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苹果发布了基于ARM架构的Apple Silicon芯片产品,不仅开启了Mac发展史上第二次芯片转移的进程,同时也让大家看到ARM架构在笔记本、桌面电脑领域的巨大前景。尽管苹果在Apple Silicon上布局了多年,但令人意外的是,Apple并不是ARM电脑的开创者。
被用户称之为“原地踏步、越做越差”的微软,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启了基于ARM的测试,同时带领着一系列芯片、整机企业在ARM架构出谋划策。2021年12月2日,高通还发布了专为Windows笔记本打造的新一代ARM芯片——高通骁龙8cx Gen 3。
但问题是,明明Windows先推出的ARM机型,为什么大家反倒认为苹果开创了ARM的新时代呢?原因无他:早期的ARM架构Windows电脑实在是不上台面。
在微软关于ARM架构Windows电脑的介绍中,微软为ARM Windows电脑提出的设想和硬件定位其实是非常合理的。在网页上,微软介绍这些ARM架构电脑可以:
1. 随时联网;
2. 不只一整天的超长电池使用时间;
3. 无需等待的快速启动。
而从实际产品出发,现在的ARM Windows电脑也确实做到了这几点,尤其是续航时间和启动速度,已经完全可以和现在主流智能手机相媲美。那为什么在9年之后,ARM Windows设备依旧没能实现微软的宏愿呢?这需要从硬件性能和软件生态两个角度看。
我们先来看看微软在2012年推出的第一款正式搭载Windows系统的ARM设备——Surface RT。这款ARM架构平板电脑在外形设计上与采用X86架构的Surface Pro差不多,但处理器采用的是四核心NVIDIA Tegra处理器,搭配2+32GB/2+64GB两种存储配置,售价分别为499美元和599美元。注意,这是不包含“必备”键盘保护套的价格,算上键盘的售价分别为599美元和699美元。
对于这样的配置,如果我们以手机的角度看Surface RT的硬件配置,放在当时好像还不错。但如果我们对比2012年同价位卖得最好的电脑——一款戴尔灵越16英寸笔记本,那这样的配置就不够看了。即使在同价位内,一款正经的Windows电脑依旧搭载了第二代酷睿i3处理器,6GB内存和500GB机械硬盘,在基础配置上把Surface RT远远地抛在身后。
从现在的角度,我们其实也可以理解为什么Surface会选择这么基础的硬件配置:Surface RT子一开始面向的就是电脑用户中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没有上网讨论科技热点的习惯,对自己电脑的配置也毫不关心,甚至不知道Windows是电脑牌子还是操作系统的名字。电脑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查看网页、编辑文档、收发邮件的设备。
就像你不会因为ATM机配置低、运行速度慢而选择另一家银行一样,电脑对这些用户来说也只是一个“工具”而已,苹果在iPad Pro的发布会上提到iPad Pro的处理器比92%的笔记本电脑还要快也是出于同样的道理。因为目标用户性能需求不高,所以自己的电脑配置也不需要多强。在这种想法下,无论是初代了Windows RT还是后来的RT 2,再或者是Windows on ARM计划下的新笔记本,几乎都摆脱不了低配的命运。而当过于落后的硬件配置与复杂的软件生态脱钩时,性能就成为了Windows on ARM的脚镣,成为了阻碍ARM发展其中一个因素。
可以说自ARM架构Windows电脑立项之日起,微软给ARM电脑安排的产品路线就是“用配置更低的ARM芯片分流低强度用户”,而不是“用相似的ARM配置实现更强大的性能”。在我看来,这也是ARM Windows笔记本和苹果M1笔记本之间最大的区别。
尽管这几年ARM阵营技术和工艺都有不小的提升,如今ARM架构的笔记本在硬件配置和基本操作时也有了和X86电脑同台竞技的实力,微软更是以超长续航和快速响应作为ARM电脑的主要卖点,但为什么这些电脑依旧被用户广泛认可呢?背后的原因其实和9年前Surface RT面临的问题一样:软件生态。
硬件配置决定一台电脑进行某种操作的效率,而软件生态则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一台电脑能玩成什么操作。9年前Surface RT面世时,微软为Surface RT定下了Office三件套为主,MS应用商店为辅的应用路线。
这样的生态路线是在ARM芯片有限的指令集、ARM架构的基础性能和跨架构移植难度三者制约下的共同结果,Windows RT也因此无缘伴随着Windows系统一同发展的Win32软件软件生态,只能在Office三件套和面向Windows 8 商店应用中寻找自己的价值。
而在9年后的今天,Windows on ARM贫乏的软件生态依旧是ARM电脑必须面对的问题,甚至在微软自己的网页上,也专门标注到“64位应用无法运行”“只有硬件、游戏和软件的驱动专为Windows ARM电脑设计时,这些驱动才能运作”。换句话说,时隔9年,微软提倡的ARM架构“三屏合一”(手机、平板、电脑统一生态)依旧还停留在倡议阶段。9年前诞生时的Windows on ARM除了Office外无应可用,9年后的Windows on ARM依旧只能用于轻度办公。
但在手机性能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填个表、打个字的轻度需求已经被发展迅速的智能手机满足。当一款电脑用着手机的芯片、软件,做着手机也能完成的工作,那消费者为什么不直接选择手机呢?形似桌面、骨子里却是移动系统的Windows on ARM和它背后的硬件生态,自然也难有起色。
相比之下,采用了ARM架构的Mac综合表现显然要出色不少。硬件方面,过于劲爆的M1系列芯片让ARM架构的Mac性能相比过去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性能方面不留下后顾之忧。用户在ARM架构和X86之间选择时,自然不需要在性能方面妥协。
其次,苹果也给出了完善的生态迁移方案。Rosetta 2转译模式可以让ARM Mac直接运行为Intel Mac开发的软件,同时不会在性能上有过多的损失,甚至还能直接运行为iOS开发的软件。软件硬件的协同让用户可以在不改变应用生态,不牺牲电脑性能的前提下,无感完成从x86到ARM架构的迁移。这也是M1芯片能获得如此高评价的主要原因。
刚才提到过,大多数用户其实并不关心自己的电脑究竟运行在什么平台上,他们只在乎自己的软件能不能正常、高效地运行。换句话说,只要Windows on ARM能提供类似M1 Mac那样流畅且一致的使用体验,ARM完全有能力获得用户的认可。
让ARM电脑拥有不输x86架构的体验,这才是ARM Windows电脑成功的必备条件。流畅的体验建立在强大的硬件性能和出色的软件优化之上,作为Windows on ARM阵营的主要芯片提供商,高通接下来表现将举足轻重。
作为面向Windows电脑的新一代ARM计算平台,骁龙8cx Gen 3采用了5nm制程工艺,与上一代相比运行速度提升85%,GPU性能提升60%,人工智能运算效能达到了29+TOPS,是上一代产品的300%。高通副总裁更是指出骁龙8cx Gen 3的竞争对手是英特尔酷睿i5而不是苹果的M1。换句话说,被寄予厚望的骁龙8cx Gen 3瞄准的是与大多数用户息息相关的主流综合使用场景,而不单单是轻量化的移动办公场景。
这一点在8cx Gen 3的性能表现上也有所体现:更强大的GPU让8cx Gen 3可以以高帧率运行1080P游戏,3倍的AI性能也实现了更快的人脸识别,再加上更强的影音支持,8cx Gen 3的综合体验只会更加全面。换句话说,高通想做的不是一款专供轻薄上网本的处理器,而是一款可以代替一般家用电脑的通用计算平台,用主流的性能换来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从而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到ARM架构的阵营中。
但想推广Windows on ARM生态,光有新硬件绝对不够。骁龙8cx Gen 3只能说为Windows提供了硬件基础,让ARM Windows电脑有了更强大的性能。想发展ARM架构的Windows生态,还需要来自微软的第一方系统支持。只有微软向开发者放出真正的诚意,想办法提高开发者转向ARM平台的积极性,Windows on ARM系统才有可能拥有光明的市场前景。
这也是微软最近一直着力于开发者社区的运营,为ARM开发者提供舒适便捷的开发环境的主要原因。在Windows 11的商店中,微软甚者允许第三方商店直接上架软件,将Windows生态的部分收益拱手相让。相较于macOS,开放、多样化是Windows的核心竞争力,而成千上万个Windows开发者的成果,也将决定为Windows生态的兴衰。
比起发布更多Windows on ARM的换壳机型,微软更应该做的是解决开发者在ARM应用开发、移植、分发三大环节渠道的阻碍,让开发者愿意更新自己的软件,愿意为Windows on ARM生态添砖加瓦。只有这样,Windows on ARM才能脱离Office套件,成为一个真正属于未来的操作系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雷科技”(ID:leitech),作者:一位天明,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2021 年,微软 Windows 的 ARM 转型终于能成了?
英伟达400亿收购Arm,苹果高通英特尔都不是很爽
八年时间,基于ARM的Windows终于彻底翻身
今天觊觎PC的高通,像极当年进军移动的英特尔
Win11 有望支持 M1 Mac?微软和高通的秘密协议即将到期
亚马逊产品经理:TikTok 的真正优势,从来都不是算法(下)
芯征程 | 一家年营收不足20亿美元的公司,是如何卡苹果、三星、 华为、高通脖子的
高通新CEO上任,第一把火就烧向苹果M1
英伟达收购Arm?中国批准才行,高通阴影重现
高通会在芯片设计上逆袭苹果吗?
网址: Windows On ARM的症结,从来都不是高通能化解的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5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