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究竟是峰回路转,再现辉煌,还是持续沉沦,继续下滑,英特尔都已经没有了退路。哪怕要分拆业务,变卖资产,现在的他们也只有硬着头皮,将艰难的转型之路进行到底。
一、即将宣布战略整改
据美国权威媒体报道,在本月中旬的英特尔董事会会议上,英特尔CEO基辛格(Pat Gelsinger)计划提出系列重大整改举措,可能考虑的选择包括:分拆芯片制造业务,暂停部分工厂项目,出售非核心业务。受这一消息提振,英特尔股价在上周五终于止跌回升。
对这家曾经是硅谷旗帜的芯片巨头来说,要靠被迫出售资产和烂尾项目来筹措和节省资金,无疑是近六十年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尴尬。但这诸多重大整改措施,都是为了筹集和节省宝贵的资金,投入到基辛格的IDM 2.0战略,继续推进英特尔的转型之路。
上个月公布的第二季度财报显示,英特尔当季营收、利润以及业绩展望全面低于市场预期。基辛格承认英特尔尚未从AI大潮充分受益。为了推进业务扭转计划,他宣布全球裁员15%(约有1.6万人会因此离开),暂停派发股息,并计划在2025年削减100亿美元的成本。
受这一惨淡财报拖累,英特尔股价当天盘后就暴跌了近三成。今年以来英特尔股价下跌了60%,是道琼斯指数和费城半导体指数表现最差的成分股。在其他芯片公司借AI风口扶摇直上的时候,昔日的芯片巨头市值已经缩水到不足830亿美元,甚至回到了金融危机之后的低谷。
由于业绩持续低迷,股价不断下滑,英特尔董事会和基辛格面临着沉重的压力。上周英特尔董事会已经聘请了摩根士丹利担任战略顾问,商议制定防御措施,应对可能活跃投资者逼宫局面。
英特尔董事会对这一场景并不陌生,四年前他们就曾经找过摩根士丹利,但最终仍然在机构投资者的施压下,被迫撤换了CFO背景出身的CEO斯万(Bob Swan),从VWare请回基辛格领导公司。当时推动英特尔换帅的机构投资者是对冲基金Third Point。
二、或被踢出道琼斯指数
2021年,士气低落的英特尔请回了曾经在英特尔效力三十年时间的基辛格,希望他能给英特尔重新注入久违的工程师文化,给这家技术起家的芯片巨头带回技术自信,帮助英特尔重回行业巅峰。
基辛格回归之后,给英特尔提出的扭转之道是IDM 2.0转型战略。他雄心勃勃地计划未来十年总计投入千亿美元,在美国、德国和爱尔兰等地兴建8座芯片工厂,采用行业最新制程工艺,重振英特尔在芯片领域的技术优势,并在2030年成为全球仅次于台积电的第二大芯片代工厂商。
但基辛格上任三年半之后,英特尔的境况并没有有效好转,财务业绩和股价走势甚至更加糟糕。去年英特尔营收比起2020年足足减少了240亿美元,目前的股价甚至不到830亿美元。
更为尴尬的是,在英特尔市值持续缩水之际,原本只能仰望英特尔的诸多芯片小弟们却登上了AI的风口,业绩市值股价持续攀升。英伟达、博通、AMD、高通,每一个现在都是风生水起,市值是英特尔的数倍甚至数十倍。
眼下正是英特尔青黄不接的时刻,连续不断的负面消息让投资者信心低迷。本周传出消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即将剔除英特尔,以英伟达取而代之。虽然这并不影响英特尔的业绩,但却是对公司声誉的巨大打击。英特尔股价周二因此再度大跌9%。
英特尔股价已经较之2020年初的峰值缩水了2100亿美元,今年以来更是下跌了近六成,成为道琼斯指数表现最差的成分股。英特尔和波音两大巨头的惨淡,是近期道琼斯指数下跌的两大关键因素。此外,英特尔的股价低迷,也拖累了费城半导体指数。
作为美国股市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指数,道琼斯指数包括了来自诸多行业的30支成分股,每一家都是各自行业的代表性企业。道琼斯指数也很少调整成分股,但每一次调整都是里程碑时刻,例如2015年用苹果取代了电信巨头AT&T,今年年初用亚马逊取代了连锁药房Walgreens。
英特尔和微软当初是作为PC时代的两大巨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进入道琼斯指数的。如今微软依然是无可争议的行业巨头,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英特尔却已经如明日黄花,面临着被踢出道琼斯指数的羞辱。
三、等不及上市直接出售
面临着投资者的质疑与不满,甚至是股东集体诉讼,英特尔CEO基辛格必须拿出新的举措,提振外界对英特尔前景的信心。他在上周四的德意志银行会议上表示,英特尔计划专注于业务扭转计划的第二阶段。
看起来基辛格认为,目前的大幅裁员和削减成本还不足以给公司带来显著提振,陷入低谷的英特尔需要更为激进的变革举措,以聚集宝贵资金与资源推进IDM 2.0战略。
其中,最现实的举措就是出售Altera业务。2015年,英特尔斥资167亿美元收购了FPGA(可编程阵列逻辑)芯片领域的市场第二公司Altera,希望加强其在数据中心处理器领域的竞争力。但在今年年初,英特尔已经将Altera分拆为独立运营实体,并计划未来进行IPO募股。
Mobileye分拆上市之后的境况,或许让基辛格决定直接出售Altera套现。2021年12月,基辛格宣布分拆此前旗下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业务Mobileye。次年10月底,Mobileye再次登陆美国股市,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首日市值达到230亿美元。
总部位于以色列的Mobileye是高级辅助驾驶(ADAS)解决方案提供商,曾经是特斯拉Autopilot的技术合作伙伴,并在纽交所成功上市,直至2017年作价153亿美元出售给英特尔。那些年还在巅峰的英特尔,在时任CEO科再奇(Brian Krzanich)的带领下进行了一笔又一笔天价收购。
分拆之后的Mobileye近况同样不佳。该公司上月公布的第二季度营收同比下滑3%,低于市场预期。此外,由于市场需求疲软,Mobileye还下调了全年营收与利润预期。受诸多利空因素拖累,Mobileye今年以来的股价下跌了67%,目前市值只剩下了110亿美元。
Mobileye的低迷股价也损害了英特尔继续抛售持股套现的能力。去年英特尔通过抛售Mobileye持股套现了15亿美元。目前英特尔持有Mobileye 88%的股份。按照当前市值估算,英特尔所持股份仅仅价值97亿美元。
看起来,英特尔要么等不及Altera上市筹资,要么对后者目前低迷的业绩失去了信心,认定选择出售直接变现或许是更为实际的选择。受市场需求拖累,今年第一季度Altera营收同比大幅下滑了58%,不过FPGA市场的另一家公司赛灵思(Xilinx,已被AMD收购)同样业绩不佳,同期营收下滑了46%。
硅谷已经传出消息,Marvell和AMD将会是收购Altera的最有可能买家。AMD的市值超过2300亿美元,是英特尔的将近三倍,收购能力并不是问题,但考虑到AMD已经收购了赛灵思,再吞下Altera可能会面临着反垄断的监管问题,正在AI处理器芯片领域积极拓展的Marvell或许是更合理的收购方。
四、德国工厂项目可能烂尾
分拆芯片代工业务也是英特尔在去年就提到过的计划举措。芯片代工业务分拆之后将自负盈亏。去年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亏损了超过70亿美元,过去几年投入了数百亿美元兴建项目,却还没有带来实际营收。基辛格承认,可能需要2027年才能真正做到盈亏相抵。
英特尔可能考虑的另一个现实举措是放弃一个芯片工厂项目,以节省资金。芯片领域需要天价投资。据英特尔预计,一座极紫外光刻(EUV)先进工艺的芯片工厂的投资就需要至少250亿美元,而下一代高数值孔径极紫外光刻(High NA EUV)芯片工厂的投资更是需要300亿美元。
由于财务状况恶化,英特尔今年的资本支出已经削减了17%,至210亿美元,远远低于行业巨头台积电的300亿美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基辛格已经不太可能按照原计划全面推进多家芯片工厂的建设,他必须做出取舍。
最有可能被搁置的项目显然是德国马格德堡芯片工厂。去年6月英特尔与德国政府签订意向书,计划在马格德堡投资300亿美元兴建芯片工厂,创造3000个工作岗位。由于德国工厂还没有全面开工建设,烂尾并不会给英特尔带来重大损失,唯一失望的或许是已经投入数百万美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当地政府。
爱尔兰工厂是不可能放弃的。这个工厂已经投产,是目前欧洲唯一采用EUV极紫光刻技术的大型芯片工厂,生产Intel 4和Intel 3两个制程节点的芯片。英特尔已经将爱尔兰的芯片工厂Fab 34的一半股价出售给了阿波罗全球管理公司,筹集110亿美元的资金。
美国工厂项目更是英特尔的立命之本,牵涉到太多的政治利益。在上个月英特尔发布惨淡财报和大幅裁员之后,美国参议院还专门致函基辛格,询问英特尔是否能够继续推进美国芯片工厂项目,以及是否会影响到相关就业岗位。参议院专门提到,英特尔已经拿了美国政府近200亿美元的补助和贷款。
2022年美国政府通过《芯片法案》计划投入超过390亿美元,鼓励芯片公司在美国组建芯片工厂,重建美国在芯片制造行业的领先地位,并将芯片安全视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之一。
英特尔是这一法案的主要推动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基辛格成功地将英特尔与美国政府绑定在一起,成为美国芯片战略的最大合作公司。换句话说,美国政府决不会坐视英特尔的IDM 2.0战略失败,那也意味着美国政府的失败。
今年年初,美国商务部与英特尔达成了丰厚的补贴协议。英特尔不仅得到了高达85亿美元的直接补助,还有11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为了得到这丰厚的补贴,英特尔雄心勃勃地承诺,未来五年要在美国投入100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俄亥俄州以及俄勒冈州投资新建芯片工厂以及扩大现有产能,创造1万个制造业工作岗位和2万个建筑业岗位。
五、芯片制程工艺面临质疑
当初基辛格提出IDM 2.0战略时,详细列出了“四年五个节点”的芯片技术规划,即在四年内完成Intel 7、Intel 4、Intel 3、Intel 20A和Intel 18A五个制程工艺节点的开发,并在2025年重新获得行业技术优势。基辛格还表示,要在2025年从台积电那里抢下订单。
按照目前的规划,Intel 20A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而18A则会在2025年量产。但这只是基辛格的规划,目前英特尔代工业务甚至还没有排到全球前十,没有带来真正的营收回报。如果18A制程工艺出现问题或者被迫延期,英特尔的芯片代工前景就可能遭受全面质疑。
就在今天,英特尔宣布不会在Arrow Lake消费级处理器系列使用Intel 20A节点工艺。所有Arrow Lake芯片的部件都将使用台积电等外部合作伙伴的技术生产,英特尔只负责将外部生产的芯片部件封装到最终处理器上。
英特尔CFO辛瑟(Dave Zinsser)在纽约召开的花旗银行全球TMT会议上表示,为了节省资本支出与投入,英特尔决定跳过20A节点的产品化过程,这样可以省下5亿美元。
在去年的英特尔创新日活动上,英特尔展示了Arrow Lake处理器,向外界展示20A制程工艺,这是英特尔在PC业务的核心处理器,计划在今年正式上市。当时就有传言英特尔只会将20A工艺用于Arrow Lake的部分产品,但现在看起来英特尔会直接跳过20A工艺。
而今年上半年英特尔发布的Lanar Lake处理器,已经宣布会使用台积电的3纳米工艺代工。基辛格尴尬承认,之所以把自己的核心产品交给台积电,是因为后者有更好的技术。但他承诺,下一代的Panther Lake会由英特尔自己的18A工艺生产,届时外部会看到英特尔晶圆厂的真正实力。
看起来,英特尔IDM 2.0战略的成败几乎完全押在了18A工艺上。英特尔技术研发副总裁舍尔(Ben Sell)本周对外宣布,18A工艺的晶圆缺陷密度D0已经降到了0.40以下。基辛格以此强调,目前有意寻找英特尔18A工艺代工的兴趣客户正在不断增加。
D0是芯片量产的关键指标,低于0.50就意味着可以准备量产。台积电N5工艺在量产之前的D0指标是0.33,在量产的时候降低到了0.10。未来英特尔的Panther Lake和Clearwater Forest会成为18A的首批用户。
然而,本周传出的另一则消息则给英特尔的18A前景蒙上了阴影。作为英特尔努力争取的重要客户,芯片巨头博通已经拿到了英特尔18A工艺的晶圆,他们过去几个月一直在进行测试。但在经过工程人员的检测之后,但博通认定英特尔的18A制程还达不到规模量产的水平。
虽然不像英伟达那么显赫,但博通也是AI时代的重要受益者,目前市值接近7200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亚马逊、谷歌等互联网巨头的AI数据中心都离不开他们的网络接口芯片。摩根大通预计,博通今年的AI网络接口芯片销售额会达到110亿~120亿美元,比去年的40亿美元增长超过两倍。
博通并没有正式成为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的客户,他们目前还是依靠台积电制造芯片。此次博通对英特尔18A制程技术的失望,不仅会让英特尔失去一个重大的潜在客户,更可能会影响到其他芯片厂商寻求英特尔合作的兴趣和信心。
此前日本科技巨头软银也放弃了与英特尔的芯片代工合作。软银原本计划投资千亿美元打造新的AI芯片,还与英特尔达成了代工协议。但据报道,出于对英特尔芯片业务量产规模和性能的担忧,软银最终决定还是放弃合作,转向业绩最可靠的代工厂商台积电。
六、转型挑战比格鲁夫更艰巨
英特尔的业务扭转与战略转型,无疑是科技行业最值得关注的挑战。这家开创PC时代、登上行业巅峰的芯片巨头,在过去十多年时间接连错过了移动设备和人工智能等诸多科技浪潮,在芯片制程工艺技术上全面落后于行业巨头台积电,因此在PC和数据中心处理器领域遭遇竞争对手不断冲击。
基辛格曾经跟随英特尔传奇CEO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果断放弃存储芯片业务,转向微处理器业务,从而开创了辉煌的PC时代。他本人就是80486微处理器的主架构师。
但这一次,基辛格面临着比格鲁夫当年更为艰巨的任务。三年半时间过去了,尽管已经为IDM 2.0战略投入了超过600亿美元,但他的转型计划依然没有见到曙光,还需要继续投入数百亿美元才能带来真正回报。市场已经逐渐失去了耐心。
”我们尊重市场对我们的怀疑态度。我们相信自己能够应对挑战。”基辛格在参加活动时这样回应质疑。
相关推荐
陆正耀辞任神州租车董事长 业务分拆打包出售已在进行
宠物摄影,千亿赛道蒙眼狂奔?
估值超500亿美元,英特尔分拆Mobileye再次上市,用意几何?
英特尔将分拆可编程芯片业务 预计两到三年之后IPO
陆正耀辞职,下一步是业务分拆、打包出售吗?
中国企业蒙眼狂奔的时代过去了
英特尔启动新一轮裁员
阿里中台裁员,从分拆上市开始
Wirecard将出售巴西和英国业务,分拆序幕或已开启
OPPO:一头蒙眼狂奔的大象
网址: 裁员、分拆、出售、停工,蒙眼狂奔的英特尔还没见到曙光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24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