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一场程序员含量极低的黑客松, 用Vibe Coding重新定义了“开发者”

一场程序员含量极低的黑客松, 用Vibe Coding重新定义了“开发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星人Pro (ID:gh_c0bb185caa8d),作者:周一笑

2025年9月19日下午,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的户外广场沐浴在阳光下,但现场真正的热度,源自一场黑客松赛事的决赛现场。

这场由硅星人与美团NoCode联合主办的决赛,是为期一周系列活动的收尾。在此之前,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者都经历了一场9月17日全天进行的24小时线上初赛,并参与了赛前培训。此刻站在台上的10位选手,正是从初赛中脱颖而出的优胜者。

露天舞台上,选手们轮流上台分享演示,但他们并非人们传统印象中黑客松的典型参赛选手画像。这份决赛名单,可以说是一幅跨界、跨年龄段的图鉴,这里有还在读高一、却已是全栈开发者的高中生,有初次参加黑客松、希望用AI让背单词更有趣的设计师,有纯文科背景、希望用技术解决“想得多做得少”困境的图书编辑,此外还有大学生、程序员、企业白领等各路玩家。

参赛者的背景之所以更多样,是因为大家共用同一套低门槛工具——美团NoCode。该平台于2025年6月发布,定位为“对话式零代码应用生成平台”,旨在用自然语言对话降低开发门槛,让零编程基础的用户也能快速构建、修改并部署网站或小程序等应用。有趣的是,NoCode产品最初诞生于美团内部的一场黑客松。这次公开赛事,也成为观察NoCode在更广泛场景下表现的一个窗口。

另一个细节是,在初赛评选阶段,评委们收到的是一份“盲选”名单,只有作品链接,没有任何创作者的信息。这意味着,让这群背景迥异的创造者们脱颖而出的,唯有他们想法的闪光点,以及借助NoCode将自己的创意在有限时间内转化为可见可感作品的执行力。

所以,当AI开发的门槛被对话式零代码应用生成平台拉到足够低时,这群手握AI时代魔法棒的创造者们,究竟会在有限时间内,让我们看到哪些出乎意料的创意与实践?先来看获奖完整名单:

1、从想法到原型

在决赛评选中,入围的选手每人需要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向台下的评委和观众阐述自己团队在24小时内从零到一的创造——作品的灵感、核心功能与未来的想象空间。评委们则会根据创新性、实用性和用户体验这三个核心维度,对每一个作品进行现场打分和点评。那么,哪些创意在最终评选中脱颖而出?

1、猜词了(LetusCBOW):设计师解构AI的学习方式

本次大赛的冠军作品是,用评委的话来说,是真正的“眼前一亮”。这个产品来自一位设计师之手,她巧妙地将AI语言模型训练中的CBOW(Continuous Bag of Words)原理,转化为一个学习英语词汇的游戏:AI给出一段缺少了某个单词的上下文,让你去猜这个“被挖空”的词。

这个作品最大的亮点,是它让用户像AI一样去思考,通过上下文来深度理解词汇。对于初次参加黑客松的设计师创作者而言,这个从AI底层逻辑中汲取灵感的创意,原本只是一个存在于脑海中的想法。但借助NoCode,她成功地“将这个想法可视化了出来”,创造了一个兼具趣味性和学习价值的独特工具。

“思考日ThinkDay”产品界面

1、思考日ThinkDay(AI驱动轻量决策助手):一位图书编辑的“反内耗”神器

如果说“猜词了”展现了对AI原理的巧妙利用,亚军作品思考日ThinkDay则诠释了NoCode的“普惠”价值。

“我完全没有任何代码基础”,这是“思考日”创作者,一位图书编辑的开场白。她捕捉到了当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的精神内耗痛点,想得太多,做得太少。为此构思了一个AI决策辅助工具,通过AI提问和引导,帮助用户梳理思绪,将模糊的想法拆解为可执行的步骤。

借助NoCode,这位“技术小白”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产品MVP的开发。其界面是清爽的卡片式设计,引导用户在工作、人际、健康等不同生活领域开启思考。这个从0到1的过程,被她形容为“非常神奇”。思考日ThinkDay不仅是一个功能完整的应用,也更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在AI技术的助力之下,即便不是程序员,也能亲自创造出解决方案。

“心愿存折”产品界面

1、心愿存折:游戏化的儿童习惯养成计划

另一个亚军作品心愿存折则充满了温度。它的灵感来源于幼儿园的奖励机制,旨在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父母可以设定任务和对应的“心愿积分”,孩子完成后,可以在“心愿存折”中兑换奖励。作者是一位孩子的父亲,这个作品选择的是家庭教育场景,用技术为亲子互动增添了正向激励。

当然,这场极限挑战中的武器并非无懈可击。选手在路演中坦言,NoCode有时会“听不懂人话”,或者“上下文能力有点差”。但这并未阻碍创造的进程,反而成了挑战的一部分,如何与一个尚在进化中的AI伙伴高效沟通、共同进步,这本身就是一种全新的创造者技能。

除了冠亚军,其他获奖作品也展现了不同的思路与方向。

代码与补丁文件漏洞检测修复是一款为程序员设计的安全工具,它能自动检测代码和补丁文件中是否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节省繁琐的人工排查时间。这款专业工具的作者是一位高一学生。评委称赞其“非常硬核”,同时也欣赏他对于NoCode的清醒认识,在开发者模式下“自己手写代码去改”,展现了新生代开发者出色的动手能力。

同样充满人文关怀的面向老年人和家长群体的两个项目。颐养之家为老年人构建了一个“温馨数字家园”,通过打字游戏和好戏收音机等功能,为独居老人提供实用工具。

故事疗养-心灵港湾则源于创作者朋友与抑郁症抗争的真实经历,这是一款聚焦青少年抑郁症议题的支持网站。

项目的一个特点在于,它并未直接面向孩子,而是将家长设为主要使用群体。正如创作者所解释的,家长在认知、经济与执行力上更具优势,因而能在支持孩子时发挥更实际的作用。网站通过改编真实案例的“第一人称故事”、以及针对“抑郁症就是矫情”等误解的知识科普,为家长提供理解与行动的参考。

1、被缩短的距离

通过这次黑客松的决赛评选,我们可以感受到在这场比赛中,技术复杂性并非唯一评判标准,创意质量与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被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

这背后反映出一种创新模式的转变。过去的产品创新多由少数人推动,而以NoCode为代表的工具让更多人能够直接参与实践。正如一位来自美团NoCode的评委所言:“我们做这个产品的初衷,就是希望不懂技术的人也能把想法变成现实。今天看到许多来自非技术背景的优秀作品,我感到很欣慰,也说明我们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

这次也折射出行业正在发生的变化。当图书编辑、设计师甚至高中生都能在短时间内把构思转化为可交互的应用时,产品验证的周期被明显缩短,创新的主体也从工程师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群体。

当然,参赛作品都有着各种各样的瑕疵,但这场活动最大的价值,不是谁赢得了冠军,而是再次印证了一个事实:在NoCode这类低门槛的AI编程产品的帮助下,从一个想法到一个可用产品的距离,正在被快速缩短,这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年AI领域值得持续关注的趋势,也是普通人第一次真正接近开发者身份的时刻。

点个“爱心”,再走吧

相关推荐

一场程序员含量极低的黑客松, 用Vibe Coding重新定义了“开发者”
有了Vibe Coding ,但一句话做产品还为时尚早
Vibe Coding,一场幻觉和焦虑催生的行业狂欢
“Vibe Coding”兴起,代码界的“瘟疫”?
这个时代,如果你还不懂Vibe Coding就真的OUT了
代码界的“瘟疫”?卡帕西“Vibe Coding”兴起,YC披露:1/4新创公司,95%代码全由AI生成
硅谷流行的“Vibe Coding”,已经被小学生们实现了
AI原生研究系列之AI Coding:99%的程序员都会失业吗?
99%的程序员都会失业吗?
为何字节大力投入AI Coding?

网址: 一场程序员含量极低的黑客松, 用Vibe Coding重新定义了“开发者”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2141.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