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懂懂笔记
最近经常有创业者打趣说,创投圈已经不再相信“故事”了。
这话题,怎么说呢?
一方面,有不少媒体报道称:受疫情影响,资本机构对外投资规模持续缩小。有行业人士还透露,近年来诸如瑞幸、赛麟、OFO等投资黑洞,让资本市场很受伤。
另一方面,一些投资机构在面对创业项目时,投资、并购的理念日趋谨慎。但也有投资者开始重视起创业项目的盈利模式、商业逻辑,希望找到更有价值的好项目。
或许,故事可以讲,只是别掺太多水。
“最近经历了几次融资失败之后,我的商业计划书已经重新写了。”
孟何是一名二次创业者,四年前他在广州创办了一家智能硬件公司,主要从事智能手环的研发和生产。尽管智能手环产品竞争激烈,但他们还是凭借比较完善的经销网络、代理机制,在行业夹缝中生存了下来。
不过,这次疫情对公司的销售网络冲击不小,销量也几乎停滞。为了应对可预见的资金风险,孟何在四月份开始着手寻求融资。这也是公司成立四年以来首次寻求融资,目标是百万级别的A轮。
“团队的融资经验不足,一开始只是做了个简单的PPT。”前两个月和VC沟通的过程中,孟何并不顺利,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机构的回应。在请教“懂行”的人士之后,他优化了商业计划书的内容。
孟何告诉懂懂笔记,一位有过多次融资经验的朋友告诉他,创业项目融资的主要取决于是否有“故事”,即创业者、创业团队的履历、参与过的项目,创业经历方面是否有亮点。
如果有这些“故事”可讲,再配合创业项目当前的流量、用户数据,画一画“大饼”,展望一下项目未来三、五年的宏大发展及盈利目标,才有可能吸引VC的关注。
“公司原本是略微有些盈利的。我有海外留学经验,也有国内创业经历,创始团队成员里大都也是211、985大学毕业的。”用这些素材讲了“故事”、画了“大饼”后,项目至今仍未不到VC机构的青睐,这让他百思不得其解。
与孟何同样困惑的,还有杭州一家MCN的负责人张晓典。相比刚启动融资的孟何,这家成立仅三年的内容机构可谓身经百战。她告诉懂懂笔记,目前公司正在寻求千万规模的B轮融资,但沟通难度远远超过了当年的A轮。
“我们的故事料很多,有什么创业公司能比内容创作团队讲得更棒?”在她看来,公司有跌宕起伏的创业故事,还有大量网红孵化的成功案例,又有直播卖货的经验,部分签约网红拥有的粉丝规模也都是百万级的。
可就是如此“有料”的创业项目,近期的融资的过程却并不顺利。80%的投资机构都回绝了,为数不多有意向的机构“还价”又杀得太低。张晓典无奈道:“估计机构都没钱了,投资这么小心谨慎。”
困难不仅仅来自于她这一家企业。张晓典向懂懂笔记展示了所在产业园的“创融群”内容,几乎所有创业团队都在抱怨遭遇融资困难,有的项目为了融资,甚至画出百亿规模的“大饼”,却同样石沉大海。
那么,热钱是否真的都消失了呢?
有投融资“中介”机构负责人告诉懂懂笔记:复工之后,很多FA都收到了大量创业公司、项目融资的需求,电脑里也堆满了大量商业计划书。
为此,“中介”机构在复工后都马不停蹄地开始为企业、项目寻找融资机会。但近期在很多投融资接洽会上他们却发现,VC、天使们的投资欲望普遍冷淡。
至于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FA的角度去理解,就是现在的创业项目不再像以前那么好“卖”了。
“一般而言,FA需要有挖掘和判断好项目的能力;有运营项目的能力以及专业水准;Deal-making的能力。从第一点来看,我们发现现在好项目太少了。”
Simon是深圳一家投资服务机构的项目猎头,他告诉懂懂笔记,场内很多VC都是秉持“只投早期”的原则,基本上都是在项目拿到C轮融资时“全身而退”。“将初期持有的项目股权,卖给PE或者是资本大鳄,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买蛋孵蛋然后卖鸡而已。”
以前VC最为看重创业项目的“故事”内容,是因为“故事”有利于项目的宣传、造势,未来也会有PE、财团或资本大鳄乐于听到这些故事。“有了故事,创业者、创业项目才能实现更高轮次的融资,甚至得到pre-IPO的敲门砖。“
“不能否认的是,有故事的项目会比一般的项目更加引人入胜。”Simon坦言,即便项目的“故事”不精彩,FA也会协助创业者把创业“故事”讲好。
早几年时,草根和海归创业、白手起家、硅谷团队都是很好的桥段,自备流量光环。但是在今年的疫情“黑天鹅”之下,很多故事讲了也没人在意。
聊及这一话题时Simon显得有些无奈。他以经常服务的一家大型投资机构为例,“今年公司投资预算规模比去年减了一半。这半年来只陆续投了六个创业团队。”在他看来,现在行业内最大的问题不仅是资金少、项目少,还因为“坑”太多。
“说实话,现在瑞幸的这件事你们也应该清楚,近两年的投资黑洞实在太多了。”Simon表示,正因为投资黑洞太多,VC、资本大鳄的投资理念也开始趋于谨慎。机构不再盲目相信所谓的创业“故事”,发展愿景,而是更加重视项目的盈利模式、商业逻辑。只有“故事”,但缺失可行性盈利模式的项目,很难得到资本青睐。
“以前有故事、有团队背景,能喊出“千亿万亿潜在市场规模”的,A轮都会容易些,在高轮次融资中作价往往也很高。”从这个角度来说,只要VC手里的100只“蛋”有一个孵化出了“凤凰”,就可获得高额投资回报。
但是Simon发现,这两年创业项目的黑洞过多,重挫了VC、PE的投资信心,早期投资项目越来越难以融到资金。许多专注创业初期投资的创投机构都开始谨慎,除了创业者有“故事”之外,项目还要有一套可行的、完善的盈利模式,甚至需要项目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竞争壁垒。
“项目融资难不全是疫情导致的,大概从前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天使和VC在筛选初创项目时就十分谨慎了。”
Simon解释,作为创业项目的孵化者、初筛者,FA机构的谨慎,反映的是背后资本市场的意志,谁都不想让项目烂在手里。
根据资本侦探的数据解读,2020年上半年市场共完成投资827笔。公开披露的总投资金额约为3115亿元,不足2019年同期数据的1/3;而在2019年,市场内的投资金额就已同比出现大幅下降,降幅达到了63%。
显然,投融资市场的谨慎情绪早已出现并持续存在至今。
那么,为何今年会有这么多创业者、初创团队感受到了到投融资市场的冷淡情绪呢?
“每天一打开邮箱,就能看到大量商业计划书。”
李迪现任一家外资投资背景的VC机构项目经理,他告诉懂懂笔记,如今热钱明显在减少,今年其所在的投资机构很早就下调了项目投资预算额。“但另一个情况,是这半年来有早期融资需求的创业团队,数量比去年同期多了三、四倍。”
许多创客空间、产业园区也找到投资机构,希望合作开展创投路演。他身边更有不少亲朋好友,拜托他私下帮忙,诊断一些熟人拿来的融资商业计划书,“我感觉似乎重回到了2014,大家都在谈论融资。”
但是李迪明白,今年大量创客寻求融资并非资本市场的狂欢,而是为了“自救”。他在和部分创客沟通时发现,许多行业都受到了“黑天鹅”的冲击,如海淘电商、旅游出行、程序及软件开发领域。
还有原本经营陷入困境的、受疫情影响更为雪上加霜的领域,比如民宿、长租公寓、影视内容开发创作,许多初创项目都在急需资金纾困。“目前有不少寻求融资的地方性长租公寓品牌,数量蛮多的。”
“有的创业项目原本还能打平甚至盈利,但在疫情下出现经营困难,急需资金缓解危机,有的是拿到了单子但是回款周期慢,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李迪表示,原本一部分中小型创业公司因为过得不错,并没有融资计划,但由于目前现金流吃紧,也不得不寻求融资。
大量创业者扎堆寻找融资,聚在一个时段内递交商业计划书,争先恐后地参加投融资路演,无疑让投资规模下滑的的资本赛场挤满了参赛者。
“有机构在一季度就决定,不投任何初创项目了。”李迪坦言,目前投融资领域的竞争远比2014年更加激烈。6月份以来,经常出现一场大型路演有上百家创业公司挤破门槛只为抢一个融资名额的情况。“不少创业园区,和VC合作举办路演已经不奢求投资了,只为增加创客的信心。”
“VC对项目缺乏信心,创业者缺乏资金,大量项目扎堆寻求融资,所以会产生目前融资特别难、竞争特激烈的感觉。”李迪透露,如今FA的价码已经提高了很多,但创业企业面对要支付融资规模30%甚至更高手续费的合约,也都在所不惜。
“其实最近看到的个别项目还是能让人眼前一亮,但出于风险考虑,大多数机构都不敢投了。”
在投资黑洞频发、疫情“黑天鹅”来袭的情况下,今年的创业项目融资难度可想而知。但更重要的原因,是VC、PE机构对很多讲“故事”的项目失去信心,不想听太虚的东西,而是要“干货”了。
更加理性的投资观,更加谨慎的投资态度并不是一件坏事。除了一些创业行列的害群之马、创业黑洞需要得到洗牌和淘汰,创业者也不妨仔细审视一下自己的项目,回忆一下当初的创业初心。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并非是今年不流行讲“故事”,而是讲故事的实在太多,耳朵已经不够用了。
相关推荐
创业者的故事”和“大饼”,没法打动VC了
投资“黑洞”频发,创业者的故事讲不动了
VC给to B创业者的十条建议
李彦宏的AI“大饼”
「VC看全球」直播栏目第六期 | 成功之道:新加坡第一位女性投资人的故事
疫情漩涡中的VC和Startup们
中国再无VC
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打动早期投资人?
我,90后,做VC
VC的心理什么样?
网址: 创业者的故事”和“大饼”,没法打动VC了 http://m.xishuta.com/newsview264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