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CEO 王高飞(来去之间)一句 “创业就全高管上社交媒体,至今无第二家能做到,第一款产品就是社交媒体首发”,撕开了互联网营销的荒诞一角。有这么一批企业,像发现流量密码的“社交拓荒者”,把高管团队一股脑扔进微博,让社交平台沦为企业“第二办公区”——首款产品首发选微博,日常运营靠高管刷屏,微博成了专属营销后台,把社交互动玩成了 KPI 流水线。
余承东杀进“V 影响力周榜高管榜”第三,这名次背后,是一场错位竞争的“突围战”。
对比某些企业,高管们像被按下“自动营销键”,微博动态里满是产品硬广、品牌话术、感恩老板,把社交平台变成“企业宣传栏”,甚至让员工都调侃“咱内部办公软件是微博吧”。
余承东却带着华为的“硬核基因”,没走“社交轰炸”的捷径——他分享技术突破时,是真金白银的研发成果;回应行业争议时,藏着对科技的敬畏与执着。在被某“社交卷王”企业用“人海营销”霸占的流量池里,余承东靠实打实的内容、华为的技术口碑,硬生生闯出一条路,这份第三的成绩单,与其说是排名,不如说是市场对“非营销套路”的无声投票。
网友们的吐槽,精准戳中这场“社交变形记”的痛点:
“某企业高管发微博,像机器人打卡,产品没出圈,营销先把人‘轰出圈’”
“看余承东的动态,能学到科技干货;刷某些高管微博,像看广告联播,产品力没见着,营销话术倒背熟了”
“高管榜成‘营业 KPI 秀场’,余承东第三,赢在没把社交当营销工具,而是真当和用户对话的窗口”
这场高管社交混战,暴露的是企业营销的“焦虑病”——有些企业迷信“社交曝光=市场认可”,把高管变成“营销打工人”,用高频刷屏掩盖产品短板;而余承东和华为,坚守“技术说话”的底层逻辑,让高管发声回归“传递价值”本质。
当社交平台被营销话术淹没,余承东的突围,给行业敲了警钟:真正的影响力,不是靠“社交刷屏”堆出来的数字,而是产品硬实力、人格魅力与用户共鸣的化学反应。
说到底,用户不是“营销接收器”,“虚假繁荣”迟早会露出马脚。某企业把微博当办公软件的“营销变形记”,终会在用户的审美疲劳里露馅;而余承东们用技术、真诚挣来的流量,才是互联网营销该有的“清醒剂”——社交平台是连接用户的桥梁,不是企业自嗨的营销喇叭,回归价值创造,才是流量突围的正途。
发布于:四川
相关推荐
罕见!余承东居然杀进了前三...
余承东,太委屈
华为猛将余承东:一路杀城,来到造车前线
华为涅槃,余承东重生
任正非等待下一个余承东
余承东亲自“杀”了自己:问界拆除所有相关华为字样的宣传物料
何小鹏余承东隔空激辩AEB
余承东,左右为难
余承东五十,华为知天命
余承东离不开华为
网址: 罕见!余承东居然杀进了前三...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3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