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自作孽不可活。”
在3月29日豆瓣宣布将于6月30日全面下线私密小组功能后,不少用户对豆瓣发出了这样的评价。
同样的剧情也发生在半年前。去年9月,豆瓣称因技术问题下线评论功能一周时,也引发了用户的口诛笔伐。
近两年以来,豆瓣虽然以平均每周一次的公告频率进行整改,但清理违规信息、禁言违规账号、解散或关停问题小组等小行动,似乎并没有达到整改要求。
据相关媒体统计,2021年豆瓣被约谈共计20余次,累计被罚超过900万元。
今年3月15日,网信办督导组进驻豆瓣督促整改。半个月后,豆瓣宣布将关停私密小组功能。
在私密小组即将关停的消息之前,每一次豆瓣登上热搜几乎都与饭圈乱象整治有关。其中最出名的豆瓣鹅组,前后被封禁、雪藏、暂停评论数次,直到去年9月,成为第一个被整改的娱乐小组,为其两个月。
不过在29日的通报中,最耐人寻味的不是豆瓣再次整改,而是这次整改内容背后的原因。
过去两年,豆瓣针对饭圈乱象的整改做了很多补救措施:
比如豆瓣小组的名称将不能再含有“吃瓜”、“爆料”、“拉踩”等诱导集中八卦爆料、拉踩引战等内容;豆瓣官方针对“粉丝聚集”“谩骂互撕”“八卦爆料”“制造舆论”“养号刷评”的行为上线相应措施,加快清理问题小组,解散打投等涉及“饭圈”乱象的小组。
除此之外,豆瓣对几个流量重地小组也是屡次出手。
去年6月,鹅组、青青草原等20个娱乐类小组被暂停转发/收藏功能,火研组等25个小组被直接关停。去年8月,豆瓣关闭了小组功能中流量最大的娱乐分区。去年12月2日至17日,豆瓣暂停“小组”回复功能使用及小组“精选”频道内容更新。
尽管如此,但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3月15日下午,国家网信办通报称,针对当前豆瓣网存在的严重网络乱象,3月1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指导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派出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网督促整改。
这就令人疑惑,为何一场全平台的饭圈整治行动,唯独豆瓣没有达到整改要求,以至于到了网信办直接入驻督导的地步。
积重难返是一方面,信息茧房是另一方面。
在豆瓣60多万个小组中,娱乐组一直占据着流量高地。
最著名的豆瓣鹅组,有近70万组员,其中大部分为活跃用户。豆瓣魂组Allen ji提供的一个豆瓣小组活跃榜非官方排名中,豆瓣鹅组虽排在第二位,但活跃讨论却与第一的生活组不相上下。
即便豆瓣使用多方位措施,对娱乐类小组进行限流,但该类小组依然流量凶猛。在上述排名中,截止今年1月24日,前50榜单中有18个为娱乐类小组。
可见,活跃度高的娱乐小组贡献了豆瓣大部分流量,而豆瓣的商业模式又是将这些流量引去读书、影音等赚钱业务,同时在小组的管理上平台又赋予了组长更多权力,于是就导致了一个管理上的矛盾:
对流量高的小组管理只能以社区治理为主平台治理为辅,也就是说,平台对小组的约束力达不到整改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才出现了以往豆瓣处置几大娱乐小组时的阳奉阴违表现,临时封禁、雪藏、暂停评论/收藏等,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新周刊此前曾在一篇文章中调查过:混迹豆瓣小组的用户除了自我宣泄,还有逃避过于公开的舆论空间。
这些年,随着天涯、猫扑等公共论坛过气,微博、朋友圈、知乎等强调“个体表达”和“私人领域”的社交平台逐渐成为主流。但当自由的语言环境走向极端,就会导致粉丝多的“大用户”主导舆论,“小用户”但凡发表一句反对意见,都会被粉丝围攻谩骂。
公开化的社交平台对用户偏好、教育程度等分类界线不明显,各种类型的用户混杂在一起,导致你说一句什么,都有人在评论区发表牛头不对马嘴的观点,甚至纯粹抬杠。而豆瓣小组的门槛,阻挡了“圈外人”窥探的目光、莫须有的争议,并有效地区分各偏好用户群体。
豆瓣有一套自己的体系,首先豆瓣的各种小组介于贴吧和微信群之间的状态,相比于贴吧有加入门槛,在贴吧浏览发言不需要吧主批准,吧主是事后管理。而加入小组就经过了筛选,小组与组长更加紧密。它又具备论坛的形态,在删帖、控评上更方便操作,随便去知乎上搜一搜,映入眼帘的大多都是饭圈洗脑、控评的证据。
其次,豆瓣私密组有极高的准入门槛。有的需要答题,有的需要用户有足够的活跃度,甚至还要摇号才能进组。比如,想要进入拥有近70万组员的豆瓣鹅组有多难?坊间流传的说法是:不亚于在北京上海上个户口。
而这也就使豆瓣的私密组成为最易出现信息茧房和群体极化的地方。
豆瓣小组可以删评论和帖子,把不同意的帖子删掉留下符合观点的帖子,然后就可以慢慢的把某个私密社区打造成只有一种声音的社区。因为密闭空间,可以形成一种信息闭环,而这种信息闭环又是饭圈洗脑的利器。
而这样的娱乐私密小组其危害性还限于明星、饭圈,但也有外延的趋势。曾有用户反映,在多是追韩娱粉丝的泡菜组里,会在某些严肃话题上跑偏,无底线倒向韩国人。更有甚者,在豆瓣私密小组中还隐藏着许多更阴暗的反科学、反社会行径。
豆瓣的私密小组究竟有多少秘密?外人一般很难得知。不过,在微博、知乎等平台有关豆瓣将关闭私密小组的话题下,不少用户的回答令人细思恐极。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信息茧房似乎已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但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可能不知不觉中就已掉入了信息茧房的陷阱。
在豆瓣通告整改期间,已有其它平台开始联系豆瓣的小组负责人,“挖”他们到新平台“再建房”。
这些平台给豆瓣组长的条件也是相当丰厚,不仅有流量扶持、创建基金,更能获得快速认证、优先推荐,甚至声称:“只要来就行,剩下的我们来办”。
但事实上,无论是平台还是豆瓣小组负责人,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清朗运动不止是针对豆瓣一家,无论他们迁移到哪个平台,只要行事风格不变,就注定难逃“塌房”的结局。
更重要的是,有关信息茧房的破除也在进行中。在今年的3·15前后,微博、微信、淘宝、哔哩哔哩、抖音、百度、大众点评、小红书等app们都陆续上线了「个性化推荐」开关,但多数都有些隐蔽。
对年轻人来说,如果被关进各种名头的信息茧房,面对不同意见不再追求和而不同,而是党同伐异,就无法静下心来读书,垃圾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最终只会被裹挟着随波逐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解码Decode”(ID:kankeji001),作者:袁喜乐,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豆瓣的私密小组究竟有什么秘密?
豆瓣终于对私密小组动手了
停用私密小组,豆瓣站上十字路口
扎克伯格曾销毁的笔记本,究竟有什么秘密?(上)
养活无数营销号的豆瓣小组,到底在聊什么?
扎克伯格曾销毁的笔记本,究竟有什么秘密?(下)
冲顶 APP Store,「Spot」究竟有什么社交魔力?
APP下架、监管进驻,豆瓣终撞南墙
TikTok在国外究竟有多厉害?
深扒豆瓣小组,我们发现了年轻人最想马上学会的十大技能
网址: 豆瓣的私密小组究竟有什么秘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61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