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兔赛跑”(ID:sv_race),作者Lexie,编辑Lu,36氪经授权发布。
风投抱着”喂饱更多人“的伟大理想倾囊时,我们也要用新的态度看待农业了。
2020年我们的地球确实不太稳当,这边疫情还没结束,加州的山火又烧起来, 恶劣的自然环境让我们对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再感到那么安心,除了自然灾害,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让全人类面临着粮食短缺的危机。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将超百亿,但可耕地空间却在减少,像是加州等重点农耕地区还陷入了”反移民“政策下劳动力匮乏的难题。
毫无疑问,利用科技手段将成为改善现有农耕模式,提升粮食产量的关键,在过去的五年内,涌现了许多专攻不同农业科技方向的创企,他们正在打破我们对于”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认知。
风投们对于农业科技也十分看好,根据Crunchbase数据显示,在2018年和2019年全球农业科技领域的融资额都达到了40亿美元,今年截至到8月中,这一领域的融资额已经达到了26亿美元,照这个速度将妥妥破前两年的记录,今年以来的融资事件包括:
4月,总部位于伯克利的Pivot Bio完成了由Breakthrough Energy Ventures和Temasek领投的1亿美元融资,将继续推广专研的微生物氮技术,通过”唤醒“土壤中的微生物来减少在农场中使用合成氮肥,提升环境效益的同时也减少肥料成本。
8月,农业信息网络平台Farmer’s Business Network完成了2500万美元的F轮融资,此轮由BlackRock领投,Baron Capital Group, Balyasny Asset Management, Mandi Ventures, Lupa Systems等家跟投。
同在8月,来自芬兰的iFarm获得了由Gagarin Capital领投,Matrix Capital、Impulse VC等参投的400万美元融资,将用更多资金投入垂直农场科技的发展,让更多的消费者可以在都市的环境内种植蔬菜水果等作物。
同在垂直农业领域的Unfold也在8月获得了由拜耳农业和淡马锡投资的3000万美元,除了发展垂直农业科技,Unfold还采用了遗传学知识开发了新的种子品种。
没错,在各种各样能够改变农耕模式的科技中,垂直农业最为火爆。
垂直农业这一词汇最早由哥大教授Dickson Despommier提出,出于对节省资源和空间的考虑,他的设想是采用无土栽培的方式,在室内采用多层结构生产,比如一楼养鱼,二楼种菜…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也减少环境污染,目前许多企业已经开始了他们的“都市农场”实践。
就在9月,德国创企室内农场Infarm完成了1.7亿美元的C轮融资,由LGT Lightstone 领投,现有投资者Atomico、TriplePoint Capital、Mons Capital 和 Astanor Ventures也都参投,公司目前总融资超3亿美元。
通过使用温室模块,Infarm开发出来的室内垂直农业系统能在超市和餐厅等场景下种植植物,消费者可以自行采摘草药和蔬菜,这一边种边卖的套路让超市的生鲜选品更有竞争力。
种植生产的过程也比传统农业更加环保,与土壤种植的方法相比少占99.5%的空间,少用水95%,运输减少90%,而且不需要任何的化学农药,90%的用电都是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接下来一年将致力于达到食物生产零排放的目标。
Infarm创始人野心雄雄,计划在2025前打造出世界上最大的都市垂直农耕系统,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总占地要超过46万平方米。
除了超市,垂直农业让植物还能长在宛若夜店的集装箱里!
如今已有4个年头的Square Roots便是这些集装箱背后的推手,Square的创始人不是别人,正是Elon Musk的弟弟Kimbal Musk。
Kimbal来自烹饪背景,曾创办了多个健康餐厅以及非盈利组织The Kitchen Community,当Elon Musk朝思暮想如何带着人类离开地球时,他的弟弟正在用新的农业科技喂饱更多人。
Square Roots的新型农场是一个个320平方英尺的集装箱,植物都竖直的长在内壁上,集装箱里有传感器和照明系统,还可以通过电脑控制温度、湿度、LED灯强度等因素,让农场一年四季都成为种植的好时节。
自从创立,Square Roots已经成功种植了超过120种庄稼,包括绿色植物,蔬菜,草莓,番茄等等,在科技手段和生产效率方面也在进行不断的优化,在去年和食品配发服务巨头Gordon Food Service达成了伙伴关系,将把足迹从布鲁克林扩展到北美的各个城市。
除了解决饥饱问题,Kimbal也想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这场运动中,曾公开召集农场主,培养下一代的“集装箱企业家”。
Square Roots的技术还能够订制口味,通过操控光照、温度、湿度来让你的西红柿更甜,小萝卜更脆,这新鲜而美味的生蔬得到了众多高档餐馆的青睐,包括纽约海鲜餐厅Seamore’s,Kimbal自家餐厅NextDoor等。纽约诸多超市已经上架产自Square Roots Garden的蔬菜
面对着全球粮食短缺的未来,这一都市农场运动吸引了环境保护者、建筑师、主厨、公共健康专家等各个领域的关注,投资者也并不例外。
Square Roots最新一轮融资在2019年底,筹集了1900万美元,至今融资总额约为2450万美元,以往参投者包括Collaborative Fund、City Light Capital、硅谷早期投资人郭威、PowerPlant Ventures等。常被和Square一起提起的总部位于旧金山的Plenty曾经也让初次见面的孙正义就心动到砸下2亿美元,目前融资总额超4亿美元。
对于想要农产品更“近水楼台”的消费者来说,也有办法。
总部位于芝加哥的Rise Gardens近期刚获得了由True Ventures 领投,Michael Alter、Pat Vihtelic、Lee Rosenberg、Howard Tullman、Jai Shekhawat等参投的 26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Rise Gardens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智能室内园艺系统,用户可以用45分钟的时间就将硬件系统组装起来,按模块进行生菜、番茄、芝麻菜等的种植。为了适应都市家庭,Rise的套装分桌子、架子、储物室三种尺寸,产品特有的水培法无需土壤和阳光,只需养料和水就能够滋养植物。
在软件上,Rise自带的app还会提醒用户何时该浇水以及追踪植物的成长,一套软硬件套装下来要$550起,价格走一个轻奢路线,但买账的大有人在。
自从居家隔离令开始,Rise的销量有750%的增长,在疫情的高峰每周都能卖出6000左右的种子,能产出1500磅左右的农产品。疫情的发生让许多人开始意识到营养的重要性,随着“有机、自然、非转基因”渐渐成为各国国民购物的指标,将有更多人愿意为家庭植物园掏钱。
除去了时间地域的限制,新农业科技也想在解放人力上有所突破,让农民伯伯不再起早贪黑,机器人和自动化便是这一里程的关键词:
总部位于湾区的iron ox成立于2015年,目标是通过大规模自动化来提高农作物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疫情时代人类将面临更严峻的劳动力短缺的挑战,甚至是感染病毒的风险,使用机器替代部分人力便可以解决部分挑战。
Iron Ox在2018年在总部San Carlos建立了首个8000平方英尺的室内水培农场,一年能生产出2.6万颗绿色蔬菜,这样的生产效率放在室外农场上需要5倍大的场地。
Iron Ox的两个”选手“分别是重一千磅、负责拾取和运输托盘的Angus,和负责播种和移植等精细操作的机械臂Iron Ox,还有”大脑“来监控调节整个过程,包括农场内的氮含量、温度、机器位置等等,整个照料的过程无需人力,还可以通过AI来检测病虫害,防患于未然,不过虽然号称全自动,农场目前仍需要人类帮助来播种和打包成品。
就在9月,Iron Ox揭幕了位于加州Gilroy的占地一万平方英尺的室内农场,它已经开始向包括Whole Foods和Bianchini’s Market等州内大大小小的零售商和餐馆提供蔬菜服务了。
同月,Iron Ox完成了由Pathbreaker Venture 领投,Crosslink Capital、Amplify Partners、ENIAC Ventures、R7 Partners、Tuesday Ventures、At One Ventures 和 Y Combinator 参投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至今融资总额达到了4500万美元。
许多人对于自动化和机器人取代人力的未来并不看好,创始人Brandon Alexander表示他心中的愿景并不是让人失业,而是用机器来填补目前农业劳动中人力的短缺,这能够让农业主可以在都市近郊进行种植,避免花大价钱雇佣都市劳动力,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可以获取无需跋山涉水就来到餐桌上的更加保质的生鲜。
但像Iron Ox等使用机器农耕的公司也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那就是如何降低成本,让自己的产品跟传统产品比相比起来价格上仍有优势,只有解决了这一难题才能顺利的进行市场扩张。
Iron Ox来自世界各地的竞争者并不少,今年以来整个产业也看到了更大的可能,根据Dealroom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到8月份,全球农业机器人和自动化产业的融资额增长了40%。
来自挪威的Saga Robotics最近刚完成了1100万美元的融资用于创新研究,他们的主打机器人Thorvald十分全能,能在田野、隧道、果园、温室等多个环境下作业 ,还可以变身成运输车、割草机,还能洒农药和除霉菌。
英国创企Small Robot Company的创始人表示疫情期间购买机器人的订单电话”响个不停“,他们的机器人团队有三位高手,”Tom“负责用AI技术监控庄稼的健康状况,“Dick”会使用非化学方式去除杂草,它还是全世界第一个能这样做的机器人呢!Wilma则是一个机智的AI大脑,会用Tom收集到的咨询来生成关于种植的可行建议并由Dick执行。
根据每个作物的需求进行作业会减少对土壤的伤害,用可持续的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化学农药也会让产量上涨40%的同时成本降低60%。同时SRC的数据显示机器可以减少农民90%投入在种植上的精力,这可以将农民从单调繁杂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去做更多值得人力创造性的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市场调研,包装产品,联络买家等等。
Small Robot Company 在今年年初完成了270万美元的众筹融资,至今为止总融资额约为560万美元。
在我国,植保无人机也成为了各地农耕的重要装备,农民们不再需要背着大药筒下地,无人机打药成了新常态。36氪数据显示,到2022年,我国植保无人机市场或将达到300亿元的规模。
提到的Small Robot Company向客户售卖的套路便是目前许多农业科技初创公司所采用的模式 - FaaS(农业即服务)。我们都十分熟悉SaaS(软件即服务)的定义,而FaaS便是在农业领域将管理、优化流程、提高效率等服务带给农户,让农业更加可持续化。
比如Small Robot Company就将机器人专家及全套的数据监控及执行打包售卖,而农民并不承担硬件的债务及风险,只享受订阅服务的便捷。
机器人种菜改变了种植这一环节的传统模式,FaaS则是将日常管理、金融、采购等环节进行革新。
来自肯尼亚的Apollo Agriculture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们针对中小规模的农民打造出了一个全能的平台提供包括金融服务、种植经营方面的建议,灾年相关的保险保障,市场人脉等等,是不是有点农业”支付宝“内味儿了?让通常难以接触到最新科技的农民们只需一个平台就够了。
来自纽约的室内农场智能平台Artemis在去年完成了800万美元的融资后也获得了不少眼球,当平台以Agrilyst这一名字刚出现的时候,主要业务还只是帮助室内农场主和温室种植者们更好的收集和利用植物生长方面的数据,几年下来已经成为面向企业的一体化种植管理平台,不仅包括种植方面的服务,而且还能够管理雇员,还提供与食品安全和大麻相关的法律法规信息。
农业大国印度近几年来也在FaaS方面有了比较多的突破,比如将农场到工厂、农场到餐桌、农场到仓库紧密相连,给予农民更多自主权、切掉债权者和中间商的Agribolo;比如让农民可以通过移动程序更容易获得农场设备的“滴滴租拖拉机”服务Gold Farm; 还有Trringo和Oxen Farm Solutions等公司都是在简化农民获得农业设备的流程上下了大功夫。
农业自媒体35斗将未来的FaaS发展方向总结成三大类:
一是数据驱动的农场管理决策软件;
二是管理物资、存货等生产过程的软件;
三是将生产者、消费者、采购商等多环相连接的市场服务类平台。
不管是全球变暖加剧农耕危机的大环境,还是消费者追求更加新鲜有机的食物的市场趋势,都意味着这一波农业科技打破传统农耕将是必然。当众多创企正在用新奇技术和软件试图掀起第四次农业革命,风投抱着”喂饱更多人“的伟大理想倾囊时,我们也要用新的态度看待农业。
科技只是一个开始或是辅助,如果说2020教会了我们什么的话,那就是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生命的尊重,我们不能再对于吃进肚子里的粮食感到理所应当,也要对我们的生存有着更加未雨绸缪的意识。
相关推荐
地球人口将超百亿, 只有农业黑科技能养活我们了!
100亿人如何养活自己?
2.6亿种植人口,能催生多大的农业教育市场?
Google 地球覆盖了地球 98% 的人口,Google 街景的距离能绕地球 400 圈
农业即服务,是农业的未来吗?
瑞士银行未来农业报告:粮食的未来和我们面临的挑战
农业机器人12大应用方向,未来规模可至百亿
谷歌地球首次披露拍摄范围:囊括98%的人口地区图像
地球上最早实现碳中和的地方,现在怎么样了?
谷歌X实验室造了辆“车”,这是要干嘛?
网址: 地球人口将超百亿, 只有农业黑科技能养活我们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32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