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柠檬
编辑丨Shadow
作为跨境电商“出海四小龙”之一,TikTok Shop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迅速在巨头林立的市场抢占一席之地。以东南亚市场为例,墨腾创投《2024年东南亚电商报告》显示,TikTok Shop(与Tokopedia合并后)的市场份额达到28.4%,排名第二,仅次于老牌跨境电商平台Shopee(48%),将Lazada(16.4%)远远甩在身后。
在TikTok Shop狂飙的同时,国内商家大量涌入这个蓝海平台。然而,对卖家而言,布局新平台时通常会面临这几个核心问题:选择哪个市场、售卖什么产品、怎么运营。9月5日,派代在深圳举办的“派代TikTok增长峰会” 就解答了这些问题。会上,多位嘉宾从自身经验出发,分享了大量干货内容。
商创业跨境创始人伟江虽是一名97年的小伙,但已经在跨境电商行业深耕5年。作为最早一批布局美国市场的卖家,其TikTok美区年销售额已经超过1.5亿元。在出海这条路上,伟江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出海第一步一定要先“打穿一个国家、一个品类、一个店铺”。比如先做垂直类店铺,初期可以布局2~3个核心品类,等模式跑通后,再向第二个国家或第二个品类放量。
正因如此,多年来,他一直将目光聚焦在美国市场,并在美妆类目持续深耕。
如今,TikTok Shop已经陆续开放17个国家站点,卖家应该如何选择?
伟江表示,在选目标国时一定要清楚自己要追求什么:如果追求稳定性,东南亚市场更合适;如果追求爆发性和消费能力,美国、欧洲,以及未来可能爆发的日本市场更值得布局。另外拉美市场(比如墨西哥、巴西)最近增长很快,但对应的,物流、税务、清关、回款等会有较大风险。
选定目标国,就要结合自身定位和优势来进行规划,在伟江公司,其定位是“产品优先”。他认为,尽管TikTok是一个内容电商平台,但内容能否做好,底层逻辑仍是取决于“货”:你的货是否有价格优势、内容表达优势,是否符合本土实际需求。
那么,要如何选品?在伟江看来,卖家在做每个国家市场时,最大的选品工具并不是平台自带的选品工具,而是当地最大的货架电商平台的数据工具,在货架电商的增长数据里找机会,例如,做巴西和墨西哥市场,就要看美客多(当地最大货架电商)的数据。
明确了选品工具的核心方向后,伟江在具体产品品类的选择上,有着更精准的切入点 —— 他会将重点放在二级类目的机会挖掘上。以竞争激烈的美妆类目为例,他不会盲目切入整体赛道,而是先锁定“身体护理”这一二级类目,再通过多维度数据拆解来判断其可行性:
一是行业格局:类目是不是增长、市场份额有多大、有多少卖家在做、竞争激烈不激烈等等。二是营销逻辑:若有20万元人民币的运营预算,该从短视频、直播、低价补贴还是广告商品卡里选哪个切入点,内容和达人矩阵该怎么搭配,定价要在哪个区间。
确定二级类目后,还需进一步细分品类,通常可分为三类:“蓝海产品”“刚需产品”“新兴市场产品”。不同品类的运营策略截然不同:
蓝海产品:适合追求利润、想做差异化的企业,但挑战在于“产品没被市场验证”。伟江强调:“蓝海产品必须是‘亚马逊上的爆品’,但当前平台没人做,而不是‘国内的爆品,美国没人卖’,如果你把国内爆品直接搬到美国,大概率会失败。”
刚需产品:适合有业绩冲刺需求的卖家,但对运营要求较高。一方面需要极致的供应链,因为价格敏感度高;另一方面还需实现高频复购,这就要求产品本身符合消费者的长期使用需求,而非短期猎奇类需求。
新兴市场产品:就是新开放国家的潜力品类,适合想提前布局的卖家。
最终选出来的产品是否匹配目标国,要从三个维度来判断:产品质量、服务、价格优势。其中,“价格优势”不是看国内的出厂价,而是看“美国市场的最终出货价”。在伟江看来,真正的优势,是海外出货价比同行低,且定价能保证40%~50%的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找到模型后,备货是关键,尤其是跨境卖家,一定要用“柔性供应链模式”,伟江公司常用的是“221”模式来备货和做内容测试。
从实际操作来看,测款时第一批最多会备100~300件,最多不会超过500件。第二批备货会到1000~2000件,主要用来打链接(做测评、做基础销量,测试链接的权重)。第三批备货会到10000件左右,备货方式也会调整:初期用空运(快速补货),中期用快船+空运(平衡时效和成本),后期用快船+慢船(降低成本)。
对应的阶段目标也不同:初期可能没利润,重点是跑通流程;中期做好链接保护(防止跟卖、优化排名);后期收割利润。这是一套“有策略、有节奏”的备货模式。
选好产品只是第一步,第二个关键环节在于“能否做好内容”,而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做素材要高效”。
伟江表示,目前 TikTok Shop仍处于高速增长期,内容无需做到极致,但效率必须高效,同时还得保证原创。“我们对公司同事有明确要求:普通产品一天要产出30条以上素材,即便遇到拍摄难度较大的产品,一天也得产出12~15条素材。”
伟江认为,一款产品的链接若想冲进平台生态前三名,每天至少要产出100条素材,“从平台BS榜单数据来看,那些日销量达300~500单的产品,每月新增的素材量普遍在3000~8000条(折算下来为100~260条/天),恰好与我们团队的实操数据相匹配。”
对于“日均100条素材”的高要求,他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这些素材只要讲清楚‘品牌是什么、产品是什么’就行,不用做得花里胡哨。所以一天100条素材看似‘变态’,实际不难实现,因为内容逻辑足够简单。”
从上述内容不难发现,这是一套从市场定位、选品逻辑到内容运营的可落地方法论,而支撑这套方法论落地的关键,在于“人才搭建”。
伟江透露,团队搭建的核心是老板或公司核心高管亲自下场,“不是说让老板去剪视频、做直播,而是他将精力放进去,做工作协同。”与此同时,卖家不应一开始就大规模招人,而应先梳理并跑通SOP(标准作业程序)和业务模型,等产品与内容体系都运转顺畅后,再逐步扩招。
他进一步表示,现在入场的卖家,两个人的配置就已足够:一人负责原创内容的拍摄与剪辑(即短视频运营),另一人专注店铺运营。“甚至一个人也能起步 ,就是自己完成内容创作,同时兼顾店铺管理。人越多反而越容易出问题,因为团队规模扩大后需要大量协同工作,而新组建的团队往往难以高效做好协同。”
“当下跨境电商‘天时地利’已具备(平台稳定、多国开放、门槛降低,有营业执照就能注册店铺),关键是‘人和’—— 卖家的产品和团队能否接住机会。”伟江说道。
想获得伟江的完整分享内容和PPT,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和派代联系。
发布于:海南
相关推荐
97年小伙做TikTok,美区一年卖1.5亿
TikTok Shop美区开年进击,商家却难掩焦虑?
TikTok美区跨境商家,有点迷茫
留学归来,我在TikTok做带货主播
在TikTok卖号,每月躺赚十万
TikTok夹缝生存记
TikTok局中人:不想撤退
有人卖店,有人加仓,TikTok商家身处「灵薄狱」
倒计时两天!TikTok恐怕卖不成了?
TikTok在美国要重新洗牌了?
网址: 97年小伙做TikTok,美区一年卖1.5亿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