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手机要预置“垃圾应用”,哪来的规矩?

手机要预置“垃圾应用”,哪来的规矩?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默认,买的新手机,里面都要“预装”一大堆垃圾软件。

身为一个数码博主,我接触过太多的手机了,虽说每一台手机都是全新,但每次开机我都要感慨一下:内置软件真是太多了。“新时代牛皮癣”纵然让人难以忍受,但一直以来也是没有一个相关的规定去进行约束,导致不少厂商得寸进尺,弄的满屏都是广告应用。

前几天,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供给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会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协调局起草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征求意见稿)》

消费者的春天就要到了。

手机要预装“垃圾应用”,哪来的规矩?

很明显,预装大量的预置应用对于厂商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这一举动会让消费者对于品牌反感加剧,并不利于自己的形象宣传。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手机厂商为什么还要在手机内预装如此多的垃圾应用?

这件事如果真要想找原因,太早的我们就不说了,我们就从刷机包百花齐放的时代开始聊。

早期的安卓并不是那么好用的,况且当时的手机厂商也很少在系统功能上多下功夫,所以当时就涌现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第三方ROM,比如MIUI、Flyme、乐蛙、CyanogenMod等等,这些刷机包相比手机自带的安卓系统,有着更自由、开放、美观等优点,可以说在当时是完全碾压了早期安卓手机自带的“简陋”系统。

CyanogenMod

在当时,一个优秀的第三方ROM传播量非常可观,况且当时处于智能手机发展的初期阶段,很多人看好制作刷机包这一门生意,有一些技术大佬的甚至已经全职投入到这一行业当中。

有流量自然就有商机,当时有一些人就推出了内置应用广告平台,简单来说,开发者只需要将和开发者个人绑定的预置应用放在ROM包内,用户在将手机刷机后就会自动安装在手机当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应用都拥有后台自启动的权限,当手机联网后,软件就会被激活,这些广告平台就会为开发者记上一笔,最后根据激活应用的数量来计算佣金费用。

据我了解,那时每一个预置应用激活后的佣金单价大约在1~1.5元左右,随着使用这些优秀第三方ROM的人越来越多,激活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利润可想而知。

那个年代的第三方ROM包几乎都是免费的,所以这些开发者也都会在发布的时候说:要是支持他们的话就将那些内置软件至少运行一次再卸载。正是因为免费,开发者也不容易,大家对这一类情况就比较支持,场面还算是比较和谐。

但预置应用并非都能卸载。

预置应用大多分为我们上述的可以卸载的应用,还有一种被系统是认为“必要组件”的应用,这类应用不能被卸载,如果没有相应的ROOT权限,能做到的只能是将其“停用”。

这些不能卸载的内置软件要更为流氓一些,如果你刷入了这个第三方ROM包,还内置了一堆不能删除的应用,手机卡顿、广告、弹窗都是常事。虽说开发者免费开发,赚钱是应该的,但这种强硬的方式还是很难让人接受。

因此在当时,有一些开发者的第三方ROM包会将两种预置应用都放进刷机包内,以至于当时有些“臭名昭著”的ROM包会内置20多个应用,专坑一些不懂的小白们,吃相非常难看。

图片来自:百度经验

这个钱只有第三方开发者在赚吗?并不是,当时的手机厂商也在赚这个钱。

在这个关系链中,手机厂商算是上游,由于本身就做硬件产品的生意,手机内置自带系统且出货量也大,基本每一部手机都会赚到不菲的佣金,这么大块肥肉,自然没道理不去咬一口。

如果这些预置应用可以卸载,可能消费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问题就在于,这些应用大部分都是不可卸载的预置应用,简直就是明摆着要抢钱。

所以在那时,为了“反抗”这一行为,不少开发者做出「精简版刷机包」,顾名思义,这类刷机包正是把所有预置应用全部删除。

这事永远都是“张良计”与“过墙梯”,手机厂商为了让更多人继续使用自带系统,就提出了一个新的政策:刷机不保。确实,刷机有一定概率会损坏硬件,但刷机不保就着实带着点针对性,很多人为了保修,还是选择承受内置系统的折磨。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硬件上性能的增强,大约在2015年左右,手机厂商逐渐开始重视手机系统的使用体验,消费者对于刷机的需求开始逐渐减少,再加上BL锁(BootLoade,提高安全性以及防止刷机)的加入,提高了刷入第三方ROM的门槛,逐渐的,第三方ROM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遗憾的是,没有了第三方ROM对内置系统的压制,以及刷机门槛的提高,预置软件这一“传统”就一直被保留了下来,一直到现在。导致我们现在打开一部全新的手机,就会收到无数企业的广告推送。

内置软件到底能不能取消?

雷军和贾跃亭两个人算得上是比较早吃到互联网红利的一批人,他们二人对于智能手机的理解有一些相似之处,那就是硬件不赚钱。

此前乐视曾经曝光了手机BOM(物料清单)成本,并且宣称自己的乐视手机将不赚硬件一分钱,甚至亏钱卖手机。

“经典窒息”

那乐视手机靠什么赚钱?答案是广告、生态以及乐视服务,事实证明,贾跃亭的方向是对的,只不过眼光有些超前,当时的市场环境没有办法满足乐视手机赚钱的需求。

如果将乐视手机放到现在,可以预见的是,乐视手机将成为整个市场最凶悍的性价比屠夫,而且目前互联网广告费用等完全够乐视大赚一笔。

雷军也多次宣称小米是家移动互联网公司,未来靠互联网服务来赚钱,硬件只是微利,并且打出了小米硬件综合净利润永远不会超过5%的旗号。

而且此前还在自家应用市场中推出了下载应用领红包等活动,帮助软件厂商在自家手机系统中进行广告宣发,赚上一笔广告费。再者说,小米已经是一个比较成熟的互联网公司,自己也有不少互联网产品,在自家产品中进行宣传也是省下一大笔广告费。

由此可见,现在的手机利润有很多部分是在广告宣传、付费服务当中。

当一些不合理的钱赚的理所应当,那失去的时候就越舍不得。

此前,魅族18系列手机为了有更好的销量,在宣传时直接打出了“三零”的旗号,这里三零指的是零广告、零推送、零预装,这也是在近年来第一次看到有厂商将这一问题拿到明面上来解决。

虽然目的不太纯洁、并且魅族自己也在吃广告所带来的利润,但是这一次比较激进的尝试还是有不少消费者买账,在2021年3月开售时,一分钟销售额就已经破亿。

现实永远都是残酷的,2021年9月份,魅族科技有限公司官博@Flyme 发布了《致魅族用户的一封信 》,主要谈及魅族18系列的纯净系统。

由于市场竞争过于激烈,魅族还是决定保持和行业一致的运营策略,也就是说,除了已推出的魅族18、魅族18 Pro外,魅族此后产品还是会预装应用以及推送广告,曾经妄想屠龙的少年终究还是变成了恶龙。

从这件事我们也能明显感觉到整个市场的变化,再也不是以前依靠硬件赚钱的时代,单纯的硬件无法保持一个公司正常运营,还是要去恰广告这口烂饭。

因此,想要手机厂商一刀切的关闭推送和广告,根本不现实。

预置软件将成为过去,但新的套路也会到来

这次工信部和国家网信办协同起草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的通告(征求意见稿)》,有几个重点和我们消费者息息相关。

为进一步规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行为,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供给水平,构建更加安全、更有活力的产业生态,促进移动互联网繁荣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工信部信管〔2016〕407 号),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一、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应用软件是指由移动智能终端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生产企业)预置,在移动智能终端主屏幕或辅助屏幕界面内存在用户交互入口,为满足用户不同的应用需求而提供的、可独立使用的软件程序。二、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应用软件应遵循依法合规、用户至上、安全便捷、最小必要的原则,按谁预置、谁负责的要求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法维护用户知情权、选择权,保障用户合法权益。三、生产企业应确保除基本功能软件外的预置应用软件均可卸载,并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四、基本功能软件限于以下范围:(一)操作系统基本组件:系统设置、文件管理;(二)保证智能终端硬件正常运行的应用:多媒体摄录;(三)基本通信应用:接打电话、收发短信、通信录、浏览器;(四)应用软件下载通道:应用商店。实现同一基本功能的预置应用软件,至多有一个可设置为不可卸载。五、生产企业应完善移动智能终端权限管理机制,提升操作系统安全性,采取技术措施预防在产品流通环节发生置换操作系统或安装应用软件的行为。六、生产企业应按照工信部信管〔2016〕407 号文件有关规定,保证预置应用软件安全合规,明示所提供预置应用软件的相关信息,履行登记、审核、监测、留存、下架等全链条管理责任,完善投诉举报受理制度等服务保障措施,及时处理用户投诉举报。七、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加强对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应用软件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本通告的行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理。八、移动智能终端预置应用软件原有规定与本通告不一致的,按本通告规定执行。九、本通告自 2022 年 XX 月 XX 日起执行。特此通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22 年 XX 月 XX 日

根据这份通告所述,所有的预置应用要遵循依法合规、用户至上、安全便捷、最小必要的原则,谁预置、谁负责,除了基本功能软件:系统设置、拨打电话等必要软件外,其余预置应用要均可卸载,并且提供安全便捷的卸载方式供用户选择,同一基本功能的预置软件至多一个可设置为不可卸载。

通过政策来约束厂商,在我看来是极好的。

这份通告落实后,我们手机中泛滥的预置应用将会得到有效遏制,这些应用再也不会成为手机厂商的“稳定收入”,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厂商利益,还保证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在我看来,这份通告是非常有必要落实的,至少能让某些手机厂商在赚取这部分利益的时候不再“心安理得”,在恰饭的同时也会思考带来的风险,既然做不到自觉,那就麻烦政策上多定些规矩吧。

但值得注意的是,利益永远都是绕不开的一条栏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手机厂商总有新玩法等待着消费者,毕竟类似的事情他们已经做过太多次了。在此我真心呼吁各大厂商,真心实意的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少一些套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品玩”(ID:pinwancool),作者:ByArsT,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手机要预置“垃圾应用”,哪来的规矩?
Google X垃圾分类机器人横空出世,再也不怕分不清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了
没有“神经系统”,哪来自动驾驶上帝视角?
删除缓存、清理垃圾真的能让手机变快吗?
“垃圾分类”成7月产品新风口,俄罗斯“变脸”应用FaceApp爆火
公司的“铁军”从哪来?
上海白领:被垃圾放大的100种情绪
“遗留问题”绕不开 二手手机号从哪来
风口上的垃圾
最前线 | Harmony OS 迎来 2.0 版本,明年华为手机要全面支持鸿蒙

网址: 手机要预置“垃圾应用”,哪来的规矩?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9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