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为什么5V MCU依然大有市场?

为什么5V MCU依然大有市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电子工程世界 (ID:EEworldbbs),作者:冀凯

尽管3.3V在现代单片机中越来越普及,且通用系统设计也趋向于采用较低的电源电压,但5V的电压等级依然有着重要的地位,仍是一种流行的设计方法。这主要是由于5V的高电压能提供更好的抗干扰性和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同时也得益于信噪比的物理特性和5V传感器的普及,使其在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高干扰环境中依旧占据一席之地。而且选择5V MCU并不意味着需要在性能、低功耗或安全性等现代MCU优势上有所妥协,目前也有多家公司推出了新的5V MCU,持续在工业及可靠性应用上发力。

5V MCU的优点有哪些?

抗干扰能力

5V电压比3.3V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这使得它在一些高噪声、高干扰的应用场景中表现更加出色。例如,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等领域通常要求单片机能够稳定地运行在高噪声环境下,5V的电压能够在这些场景中更好地抵抗电磁干扰,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信号兼容性

对于一些传统设备和外围元件(如老式的传感器、执行器等)来说,它们大多设计基于5V电压逻辑。如果单片机工作在3.3V的电压下,往往需要通过电平转换器件来适配这些设备,而这种转换会增加电路设计的复杂性,甚至可能带来延迟和误差。因此,在与这些5V逻辑电路配合的场景中,5V的单片机仍然是工程师的首选。

如何判断3.3V和5V的适用性?

在实际设计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电压等级呢?这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设计目标来权衡。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虑因素:

低功耗需求场景:选择3.3V甚至更低电压

对于低功耗需求强烈的设备,例如便携式医疗设备、智能穿戴、远程监测设备等,3.3V甚至更低的电压是更合适的选择。它们可以大幅降低功耗,延长电池寿命,同时也可以减少散热压力,使得设备在小型化设计时更具优势。

工业控制和高干扰环境:选择5V以保证稳定性

在工业自动化和高干扰的环境中,5V的电压等级通常被优先考虑。5V的高电压不仅能够提供更好的抗干扰性能,还可以减少信号传输中的衰减和损失,从而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此外,一些工业级传感器和执行器的接口电压通常也是5V,因此在兼容性上,5V单片机更具优势。

跨平台和通信应用:电压转换与适配

在一些需要跨平台或多设备通信的应用中,例如物联网设备,可能会出现3.3V和5V混合使用的情况。此时需要通过电平转换芯片进行电压适配。这种设计要求工程师在选择元件时权衡功耗、响应速度以及信号完整性等因素,以实现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有效通信。

德州仪器MSPM0

德州仪器日前推出的MSPM0H321x系列MCU,专为应对5V系统设计挑战而生,能增强系统安全性、电源效率与性能,且基于MSPM0生态系统构建。

该系列用于电动工具、汽车、厨房电器等多类应用,轻松复用现有基于MSPM0设计的代码,其引脚到引脚高度兼容,结合DriverLib API,能加快器件更换升级及简化软件移植,集安全性、低功耗与高性能于一体。

安全性:基于MSPM0平台安全基础,具备灵活经济的安全配置功能。客户安全代码(CSC)硬件安全架构可锁定定制信任根,支持带防回滚保护的安全启动及现场安全固件更新,满足当前及未来安全需求。

低功耗:尽管5V MCU相对功耗较高,但TI运用了多种技术手段降低了系统功耗MSPM0H321x MCU具有低功耗性能和低延迟功耗模式转换功能。这使得应用能够“尽量休眠”,从而可能节省更多功耗。

借助MSPM0系统控制(SYSCTL)架构,应用可以在待机模式下达到3.5uA的低功耗状态,同时让SRAM、CPU和外设保持待机,并在20us内即可退回到运行模式。

在需要更低延迟才能从待机状态通过UART或I2C总线接收命令的情况下,MSPM0H321x系列支持异步快速时钟请求,即使在CPU唤醒之前,此类请求也可以在检测到传入数据时请求快速时钟。

特性和性能:尽管是以低功耗性能为重点,MSPM0H321x系列也具有模拟和数字功能组合,由以32MHz运行的Arm®Cortex-M0+®CPU实现,具有单周期乘法扩展以及高达64kB的闪存和8kB SRAM。12位ADC采样速率高达1.5MSPS,具有高达27个输入通道,可支持各种控制和感应应用。

高级控制计时器(TIMA)具有增强的PWM生成模式,适用于具有死区功能和超低延迟故障处理的互补对。此外,MSPM0H321x系列还具有多种封装,其中包括两个引脚间距为0.8mm的选项,适用于超低成本PCB组装工艺。自MCU推出以来,嵌入式工程师不断寻找新的创新方法来利用这些通用器件。

MSPM0产品系列包括支持1.62V至3.6V电源电压的器件,可帮助工程师采用较低的工作电压,从而降低系统功耗并降低成本要求。但是,仍然需要支持5V电源电压的现代MCU。

在具有传统5V电路或复杂抗噪能力挑战的应用中,MSPM0H321x MCU使硬件设计人员能够在5V系统中本地工作,并受益于创新的安全性、低功耗和性能特性。

恩智浦MCX E

随着边缘应用所处的环境日益严苛,对微控制器的韧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MCX E系列应运而生,基于Arm Cortex-M4F内核,专为在电气和热环境极端复杂的场景中实现稳定控制而设计。

MCX E24是该系列的首款产品,具备工业自动化、智能家电和能源控制所需的性能、安全性与可靠性。它不仅适用于当前的边缘应用,也为未来的扩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随着边缘设备部署范围的扩大,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各种严苛的应用环境。开发者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多:电磁干扰(EMI)可能影响系统稳定性极端温度和全天候运行要求器件具备更高的耐受性连接设备越多,潜在攻击面越广,安全风险越高在资源受限的边缘设备中集成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性和高性能,开发复杂度增加,恩智浦深刻了解边缘计算日益变化的技术需求。MCX E系列专为应对上述挑战而设计,它结合了稳健的5V供压支持、工业级温度支持、内置安全诊断机制以及安全配置选项,帮助开发者在不牺牲性能的前提下,构建可靠且安全的系统。

MCX E24集成增强型抗噪性能、高精度混合信号处理等,适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家电等领域,也为未来扩展奠定基础。其搭载112MHz Arm Cortex-M4处理器,支持浮点运算及DSP扩展,配备相应内存及多种模块,能满足高响应确定性的闭环应用需求,结合相关软件库可高效实现先进控制算法。

在耐用性与安全保障方面,MCX E24支持2.7V至5.5V电压范围,工作温度为-40°C至125°C,符合10年生命周期标准;具备全面功能安全架构,支持IEC61508合规系统最高SIL 2等级,并有多种硬件诊断功能及配套文档套件;集成数据安全机制,支持安全烧写及加密等,保障全生命周期安全。

此外,MCX E系列支持MCUXpresso Developer Experience生态合作体系,支持多种IDE,工具链灵活适配不同开发风格,为开发者提供助力。

瑞萨RX660

瑞萨几年前宣布了RX 32位MCU系列的新成员——RX660系列微控制器(MCU)。该系列支持高达5V的工作电压,为暴露于高电磁干扰的家用电器和工业设备提供卓越的抗噪能力。RX660是瑞萨高端RX通用MCU中首款支持5V电压的器件,也是RX系列中首款内置CAN FD控制器、可实现快速数据通信的器件。全新RX660 MCU的高工作电压使其无需像目前许多3V MCU那样额外添加噪声抑制元件。这可帮助客户缩短开发时间,降低元件成本,从而提升系统质量。

近年来,随着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成为电子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软件规模也随之增长。随着产品型号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产品配备了实时操作系统,以简化软件维护。此外,产品设计需要适应未来通过无线(OTA)更新进行的功能增强。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瑞萨电子开发了RX660,该器件采用其RXv3内核(6.00 CoreMark/MHz),最高工作频率为120 MHz,可提供高性能和卓越的能效。该器件具有高达1 MB的大容量ROM和高达128 KB的RAM,并提供多种封装选项(48引脚至144引脚)。特别是,通用I/O引脚的有效引脚数比早期的RX210高出10%,并且同样兼容5V电压。例如,144引脚版本的RX660的有效引脚数为134个,比RX210多出11个。随着I/O数量的增加,相同封装的MCU可以连接更多传感器,从而简化现有系统的升级。

瑞萨电子物联网平台业务部副总裁伊藤荣表示:“噪声抑制对于家用电器和工业产品至关重要,因为周围环境中的电磁波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性能下降。我们推出全新RX660 MCU,以满足客户对高电源电压产品设计的强烈需求。我们很乐意协助客户简化产品设计流程。”

CAN在工业设备和机器人领域正日益普及,但由于大量传感器的使用导致数据通信量不断增加,导致带宽不足,并因需要多条总线而导致成本上升。RX660是RX系列中首款集成CAN FD控制器的产品,该控制器支持快速、大容量数据传输。CAN FD允许在单帧内传输大量安全信号,从而能够增强设备的安全性。

兆易创新GD32C231

兆易创新GigaDevice也于近日宣布,正式推出超值GD32C231系列入门型微控制器,进一步扩充了Arm Cortex-M23内核的产品阵容。作为中国Arm MCU市场的领军者,兆易创新此次推出的GD32C231系列以“高性能入门级”为定位,将为小家电,BMS电池管理系统,小屏显示设备,手持消费类产品,工业辅助控制,车载后装等应用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兆易创新凭借超20亿颗的MCU累计出货量和成熟的供应链体系,本次推出GD32C231系列MCU以创新设计打破入门级芯片的性能局限。该系列不仅集成了丰富外设,更采用工业级宽压工艺设计和完善的生态配套,在保持极致性价比的同时,这颗平价MCU也能胜任更复杂的应用场景,重新定义了入门级MCU市场的价值标准,开创了“平价不低配”的新格局。

GD32C231系列MCU,极致性价比之选GD32C231系列MCU在保持优异价格竞争力的同时,显著提升运算性能与外设规格,实现超高性价比升级。该系列采用Arm先进的Cortex-M23内核架构,性能比Cortex M0+提高10%,主频可达48MHz,具备单周期乘法和整数除法运算等高效处理能力,大幅提升软件执行效率。存储配置方面,搭载32KB~64KB高可靠嵌入式Flash和12KB低功耗SRAM,全存储区域均配备ECC纠错功能。为满足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提供TSSOP20/LGA20,QFN28,LQFP32/QFN32以及LQFP48/QFN48等多种封装选择。通过高度集成化的芯片设计,有效减少外部元器件数量,为用户提供物料清单(BOM)成本更优的解决方案。

GD32C231产品组合宽电压、低功耗与高速唤醒的完美平衡GD32C231具备出色的电源灵活性和低功耗特性,支持1.8V~5.5V宽电压供电和-40℃~105℃宽温度工作范围,可适应各种严苛环境。该芯片提供多种电源管理模式,在深度睡眠模式下电流低于5μA,同时保持快速的响应速度,唤醒时间2.6μs,完美平衡了低功耗与实时性需求,为电池供电和便携式设备应用赋能。

GD32C231在安全可靠性方面同样表现出色:优异的抗静电能力,达到ESD防护接触放电8KV(CD)和空气放电15KV(AD)的高标准;全Flash/SRAM采用ECC纠错设计,有效防止数据错误;同时集成硬件CRC循环冗余校验模块,确保数据传输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这些特性使芯片能够稳定运行于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对安全性要求严苛的领域。

高集成外设资源,赋能多样化应用场景GD32C231集成了丰富的外设资源,大幅提升系统集成度和应用灵活性:内置12位ADC(支持13个外部通道)和2路内部比较器,满足精密测量需求;并提供了多达4个通用16位定时器、1个16位高级定时器。配备2路高速SPI接口(支持四线QSPI模式,速率达24Mbps)、2路I2C接口(支持Fast Mode+,速率1Mbit/s)和3路UART(速率6Mbps),集成3路DMA控制器,1路I2S,确保高效通信能力。同时提供出色的GPIO扩展性,在48pin封装中最高可支持45个GPIO,显著提升硬件设计灵活性。这些专业配置使该芯片能够轻松应对工业控制、消费电子等多样化应用场景。

写在最后

除了以上,很多MCU厂商都在持续推进5V MCU的研发,推陈出新,毕竟MCU的用途广泛,功耗也并不是唯一参数。包括英飞凌、Microchip、ST等等一系列MCU头部厂商均广泛布局5V的产品,也是为了满足MCU在工业等严苛环境中的要求而生。

3.3V和5V的电压等级区分不仅反映了单片机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适应性需求,还代表了功耗管理和抗干扰性能的平衡。在便携设备或其他低功耗需求中,3.3V正在逐渐成为主流,而在工业控制和高干扰环境中,5V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关推荐

为什么5V MCU依然大有市场?
MCU,卷出新高度
中国MCU厂商崛起市场掀价格战
MCU市场三雄并立,国产势力汹涌而出
用了几十年,为何8位MCU还没被淘汰?
一加Ace 5V配置信息曝光:大电池配天玑芯片
MCU火了
国产MCU,苦斗与突围
MCU价格,再也回不到从前?
车载MCU,又要变天了

网址: 为什么5V MCU依然大有市场?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1054.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