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团购供给,在阿里体系三个最大的流量端口同时上线。
文丨管艺雯
编辑丨黄俊杰
我们独家了解到,在高德发布扫街榜 10 天后,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将上线到店的商家团购业务,优先做餐饮团购。
9 月 20 日,淘宝闪购的团购业务将在上海、深圳、嘉兴三城多个核心商圈率先启动试点,此后陆续上线全国一二线城市。当天是周六 —— 淘宝闪购即时配送到家业务一周里的订单高峰日,也能赶上十一黄金周的客流高峰,与美团和大众点评的团购竞争。
该业务由淘宝闪购和饿了么提供同一个团购供给,但会同时在淘宝、支付宝、高德三个阿里体系最大的流量端口上线。
第一批上线的团购品类包括饮品、中式正餐、面包甜点、连锁快餐、特色小吃等高频消费品类,上线品牌比如有奈雪的茶、尊宝披萨、陶陶居等全国连锁餐饮品牌,以及巡湘记、徐记海鲜等本地餐饮品牌。
据我们了解,饿了么此前就已经在上海、深圳、嘉兴三个城市进行到店业务的内部测试,选择这三个城市,因为它们都是饿了么内部的重点城市 —— 这样的城市战略地位更高、商业繁荣、试点样本充分。饿了么内部大概有十来个重点城市,包括中国东南部沿海一片的省会、经济发达城市、内陆地区的武汉、长沙等城市。
目前在阿里体系内的到店业务分工上,高德扫街榜做的是大众点评最初的内容业务,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做的是美团最初的团购业务,这两个目前还是分别在做各自业务的独立团队,是否会像后来的大众点评与美团合并一样,共同来做阿里的到店业务?目前阿里的一线员工也不清楚。
阿里做到店,两个团队双线作战
我们上周分析,到店是阿里一定会做的业务 —— 到店和外卖的商家资源可复用,能减少对履约的补贴成本;只有提供到店流量才能服务所有餐饮商家;从战略角度,阿里要做大消费平台必然需要提供到店消费的功能。
一位阿里人士对我们说,战略上,阿里有动力占住所有大的消费入口,还可以增加餐饮商家的黏性。
到店团购业务的团队主要集中在饿了么。据我们了解,现在参与整个团购业务的团队有数百人,饿了么商家中心负责人雷雁群和平台业务中心负责人刘华雷等高管都已经参与其中。
一位本地生活行业的猎头对我们说,今年 6 月,饿了么就计划招募销售地推人员超过 1000 人;9 月初,饿了么预计招募约 200 名即时物流众包经理,此外,还要招募二三十位商家中台侧的到店运营,负责制定商家成长体系、营销策略等。
2023 年口碑并给高德之后,饿了么的到店团购业务已经不剩下什么了。相当于,饿了么用差不多 3 个月的时间,重新调动起来到店团购业务需要的商家资源。
一位饿了么员工对我们说,现在整个阿里体系内唯一有大规模地推能力的就是饿了么,“就连支付宝线下的 ‘碰一下’ 设备和物料,都是饿了么的地推员工去铺的。” 他说,外界都说饿了么最核心的资产是物流配送网络,但只有行业内的人才知道,饿了么最有价值的是两张网络:物流配送网络和地面销售网络,链接了数百万中小微商家。
而在运营手段上,参与过本地生活业务的多位阿里员工都猜测,模式不会有太大变化,“还是上活动、卖券、到店核销那套,不同的是,只需要淘宝品牌透出、投钱。”
如此大工作量的强度下,一位商家对我们说,目前饿了么地推人员的工作线条 “还很粗”,标准就是大众点评、抖音的团购什么价格,阿里的团购就是什么价格,淘宝再另外补贴,“给个团购商品的截图就可以。”
新的到店业务,和口碑已无关
此前十多年,阿里体系到店业务的承载主体一直是口碑。如今阿里新的到店业务,很多行业人士猜测这是不是阿里第 N 次重启口碑,事实上,不管是高德榜单,还是淘宝闪购和饿了么的团购,都已经和口碑无关。
2008 年,美团还没成立,时任阿里参谋长的曾鸣认为本地生活会是一个和电商紧密结合、又能合理扩展的领域。同年,已经创立四年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网被阿里收购,也开始了自己的漂流之旅 —— 雅虎中国、淘宝、支付宝、饿了么、高德 —— 直到失去姓名。
这期间,口碑有时被赋予制衡美团的使命,有时要帮助支付宝推动线下支付,有时和饿了么赛马做同一个业务,有时成为了阿里新零售战略的一个板块,有时要补足想打造成线下入口的高德缺失的能力 —— 这些决定了口碑的命运。
这一次环境变了。阿里明确要做大消费平台,有了统一的目标。抖音和小红书切入本地生活领域,尤其是抖音,8 亿 DAU、充足的现金流,给美团带来了不小的威胁。
2022 年,抖音一度希望进军外卖业务,还在同年 8 月和饿了么合作,也探讨过投资入股饿了么的可能性。抖音最初给外卖业务设定了一年 1000 亿元 GMV 目标,此后该目标下调到 100 亿元,最终只完成了 50 亿元,并在 2023 年下半年就决定不再对该业务作重点投入。
一位饿了么员工评价,到店是比到家好做很多的业务,不用组建骑手网络,到店业务复杂度少了一个数量级。
外卖遇阻的同时,抖音到店业务用四年时间做到年成交额 5000 多亿元,并对 2025 年定下 9000 亿元目标 —— 根据券商机构测算,美团到店业务前一年的成交额在万亿左右。
前述阿里员工对我们说,他个人认为到店份额对阿里的意义,应该远不如到家。
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在到家业务的势头,让公司的士气大增,阿里的员工开始重新相信公司的高管 “很会打仗”;曾经离开淘宝天猫,现在又转岗回来的员工猛发现工作强度 “大到像创业”;猎头看到曾经在就业市场没太多议价权的饿了么员工如今 “意气风发”。
阿里生意中最核心的一环 —— 天猫的品牌商家,也对这个平台多了些信心,在即时零售大战中看到了新的流量和增长空间,有些在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就会参与进来。《晚点 LatePost》会持续报道。
邱豪对本文亦有贡献。
题图来源:《大买卖》
相关推荐
晚点独家丨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做团购,与高德双线作战
晚点独家丨上个周末,淘宝闪购峰值超过了美团
饿了么是时候更名淘宝闪购了
晚点独家丨闪购让淘宝和拼多多活跃度拉开距离,便宜外卖仍将持续
外卖竞争,主动权已在淘宝闪购手上
晚点独家丨阿里到店第一步:高德做榜单,重做一套线下信用体系
奇袭外卖!原来淘宝闪购也有软肋?
又快又猛! 饿了么和淘宝闪购的五一「闪击战」起奇效
外卖“疯狂星期六”有多烧钱:美团单日补贴4亿,淘宝闪购超12亿
饿了么的高光,以褪色为代价
网址: 晚点独家丨淘宝闪购和饿了么做团购,与高德双线作战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2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