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书奇谭》官宣上映4K修复版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简称“上美影厂”)的名号又再次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我为歌狂》……伴随着一串串响亮的作品名字,这个在上世纪中后期盛极一时的制片厂,或又将再次迎来它的荣光。
无疑,上美影厂给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留下了太多财富。在长达半世纪的时间里,精耕细作的上美影人向国人和世界展示了何为“民族的、艺术的”中国动画;而在改革开放之后,上美影厂又敢为人先地开启了中国电视动画和中外合拍动画的尝试。
然而,如今的上美影厂怎么样了呢?除了不定期推出经典动画影片的高清4K修复之外,它还有什么其他动态吗?
缓缓钩沉、细细梳理,拍Sir看到了上美影厂半世纪以来的浮沉与兴衰。同时,这也是一部关于中国动画电影何以重返世界前列的启示录。
法国昂西国际动画节儿童片奖、萨格勒布国际动画电影节一等奖、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从来没有一个中国动画制作主体能像上美影厂这般荣誉等身,究其原因,则还要从中国动画电影的早期发展史和上世纪的计划经济体制说起。
先让我们来看看上美影厂是如何发家的。
据考证,1946年,东北电影制片厂下属技术部率先设立了美工科,以制作含木偶片和卡通片在内的“美术电影”,到了1950年的时候,东北电影制厂美术片组整体搬迁到上海,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随后到了1957年,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又改组成立了新中国第一个专门制作美术影片的电影厂,亦即我们如今所熟知的上美影厂。
此期间,包括万氏兄弟在内的一大批动画技术人才也在同步迁移;而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动画电影更是相继确立了“人民动画”和“为少年儿童服务”的双重方针,以及“全面向苏联学习”的创作风气。
那么,中国动画电影是从什么时候才开始逐渐确立自己的特色的呢?
其一,应是偶动画《神笔》于1956年在海外重要节展获奖一事,它标志着中国动画开始踏上世界舞台;其二,是1960年时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的诞生,它标志着中国动画找到了自己独一无二的美学形式;其三,则是1961-64年时《大闹天宫》(上下集)的成片,它标志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长篇动画电影的诞生。
因此,中国动画电影制作的起点不在上海,而在东北,中国动画电影美学的起点也不在上海,而在前苏联。不过,得益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动画制作的扶持,从上美影厂开始至1990年代,无需过多考虑商业性的中国动画电影也才拥有了持续攀上一座又一座高峰的能力与后盾。
然而,成也体制,败也体制。
从改革开放到1990年代的这一段时间里,虽然先后闪现过京电影制片厂动画片组、八一电影制片厂动画车间等国营动画电影制作主体,上美影厂的优势并未被削弱。 不过,电视替代电影(包括集中组织观影、贴片放映等形式)的风潮也是势不可挡了,面对翻倍的任务指标和有限的创作产能,上美影厂陷入窘况。
同时,包括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在内的国营电视台陆续成立动画制作部,来自海外的动画制作订单更是纷至沓来。为了更好的生活,上美影厂的一大批业务骨干纷纷离沪,去往广州、深圳、厦门等地。
内外交困,上美影厂也不是没有努力过。据学者傅广超考证,特别是在1984年后,上美影厂不仅开始承接大量广告业务和对外加工业务,还把与国外的合拍片计划提上日程。到了1986年,上美影厂更是与珠江电影制片厂、香港时代艺术有限公司一起合资成立广州时代动画公司,由此带动全国动画企业兴起、推进中国动画产业化探索。
可惜的是,1987年与日本的合拍片项目被电影局领导叫停,1990年广州时代动画公司倒闭,1995年国家取消了实行四十多年的动画片计划经济指标政策。 此后,中影不再集中收购和分销动画片,上美影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理念和制作模式就此全面瓦解。
但是,计划经济体制所带给中国动画电影制作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不情愿地说,它的瓦解更是间接导致了此后十几年中国动画的衰败和飘零。
何出此言?其一,计划经济体制给以上美影厂为首的一代动画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闭门创作环境,让他们无需考虑其产出的商业性,而只需考虑其艺术性和教育性。因此,当这样的环境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断的 外包接单 和粗制滥造的 低幼动画 ,此般落差循环往复,直至商业性彻底压倒艺术性和教育性。
其二,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上美影厂并没能在急促而剧烈的转型中保住其创作体系,由此导致了 后来者不知从何学起、从何接上, 只能被迫舍近求远,去学习好莱坞的那些伪中国风。
关于这一点,1998年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和2008年梦工场3D电影《功夫熊猫》就是最好的例证。勿论这两部作品成色如何,甫一上映,它们就火速成为了彼时中国动画创作(无论是作画还是故事)的主流参考模版之一。此番影响潜移默化,至今日而未尽散去。
其三,上美影厂一度的衰落和管理不善还导致了一系列 版权分割纠纷 ,从而让中国动画最宝贵的那些IP几度陷入归属疑云。
比方说,2012年时就有轰动业界的《动画形象“葫芦娃”著作权权属纠纷案》,旧美影厂职工、葫芦娃形象的设计者胡进庆和吴云初诉美影厂侵犯他们的著作权,最终被法院驳回。
后据上海法院结案分析,“本案是一起关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职务作品著作权归属纠纷案件。……对在计划经济时期创作的职务作品,……由单位享有除署名权之外的著作权。”
再比方说,今年又上演了上美影厂与“童话大王”郑渊洁之间的隔空交火,双方就《舒克和贝塔》的形象授权问题争持不下,至今也没争出个所以然来。
因此,在西学东渐、国退民进的这十几年里,上美影厂像是成为了一个不那么受人待见的IP管理方。而即使它近年来在影片修复和IP文创开发方面有做出一些不错的成绩,暂时却也还是难逃“吃老本”的指责了。
对此,哀其不争者有之,怒其不幸者有之,忧其前途者有之,替其出主意者更甚有之。然事实是,“国进民退”十几年,民营动画企业早已在优胜劣汰中换了几波,中国动画产业的面貌和格局已然不可同日而语。
以曾经高薪吸引上美影厂职工离职的“接外包单”一事为例,现下的中国动画产业已从那个接别国外包单的乙方更多地转化成了向别国输出外包单的甲方。而在动画创制层面,商业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平衡已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罗小黑战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上。即便是曾经令我们望洋兴叹的好莱坞3D动画技术,也在玄机科技、追光动画等企业的努力下被渐渐追平了。
所以,上美影厂半世纪的兴衰与浮沉,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人才管理、审美重塑、IP滋养此三点之于今日中国动画产业的重要性。而尽管要做到这几点都不容易,上美影厂有在努力,中国动画企业的探索也始终持续。
首先,以经典电影修复和文创产品开发为主要抓手,上美影厂近年来在IP滋养上的努力和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比方说,自2010年修复上映《黑猫警长》以来,上美影厂已先后尝试了对《大闹天宫》进行3D修复、对《金猴降妖》《宝莲灯》《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作品进行2K修复等等。同时,上美影厂还将旗下59部电视动画的修复版上传到流媒体上以飨观众。到了去年,上美影厂则进一步把经典修复的目标提至5G+4K水平,并与中国移动咪咕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而至于文创产品开发,上美影厂也已先后做出了跨界联动合作、商品授权合作、促销礼赠品合作、播映及出版类合作、空间/主题类合作、游戏合作、虚拟偶像合作等尝试。
其次,上美影厂也有在创作新的原创动画作品,以期延续过往荣光,演绎中国动画学派的崭新风貌。
具体而言,上美影厂当前正在开发的新作品有动画电影《动画江湖》《敦煌》《新雪孩子》《燃比娃》《斑羚飞渡》《火星任务:发现》《孙悟空之火焰山》、系列动画《划时代恋爱图鉴》《红影“一”脉》《美影大乐园》、艺术动画《四季》、以及4D科幻动画《萤火》等十数部动画作品,涵盖科幻、奇幻、现实、少儿等各类题材。
其中,《燃比娃》已有亮相年内创投活动,《斑羚飞渡》则是上美影厂首次尝试制作的90分钟水墨动画长片,艺术水平更高、时代意义也更甚。从当前披露的资料来看,这两部片子都是十分值得业界期待的。
最后,或许我们还要提出疑问:是否上美影厂有了新作品,中国动画就能重返世界前列呢? 又或者是否当代动画制作企业能总结好上美影厂曾经的经验得失,就能做出崭新的、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动画呢?
对此,拍Sir给不出答案,拍Sir认为票房、热度、播放量等定量指标也给不全答案,就连当下大部分的中国动画从业者和研究者,也不一定能给出一个合适的答案。但拍Sir认为“以史为鉴可知兴替”,这也是我们今日重新认识上美影厂的最大意义。
参考资料:
傅广超,《30年前,改变中国动画命运的一场变局》《六十年一甲子,是时候重新认识上海美影厂了》
刁颖,《新中国美术电影:从“人民动画”到“中国动画学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一起拍电影”(ID:yiqipaidianying),作者:小保,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上美影厂半世纪沉浮启示录
美国二手车电商启示录:优信们如何玩转?
facebook的“硬件开源”启示录
独角兽上市折戟启示录
巫师财经知乎“落马”启示录
印尼市场启示录:步入深水区的出海市场
500亿美金启示录:全球农化行业七十年演进史
内容生产者启示录:现代人,有逃避阅读新闻的10000种理由
中国广告主出海的百度营销启示录
中国商业航天启示录
网址: 上美影厂半世纪沉浮启示录 http://m.xishuta.com/newsview53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