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正在流行「半熟恋爱」。
现如今,维持一段恋爱关系已经变得非常艰难。逐年走高的离婚率,不断降低的结婚率,以及隔三岔五就能看到神仙 cp 分手、离婚的消息。
塔门曾经总结了「阻碍年轻人进入爱情」的三大原因:
1.自我至上,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没有足够体谅他人的耐心、关怀和妥协的技巧,导致「爱无能」成为时代病,难以接受为对方将就,妥协或改变,于是常常觉得「两个人在一起还没单身有意思」。
2. 性别隔阂加重,煤气灯效应、情感PUA、父权社会等概念的普及,让女性对男性群体的信任度走低,智识上不成熟、没有足够性别意识的男性,会让女性望而却步。
3. 此外996、打工人,社畜文化的流行,也让年轻人觉得「谈什么恋爱,搞钱才是正经事」,没有足够多的时间、经济和精力,爱情也变成一种应付不过来的奢望。
「我配吗」、「没法接受连诠释性劳动都没听过的男朋友」、「谈什么恋爱,搞钱才是正经事」,年轻人并不是不渴望爱情,而是对没有足够准备的爱情,一边想要一边怕。他们对爱情,有更多的要求和现实考量——除了要有自然的情感、欲望、冲动,还要学习性别理论、进行爱情训练……
于是,近几年流行起了恋爱学习的风潮,不论是各大高校纷纷推出的恋爱课,还是各类恋爱综艺纷纷邀请学者作为嘉宾讲解,都在各方面体现年轻人对更成熟恋爱的向往。拿腾讯视频推出的《半熟恋人》为例,整部综艺注重展现理性克制、势均力敌的爱情。
我们想借用这部恋综的名字,把如今年轻人追求更成熟、更理智、更高效的恋爱模式称为「半熟恋爱」:
熟,在于「爱人能力」的成熟——双方都有足够的尊重意识、势均力敌的物质基础和观念成熟度。半熟,是年轻人还没过于市侩,把熟练的技巧当武器,把对方当资源,精心计算情绪价值够不够、投入产出高不高、这段值不值。
「半熟恋爱」并不针对某一具体年龄层,而是一种智性的恋爱观。
半熟恋爱的吸引:从「智性恋」到「智性搭子」,从「自我提高」到「自我们提高」
年轻人恋爱常常看脸,而在相亲市场上,物质条件的门当户对又被无比强调。近年来,还有人提出了另一种维度,包括方方面面,例如审美吸引、挚友吸引、智性吸引、感性吸引……
现在社交网络上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智性恋」,在心理学上,这个概念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承认。但大量的研究和调研都表明,智力、品位、审美、幽默感等精神层次的因素,在年轻人的择偶标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半熟恋爱中,人们追求的,不是单向的欣赏对方的智识,而是智识合得来,从智性恋,到「智性搭子」。
智性搭子是处于智识同温层的人,他们享受与彼此交谈,并且具备着沉浸共同做某件事、并为这件事产生相似情绪的的默契。
还拿腾讯视频的恋爱综艺《半熟恋人》举例,有一对高人气的CP也因为精神契合被许多人「嗑糖」。男嘉宾黄瑞恩和女嘉宾罗颖,因为品位、审美相似而格外聊得来,两人第一次约会的咖啡馆是男嘉宾挑选的,有一面墙上还原了电影《王牌特工》的场景,男嘉宾介绍「这家店还原了英国的一号店」,女嘉宾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这是「裁缝街」「那把伞就是那个枪」。
学者薛兆丰评论他们聊天的内容时一针见血:「他们都是聪明的人,是在一个大气层的,有些东西不用说透,但他们都懂。」
立场和观念相似也是「半熟恋爱」中的一个重要标准。
男嘉宾王能能和女嘉宾罗拉,因为相似的经历而对两性、婚姻和家庭有相似的看法,「即便是离异、有孩子,也不会影响一个人爱与被爱,以及进入下一段亲密关系。」
和单纯「处得来」不同的是,半熟恋爱中的智性搭子,是双方能彼此先进带后进,共同在审美、智力、观念上,从「自我提高」,变成「自我们提高」。
此外,虽然半熟爱情强调两个人在精神上处于同温层,但并不是完全不接受差异。
在半熟爱情中,亲密关系是「处理差异的、一个很重要的实践」。两个个体因为差异而产生冲突碰撞,具备成熟爱人能力的人,不会单纯把对方当成自我幻想的投射,而是能从冲突中深度看到对方的需求,然后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
半熟恋爱的自我:「两个人在一起,是为了能让我一个人的时候,更快乐」
学者沈奕斐的视频课程《社会学爱情思维课》中提出「爱情的三个价值」:探索和发现自我价值、与外界建立联系,以及升华性欲望,而实现这三个价值的过程,能帮助我们培养处理差异的能力,建立你、我、我们的边界意识。
也因此,她认为,今天的爱情对人们最重要的意义不是个人解放和跨越社会阶层,而是实现自我价值。
这非常符合当下半熟爱情的排序:我第一、爱情第二。在「我爱你」的表达中,我仍然爱你,但始终都保留主体性。
在《半熟恋人》中,几位女嘉宾的爱情观和性格迥异,但无一不指向这种独立模式。
女嘉宾周楠性格温柔文静,但她坚决地表示过,自己不会轻易进入一段恋爱,如果不太合适,「那不如单身,因为我一个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单亲妈妈童瑶更主动外放,她说在离婚后,反而对伴侣的要求更高了,不想将就,爱情对于她来说更像锦上添花的东西。但是,如果遇到令自己心动的人,「我还是一个会主动出击的女生。」
除了不轻易开启恋爱,在一段半熟爱情中,亲密关系的作用,首先指向于帮助自己完善认知和自我修复,并且,我爱他,重要的不仅是他,还有「爱」这个动作、「爱」这项能力。
沈奕斐认为,在现在这个时代,一种新的爱情脚本已经出现——
这意味着,在半熟爱情的模式中,尽管人们相处的方式各不相同,但都同样有着清晰的个人需求——比如被爱、陪伴、承诺、成长……
女嘉宾罗拉认为,爱对于她来说是一种舒服的陪伴,一种确定的安全感。「每天晚上很无聊,于是刷手机刷到很晚,但如果有那么一个人,可以每天对我说晚安,那我可能就会早点睡。」
罗颖也在坦白局提到过,自己曾经有一段很美好的恋爱,两个人好像相处没有什么问题,但后来分手了,因为「我们在一起并没有变成更好的自己。」她解释,这个更好的自己,未必指的是换了一份更好的工作、赚到了更多的钱,而是一些生活细节和认知改变,比如因为对方喜欢健身而开始尝试运动,比如因为对方而对自己更了解、更接纳。
虽然有另一种声音认为,个人主义的盛行会加剧当代婚姻的不稳定性。个人的意愿被赋予最高地位,传统规范、宗教信仰等都在失去规则的作用,人们开始发现,情感在亲密关系中是靠不住的。于是单身、不婚、劝分等盛行,进入一段关系的门槛提高了,分手的底线却在降低。
但「半熟爱情」并不是完全的利己,因为在进入关系之前,已经进行了必要的自我剖析和对象筛选,所以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谨慎的模式也可能降低爱情失败的可能性。
在以前,两个人在一起,是为了「两个人在一起,比一个人独处更快乐」,如今「两个人在一起,是为了能让我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快乐」。
半熟爱情的浪漫:你不能抄袭别人的爱情剧本,你俩得自己写剧本
如今的年轻人开始发现,肉眼可见的许多爱情,都是照着一套固定脚本模仿来的,模仿送花送礼、模仿嫉妒吃醋、模仿感动掉眼泪。
如果你仔细观察《半熟恋人》这档以30+人群为主体的恋爱综艺,就会发现,在一段相对成熟理智的爱情中,浪漫、爱和爱的表达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几乎每位嘉宾,都有着一套符合自己体系的「爱情脚本」,这源于他们过往的经历以及对爱情、婚姻的独立思考。
越来越多人认为,爱情不仅是一项心理本能,还是一项需要学习、培训的硬核技能。
半熟爱情讲究「破除浪漫化爱情的脚本」,它没有固定的模板,而是人们在和对方的相处中,持续不断地学习、反思,并形成了一套「自定义模式」。
比如在《半熟恋人》的节目中,提到「浪漫」一词,观察员唐艺昕的浪漫是惊喜和仪式感,「因为我很喜欢吃樱桃,他就送了我一棵樱桃树。」谢楠则觉得浪漫是日常化的,「不用 999 朵玫瑰那种盛大的仪式感,就是有一次,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到花店还剩一束小花,于是买给我了。他说,老婆,我看到花就想买给你。」
半熟爱情的爱也不是已经成型的范本,这个范本还会随着人们进入下一段亲密关系而不断改变和完善。
女嘉宾罗颖在上一段恋爱中,把「合适」放在了「喜欢」前面,在分手后她反思,我似乎把顺序搞错了,「喜欢」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很喜欢,在一起开心,然后考虑合不合适。
女嘉宾罗拉在采访中也提及过一个给女孩子的恋爱建议:尽量不要学习短视频中的情感套路。因为世界上有太多种不同的人,人的情感也很复杂,很难完全归到某一个类别,对号入座。
最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半熟恋爱,它始于智识上的吸引、讲究爱的技巧和自我的主体性,但归其根本,它更是一种成熟的爱人能力和完整的人格体现。
正如《爱的艺术》一书写道: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同时,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塔门”(ID:DT-Tamen),作者:张晨阳,编辑:王朝靖,设计:王胜楠 ,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36氪首发 | 「恋爱圈」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专注解决年轻人的恋爱问题
这届年轻人的恋爱败局,从抖音开始
想要甜甜的恋爱,和AI谈的那种
95后的封闭文化圈子:为什么你不理解现在的年轻人?
先看学历再做题 现在的年轻人流行这样交朋友
当代青年新型恋爱:你我本无缘,全靠我花钱
DNA相亲、AI配对?恋爱“技术主义”无非噱头而已
短视频时代恋爱教学:时尚爱情指南还是变相PUA?
基金讨论区变网络相亲角:这届年轻人如何边理财边恋爱?
陌生人社交软件的广告文本是如何打动年轻人的?
网址: 现在的年轻人,正在流行「半熟恋爱」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8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