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首席商业评论”(ID:CHReview),作者:Dick,36氪经授权发布。
最近牛市行情一来,不仅媒体圈炸了,很多人也都在社交圈子里讨论。
牛市涨势的确很猛。不到一周,7月A股上证综指最高涨幅已经超过10%,创业板指数涨幅更是全球第一。按照Wind数据,A股总市值一周内增长近3.8万亿元。
用某个媒体的话说,A股总市值在前不久的一天涨了3.4万亿,相当于1.6亿股民人均挣了2万多块。还有的人在牛市的确大赚特赚,一天股票就上涨了好几十万。
一些人看到了这些天股市大涨,就觉得自己每天辛辛苦苦搬砖劳动不值得,还不如早点把钱用做投资。
问题是,你有那个眼光么?你有那个运气么?
对于工薪阶层,无论如何,本金就是几万十几万,就算赚了也没有多少钱。
比如2018年,当时股市也一度走出连续上涨行情,最高达到3587点,在随后的下跌中最低点几乎腰斩四分之一。按照中登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投资者人均亏损9.92万元。
实际上,真正的股神,从来都不会根据风口来走。
如果大部分的人都看到了牛市,一股脑进来的时候,恐怕股神早已经全身而退了。
我们做不到股神那样的前瞻思维,尤其是对于大部分运气、天赋都处在平均线的普通人来说,什么时候投资,选择什么进行投资,都很重要。
第一,是合适的时间,其实真正适合普通人投资的时候,是手头资金较为充裕,能有空余的闲钱,最好用1/10甚至更少的积蓄,允许我们进行试错,哪怕本金全被套牢也没有关系。
所以,从这一点看,刚毕业,手上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并不一定适合。
有了几万、十几万,就想立马在股市上撬动杠杆获得高收益,甚至借钱炒股,卖房炒股,这些投机思维也是极度不可取。
总盯着那些在股市上赚钱的人,还会形成“一劳永逸”的心态,这其实是一种非常有害的人生观念。
第二,是信息的掌握程度。
很多行外人以为光听意见领袖,头脑一热就可以了,你看到的只是第一层,大佬们站在第二层,而真相则在第五层。
外行人在这种信息不对称之下,投资能成功基本属于玄学。
不了解实际情况,不像业内人士对行业、公司有基本盘的了解,以及浸淫股市多年的老油条经验,虽然不能保障炒股永不失手,但起码也有更高的成功率。
比如此前买到深圳、东莞等城市的朋友,很多人在过去一年里就已经基本赚回了一套首付。
但,无论买房也好,炒股也好,总有人因此发财,但不代表你也可以。
有官方数据显示,在过去一年里,北京、等多地基本没有大涨。
比如北京二手房市场就在降温,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北京二手房成交均价比去年同期下降2.3%,比2018年同期下降0.7%。其中一季度同比下降5.7%,二季度下跌2.2%。二手房网签6.7万套,比去年同期下降8.2%。
肯定会有人说,别看赚的数目少,能赚钱就行,但关键是,你怎么能确定你买的股票、房子就一定能升值呢?
更重要的是,像茅台、腾讯这样的绩优股,对于大部分人的尴尬是,买不起,想买的时候,股价本身已经很高。
这种尴尬放在买房也是一样。
都知道,房子本身的钢筋水泥不值钱,房子上面的附加因素,如城市、地段、教育、交通、品质等,才是值钱的地方。
所以位于一线城市的房子,虽然一些略有微跌,但从长远角度看,大概率上都是只涨不跌,无论是刚需还是投资,也都属于潜力股。
但对于普通工薪族来说,一线城市的房子不容易够的到。
不是不想买,但因为实力不够,买不起,就不要做靠投资致富的大梦,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踏踏实实挣钱存钱。
不要有趁着风口捞一笔的心态,除非你是个眼光独特的奇才。
如果不是天才,那么对于大部分普通的年轻人,有了一定的积蓄后要做的事,到底是买房还是炒股?
当然是先买房,还要在能力范围之内,选择最有价值增长潜力的房子。
至于炒股这件事,不是说一定不要碰,更多是基于你有了一定抗风险能力的时候,也就是可以接受自己可能会输掉一笔钱的时候。
对于二十多岁的普通年轻人来说,能有理财心理其实是一件好事,相比同龄人还在沉迷于各种消费的时候,早早就意识到了理财与持有资产的重要性。
虽然没啥经验,作为新人入局,难免不会遭遇被割韭菜的情况,但无论如何,谁都是从新手时期过来的,增加见识或教训,也有助于以后在实战少走一些弯路。
亲自炒股也是了解资本市场的一种行为,只要见好就收、见错就改,为自己的财技方面长点经验,也并非坏事。
不过,一定要做好风险意识。
始终都要抱着试错的心态,给自己留有余地,更不能胡乱跟风,东炒西炒,将自己的积蓄一股脑全部投入,最后彻底把股市变成赌场。
很多时候,在股市上能把底裤都输掉的人,不一定是最蠢的人,但一定都是最贪心的人。
对于有充足的投资本金,不在乎短期收益的中年人来说,炒股的正确姿势,其实就是回到了股市的本质,那就是回归公司的长远价值。
不会三天两头因为公司的股价波动而心猿意马,注重公司的长期发展,并且坚定相信公司的市场价值。
也就是做到:入市,买中自己非常看好的公司,然后忘记自己炒股这件事。
毕竟有很多事,局外人看着很容易,来钱似乎也很快,但实际上,只有自己做了,才知道水有多深、坑有多大。
就像这几天,知识大V吴晓波的直播翻车成了热点。
吴老师不愧是文化人,在事后的声明里,对这次事件也解释得极为巧妙,说自己把直播间粉丝当同学,但实际上他们是宝宝。
直播虽然火爆,但毕竟不属于知识大V的主场。
隔行如隔山。知识大V们自以为有了粉丝,就可以换个带货赛道继续收割粉丝,也是大错特错。
大V们之所以纷纷表示看好风口,恐怕还是出于私利,也是光看着吃肉,没看着挨打的典型。
同样,你真有底气判定那些现在疯涨的公司股,在未来也能一直增长下去么?
炒股、直播带货......这些风口是不是真的不重要,你能不能驾驭风口,才重要。
不是投资这件事本身不行,而是你不行。
实际上,无论是个人,还是公司,投资都是必要且有意义的行为。
因为每个人,每个公司的精力与能力必定有限,不能从零到一重启一个项目,此外,闲钱放着也是放着,拿出来促进社会的生产力与资源流动,顺便再赚一笔。
如果运气爆棚的话,对于个人来说,几天赚的甚至能超过一年的薪水。
对于企业,如果投资的公司一旦IPO或股价暴涨,也能获得超过普通业务的收入。
毕竟,用劳动力赚钱是一种思维,用钱生钱又是另一种思维。
无论是股市,还是某些行业的新风口,一些大佬,之所以能在每个风口快速上车,不是因为他们有胆魄、敢出手,更多还是因为他们此前在相关方面就有布局,对领域多多少少有了解以及实战经验,也不至于翻车翻得太快,风口下摔得太狠。
上升到公司层面,投资除了获得资金收益之外,更多还是出于业务布局的考量。
比如在腾讯的投资矩阵中,短视频、本地生活、电商等领域,就投资了在相关领域做得好的头部企业,投资的公司也给腾讯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字节跳动的投资版图也非常庞大,从C端到B端,网文、教育等方面也不断在投资其他公司,与自己的业务形成关联。
他们的思路是,既然在这个领域我做不好,那我就投资那些做得好的企业,也能与自己旗下的业务在未来产生一定关联,或许还能产生1+1>2的反应,也能在短期时间内快速拿下一个领域。
总体来说,有投资的动机与行为不是坏事,但千万不能指着投资就能“咸鱼翻身”,股市不怕尝试,但最怕贪心。
相关推荐
牛市、直播……风口不是谁都能飞得起来
消失在牛市
9位股民讲述:冲入“牛市”,我赚钱了吗?
口罩“牛市”套牢谁?
一周观察+ | 风口故事变事故?电子烟遭曝光,新零售成棋子
一场直播卖货216万!公号做直播的风口来了?
专访管清友:普通散户几乎无法避免牛市亏钱
阿里巴巴CEO张勇分享:创造风口,而不是追逐
做红人直播风口下的长期主义者
疯狂的中烟,牛市之“马骨”?
网址: 牛市、直播……风口不是谁都能飞得起来 http://m.xishuta.com/newsview2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