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多知
作者|王上
一位做了7年护理员的54岁阿姨,在工作之余学习钢琴、葫芦丝,是音乐让她生活更有自信;
一位62岁的干货铺老板,每天在门店一角练习电子琴,最长每天练习8小时,只为弥补年轻时的梦想;
一位88岁的科研人员,为了锻炼手脑的状态,在业余时间学习二胡……
这样的故事记录在“红松一代人”短视频账号上。不同的故事背后,我们窥见了一角:新一代退休人群想过怎样的生活。
实际上,最近几年,人们对“年龄”的认识打破了固有的偏见。2022年,56岁的苏敏阿姨自驾的故事火遍全网;2024年,58岁的黄大妈、65岁的“山山”大爷说脱口秀激励着年轻人;2025年,60岁的叶童在湖南卫视乘风破浪……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年龄只是一个数字。退休后,可以换一种方式寻找价值感、意义感,可以创造美好的退休生活。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031万人,首次突破3亿人。他们不仅仅需要养身,还渴望追求精神自由。
与逐渐旺盛的需求相比,供给端仍相对是一片蓝海。不过,我们发现,已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团队关注到“退休人群”。在过去几年,已有公司跑出了独有的思路和成果。
红松是其中的参与者之一。
红松创立于2020年,创始团队融合了互联网和医疗健康背景,创始人李乔曾任携程地面交通事业群总裁、去哪儿网集团副总裁,联合创始人何嘉博士曾10余年担任国内顶级三甲医院医生,COO丘晖曾任去哪儿网副总裁。当前,红松有“红松APP、银发兴趣学习、银发文旅和银发消费品”四大核心板块,付费用户超过100万。
与市面上面向银发人群的机构不同的是,红松定位“银发文娱科技平台”,面向退休人群。其从在线课程出发,但并未贴上“教育”的标签,而更强调文娱、生活方式。
也因此,红松的课程逻辑,和中小学课程、职业教育课程有着本质的不同。
丘晖在接受多知独家访谈时提到,没有科技,银发文娱这件事情就做不成,而现在,AI赋能银发经济到达爆发的临界点。
01 “退休人群” 需要怎样的精神生活?
红松的诞生,源于一群80后互联网老兵对父母退休生活的观察。
2019年,李乔的母亲刚刚退休,这位曾经踩着高跟鞋、雷厉风行的职场女性,退休后整日躺在沙发上漫无目的地刷着手机。“看着她失去生活目标的样子让人心疼,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李乔曾多次对同事们回忆这个瞬间,这也是红松创立的原点。
丘晖提到,红松创始团队的父母皆在60岁左右退休,“他们健康、有活力,却突然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从社会结构来看,全球都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显示,到本世纪70年代末,全球65岁及以上人口的数量预计将达到22亿,超过18岁以下人口的数量。
从消费需求来看,相当一部分退休人群有较强的消费能力,他们的心理诉求、消费结构、生活习惯跟年轻的时候没有本质区别,但是,供给端,针对退休人群“精神层面”的产品并不多。
红松创始团队曾操刀过市值上百亿美元的C端产品,也做过B端产品,有互联网技术背景和健康领域的经验,也有足够的商业认知与资源储备。于是,六七个人就开始了新的创业旅程。
针对“退休后人群”要做怎样的产品?红松提出要做“银发文娱科技平台”。
丘晖告诉多知:“这包含了几个关键信息:只做银发人群,尤其是退休人群,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消费需求;文娱,不是单一的学习或者教育,包含了课程、消费和旅游;科技则是重视技术的能力,通过技术分析用户需求,从而提供更深度个性化的服务,同时靠技术提升公司的效率。”
在红松之前,不少公司是“养老服务”或者“老年教育”。在红松看来,退休人群的精神需求,对自身价值实现的需求,是容易被外界忽视的。
丘晖提到,对老年人来说,把时间用在有意义上的事情最重要,红松希望重塑退休人群的时间价值,让他们去学习、去体验、去生活。所有能让老年人生活快乐、美好的事情,红松都会去做,只是时间先后的问题。
从成立起,红松就想好了发展多元业务,且把科技放在了重要的位置。
五年前出发时,团队未曾预见能走多远。而今回望,丘晖坦言“并没有一帆风顺”。比如,2020年成立不久即遇疫情,团队只能闭门打磨产品。不过,彼时也让老年人在线学习、在线购物等形成了不可逆转的习惯。
02 上百万退休人群在红松“搞学习”
红松从课程切入,“红松小课”是红松的业务支柱,该业务2021年底跑通,之后不断迭代。虽然市面上很多针对老年人的课程,但模式大多是针对老年人的职业培训,而红松跳出了“教育”的思维框架。
红松小课跟严肃教育不同,是让老年人学习做一些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从而获得愉悦。“学习是反人性的,但快乐不是。”丘晖强调。
目前,红松小课提供超过30大类兴趣类课程,包括乐器、书法、摄影等,其中,乐器是红松小课的第一大品类,包括键盘乐、二胡、葫芦丝、电吹管、非洲鼓等类目。
红松有上百万付费用户,可以说,有几十万退休人群,在红松学习乐器,他们都是为自己而学。
在教育领域,鲜有成功的在线音乐培训,在线乐器陪练曾风靡一时,但如今归于平寂。但在线学一门乐器这件事,在老年人群体中发生了,且被红松做成了规模化。
在模式上,红松小课以“真人主讲老师+小助理老师+点评老师+AI 老师”模式授课,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多时段实现学习陪伴。
红松的课程完全自研,并搭建了针对“退休人群”的教师团队,主讲老师全部是全职老师,且课程做了适老化的调整。在红松小课上,字体很大,主讲老师通常语速缓慢,耐心重复,注重交流反馈,如“今天的你们比昨天更棒了”“这个音大家都弹对了,你们特别伟大!”给予退休人群尊重和鼓励。在课后还有高清回放,方便用户反复观看。
“适老化”简简单单三个字,背后则是红松团队五年来的反复打磨,比如除了用户的直接反馈之外,“主讲老师、小助理老师、点评老师”会经常沟通,反馈一些细节,还会依据数据,不断迭代课程。
从课程本身来看,红松小课不是以考级、竞赛为目标,而是以上手为主要目的。和中小学生学乐器强调快速、效果、考级等关键词不同,红松小课更偏向满足老年人的兴趣和社交需求,使他们有获得感,这也呼应了定位中的“文娱”两个字。
值得思考的是,以乐器为例,和中小学生被动、被父母监督式学一门乐器不同,在历经了50多年的人生百态后,退休人群更以享受乐器为目标,且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学习的态度、坚韧的精神,更会反过来刺激平台去思考产品的逻辑。
在课程以外,红松的商业模式围绕高频互动展开:用户每周参与直播课、活动课,通过APP与老师们的互动,有了学习习惯,产生信任后,根据用户的需求,逐渐延伸到旅游、电商等消费场景。
在没有拓展旅游业务之前,经常有用户问红松的老师“能不能组织大家出去玩?”甚至有用户自发组织旅行团,还有人从新加坡飞回国内参团。看到了用户的需求后,2023年,红松正式拓展了旅游业务。
“旅游、电商这些业务都是在用户的需求下自然生长出来的,他们有消费需求。关键是他们信任红松,在这里也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群。针对退休群体的产品,良好的口碑、建立足够的信任是前提。”丘晖说。
多知在红松公司访谈时看到,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正在走访红松公司,他边走边听着前台工作人员的讲解,不时点头,他的目光扫过红松公司的每一个角落,像是在进行一场“尽职调查”。
丘晖透露,这已经成为红松的日常风景,经常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年用户专程到访公司“实地考察”。“老年人其实并不容易建立信任感,反而需要长时间的磨合,这就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要求很高。”
值得注意的是,红松严禁用户使用任何形式的贷款支付,这种“克制”反而进一步提升了信任度和复购率。目前,红松注册用户数千万,付费用户超百万,日均交互超1000万次。
03 “AI赋能银发经济爆发的临界点到来”
2025年,红松的关键词是“AI、科技”。
“没有科技,银发文娱这个事情就做不成。”丘晖说,“对于红松来说,科技一定是向善的、是服务于给长辈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同时,科技也是连接更多用户、提高服务效率的必需。”
比如,数千万的注册用户,如何更好地挖掘用户需求?如何更好地服务用户?科技是很好的手段。
在ChatGPT还没出现之前,红松就在思考如何用AI提升效率。在DeepSeek出炉后,红松APP第一时间接入,并上线“松小智”智能体,可24小时解答学员学习和生活问题。很快,红松还推出了“AI老师”,几十位全职教师的数字分身能够实时解答学习问题、闲聊陪伴。同时,匹配中老年人的生活习惯与使用场景,红松的AI应用还搭载了老照片修复、AI播客、AI画图等娱乐功能。
“我想用五指毛桃煲汤,放什么其他材料好呢?”年轻时当过兵打过仗,80岁学钢琴,现年90岁的黄育智最近常跟AI老师对话,她问的不是学琴相关的问题,而是咨询煲汤。
随着AI老师的上线,红松APP的用户活跃度进一步提升。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问问题,AI老师即时响应,效率得到极大提升。
此前,红松“真人主讲老师+小助理老师+点评老师”已经是非常多的老师在服务用户了,但是还不够。
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非常尊师重教,也会有自己喜欢的老师,但真人老师无法做到24小时回复。有了“AI老师”,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丘晖说:“比如有用户深夜问‘我上课时间是什么时候呀?’,AI两秒回复,真人可能第二天才看到。” 红松的数据显示,用户与AI的互动频率远超真人。
和通用大模型的回复相比,红松的优势是有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知识库、教研教学内容,以及老师的数字形象,相较于通用大模型,距离用户更近。
AI的另一重价值是数据洞察。
红松在拓展新的兴趣品类和新业务时,会做大量的调研。以往,这很大程度上依赖用户反馈。而今,又多了一种高效的方式——通过分析海量数据、用户互动习惯等可以洞察出银发群体的新需求,从而优化产品和服务设计。
此外,AI还能个性化的满足用户需求。
过去是“厂家生产什么,用户用什么”,现在AI通过“数据交互+心理分析”,让供给更匹配真实需求,减少资源浪费。
因此,丘晖预判,“AI赋能银发经济爆发的临界点已经到来”。从更大的技术落地视角来看行业应用,未来AI技术不再是养老的附加选项,而将发展为提升养老生活品质与乐趣的基础技术设施。
04 探路未来:智能硬件和出海
对于红松来说,未来还有很多事情可以拓展。
“科技不是冷冰冰的,它让学习更舒适。”丘晖说。由此,红松拓展了智能硬件。
红松透露,已经与业内知名厂商合作研发了“智能钢琴”,内置AI老师和适老化屏幕,能实时纠错。
未来,针对老年人的智能硬件,还有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红松开始了全球化布局。
红松尝试走进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丘晖向多知透露,目前,红松已经成立全球化部门,试水中国港澳台、东南亚及北美市场,主打华人群体。
红松通过AI分析发现,老年人对民族乐器的文化认同强烈,这推动了一些兴趣课程在海外的拓展。“二胡、书法、太极……这些是文化输出的纽带。”丘晖说。
针对海外用户,红松还将推出双语教学,并且保障回放流畅,解决海外用户时差和语言问题。
对于接下来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丘晖提到,李乔办公室墙上贴着“永远只做正确的事”八个字,这里面包含了对用户有利、对社会有利、对股东负责。这八个字是红松的价值观,也是未来的航标。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5年超百万付费用户,红松如何探究一代人的退休生活?
36氪独家 | 获亿元A+轮融资,「红松」为中老年退休人群提供在线兴趣社区
年薪百万,K12教育的内卷终局是老年大学?
争抢中老年人群,兴趣社区产品的三板斧
马云的退休生活
老年人社交“围城”:里面的用户逃离,外面的资本涌入
大二学生创立在线学习资源网站,付费用户百万,估值11亿美元
喜马拉雅狂欢节:内容消费总额超8亿 新增付费用户25%
A16Z来信:如何建立更好的付费用户系统?
付费直播已来,如何才能“撬开”用户钱包?
网址: 5年超百万付费用户,红松如何探究一代人的退休生活?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39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