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郭有才和李晓华大火后,如今热度跌到谷底,鸡排哥也只是重蹈覆辙

郭有才和李晓华大火后,如今热度跌到谷底,鸡排哥也只是重蹈覆辙

郭有才和李晓华大火后,如今热度跌到谷底,鸡排哥也只是重蹈覆辙,最近,景德镇“鸡排哥”火遍全网,短短几天,他的摊位被围得水泄不通,直播镜头、短视频博主、外地游客纷纷涌来,仿佛一场全民狂欢。

而在这一热度背后,一条评论被顶到了全网最高:“一群精神贫瘠的人疯狂涌向一个鲜活的生命吸取能量弥补自己的空虚,感觉每一年的互联网都会火一个人,就像献祭一样,每个人都能获得巨大的利益,除了他们本人。”这句话刺痛了无数网友的心,也精准点出了当下短视频时代的“流量宿命”。

从“鸡排哥”的爆红轨迹来看,这一切似曾相识,去年是郭有才,他凭一首《诺言》唱出了人间烟火的温度,直播间涌入上千万观众,之后是美发师李晓华,凭借一把剪刀一手技艺,登上了主流媒体,然而,如今他们的热度早已褪去,人潮散尽,直播间寂静无声,曾经的“全民偶像”又回到了平凡的生活,鸡排哥的爆火,无疑又是一轮循环的开始。

这种“爆红—透支—遗忘”的网络节奏,折射出当代流量生态的残酷本质,在短视频时代,算法决定曝光,情绪决定流量,观众在追逐“真诚”“接地气”的同时,也在无意识地消耗着被关注者的生活,鸡排哥之所以被推上风口,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真实”——热情、朴实、带着生活气息。但当无数镜头对准他,这份真实又会被流量放大、商业化、异化,摊位不再是卖鸡排的地方,而成了互联网的舞台,他不再只是一个普通摊主,而成了无数人情绪的寄托。

更讽刺的是,流量的受益者往往不是“被火的人”,他们可能在短时间内收获名气与收入,但也很快被后浪拍在沙滩上,平台、机构、二创博主、蹭热度的商家……才是这场盛宴的真正赢家,而当流量散去,那些曾被“追捧”的人,往往只剩下一地鸡毛与被打扰的生活。

“鸡排哥”的故事,或许注定不会例外,热度终有尽头,互联网的注意力总是短暂而无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值得被喜欢——只是我们在热情追逐的同时,也该学会克制与尊重,一个普通人被看见,本该是善意的事,而不是一次流量的“献祭”。

或许,真正值得思考的,不是“谁又火了”,而是——为什么我们总需要一个“被火的人”,来满足自己的情绪与空虚,因为当狂欢退去,那些被我们围观的人,终究还要回到人间烟火里继续生活,对此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发布于:福建

相关推荐

上观时评|“鸡排哥”爆红,是公众期待“看见”普通人的光芒
3天涨粉314万,泼天流量砸中“草根网红”郭有才
曾经 “日入百万” 的网红郭有才,跌落神坛后,如今怎样了?
菏泽能抓住郭有才这波流量吗?
10天涨粉1000万,为什么流量偏向了郭有才?
郭有才“中举”记
流水的网红,铁打的“鸡排哥”
郭有才何以击穿抖音?
“鸡排哥”爆火背后:6元鸡排如何卖出600元情绪价值?
郭有才爆火,4大问题让网民深思,直言30年的价值观被颠覆

网址: 郭有才和李晓华大火后,如今热度跌到谷底,鸡排哥也只是重蹈覆辙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3014.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