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袁斯来
编辑 | 苏建勋
科创板或将迎来农业植保无人机“第一股”。
11月22日,一直聚焦于农业植保的极飞上市申请获受理,拟募资15.09亿。
涉足植保无人机领域7年后,极飞仍然处于投入期。根据招股说明书,极飞还在持续扩大,2017年全年亏损额为689万,到2020年亏损已经达到了8556万。
这并不妨碍资本持续押注。今年3月,极飞完成了高瓴资本独家投资的超过3亿C++轮融资。此前,极飞已经经历了5轮融资,C+轮获得了12亿元,投资发方包括百度资本、软银、创新工场等赫然有名的基金。
农业无人植保有着诱人的前景, 2017年,美国就拥有9000多架农用飞机, 占全球拥有量28%。飞机承担了65%化学处理作业,植保设备完成了近60%的农药喷施工作。
在国内,农业种植走向规模化和机械化的趋势正缓慢而持续发生着。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数据,2020年,国内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已经达到11万台,作业面积突破10亿亩在新疆、内蒙古和东北等地,超过万亩的农场并不少见,并已经习惯于机械化作业。去年,黑龙江七星农场还尝试了16000亩地的无人化秋收。
无可否认,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还在早期,美国有50%的土地使用农业航空技术,但国内只有2.6%。无论是资本还是极飞,都在等待机械化耕种时代的黎明到来。
在大疆几乎一统市场后,极飞成为少数找到办法突围的民用无人机公司,而且在农业植保领域,与大疆旗鼓相当。
2007年,没有任何农业背景的“技术男”彭斌成立极飞的前身XAIRCRAFT,最初做四旋翼航模。无人机当时还是新鲜小众的极客产品,只有些航拍圈子会使用,谈不上商业化。为了挣钱,他们做过航拍无人机、物流无人机、电力巡检,还参加了南极科考,2011年时,一年能有2000万的收入。
2013年,大疆轰动行业。它们正式发布了首款消费级航拍无人机“Phantom 1”,消费级无人机爆发,那年就为大疆带来了超过8亿元的营收。2014年,大疆又推出了Inspire1,卖出了40万架无人机,销售额以两到三倍的速度暴涨,到2014年末,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份额,大疆已经占去七成。
在消费级领域,极飞也好、其他厂商也好,其实从大疆Phantom推出时,已经没有什么追赶机会了。
大疆在消费级市场势如破竹的那两年,彭斌注意到国内鲜有人关注的农业植保领域。他们接触了珠海银通、珠海羽人这些早年做农业无人机的公司,又在秋收季去新疆大农场跑了一圈,回广州后,就打算专攻农业植保无人机。
2014年,极飞砍掉了已经盈利的航拍和物流业务,“all in”农业植保机研发,在当年拿了2000万美元A轮融资,仅仅过了几个月,2015年4月,他们就发布了首款能半自主作业的植保无人机P20。
大疆立刻注意到了这个有前景的市场,也在当年推出了农业植保机MG-1。此后两家公司你追我赶,大疆推出了T系列,极飞则不断更新自己的P系列,价格也不断下探。2018年极飞发布P系列2018版本新品后,大疆的MG-1S就降价了近1万元。
但这个市场并没有出现消费级市场那样碾压式的竞争。和C端注重配置和价格不同,农业本质上是B端生意。大疆和极飞面对农场管理者和农民,要应对农业生产的各种特殊需求。
B端行业价格虽然是个考量因素, 对行业理解更为重要。大疆虽然在消费级市场所向披靡,但在农业植保领域,实际上它和极飞都是新手。
他们有着相似之处。两家公司瞄上的都是精准农业,做全套智能方案供应商。但他们又有不同打法,大疆其实延续了做消费级产品的思路,推出的分析农药喷洒效果的雾滴分析仪、GNSS移动站,可以安装在MG上的撒播系统,其实围绕的仍然是无人机产品,针对的还是飞行场景,而且在作业时,大疆更多会依赖飞手操控。
极飞更偏重整体地块管理,除了无人机外,还推出了农业无人车、自驾仪、智能相机、农业气象站、土壤监测仪等等,已经涉及农业生产播种、作物后续监控的各个环节。和大疆不同,极飞希望做的是一套全自动化植保方案,前期他们划定区域、规划路线,用户自己一键启动即可,这样可以又卖解决方案。
大疆的模式适合在一个场景做深,而极飞更适用于整个种植环节。国内的农业机械化程度还在早期,很难立刻判断孰优孰劣。唯一能确定的是,他们正在参与一场艰难而漫长的农业机械化革命。
农业植保无人机是门难啃的生意。
36氪曾经报道, 2020年,大疆的营收约240亿元,净利润约为64亿元。而根据极飞的招股书,其2020年的营收为5.3亿元,而且因为需要持续投入技术研发,极飞三年半累计未弥补亏损为 2.24亿元。
国内新疆、黑龙江已经有大规模农场,而且都有超过80%的机械化水平,但更多的仍然是分散小地块。一个有趣的数据,是国内中型和大型拖拉机占比不足三成,美国中大型拖拉机占比超过了65%。机械化水平达到80%的河北,其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只有黑龙江的一半。
根据农业部发展规划司的数据,英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拥有超过52千瓦动力装备,等同于一辆中型拖拉机。
大疆和极飞首先要解决市场教育的问题。大疆使用的还是经销商模式,主要通过经销商售卖和服务,极飞的模式更“重”,初期他们甚至不敢贸然直接对外销售,自己组建了800人的团队在新疆、河南、东北等地提供植保无人机服务,直到2016年才正式对外销售。他们也在新疆、东北一些重点区域设立了分公司,一旦有问题立刻响应。
农业植保无人机市场的确在逐渐升温。极飞和大疆重金投入的,其实是五年甚至十年后的市场。
根据招股书,2018年极飞全年卖出5416套无人机,到今年上半年,销量已经翻了几倍,达到12775套。这背后有下调产品售价的因素,也有市场开始成熟。
中国乡村正在发生悄然而无可阻挡的变化。根据统计局2017年发布的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36-54岁的占了2.5亿人,35岁以下的只有6000多万人。农村的老龄化、空心化意味着剩下的人必须要更多依赖机械作业。根据极飞2019年公布的用户数据,50后用户出现了直线增长。
用户观念转变时,更适用于无人机作业的中型和大型的农场数量也在增加,一些地区会将闲置的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管理,成为了集体合作农场。以南通为例,他们2018年就有18个面积超过千亩的新兴合作农场。
对极飞来说,必须熬过这段时期。他们自己也承认“公司未来一定期间可能无法盈利或无法进行利润分配。”如果能顺利上市, 极飞也可以有更充足的弹药投入研发和销售。如果无法IPO,极飞或许会引入更多资本,对于农业植保无人机这一慢热行业,寻找有耐心的同路人会是更大的挑战。
相关推荐
焦点分析 | 三年亏损2亿的极飞提交IPO,农业无人机仍是门好生意
极飞科技拟科创板上市,聚焦农业无人机,研发费用率高于同行
最前线 | 农业无人机巨头极飞接连坠机,称“维修量增加无法负荷”
极飞科技冲刺科创板
「极飞科技」发布农业机器人与农场管理系统,想推动农业智能化转变
专访「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谈农业科技公司的发展思路
人工智能是门好生意吗?
无人机领先公司极飞科技完成高瓴创投3亿融资,积极响应碳中和号召
36氪专访|从无人机到智能化,「极飞科技」正打破硬件边界
无人机“风袭”黄冈
网址: 焦点分析 | 三年亏损2亿的极飞提交IPO,农业无人机仍是门好生意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