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8 日的 GTC 大会上,黄仁勋在演讲中搬出了下一代 Vera Rubin 架构实机,这东西完全不用线缆,全靠液冷散热,还配上了新的 NVQLink 互联系统。

更关键的是他抛出的数字:未来五个季度业务规模将达 5000 亿美元,同时宣布和诺基亚搞 6G 基站、帮美国能源部造七台超算。


这些消息直接推着股价涨了 3%,收盘时市值定格在 5.03 万亿美元,今年以来涨幅已经超过 50%。



网友的质疑点集中在 “互联技术” 上。就在几天前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徐直军刚发布了 “灵衢” 协议,说这是花六年搞出来的全栈开放协议,能把 CPU、AI 处理器等七大部件连起来,组网开销比传统方案降低 30% 以上,还支持 384 卡规模的超节点互联。

有人觉得英伟达新推的 NVQLink 和这个很像,但从光通信技术细节和应用逻辑来看,两者的差异比想象中更大,甚至能看出两家企业截然不同的技术路线。
先看华为超节点的光通信亮点。华为昇腾 384 超节点(Atlas 900 A3 SuperPoD)直接采用了去铜全光方案,彻底抛弃传统铜线互联,每个昇腾芯片通过 7 个 400G LPO Sipho 光模块实现 2800Gbit/s 的单芯片带宽,384 个芯片通过 4 个交换机组成单层扁平拓扑,整个超节点的内存带宽达到 1229TB/s,比英伟达同级别方案高出 3.6 倍。这种设计解决了大集群的通信瓶颈 —— 在 Qwen、DeepSeek 等多模态模型训练中,性能比传统集群提升 3 倍,比业界其他方案也高出 1.2 倍。
更关键的是,华为通过全链路优化,让跨柜光互联能保持电信号级的可靠性,光路故障切换仅需百纳秒级,可靠性直接提升 100 倍,互联距离还能突破 200 米。
即将上市的 Atlas 950 超节点更夸张,柜间全光互联带宽达到 16PB/s,是当前全球互联网峰值带宽的 10 倍。
英伟达的 NVQLink 则走着完全不同的路子。它的通信设计专攻量子计算场景,核心是搭建 GPU 与量子处理器(QPU)之间的 “计算动脉”,提供 400Gb/s 的吞吐量和低于 4 微秒的延迟。黄仁勋把它比作 “罗塞塔石碑”,目的是让量子计算的纠错和模拟能借助 GPU 的算力加速,目前已经拉到 17 家量子计算公司和 9 个国家实验室支持。
但从应用范围看,NVQLink 更像 “专用通道”—— 英伟达传统的 GPU 集群互联仍依赖 NVLink 私有协议,而且非 GPU 的异构硬件(比如 NPU、FPGA)没法直接用 NVLink 通信,还得通过 PCIe 协议中转,效率会打折扣。
两者的技术逻辑根本不在一个维度上。华为的光通信是为大规模 AI 集群而生,追求 “全部件互联” 和 “规模可扩展”,灵衢协议能把 CPU、AI 处理器、存储等七大部件用统一协议连起来,消除协议转换的损耗,企业直接用现有以太网设备就能部署。
而英伟达的光通信是为量子与传统计算融合铺路,本质是给未来的混合计算架构搭架子。更别说英伟达的互联技术从 CUDA 到 NVLink 已经迭代近 30 年,华为灵衢则是针对算力部件 “语言壁垒” 的创新突破;
分析师 Matt Britzman 说这不是简单的市值里程碑,而是宣告英伟达从芯片商变成了 “行业缔造者”。
支撑这个判断的是实打实的业绩:目前股价是未来 12 个月预期收益的 35 倍,毛利率高达 70%,完全不是虚高的泡沫。
当然也有担忧,IMF 总裁就提醒,这种估值快赶上 25 年前的互联网热潮了,万一市场回调会拖累全球增长。
网友的讨论倒是分成了几派。技术圈的网友 @码农老 K 算得很细:“华为是全光搭 AI 集群骨架,英伟达是用光连量子芯片,一个管‘现在的大模型’,一个赌‘未来的量子计算’,底层逻辑都不一样,抄哪儿去?”

做通信设备的 @工程师阿哲补充:“华为 384 卡全光互联时延才 200 纳秒,英伟达 NVQLink 是 4 微秒,虽然场景不同,但光通信的技术侧重一眼就能看出来。”
投资群里的 @财经小马则盯着数据:“5000 亿美元订单摆在那儿,真靠抄袭早被戳穿了。”
也有中立声音 @科技观察员 Lily 说:“两家都是瞄准算力瓶颈发力,方向撞了不奇怪,但华为能在制裁下做出全光超节点,英伟达能拉来量子圈合作,都是真本事。”
说到底,英伟达的 5 万亿市值,是 AI 算力需求爆发的结果;华为的灵衢协议和全光超节点,是自主突破的证明。
与其纠结谁抄谁,不如看两者都在解决的核心问题 —— 当单芯片性能顶到物理极限,怎么靠互联技术把算力拧成一股绳。只不过一个用全光网络夯实 AI 的现在,一个用专用光链路抢占量子计算的未来,这才是科技竞争真正的看点。
发布于:四川
相关推荐
全球首家5万亿美金诞生:黄仁勋的英伟达火了,“抄袭华为” 声四起,看技术路线如何辨真伪
黄仁勋:创业30年,万亿美金,他还是CEO
黄仁勋带领英伟达争当半导体盟主
英伟达市值3万亿美元飙升全球第二,黄仁勋一对混血儿女现身台北
中国芯真要爆!黄仁勋亲口承认:华为取代英伟达只是时间问题
黄仁勋回应中国市场问题黄仁勋称英伟达市值合理
黄仁勋身家6000亿,英伟达暂无接班人
近万亿市值背后,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披露创业艰辛
“硅谷狠人”黄仁勋的三个困境
黄仁勋:你只需做好一件事
网址: 全球首家5万亿美金诞生:黄仁勋的英伟达火了,“抄袭华为” 声四起,看技术路线如何辨真伪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3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