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商业数据派”(ID:business-data),36氪经授权发布。
“打车大战”八年后,出行市场硝烟再起。
嘀嗒出行传出计划赴香港IPO的消息,据《商业数据派》独家获悉,嘀嗒2020年预计盈利约4亿元,对此消息嘀嗒方向表示:不予置评。据其6周年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8月31日,注册用户数和注册车主数分别达到1.8亿和1900万,连续15个月盈利;
另一边,滴滴出行接连拆分出多个新的子品牌:青菜拼车、花小猪打车、快的新出租,经过两年“All in 安全”的调整之后,滴滴明显开始提速“补课”业务;
此外,高德宣布接入多家出租车公司总计3万辆巡游出租车,接近北京市巡游出租车总量的一半;哈啰出行推出物流业务“哈啰快送”,已在东莞、佛山两个城市上线测试。
2017年底,滴滴创始人程维说,“滴滴可能是有史以来世界上竞争最惨烈的公司”。三年过去了,作为行业用户量老大的滴滴不仅没有高枕无忧,还面临嘀嗒、哈啰、高德的挑战,出行行业仍然充满了变数。
(梳理&制图:商业数据派)
八年局势未稳,打车行业的焦灼可见一斑。从最初的提升运营效率,到如今的深入B端服务,下一个从出行领域中搏杀出位的锦囊妙计,到底在哪里?
2020年9月1日,滴滴出租车业务升级为“快的新出租”,同时宣布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为出租车乘客发放打车券拉动消费。
此举意味着,在滴滴的业务版图中,曾经因为合并而消失的“快的”,曾经网约车崛起而被边缘的“出租车”,将被重新提升高度,承担滴滴下一阶段增长的重任。
出租车业务对于滴滴,是一个起点,也是一个难点。
2012年的冬天开始,滴滴创始团队在出租车北京西站停车过道、路边休息区,靠一个个的解释说服,为一万个出租车司机安装了滴滴软件。
在激烈的市场份额抢夺大战中,通过补贴出租车乘客和司机,滴滴和快的聚拢了用户,培养了人们手机叫车的习惯,为快车和专车等网约车的推出打下了基础。
但出租车与后二者存在本质不同:出租车打表计价,乘客支付给司机的车费,滴滴不参与分成。
这一状况导致了滴滴和出租车行业之间若即若离的微妙关系:滴滴从出租车业务上赚不到钱,而出租车司机在离不开打车软件的同时还时有不满,出租车公司的态度从剧烈抗拒到尝试合作共赢。
2012年滴滴刚进入移动出行市场时,全国出租车每天的订单有近7000万,8年后的今天,出租车日均订单依然在5500万左右,服务人次超过1亿。而滴滴出租车业务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去年日均订单量才300万单,不足10%。
(数据来源:ZAKER|数读天下|天眼查)
9月5日,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孟秋透露,截止目前,已有超190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了经营许可,101万辆车取得了网约车运输证,网约车日均订单量达2200万单。
出租车订单量仍然远超网约车,同时不少城市也推出增发出租车牌照的计划,比如西安今年预计将增发4000多个牌照,深圳过去两年则增发了6000多张牌照。——曾经“一照难求”的出租车,也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
滴滴重新深入出租车市场,更像是忽然觉醒,开始对以前业务缺失的补课,思考的出发点不再是一个个的司机,而是背后的出租车公司。
今年6月,滴滴进行了一轮架构调整。出租车运营部组织升级,下设安全与用户体验部、创新发展部、交易运营部、市场部、商业发展部。
今年9月,快的新出租宣布与银建出租、新月联合、北方北创、银山出租、三元出租及赛达福等北京26家出租车公司达成合作,为这些公司提供信息化管理软件“桔行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出租车订单线上化、信息化和可视化。截至目前,北京已有超6万辆出租车接入平台。
互联网出行对出租车行业的改变,已经不再是解决乘客打车难问题的C端生意,而是面向出租车公司数字化转型的B端生意,接下来在出租车业务领域的竞争,或许转变为大客户的竞争。
滴滴正在调整和补课的还有顺风车业务。2019年11月20日开始,滴滴顺风车陆续在全国多个城市试运营,今年6月19日,滴滴公布,顺风车已陆续在全国300个城市重新上线试运营,相较试运营初期,每周选择顺风车出行的车主、乘客数量增长了数十倍。
对于滴滴来说,恢复上线的顺风车、重新深耕的出租车,将是不一样的挑战。网约车的难点在于牌照(其他的网约车平台也都一样),顺风车的难点在于安全,而出租车的难点是各大出租车公司。
2018年,滴滴顺风车遭遇下线整改期间,原本在夹缝中生存的嘀嗒出行,获得宝贵的咸鱼翻身的机会。
顺风车因为不需要补贴、运营成本较低,更容易实现盈利。滴滴顺风车下线前,日均订单200万单,仅占滴滴全部订单量的8%,却为滴滴创造了8亿元的利润。
2019年9月,嘀嗒出行宣布盈利,而《商业数据派》方面也独家获悉嘀嗒预计在2020年收入4亿元的净利润。
嘀嗒出行的利润点都来自哪里呢?除了每单收取的1-3元不等的信息服务费,以及广告增值业务、后市场的加油、维修保养、保险、车辆金融服务,以及新车、二手车买卖业务等等。
嘀嗒出行6周年成绩单显示,截至2020年8月31日,注册用户数和注册车主数分别为1.8亿和1900万。
这一数字还没有达到滴滴顺风车下线前的水平,此前媒体报道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滴滴顺风车注册车主3000万人,注册乘客1.6亿人。
不同于滴滴在出行市场多线布局,嘀嗒将重心集中在顺风车和出租车两项业务上。
2019年7月,嘀嗒宣布“出租车·新出行”战略,定位为城市出租车智慧运营服务商,为城市出租车管理部门、运营公司和从业人员提供一整套数字化服务和管理体系。
“2017年时我们也认为网约化是出租车改革的发动机,但很快我们发现这是错的,网约化并不能让它走出困境,甚至可能让它加快灭亡。”嘀嗒出行CEO宋中杰说,“网约和扬招只是叫车路径的不同,服务质量才是内核,如果用户体验不好,出租车网约化会加速被乘客抛弃。”
因此,如何用线上化的方式,帮助网约或扬招不同场景下出租车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运营效率,成为嘀嗒出行出租车业务核心要解决的问题。
在产品层面,嘀嗒出行开发了“出租车智慧码”、“扬招打车助手”,前者帮助乘客了解自己乘坐的出租车车辆和司机信息、评价订单、在线支付、获取电子发票、分享行程等,后者使乘客了解附近出租车运行状态,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到底网约还是路边扬招。
由此积累的评价数据、行驶数据,能够帮助城市监管部门和出租车公司建立司机评价体系,精准预测和调度运力。
据了解,“出租车智慧码”工具在西安市区全部近1.4万辆出租车试点,使用量超过5000万次,占当地出租车营运总趟次的72%。
如何将出租车的数字化服务转化为收入,经过一年实践的嘀嗒已经有了思路:为出租车行业和司机创造的新订单和收入,收取信息费,为出租车企业研发系统,收取服务费;进一步地,未来合作探索出租车内衍生广告平台、移动电商等,嘀嗒出行也将获得相应收入。
而这些领域,显然也是滴滴已经或者即将进攻的方向。今年以来,原“滴滴出租车”陆续开展出租车事业部组织架构升级;为出租车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系统“桔行系统”;加快试点新服务,包括加强打击黑产、推出司机加油、吃饭优惠;以及与出租车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试点“优选出租车”等。
相对于打车补贴中的漫天轰炸,B端服务更像一点点攻坚,打下每个堡垒,拿下每个城池。区域地区的攻坚能力,或将成为滴滴和嘀嗒在出租车B端服务上的下一个竞争点。
2017年,美团推出打车业务,程维接受《财经》采访时说:“每一个赛段都是一个110米栏,你都有对手,但你要盯着终点,余光看看(对手)就好。”
曾经在打车大战中拼杀出来的滴滴,也很难想到后续还有这么多新对手出现。
“农村包围城市”,下沉市场的逆袭。嘀嗒从顺风车到出租车,从远郊市场到城区,哈啰从单车到出租车、顺风车,从下沉市场到一线市场,二者都是从不受关注的低线市场开始,悄无声息开始蚕食主流市场份额。
但是嘀嗒的前景也并非一片光明,其固守的顺风车和出租车都是增长相对较慢的业务,嘀嗒虽然已经盈利,其收入模式很重要的一份来自衍生业务,对流量入口非常依赖。
而且,嘀嗒、高德、哈啰距离滴滴的体量还有较大差距。8月26日滴滴宣布其全球日订单已突破5000万,滴滴出行CEO程维定下的3年内日订单1亿已经完成一半。
4月16日,滴滴出行CEO程维在公司战略会上公布了未来3年的战略目标“0188”:安全是滴滴发展的基石,没有安全一切归0;3年内实现全球每天服务1亿单;国内全出行渗透率8%;全球服务用户MAU超8亿。在日订单量目标中,四轮车承担5000万单,两轮车、国际化分别承担4000万、1000余万单。
今年5月,滴滴出行总裁柳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的核心网约车业务已经盈利,而在此之前则是滴滴七年的亏损。
出行行业要走向盈利,烧钱换增长的方式行不通了。
滴滴铺的面更广,而嘀嗒、首汽、高德在细分领域扎的更深。规模化要保持,产业链也要打透,新战场上对每个玩家的要求更高了。
有趣的是,两种模式开始逐渐交融,滴滴在努力做深自己的服务,而小嘀嗒们也一定会想办法横向拓展自己的市场。
相关推荐
滴滴分拆,嘀嗒上市:打车生意迈入下一个战场
大公司分拆上市:拆与不拆,难念的经
出租车风波再起:滴滴、嘀嗒、高德战争升级
最前线丨滴滴分拆自动驾驶部门,或为上市、融资做准备
骂声充斥的上市路,嘀嗒难圆的“名媛梦”?
顺风车“黑马”嘀嗒杀入金融:手握1.3亿用户,会成为下一个滴滴金融吗?
滴滴的补贴大战,出行市场的“挤出游戏”?
嘀嗒不甘第二:鏖战滴滴多年,如今想借顺风车和出租车翻盘
滴滴的补贴大战,出行市场的"挤出游戏"?
小度或分拆上市,语音交互生意还性感吗
网址: 滴滴分拆,嘀嗒上市:打车生意迈入下一个战场 http://m.xishuta.com/newsview30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