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晚,雷军第六次登上年度演讲台。
尽管这场演讲主题名为“改变”,但这位小米掌舵人的讲述方式却依然如故。在长达60分钟的时间里,雷军动情描述着造芯与造车之路的艰辛,伴随时间的推移,台下听众的审美疲劳,恐怕早已超过了起初的共鸣。
不过,跳出演讲本身,小米的“改变”也的确并非一句空话。
且不提造车、造芯这类重大战略调整,仅从基本盘手机业务来看,当下的小米可能正处于创业以来“最敢对自己动刀”的时刻。
这一点,从当天发布的旗舰系列手机小米17上可以窥出端倪。
不再只做“水桶机”
“全面对标iPhone,正面迎战!”在小米17发布前,雷军在个人微博上写下了这样的口号。
实际上,这并不是雷军第一次要求小米“对标苹果”,类似的表述最早在2021年就曾出现过。
那么过去4年,小米的这一目标完成得如何呢?
仅从产品上来看,通过小米13、14、15三代机型,小米定义了“小屏旗舰”这类智能手机的特性,成功占据了用户的心智。而且比较难能可贵的是,在连续三代旗舰机型的开发中,小米基本没有出现“翻车”的情况。
至于成果,今年二季度,在国内市场的4000-5000元价位段,小米的市场份额为24.7%,位列国内第一,而这项数据在2021年是11.4%。
能够看出,在明确了“对标iPhone”这个目标后,小米的旗舰系列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但与此同时,旗舰系列的升级并没有带动整个手机业务ASP(ASP)的上涨,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小米手机的ASP相比去年同期甚至出现小幅下滑。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过去几年围绕“小屏旗舰”思路开发的数字系列,已经将潜在用户挖掘殆尽,在换机周期被一再拉长的背景下,必须对这个战略进行调整,以吸纳更多的新用户。
在刚刚发布的小米17系列上,这种转变体现在Pro机型上“背屏”的引入。
先说一个观点,对于“米粉”群体来说,大部分人对这个功能估计无感,甚至会嫌弃后置显示模组的加入对于电池空间的侵占——在没有背屏的基础版小米17上,电池容量做到了7000mAh。
的确,从功能性的角度出发,这块背屏完全可以归纳到“美丽的废物”那一堆去,发布会上提到的诸如接打电话、音乐控制、航班信息展示等信息交互性功能,在实际应用中意义几乎为零。
但这块背屏还有两个较为特殊的应用,一个是作为后置摄像头的取景窗,另一个则是个性化壁纸,虽然崇尚“性价比”的米粉们对这两项功能无感,但对于范围更大的年轻时尚人群,或是女性用户,不能说没有吸引力。
另外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尽管小米的历史上有很多“玩票”性质的产品,比如当年的Mix系列,但这代的小米17绝对不属于此列。
甚至可以说,小米17在设计上是十分成熟的,选择搭载“背屏”的时间节点也很妥当。
这里需要补充一个背景,“背屏”并不是小米最先使用的,早在2017年发布的魅族Pro 7就曾搭载过这个功能,但当时的手机背屏有个普遍性问题是,需要手动点击唤醒才能操作。
不难看出,这是非常违反交互逻辑的,我既然都要点击屏幕唤醒了,为什么不直接用主屏?所以“背屏”在当年短暂地火了一段时间后便就此作古。
但随着产业链的发展,“息屏常亮”技术早已成熟,完全能够支持背屏成为个性化表达的方式,比如发布会上提到的AI壁纸——将宠物或人物照片通过生成式AI转化为背屏里的陪伴。
而在做出新意的同时,小米的产品开发团队也维护住了数字系列作为“水桶机”的底色,比如在小米17 Pro的影像模组部分,虽然搭载了背屏,但依旧保留着体积较大的潜望式长焦镜头,而且电池容量较上代机型小米15 Pro甚至还有所提升。
小米造芯,刚刚开始?
在这一代的小米17系列上,比较遗憾的点是没有看到小米自研的玄戒O1芯片出现,而是选择了全系搭载高通刚刚发布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
当然,这倒并不令人太过意外。一方面,玄戒O2的性能参数基本对标着上代SoC平台,如果在小米17上使用,基本要面对“发布即落后”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台积电3nm工艺制程常年维持满载稼动率,暂时可能也没法分配给小米更多的产能。
但这并不意味着,小米的自研芯片会偃旗息鼓。
在年度演讲环节中,雷军强调,这一次小米造芯是认真的,并表示“自研手机SoC,至少要花十年时间、至少投入五百亿。”
之所以雷军会下这么大决心自研芯片,很可能是因为小米芯片团队实现了远超预期的表现。
9月25日,@极客湾Geekerwan对新发布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进行了性能测试。一个比较令人震惊的结果是,在SPEC 2017套件上,作为一款今年上半年发布的芯片,玄戒O1的“性能核”能效表现逼近了刚发布骁龙8Gen 5,“能效核”表现甚至超过了后者。
图片来源: @极客湾Geekerwan
在玄戒O1发布前,业界对于这枚芯片的期望都是“能用就行”,但发布后却发现这枚芯片竟然能实现“跨代对标”。当然,在CPU主频和GPU性能上,玄戒O1较骁龙和天玑平台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但还是要说,玄戒O1所展现出的完成度,已经基本扭转了人们对于小米研发工作的刻板印象,未来的玄戒系列芯片很值得期待。
另外,在小米玄戒O1芯片推出后,能够看出这家公司在产业链上的话语权也在显著提升。比如这次发布的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小米拿到了绝对意义上的“首发权”——在芯片发布当天便召开新机发布会,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
随着“双芯”战略的推动,或许未来能够看到在旗舰SoC领域,“赢家通吃”将不再成为行业固有规则。
文章标题:小米求变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785771.html
阅读原文:小米求变_虎嗅网相关推荐
小米求变
中国手机的2019:华为下沉、OV求变、小米补课
市场遇冷、线下收缩,OPPO求变
华为遇险,小米OV求变,中国手机市场悬念再起 | 深网
80后总裁沈义人卸任,OPPO艰难求变
中国小红书的焦灼求变,东南亚Zilingo的远眺野望
手机市场增量战怪相:小米Ov化,Ov小米化
经纬张颖:头部的时代,求变或死
困局、求变、统治,揭露 Facebook 发币心路历程
2020,索尼求变
网址: 小米求变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2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