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获悉,6月15日下午,华米科技举办了首届AI创新大会。在会上,华米发布了新一代智能可穿戴芯片“黄山2号”。目前,“黄山2号”已流片成功,预计将于今年四季度量产。2021年上半年,搭载“黄山2号”的可穿戴新品也将面世。
华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黄汪介绍,“黄山2号”基于先进的RISC-V架构,房颤识别速度是上一代的7倍,“是市面上其它软件算法的26倍”。
对于可穿戴设备来说,续航一直是痛点。黄汪表示,“黄山2号”芯片中同时还加入了超低功耗传感器AON模式,和苹果一样搭载了C2协处理器,理论上可使其整体功耗下降50%。
除了芯片,华米科技还发布了针对心率、血氧和睡眠的生物数据引擎。
其中,AI心率引擎“RealBeatsTM 2”能消除运动时对心率信号的噪声干扰,提高有效房颤监测时间;血氧数据AI生物引擎“OxygenBeatsTM”采用氧降实验来验证算法的准确度,与专业血氧仪的检测结果平均误差仅为1.67%。
此外,黄汪还宣布,将华米科技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式升级为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由华米科技副总裁汪孔桥担任。人工智能研究院除了进行先进技术研发,也考虑到了应用场景的开发。黄汪表示,人工智能研究院将探索人工智能在可穿戴领域的垂直应用。
目前,研究院已经建立了三个联合实验室:
一是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共建的腕部智能可穿戴联合实验室,将推动可穿戴产品在呼吸健康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
二是与中国田径协会一起成立的田径运动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将基于可穿戴设备,运用AI算法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专家运动员和普通运动爱好者开展研究。
三是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共同建立的脑机智能联合实验室,将进一步开展非侵入式和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
此外,研究院还宣布,与智能语音独角兽云知声达成战略合作,共同研发可应用于手表的智能语音助手。未来,双方还会在汽车、医疗、IoT等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如今,华米还没有完全摆脱对小米的依赖:从营收上看,小米目前依旧贡献了华米大部分营收;华米2019年全年收入中,自有品牌的收入占比只有27%。
这并不是一个好现象。小米在IoT上有自己的一套商业模式,硬件的毛利率为了走量可以做到很低。然而,随着小米的IoT产品收入增速放缓,以及可穿戴设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小米低毛利的模式在华米身上并不适用。华米的当务之急还是打造自己的品牌和产品护城河。
好消息是,华米此次推出自研芯片和多款健康引擎,说明华米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相关推荐
最前线丨华米发布“黄山2号”可穿戴芯片,预计今年四季度量产
最前线 | 华米发布健康监测手表及第二代运动手表,售价699起
业绩快报丨华米Q2营收11.37亿元,同比增长9.5%
焦点分析 | 华米:“我不是小米”
华米难为无小米之炊
最前线 | 华米进军商务智能表,新品对标华为
最前线丨红米发布Redmi 10X:搭载天玑820,1599元起售
可穿戴设备:马太效应初现,战局焦灼
营收跟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70%,华米科技去"小米化"成功了吗?
华为围猎华米
网址: 最前线丨华米发布“黄山2号”可穿戴芯片,预计今年四季度量产 http://m.xishuta.com/newsview24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