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Tech星球
文| 任雪芸
近期,上海、深圳、嘉兴三地消费者已陆续发现,淘宝闪购新增了“团购”功能。据悉,这是淘宝闪购在9月20日正式启动的新业务。
从业务覆盖范围来看,此次团购功能首批聚焦上海、深圳、嘉兴三座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域,品类上则精准覆盖餐饮赛道,涵盖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城市特色小吃等多个细分领域。
不管是想喝杯奶茶、吃块甜品,还是约正餐、冲自助餐,甚至想尝本地特色小吃,都能在里面找到团购。
也正因如此,上述三地的消费者成了全国第一批“尝鲜党”。社交平台上不少深圳IP的博主已经晒出了打卡日常:有人用团购吃火锅、尝西餐,有人靠它打卡新加坡料理,还有人顺手团了杯奶茶、吃了顿川菜,直观展现了该团购功能的丰富使用场景。
随着三地消费者尝鲜体验逐渐扩散,淘宝闪购“团购”功能的用户认知度和使用频次也在逐步提升,恰好与即将到来的消费高峰形成呼应。
眼下,正值“十一”黄金周来临之际,无论是本地家庭聚餐、朋友结伴的正餐需求,还是短途出游时对景点周边茶饮、特色小吃的即时消费,又或是假期里的自助餐休闲需求,都与淘宝闪购团购所覆盖的餐饮品类高度契合。
因此,淘宝闪购选择此时切入到店团购市场,既能依托前期积累的用户认知度,精准承接“十一”黄金周的餐饮消费热潮,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餐饮选择,又能凭借品类与假期需求的高度匹配,为合作商家带来更精准的客流曝光,助力商家抓住黄金周消费高峰,真正打开客流增长的新窗口。
淘宝闪购到店团购:一次 “价值落地”
淘宝闪购到店团购上线首周便迅速引爆市场热度,背后核心逻辑在于精准锚定商家与消费者的真实诉求,成功实现供需两端的高效匹配。
从商家端来看,该模式精准击中了黄金周期间商家普遍面临的“客流焦虑”与“库存压力”两大难题,让经营从不确定变成了稳定的可预期。
一方面,针对“客流不可控”的焦虑,团购模式依托平台流量优势,能够为商家带来相对稳定且可预判的到店客流,无需再担忧假期客流“忽高忽低”的波动风险,从而降低获客成本与经营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面对“库存难把控”的压力,团购的预售属性可帮助商家提前锁定销量,据此合理规划备货量,既避免了因备货不足错失生意,也减少了库存积压导致的资金占用与损耗,让备货、运营决策更具确定性。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强大的流量基础支撑:目前淘宝日活跃用户达4.82亿,支付宝约3亿,高德地图也稳定在2亿左右。三大核心入口联动,共同构筑起近10亿用户的庞大流量池,不仅为商家端的“客流确定性”提供保障,也让消费者端的体验优化有了落地根基。
对消费者而言,淘宝闪购团购的吸引力集中在“优惠力度”与“使用便捷性”的兼顾。
品类上,覆盖茶饮、甜品、正餐、自助餐及城市特色小吃等多元餐饮品类,精准匹配“十一”黄金周出游、聚餐等消费需求。核销上,团购商品同步在淘宝闪购、支付宝、高德APP三大入口上架,消费者无需切换平台,无论是逛淘宝时随手下单,还是用高德导航时就近购券,都能便捷触达。
更关键的是,除了基础的供需匹配,淘宝闪购“团购”的货盘设计深度契合“十一”黄金周出行消费场景,进一步放大了业务价值。
其货盘并非仅简单覆盖日常门店,而是涵盖了旅游区与热门消费商圈。比如,在城市CBD等核心商圈上线工作日午餐,在景区附近上线下午茶等适合休闲消费的产品。
这种场景化货盘设计,既让商家能精准对接黄金周的增量客流,也让消费者在出行场景中快速找到适配需求的团购服务。
如此一来,基于对商家需求、消费者体验与场景痛点的精准把握,淘宝闪购团购间接拓展了本地生活服务业务的场景边界,不再局限于“到店用餐”这一单一形式,而是延伸至景区、商圈等细分场景。
到店团购需要“多元竞争”
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到店团购始终是串联流量与交易的核心赛道。
一段时间以来,这一赛道曾深陷头部玩家固化的僵局。早期入场的平台凭借先发优势,牢牢掌控着核心的商家资源、流量入口与用户心智。而随着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加入,也在试图撕开缺口,打破固有格局。
单一平台的格局下,商家与消费者的双重痛点日益凸显。
对商家而言,议价权的丧失可能成为单一平台主导下的普遍困境。
头部平台掌握流量分配主动权,许多中小商家为获取曝光,不得不投入高额流量投放费用,陷入不投流无订单,投流无利润的恶性循环;即便头部商家,也需依赖单一平台的流量支持,一旦平台调整规则,经营稳定性便会直接受冲击。
对消费者来说,服务同质化与体验短板愈发明显。
无论是餐饮、美业还是休闲娱乐类团购,套餐内容高度雷同,产品缺乏差异化创新。而且部分平台为追求低价引流,忽视服务质量管控,导致消费者到店后频繁遭遇“套餐缩水”“预约难”“服务态度差” 等问题,用户体验大打折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淘宝闪购、抖音等平台纷纷入局到店团购,为市场注入了更多元的活力。
作为拥有庞大用户基数与成熟电商生态的平台,淘宝闪购的入场并非简单的新玩家试水,而是以差异化优势打破资源分配失衡。
对商家而言,它提供了全新的渠道选择,依托淘宝的跨场景用户池,商家可触达更多潜在消费者,其电商基因下的供应链整合能力,还能帮助商家优化套餐组合与库存管理。
对消费者而言,淘宝长期积累的“质价比”心智与售后服务体系,能有效规避低价低质问题,结合平台的生活服务场景拓展,消费者可在购物之外获得更丰富的到店选择。
事实上,到店团购赛道真正需要的,远不止一个新玩家,而是更充分的竞争与更多具备实力的参与者。
当市场存在多个平等竞争的平台时,商家才能拥有投票的权利。他们可以根据不同平台的佣金比例、流量特性、服务支持选择适配渠道,降低对单一平台的依赖,将精力聚焦于产品与服务升级;消费者也能在多元选择中对比性价比与体验感,倒逼平台与商家共同提升服务质量。
所以说,“多元竞争”不是平台间的零和博弈,而是推动行业生态良性循环的核心动力,将促使平台探索更合理的盈利模式,推动商家创新服务形态,最终让到店团购回归 “连接优质服务与精准需求” 的本质,实现商家、消费者与行业的三方共赢。
淘宝闪购进军到店业务,能否重塑本地生活市场?
淘宝闪购入局到店团购的首周,已展现出快速铺量、精准切入的特点。
在餐饮上,货盘覆盖呈现明显的多品类、场景化的特征,既有适配社区居民的早餐套餐、家常菜餐厅的团购优惠套餐,也有瞄准商圈白领的轻食、咖啡组合等。
从供给端看,合作商家不仅包含全国性连锁餐饮品牌,还纳入了大量区域性头部商户与社区“口碑高人气店铺”,比如街坊邻里常去的爆款烧烤店、地方特色乡土餐馆等。
这种从连锁大牌到neighbourhood烟火小店的全链路供给,避免了初期依赖单一品牌的局限,也能触达和满足不同消费需求的用户群体。
可以说,淘宝闪购能在短时间内入局到店团购赛道,是其自身到店基因与阿里生态优势的集中释放,这种差异化竞争力让它在与现有玩家的竞争中,走出了不同的路径。
作为国民级电商APP,淘宝积累的用户消费数据是其核心优势之一。不同于部分平台大水漫灌式泛流量推送,淘宝通过用户过往的生鲜采购、零食购买、餐饮外卖等消费行为,早已构建起清晰的用户偏好画像。
这种需求精准匹配的能力,让团购流量不再依赖内容种草的偶然性,而是基于用户既有消费习惯的自然转化,降低了用户决策成本。
更关键的是,淘宝闪购的到店团购业务,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逐步融入阿里本地生活生态,试图构建出餐饮领域的消费链路闭环。
尽管淘宝闪购的到店团购业务暂未涉及出行、游玩等品类,但其当前聚焦餐饮的策略,更像是先夯实基础场景,再逐步拓展生态的铺垫。
Tech星球认为,阿里生态内的高德与支付宝,也是淘宝闪购到店业务的“潜在流量池”。从生态协同逻辑来看,高德地图的导航能力与支付宝的支付能力,天然具备为到店团购输送用户的属性。这种跨APP的流量联动,能进一步巩固生态内的流量良性闭环。
不过,尽管淘宝在本地生活布局中具备独特优势,到店团购依然是一门苦差事。作为新入局者,它面临的挑战不仅是货盘供给的扩容,更在于如何将流量优势持续转化为商业价值。
而现在淘宝闪购到店业务已经迈出扎实的第一步,它的加入将为本地生活市场发展注入新的可能。
相关推荐
携10亿流量杀入到店团购,淘宝闪购为本地生活拼上新拼图
奇袭外卖!原来淘宝闪购也有软肋?
本地生活卷到了到店团购,阿里能否赚得“口碑”?
晚点独家丨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做团购,与高德双线作战
推出“信任分”升级“闪购”,美团本地生活这盘棋有多大?
淘宝闪购提前上线:一场事先张扬的战略突袭
抖音杀入本地生活,与美团的近身肉搏
饿了么是时候更名淘宝闪购了
团购难成抖音本地生活的「生长激素」
盒马NB上线淘宝闪购
网址: 携10亿流量杀入到店团购,淘宝闪购为本地生活拼上新拼图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2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