硅谷的法律,或者赢得一项针对平台巨头的重大诉讼。客观来说,美国国会是个过时的系统。

不过,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但对于防止个人和公司滥用权力并迫使他们分享权力来说,法律仍然几乎是为此而设计的最有效的技术。哪怕是在科技领域,政府干预刺激创新和用户选择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时这是通过激烈的法律对抗来实现的。1950 年代,来自美国联邦政府反垄断的压力迫使 AT&T 及其贝尔实验室子公司将数千项专利的授权许可出去,其中包括一个叫做晶体管的小东西。在其他一些时候,政府在将市场去中心化方面的作用实际上是化于无形的。比方说,多亏有了联邦通信委员会一项鲜为人知的规定,美国人才得以携号转网。

但即便是 Web3 社区的进步分子,他们对于将强大的资源用来影响公共政策的兴趣也基本为零。相反,正如 Pangilinan 所说那样,他们倾向于认为政府正是刻意要回避的问题:那不过是又一个机构罢了,就像谷歌或 Facebook一样,它们要求我们信任它们,而不是靠争取得来这份信任。

后来,我在后台又与第三位研讨专家聊天,他叫 Lane Rettig ,是以太坊的前核心开发人员。他坦率地跟我交流了加密货币和 Web3 的缺点。但他强烈认同 Pangilinan 的观点,即政府监管没用。 Rettig 正在开发一个叫做 Spacemesh 的区块链。与需要巨大计算能力的比特币或以太坊不同,任何人用笔记本电脑或智能手机上的备用处理能力就能“挖矿”—— Spacemesh 的代币,他们只需要下载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应用——这意味着这个网络可以分布到数百万参与者之中,远大于运行比特币或以太坊节点的那种数以万计的规模。

听起来很有趣,于是我掏出了自己的 iPhone。那我可以直接下载吗?还不行,Rettig 说;不幸的是,Spacemesh 还没有手机版。移动 app 还没有开发,但就算开发出来了,苹果也不会让大部分加密货币相关的 app 在自己的应用商店上架。作为对我的“监管是好的”那个说法的回应,我开玩笑说《开放应用市场法案》(Open App Markets Act)——一项在美国国会获两党支持的法案,将迫使苹果允许用户下载不在其应用商店提供的 app ——说不定可以帮忙。

Rettig 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兴奋地问道: “那是一项法案吗?那就不得了了。我能看出它的潜在意义很大。”

相关阅读:

Web3 革命的内幕故事:加密货币游乐中心的天堂(一)

Web3 革命的内幕故事:加密货币游乐中心的天堂(三)

Web3 革命的内幕故事:加密货币游乐中心的天堂(四)

译者:boxi

相关推荐

Web3 革命的内幕故事:加密货币游乐中心的天堂(二)
Web3 革命的内幕故事:加密货币游乐中心的天堂(一)
去中心化:Web3 的虚假承诺
我做Web3侦探这几年:见证一个个「去中心化美梦」的破灭
强吞推特为哪般,醉翁之意在Web3
以区块链为代表的Web3恐怕会失败,我来说说原因
「巨头」谷歌怎么进入「Web3」?
Twitter 往事:马斯克的 Web3 野心,多西的「十年复仇」
互联网巨头“海外会战”Web3
估值120亿,Web3诞生一只独角兽:老虎高盛红杉投了

网址: Web3 革命的内幕故事:加密货币游乐中心的天堂(二)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3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