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新学期开学,儿童指纹水杯竟成了热销品。
近日,多款需要识别孩子指纹才能解锁的“儿童指纹水杯”,成为不少家长追捧的开学新用品,并持续霸榜某电商平台儿童水杯热销榜。记者注意到,这些指纹水杯售价比普通的水杯高出近一倍,其宣传的卖点在于有效防止校园“恶作剧”,或避免“误饮共杯”,让孩子喝水更安全。
商家宣称“唯有指纹才能开盖”,听起来科技感十足、安全感满满,但仔细推敲,这究竟是真实的需求,还是被制造出来的焦虑?
事实上,这类产品瞄准的,从来不只是孩子的喝水问题,而是家长那颗“放不下的心”。害怕孩子被同学捉弄,担心共用水杯不卫生,甚至忧虑校园环境中存在未知风险——家长的这种情绪,恰恰是商家刻意捕捉和拿捏的“商机”。
从报道看,指纹水杯的实用价值经不起推敲。有用户反馈,孩子手指脱皮就可能识别失败;一旦没电,杯子直接变成“现代版铁罐头”。试想,课间十分钟,别的同学畅快喝水,你的孩子却可能因为识别失灵或电量耗尽而干着急。这到底是保护,还是添堵?更何况,低龄儿童指纹较浅、手部易脏易湿,识别稳定性本身就要打上问号。
商家大力宣传的“防他人误开”,实际更像一种营销话术。如果真有孩子心存恶意,抢杯子、藏杯子,甚至直接破坏,哪一样是指纹锁能防得住的?孩子校园相处的问题,终究要靠沟通、教育和引导去化解,而不是指望用一道科技屏障,把孩子与现实隔离开来。
我们不反对科技改善生活,但反对利用焦虑创造伪需求。一款水杯的核心功能无非是安全、保温、易用。附加的蓝牙连接、开锁记录查询等功能,看似让家长“全程掌握”,实则将简单的喝水行为复杂化、数据化,甚至隐隐传递出一种过度控制的倾向。孩子需要在适度信任和自然互动中学会交往,而不是活在一个看似绝对安全、实则充满不信任的“数字泡泡”里。
有人说,儿童指纹水杯就是“智商税”;其实,更准确地说,这是“焦虑税”。它收割的是父母对子女的保护欲,是对不确定环境的紧张感,是对“别人有,我也不能少”的跟风心理。商家成功嗅到了这一“商机”,迅速将这份焦虑包装成一个个需要付费解决的“问题”。
真正值得投资的,不是什么高科技水杯,而是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妥善沟通的能力和日常卫生习惯。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这是你的杯子,尽量自己用”,也可以教育他们学会拒绝、主动表达。这些或许不如指纹识别听起来那么酷,但却是真正长久的、融入生活的“防护”。
放下焦虑,回归常识。孩子的世界本该简单、开放、充满信任。一个不需要解锁、伸手就能喝到水的杯子,或许比什么高科技都更体贴、更可靠。
作者:陈广江
发布于:山东
相关推荐
开学季儿童指纹水杯上热销榜,需刷指纹才能解锁,商家称能防校园恶作剧或他人误饮,真靠谱还是“智商税”?
从高频可便携的“儿童喝水”场景切入,“Gululu Q智能水杯”能否撬动儿童流量新入口?
资本和巨头的新战场:收割半亿家长的焦虑
面膜都“收割”到儿童了?
“六一”收割成年人
大脑指纹,你的精神健康预警器
宠物智能,是「养宠自由」还是「焦虑税」?
AI算命背后:谁的智商税又在被收割
从1个人创业到年销1亿美金,S'well水杯的创业经
“我花20000元,买来孩子性早熟”:千亿保健品市场,这次瞄准了儿童
网址: 别被儿童指纹水杯收割“焦虑税”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