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全观察」栏目聚焦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报道企业家创业经历与成功故事,剖析公司商业模式和经营业绩,并揭秘VC、CVC等各方资本力量对公司的投资加持。
作者丨薛皓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极智嘉
7月9日,物流机器人极智嘉迎来港股IPO。极智嘉发行价为16.8港元,募资近23.58亿港元。发行市值超21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00亿元)。
极智嘉由清华大学校友郑勇联合李洪波、刘凯和陈曦,于2015年共同创立。
经过10年发展,极智嘉已经处于行业领导地位。2024年收入24亿元,是按收入计的全球最大仓储履约AMR(自主移动机器人)解决方案提供商。截至去年底,极智嘉已向40多国家或地区交付5.6万台AMR。
仓储履约AMR是一种在仓库进行自动搬运的移动机器人,相比传统仓库工人需跑腿找货、搬货,使用机器人使得仓库运转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创立不久,极智嘉就开始向海外拓展。去年收入的70%来自海外。
极智嘉创始人郑勇
01从投资人到创业者
郑勇从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就进入ABB Ltd担任运营经理,提供机器人、机械及工厂自动化方面的解决方案。
ABB是国际领先的机器人自动化公司,是“全球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之一。在ABB工作的5年间,郑勇感受到国际领先机器人自动化的前沿技术。此后,他进入另一家世界500强公司圣戈班,担任工厂经理,负责监督中国重点生产基地,从工程到质量控制及物流的整体运作。
在经过两家世界500强的工作历练后,郑勇进行了第一次职业转型——从产业转向投资。
2013年,郑勇加入新天域资本担任投资经理,负责投资组合公司的投后管理和TMT、机器人行业的新投资项目。工作期间,郑勇收到一位朋友转发的亚马逊Kiva机器人的视频,这些机器人可在仓库内搬运货物,而当时亚马逊在2012年花了7.75亿美元收购Kiva机器人。
郑勇凭借着投资人的嗅觉,丰富的工业自动化工作经验,以及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知识背景,洞察出仓储搬运机器人的商机。
传统仓储场景下,往往是“人找货”,工人需要找货,再搬运至指定地点。在Kiva机器人启发下,郑勇发现通过搬运机器人,可以实现“货找人”,让机器人把货物运给工人,可大大提升工人效率。仓储物流向来注重降本增效,郑勇决定“下海”创业。
要创办一家搬运机器人的公司,创业团队内需有技术出身的伙伴,所以郑勇必须找人一起做。于是,他找到了当时在清华大学担任教师的李洪波,以及同为清华校友的刘凯,还有一位则是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的陈曦,他们在机器人、自动化等领域都有丰富的经验。
一开始,四人白天上班,晚上忙创业,等到周末就聚在一起讨论产品和进度。仅仅过去4个月,他们的第一款搬运机器人原型机就做了出来,2015年郑勇也离开新天域资本,正式踏上创业之旅。
原型机做出不久,极智嘉就迎来一场“大考”。当时,极智嘉成为天猫双十一的供应商,要为2015年双十一“物流提速”。
对于刚成立不久的极智嘉而言,要在2个月内,量产至少20台机器,是极具挑战的一件事。当时初创团队中的所有人都扑到了生产上。即使机器生产出来后,还需要解决各式各样的调试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直让团队头皮发麻。
不过,这次双十一的成功交付,让团队信心大增。此后多年,极智嘉在多项机器人技术和交付项目方面取得突破,其自研的大规模多机混合调度系统,支持单仓超5000台设备并行协同作业,并在全球拥有10余个“千台级”项目。
并且,公司已构建其覆盖搬运、拣选、分拣、补货等全流程的一体化机器人解决方案。
02早期投资机构大赚
根据睿兽分析,极智嘉共完成11轮融资,公司的投资方包括火山石、祥峰投资、华平投资、纪源资本、高榕创投、IDG资本等知名机构。
其中,火山石是最早的投资机构之一,并数次加注,共计投资金额4000余万元。
根据媒体报道,火山石资本副总裁刘凯从郑勇有创业想法时,就一直和他保持着交流,被戏称为“第五合伙人”。极智嘉的A轮份额抢得特别凶,但是不论怎么抢,郑勇承诺给火山石的份额没有变。
火山石持有极智嘉发行后总股本的2.92%,按照200亿元发行市值计算,火山石持股价值为5.84亿元,是投资金额的近15倍。
华平投资持有发行后总股本的10.58%,是极智嘉最大的外部股东。华平投资于2017年7月就入股了极智嘉,2018年再次注资,共投资约4亿元。2023年底到2024年4月,华平投资向青岛高信等机构转让部分持股,对价约4.6亿元,收回了投资成本。
华平投资价值20亿元的持股,全部为浮盈,大概拥有5倍收益。
其它较大投资方的分别为,纪源资本持股5.52%。蚂蚁集团旗下Ant合计持股为4.4%。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基金合计持股4.60%。
创始人郑勇直接持股约7.19%,拥有20.5%的投票权,并与李洪波、刘凯、陈曦及员工持股平台共同控制了21.7%的股权以及55.36%的投票权。
03年入24亿元,70%来自海外
截至2024年底,极智嘉已向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了约5.6万台。目前,公司发布了货架到人拣选解决方案、货箱到人拣选解决方案、托盘到人拣选解决方案、智能分拣解决方案和智能搬运解决方案。
公司收入的核心来源是AMR解决方案的销售,主要客户群包括电子商务、快速消费品和第三方物流公司。此外,它的客户还包括将AMR解决方案集成到面向终端客户的更广泛仓储解决方案的渠道商。
极智嘉拥有全球首个机器人通用技术平台——Robot Matrix,该平台能够进行创新、设计和研发仓储机器人。通过该平台,极智嘉可推出多样化的AMR综合矩阵。
在软件方面,极智嘉开发了高效的软件算法,可高效利用机器人资源,从而避免调度死锁或拥塞,并通过自动盘点和推拉拣选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仓储效率。
从营收来看,极智嘉的营业收入增长较快,从2022年的14.5亿元快速上涨至2024年24.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0%。
2022年~2024年,极智嘉的70%以上营收来自海外。在2024年,亚太市场、美国市场和欧中非市场的市场占比分别为28.1%、26.1%和17.9%。
事实上,创办极智嘉不久后,创始团队就把业务延伸至海外。截至2024年底,公司的已服务全球超800家终端客户。其中,美国服饰巨头S&S Activewear三年内五次复购,美国3PL巨头UPS相继在美国东西部两个仓库成功部署超千台AMR,以应对旺季高峰。
公司盈利情况正持续改善。2022年~2024年经调整亏损净额分别为8.2亿元、4.6亿元和0.9亿元。
极智嘉本轮募资所得近24亿港元,主要用于加速开发Robot Matrix平台、加强智能仓储的模块化软件、将新技术整合至AMR解决方案、销售服务网络扩张、供应链发展等。
04今天5家企业同时在港交所上市
除了极智嘉,今天还有FORTIOR、讯众通讯、大众口腔、蓝思科技在同一天上市。
FORTIOR,又名峰绍科技,此前在A股上市,是国内知名电机驱动芯片供应商。讯众通讯提供全栈式云通信服务,结合语音、短信及流量资源。大众口腔是一家民营口腔连锁机构,在民营口腔市场占据重要份额。蓝思科技是国内知名的精密制造企业,为苹果iPhone代工。
不仅是今天企业扎堆在港股上市,不少龙头企业已在2025年上半年成功在港交所IPO,比如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和蜜雪冰城等。其中,宁德时代凭借52.5亿美元募资,成为上半年全球最大IPO。
今年上半年,累计已有43家企业顺利上市,而去年同期仅有30家。今年上半年港股募资金额达1067.14亿港元,超过去年全年的876.77亿港元。按照交易所排名,港交所IPO募资规模位居全球榜首。
除了成功上市企业外,更多企业正在冲刺港股IPO。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有超过170家企业正在排队登陆港股,短短几个月数量近乎翻倍。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发布于:北京
相关推荐
清华学霸,干出200亿IPO,这家机构大赚20亿
38岁上海交大学霸,要去IPO敲钟了
要求公开华人程序员自杀真相,清华学霸被Facebook开除了
三位学霸要去IPO敲钟:出身姚班,做出300亿估值
现在,清华系创始人排队IPO敲钟
梦碎IPO,500亿“清华天才”公司破产
清华校友联手“造芯”,干出中国第三,小米蔚来等押注,刚刚IPO
清华团队,搞出2025最大的雷
他们,90后天才学霸,VC投疯了
清华60后学霸做GP,一出手7倍DPI
网址: 清华学霸,干出200亿IPO,这家机构大赚20亿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38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