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团队给了我一个惊喜的家访。想念和我们的团队见面,像过去几年那样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2022年1月25日,马努·库马尔·杰恩(Manu Kumar Jain,以下简称马努)在Twitter上发布动态,追忆往昔并向表白团队。
马努是小米印度的1号员工,2014年加入小米,任小米印度总经理,因业绩突出,在2017年被擢升为小米全球副总裁。
在2022年初,马努连续发布多条推文,回忆自己在小米印度的高光时刻,似有告别之意。志象网从多个消息源获悉,马努即将告别印度,在新一轮业务调整中,他将接管北美业务。
公开报道显示,2021年底,小米对国际业务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打通各个区域和各个渠道,重点将原先按地区划分的海外各销售大区、按渠道划分的国际全网电商销售部、运营商与商务拓展部,以及原本不属于国际业务部的印度区域运营部等多个部门,整合成国际 “销售部”,由向征负责,向国际业务部总裁卢伟冰汇报。
独立的印度区被收编到国际业务版图中,而且,在印度立下汗马功劳的1号员工接管他并不熟悉的北美,小米的举动颇多意涵。
马努的变化引发业内诸多猜测,尤其是小米印度与总部之间日渐加深的嫌隙。对于小米印度团队的变化,2月8日,小米公关团队回应志象网称,马努目前的任职依然是global VP,“如果有人事变动,我们再发表相关评论。”
2014年,小米将印度作为国际化首站,开启了浩浩荡荡的出海之旅。到2017年,进入印度才3年时间的小米,便一跃成为印度销量第一的智能手机品牌,此后一度保持领先地位。如今,印度不仅是小米国际化起点,也是其海外最大市场。
不过,好花不常开。印度的局势越来越不明朗。2020年以来,印度当局封禁数百款中国App,外资政策朝令夕改,火势如今已然蔓延到智能硬件及其上下游产业链,加之近两年小米在印度出货量见顶,急需寻找到新的增长点。此外,2022年1月5日,印度财政部声明称,已经向小米印度 发出三份述因通知,向该公司追缴 65.3 亿印度卢比(约 5.58 亿元人民币)税款。
宏观上的业务整合,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使得小米国际逐渐降低对印度的依赖。知情人士赵楠(化名)对志象网透露,小米正着手整顿印度队伍,马努职位调整就是第一步。
接近小米的知情人士黎东(化名)告诉志象网,小米印度此前一直是独立于小米国际化团队运作,在业务和团队整合之后,小米印度也迎来重大变迁,首当其冲的是马努。“(小米)对马努最大的担心,是拥兵自重。以后的实际管理还需要印度人,但权限会极大地限制。”
“跟小米其他国际团队比,小米印度之前就是相对独立情况,中方派过去的人也一直插不上手。”赵楠透露,小米这才开始调整对印度的管理策略。
“(马努)现在每天就是晒太阳、喝茶。基本是被架空的状态。”对于马努的去留,黎东指出现在主管北美市场,实际业务还没有。
志象网从多个渠道获悉,2021年底,在小米国际业务做出调整之际,马努亲自从印度飞到北京。短暂停留几周后,他借道迪拜,重返故乡。
至于马努离开之后由谁继任,志象网获悉,小米内部正考虑由印度CMO Jaskaran Singh Kapany来担任其印度负责人。志象网了解到, 2021年,Jaskaran 加入小米印度担任首席营销官(CMO),当时,这一消息还是由马努对外证实。
在加入小米印度公司之前,Jaskaran曾在Paytm担任营销总监近6年。在Jaskaran的领导下,Paytm的用户基础达到3.5亿多人。他促成了数百万美元的交易,如BCCI板球、IPL、媒体/广告等,将Paytm的结构化营销策略推向大众。
在此之前,Jaskaran曾在ICICI保诚人寿保险公司担任营销和电商VP超过6年,更早之前,他在 JWT担任高级客户总监,负责在印度推出综合在线交易平台Reliance Money,提供广泛的资产类别。
Paytm,也被称为“印度支付宝”,背靠中国金融科技巨头蚂蚁集团。在有着中国基因的Paytm任职数年,Jaskaran或多或少积累了不少跟中国公司、中国人打交道的经验。
2014,成立仅4年的小米,开始发力海外市场,而出于印度市场人口基数大、与早期国内市场的相似、智能手机的低渗透率,对高性价比的手机有很大的需求。
小米抓准了机会。雷军拉来了马努作为小米印度一号员工,负责印度业务。马努毕业于印度理工学院,拥有印度管理学院MBA,在加入小米之前,曾联合创立了印度本土电商Jabong。
在加入小米之前,马努也曾犹疑过。“很多人告诉我不要加入中国公司。人们不了解真相。有的人听说中国公司永远不会给你权力,不会给你决策权,所有事情都必须回到总部去汇报。”2019年,马努曾在一次公开谈话中如是说道。
2017年1月,小米当时的全球副总裁雨果·巴拉因离开小米。不久,在印度做出不朽战绩的马努填补小米全球副总裁的职位空缺,继续负责小米在印度的运营,同时还介入销售、售后、客服和制造等不同的职能部门。
马努担任印度一把手后,小米坐上直升机。
据IDC数据,2017年第三季度,小米凭借920万台手机出货量以及23.5%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印度第一大手机品牌。当时,雷军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是小米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一年之后,2018年单位销售额同比增长58.6%,市场份额达到28.9%。小米进入印度市场四年,击败三星22.4%的份额。印度市场已占到小米全球销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2018年5月,小米在港交所上市,招股书全文“印度”二字出现226次之多。2017年,小米在印度实现了259%的惊人增幅。印度市场收入达到87亿元,占海外市场1/4强。
马努1号员工,也是头号功臣。印度对小米国际化举足轻重,因此,印度一直是小米国际化的一块飞地,享有高度独立的决策权。此外,而马努又对小米印度至关重要,他获得相当高的决策权。
雷军与马努·库马尔·杰恩
小米印度的势力日渐茁壮后,与总部的嫌隙也与日俱增。
赵楠的公司负责小米屏幕的售后维修,此前在国内已经与小米建立了信任和合作关系。2016年前后,小米国际化步伐很快。售后服务急需跟上。不过由于海关规定、运输成本等,印度的手机寄回中国返修不现实,因此小米方面邀请赵楠的公司前往印度,为其提供服务。
“当时小米在海外量很大,基本是刚刚腾飞,我们很看好它的未来。而印度当时的手机供应链资源又不多,基本都是国内现成的,而中国公司也更愿意用中国的供应链,所以我们就过去了。”到2017年初,赵楠前往印度注册了公司,此后便一直为小米提供屏幕维修的售后服务。
当时,包括小米、vivo、OPPO乐视等中国手机和电视品牌主要分布在班加罗尔、金奈以及德里三座城市,而vivo、OPPO在海德拉巴设有工厂,因此有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也会在这些城市布局,赵楠的公司跟随小米印度总部,也设在了班加罗尔。
“2016年10月份,我同事第一次去印度,当时小米办公地址跟乐视还是同一幢楼,都在大使馆区,不过小米起得非常快,(办公点)慢慢就变成了一栋楼,后来甚至一栋楼都不够。”
说起跟小米印度的沟通,赵楠说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小米会派驻中国人驻印,多的时候有40多人。跟着小米,我们的业务也慢慢做大了,也招很多印度人。但当时我们跟小米沟通,基本上是中国人跟中国人沟通,印度人跟印度人沟通。”
来源:Unsplash
赵楠那时候还经常跑小米印度总部的食堂“蹭饭”,眼见着小米内部一起吃饭的中国人越来越少。赵楠也动起了回国的念头。他表示,虽然很多中国公司做印度市场,但“中国人一般不愿意常驻印度,我们国内员工去过一次之后,就没有人想再回印度。”
赵楠也进一步介绍,其实印度人做运营是把好手,他们更接近于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如果模式和方法不错,印度人能干得很不错。但如今,随着小米印度团队由印度人大权独揽,赵楠的公司也逐渐完全本地化,全由印度人打理。
后来,随着小米印度业务的延伸,开始承接中国来的物料,这导致赵楠的公司卡在中间很被动,仅仅背靠小米已经很难生存。赵楠介绍,为了生存,他们后来直接转做了OPPO的备件仓业务。
作为跟随大型互联网公司出海的小企业,赵楠也有他的无奈:“可以说,我们是他们内部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如今,赵楠也正在慢慢放掉印度业务,考虑转向东南亚。
而这恰是小米印度与总部关系的一个注脚。
除了内部因素,小米敢于向印度“动手”,外部环境同样不可小视。
在2017年和2018年,小米在印度爆发时,雷军层多次往返北京和班加罗尔。而小米系也不断在印度加注。一度,小米曾试图在印度复制小米完整的生态链。
“过去四年,我们用了40亿,在中国投资了300多家企业。而接下来的5年,我们将投资印度的百家企业,并将小米模式复制到印度。我们有多种多样的服务和产品,但只专注于最核心的东西让合作伙伴提供资源,我们再加以整合,这就是小米模式,也是中国最成功的商业模式。我们在7年中能达到惊人的营收就是得益于这种模式。”2017年底,雷军曾在班加罗尔表示。
不过,中印关系的变化,再加上疫情冲击,打乱小米在印度的部署。
2020年4月,4月,印度政府修订了FDI政策,与印度接壤的国家,其在印度的投资必须在政府路径下进行。
7月27日,继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决定禁用包括TikTok(抖音国际版)、微博、微信、UC浏览器等在内的59款应用后,又有275个中国App被纳入所谓“清单”。
印度的折腾在2021年也没有消停。与此同时,2021年10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MeitY)向中国智能手机品牌vivo、OPPO、小米和一加发出通知,要求获取这些手机及其组件的有关数据和细节,并称可能在未来几周内发布第二份通知,涉及要求对这些手机进行测试。
2015年9月后,所有进入印度市场的手机产品,必须取得印度BIS(印度标准局)认证才可以清关,没有BIS认证的手机产品将不能进入印度市场。
某中国品牌高管此前对志象网透露,印度政府摸底中国手机零部件的目的,是在为下一步做准备,遏制中国手机企业,并限制零部件企业在印度生产经营。
到今年1月初,印度当局又发布声明称,印度税收情报局(DRI)已向小米科技印度有限公司发出通知,向该公司追缴65.3亿卢比(约5.6亿人民币)税款。印度财政部称,根据一份情报,小米印度公司通过低估价值的方式逃避关税,DRI对该公司及其合同制造商发起了调查。
对于印度之后在小米国际化中的地位,小米回应志象网表示:“印度市场是国际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重视所有开展业务的海外市场,并坚持合法合规经营,把更多好产品带给全球每一个人。”
印度对小米也许依然重要,但已经不再是国际化棋盘里颗最闪耀的“棋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志象网”(ID:passagegroup),作者:彭慧,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小米印度“断腕”:大洗牌,送别一号员工
“一号员工”详述小米攻占印度背后:没人相信会成功
“一号员工”揭秘小米攻占印度的背后:和雷军辩论数月
多次“壮士断腕”的百度,为何难以接上麒麟臂?
小米想将智能手表做成一台腕上手机,它能成功吗?
任正非在荣耀送别会上的讲话
凛冬已至,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再洗牌:荣耀复出,小米滑落
在印度断网24小时后,我才体会到在这里淘金不易
最前线 | 任正非送别荣耀:一旦离婚就不要再藕断丝连,也不要心疼华为
小米们远离“印度梦”
网址: 小米印度“断腕”:大洗牌,送别一号员工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8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