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从行业龙头到危机四伏,钉钉的衰落之路

从行业龙头到危机四伏,钉钉的衰落之路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协同办公软件市场蓬勃发展,成为企业提升效率、优化管理的关键领域。阿里钉钉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曾凭借先发优势和强大的功能体系,在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然而,随着企业微信、飞书等同类产品的强势崛起,钉钉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深入剖析钉钉在竞争中的处境,对于洞察协同办公软件行业的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而对阿里钉钉所面临的潜在危机,也能窥见一斑。

优势与短板并存

钉钉自2015年上线以来,凭借打卡、DING消息等特色功能迅速打开市场,在即时通讯、考勤管理、任务分配等基础办公功能上表现出色。

其DING消息功能通过短信、电话等多元渠道确保信息必达,有效解决了信息传递不及时的问题,深受中小企业欢迎。

据统计,在钉钉的用户群体中,中小企业占比高达80%左右,这些企业借助钉钉的基础功能,实现了办公效率的初步提升。但在功能的创新性和深度拓展方面,钉钉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以智能化办公为例,飞书凭借先进的AI技术,推出了如飞书智能伙伴等一系列智能化应用。

飞书智能伙伴能够理解自然语言,为用户提供智能建议、自动生成报告等服务,大大提升了办公的智能化水平。在在线协作方面,飞书文档支持多人实时协作编辑,操作界面简洁流畅,团队成员可以在同一文档中高效互动,极大提高了协作效率。

企业微信则凭借与微信的深度融合,在沟通协作上具备独特优势。企业微信与微信的消息互通,使得企业员工能够无缝对接外部客户,实现内外沟通一体化。

这一功能在客户服务、营销推广等场景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有效拓展了企业的业务边界。例如,在零售行业,企业员工可以通过企业微信直接与微信端的客户沟通,及时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钉钉虽然也在不断推进智能化进程,接入了通义千问等多个大模型,但在功能的深度和广度上仍不及飞书。在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方面,钉钉也存在不足。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办公软件的需求愈发多样化。钉钉在定制化开发方面的灵活性不如飞书和企业微信,难以快速响应企业的特殊需求。

例如,一些大型制造企业需要根据自身复杂的生产流程和管理体系定制办公软件功能,钉钉在这方面的支持力度相对较弱,导致部分大型企业客户流失。

用户体验堪忧,优势渐失痛点凸显

早期钉钉以简洁易用的界面和便捷的操作流程赢得了用户的认可,尤其是在中小企业市场,其低操作门槛让员工能够快速上手,降低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难度和成本。

然而,随着钉钉功能的不断丰富和业务的拓展,软件逐渐变得臃肿,用户体验受到影响。部分用户反映,钉钉的界面变得复杂,查找某些功能变得困难,操作效率下降。

在移动端,钉钉的性能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存在卡顿、耗电量大等问题,影响了用户的移动办公体验。根据相关用户调研数据显示,在使用钉钉进行移动办公的用户中,有超过30%的用户表示曾遇到过软件卡顿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对钉钉的满意度。

相比之下,企业微信依托微信庞大的用户基础和熟悉的操作界面,让用户几乎无需学习即可轻松使用。其在移动端的表现尤为出色,与手机系统的兼容性良好,操作流畅,为用户提供了极佳的移动办公体验。

飞书则一直致力于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从界面设计到交互逻辑都经过精心打磨。飞书的界面简洁美观,动效设计流畅自然,给用户带来舒适的视觉感受。

在协作功能上,飞书的互动性更强,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更加流畅高效。例如,飞书的在线会议功能支持多种互动方式,如举手发言、弹幕提问等,让远程会议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

钉钉在功能更新过程中,未能充分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导致一些老用户对新功能不适应,增加了用户的学习成本。在推出一些新的功能模块时,钉钉的引导和培训不够完善,使得部分用户在使用新功能时遇到困难,影响了用户对产品的整体评价。

市场竞争加剧,钉钉份额承压转型艰难

凭借免费策略和先发优势,钉钉在早期迅速积累了大量用户,市场份额一度领先。截至2025年1月,钉钉拥有7亿用户,日活跃用户超过1亿 ,付费企业/组织客户超过12万。但随着企业微信和飞书的强势崛起,钉钉的市场份额受到了严重挤压。

企业微信借助微信的生态优势,吸引了大量企业用户。特别是在零售、教育、金融等行业,企业微信与微信的连接能力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客户运营工具,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开展业务。

目前,企业微信已经服务了众多大型企业和知名品牌,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据腾讯官方数据显示,企业微信的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在大型企业市场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数字化办公的重要选择。

飞书则通过差异化竞争策略,聚焦于互联网、科技等新兴行业,以其先进的办公理念和创新的功能吸引了一批追求高效、创新的企业。

飞书在这些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客户群体不断扩大。同时,飞书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4年9月,飞书CEO谢欣称,飞书2023年ARR达2亿美元,预计2024年将超过3亿美元,其营收增速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钉钉积极寻求转型,提出了“All in AI”战略,试图通过AI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然而,钉钉的AI转型之路并不顺利。

一方面,市场上的AI技术发展迅速,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加大AI投入,钉钉在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上并没有形成明显的优势。

飞书、企业微信等也在积极布局AI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AI功能和应用。另一方面,钉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复杂的业务场景,使得AI功能的落地和推广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让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用户接受并有效使用AI功能,成为钉钉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一些传统行业,企业对AI技术的接受程度较低,对钉钉的AI功能存在疑虑,导致AI功能的推广效果不佳。

在商业化方面,钉钉也面临压力。虽然钉钉推出了一系列付费功能,但部分用户对付费模式存在抵触情绪。相比之下,企业微信和飞书在商业化策略上更加灵活多样,能够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在付费用户的拓展上更具优势。

钉钉在2022年开启商业化,推出了专业版、专属版、专有版等付费版本,但在用户付费意愿的提升上仍需努力。

阿里钉钉在协同办公市场正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与挑战。在功能创新、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等方面,钉钉都需要不断改进和突破,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未来,钉钉或许还需要回归“帮助中小企业”的初心,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和个性化定制能力;优化用户体验,简化操作流程,提高软件性能;同时,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和商业化模式,以应对企业微信、飞书等竞争对手的挑战。

只有这样,钉钉才能在协同办公软件的赛道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时代实现高效运营和创新发展。

结语

纵观协同办公市场的竞争格局,阿里钉钉虽凭借先发优势积累了庞大用户基数,但在功能创新、用户体验与市场拓展层面已面临严峻挑战。

在功能维度,其基础办公工具虽曾贴合中小企业需求,但在智能化深度与生态融合度上落后于飞书的AI能力和企业微信的微信生态联动。

用户体验层面,早期简洁优势因功能臃肿逐渐弱化,移动端卡顿、操作复杂等问题降低了用户粘性,而竞品凭借流畅体验持续吸引用户。

市场竞争中,钉钉的份额持续受压,企业微信依托生态优势深耕行业客户,飞书以差异化策略抢占新兴市场。尽管钉钉推进“All in AI”转型,但技术落地效果有限,商业化进程亦显滞后。

未来,钉钉或许仍需聚焦核心优势,强化AI技术迭代、优化产品体验、灵活商业化策略,方能在协同办公赛道的群雄逐鹿中重拾竞争力,实现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的可持续发展。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从行业龙头到危机四伏,钉钉的衰落之路
从平台到生态,钉钉、飞书和企业微信的巨头之争
叶军:改造钉钉的人
不路演不发新股,美国版“钉钉”Slack直接上市,意欲何为?
独家|钉钉总裁叶军:钉钉暂无引入外部资本的计划
钉钉,用大模型将自己重做了一遍
钉钉、企业微信、飞书的掘金逻辑
钉钉只做一件事
钉钉,下沉进农田
钉钉需要讨好谁?

网址: 从行业龙头到危机四伏,钉钉的衰落之路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40708.html

所属分类:行业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