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One点”(ID:TMT08181003),作者Yulsa,36氪经授权发布。原题目《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These were, by their résumés, very superior people. And I thought, gee, maybe there is something here, something more valuable than just being an employee.”

--- Arthur Rock, Venture Capitalist

1957年的夏天拥有才华的8个叛逆年轻人纷纷签下离职合同。决定在一家创新的公司的架构中追求他们的远见卓识。

这8个年轻人和他们所创立的“仙童半导体公司”成就了硅谷,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的公司结构--初创公司,以及一种新的投资方式--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家亚瑟·洛克曾对此说到:“也许这里有些东西比做一名员工更有价值。”

是的,完美的入场时机、优秀的团队、一个解决市场痛点的想法...拥有这些东西的人的确可以尝试一些比做一名员工更有价值的事。而在全球财富增长的今天,创业想法的落地自然少不了风投和孵化器的影子。

恰逢前几日,我们有幸受邀参加日本7大创投孵化器之一Gaiax Startup Studio所举办的在日华人创业交流会。 因此,借此契机我们梳理了日本的孵化器和风投概况,在文章末尾我们将浅谈在日华人的创业现状。  

01 日本VC和孵化器现状

纵观全球风险投资额,除却2018年美国税法改革的刺激效应引发经济增长提速,而造成2018年风投数额攀升的反常现象。 2017年~2019年全球风险投资的总额应该是持续缓慢增长态势。 风险投资成为企业在新兴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中进行小额投资的途径,持续为初创企业以及独角兽的成长赋能。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图片来自KPMG《2019年全球风险投资报告书》

近年来,在风投市场的推波助澜之下,全球诞生了如Bytedance、Uber、JUULLab等许多颠覆市场的互联网独角兽。然而,作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在互联网科技领域的表现却乏善可陈,一直游走在世界格局之外。

首先,在独角兽的数量上,全球326家独角兽企业中日本只有3家,比不上体量更小的邻国韩国。对此,我们曾在往期文章“稀缺的日本独角兽”(点击查看)中分析了日本独角兽难产的具体原因。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图片数据来自VisualCapitallist

其次从国际VC投资金额总量比较表来看,与全球风投增量的强劲态势不同2013年~2017年日本VC投资总额只有8%的增幅。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上图数据源来自VEC(Venture Enterprise Center japan)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目前针对初创公司和创业者的投资援助中,根据投入时期和投入资本援助不同,大致细分为加速器、孵化器、天使轮、VC等。其中,孵化器和VC的区别在于,孵化器主要以种子期产品为投资对象,除了提供资金支持外,还提供人力资源和技术支持以及创业场所。

在孵化器的数量和孵化成果上,目前日本有规模的创业孵化器(Startup Studio)只有7家。美国的创业孵化器Betaworks曾经成功孵化出短链接网站Bitly和GIF搜索引擎GIPHY等。然而,日本在成功孵化案例纪录的一栏依旧还是空白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上图数据源来自日本Gaiax StartupStudio演讲活动公开数据

那么,触及灵魂的3个问题来了。

为什么日本尚且没有特别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日本的风投到底把钱投哪里了?

日本的孵化器又在重点孵化哪些产业呢?

带着上述问题,再次将目光投回到全球独角兽行业分布情况和全球VC投资行业数据上。从全球独角兽行业数量的分布情况来看,排名依次为互联网软件服务(internet software service)和电商(E-commerce)以及科技金融(FinTech)。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图片来自VisualCapitallist

而根据毕马威发布的2019年全球风险投资年度报告书中行业别投资数据显示,排名靠前的投资行业依次为软件(①software 30%左右份额)商业服务(③commercial Service)和医药生物科技(Pharma&Biotech)。不难发现VC投资行业趋势和独角兽诞生的高频行业领域高度重合。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图片来自KPMG《2019年全球风险投资报告书》

作为独角兽成长背后的资金伙伴,VC投资和独角兽诞生密不可分,上诉结论自然无需多言。

可是,当我们把日本国内风险投资行业分布数据单独拿来分析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日本又“特立独行”了。

从VEC(venture enterprise center japan)的2019年第2季度日本国内VC投资行业分布数据可知,电脑周边和IT服务产业占据了日本VC投资总额的“半壁江山”,高达48.5%。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图片来自VEC(Venture Enterprise Center japan)

不但如此,在风险投资的细分领域,电脑周边和IT服务产业也是日本早期种子轮的易融资板块。和生物医疗在种子轮的融资金额旗鼓相当,在早期融资环节独领风骚。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图片来自VEC(Venture Enterprise Center japan)

我们调查了日本2010年~2019的VC投资行业排名后发现,近5年来日本VC投资行业重心为IT服务和电脑周边产业,与全球国际投资趋势严重脱节。

02 与世界投资趋势脱节的日本VC和孵化器

于此同时在早期孵化方面,日本IT外包公司也都纷纷转型做起了孵化器。今年6月,日本IT外包公司Sun Asterisk成立了创业孵化事业部。9月,日本大型外包公司TIS参加了关西地区的创业孵化生态圈。不难发现日本的孵化器也有向IT服务业聚拢的趋势。

那么,日本VC投资的重心和孵化中心为什么没有顺应全球投资趋势,而是落在了IT服务和电脑周边产业上呢?

原因之一为日本很多的IT项目长期由外包完成,外包从业人员占日本IT人员的半壁江山。2016年日本财务省统计报告显示,日本的IT外包人员占IT业界从业者人数的62.53%。

然而,外包的过度使用抑制了日本互联网的发展。在外包产业链下,不懂技术的甲方向外包公司发起开发请求,外包公司完全按照甲方的“要件定义”进行开发,缺乏技术驱动,创新想法没有落地机会。

由此,我们不难推测日本VC和孵化重点主要围绕IT服务,并且和国际的VC投资趋势明显脱节的原因。我们有理由相信外包制度严重抑制了日本的IT发展,而如果日本外包公司转型新创,将有可能让外包公司得到过去没有的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的机会。同时加快自身产业的迭代速度。为了解决IT行业中既存的痛点,日本的投资重点会落在IT服务行业而不是互联网等领域。这也是日本只有少数互联网独角兽的原因之一。

可遗憾的是,日本本土IT服务企业早已被长期外包制度所挖空,要谈孵化成功谈何容易。由此,日本的VC和孵化器好像陷入了一种困境,另一种“求变”势在必行。

03 探访首家面向在日华人的种子孵化器

9月28日,我们受邀参加了日本创投孵化器Gaiax Startup Studio所举办的在日华人创业交流会活动。近年来,日本政府不断加大吸收外国人劳动者力度,日本创业圈也不乏在日外籍创业者。可是将目光投射到在日华人群体的日本孵化器,据了解目前只有Gaiax一家。也正是此原因打动了我们,决定写下这篇文章。

Gaiax是一家以“Empowering the people to connect”为使命的日本初创设计媒体公司,旗下的 Gaiax Startup Studio的主要投资方向为C2C,重点投资规划板块为共享经济和Matching Service。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图片来自GaiaxStartup studio

众所周知,投资者观点和创业者想法的契合点就是市场和风口,孵化器的本质就是和创业者一起完成早期的创业闭环。那么Gaiax是嗅到了中国市场什么样的机会,愿意投入资金,技术,场地和团队帮助在日华人完成创业想法的落地呢?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活动交流现场

对此,我们询问了此次活动的负责人- Gaiax Startup Studio的倪投资人。

Q:为什么会举办此次面对在日华人创业活动?

A:(倪)

大多数在日外国人(在日中国人)对在日本创业的认知有很大的局限性,导致多数人创的都是老行业,只有极少一部分独立创业者在研究如何在日本做出全新的商业模式和产品。这本身就是一个可以改进的现象。

本身在日中国人这个群体就是一个市场。在中国人人口年年增加,中日间的商业市场还存在继续增长的可能性。

我国的创业规制相对较宽松,日本的比较严格。比如对于民宿这个行业来说,日本有很严格的规制但是中国对会宽松。所以同样的环境里比起日本人,中国人的想法会更加灵活从而敢于做出更多的尝试。

Q:为什么贵公司会看好共享经济?

A:(倪)

公司的使命就是「人と人をつなげる」(英:Empowering the people to connect)。类似于共享经济事业的platform business(b2b,c2c)与我们公司的使命有很好的匹配度。其次,根据日本情报通信综合研究所ICR调查报告显示,随着日本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改进,预计未来日本的共享服务市场将有望在2030年扩大5倍形成约合5兆日元的市场,涵盖知识共享,空间共享,移动出行共享的领域。虽然日本共享经济概念的普及较之海外较晚,但是面对如此有潜力的市场,我们相信随着日本共享经济行业内部垂直化的完善,孵化出有竞争力的初创公司的可能性很大。

Q:如何甄选在日华人创业者?与甄选日本人创业者有区别吗,有什么课题吗?

A:因为毕竟创业的主场是在日本,日语要有能沟通的水平。需要实现的想法最好是和自己国家有交接的事业,在日华人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有大量机会了解自己母国的行业热门,与当下日本创业现状结合。在日华人作为客户群的产品也很有机会。当然单纯面向日本人的产品以及服务领域也可以多多去尝试,创造出来的产品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过去15年,围绕在日华人的创业关键词是餐饮,不动产。在过去5年,关键词是旅游接待和医美中介。而现在,在日华人的创业关键词还是离不开奶茶店和就职就学。在中国本土互联网思维大行其道的同时,在日华人创业的产品往往缺乏技术门槛,和国内创业的节奏有脱节。

同时,由于之前的创业技术难度不高,导致核心竞争力集中在了人力和财力上,以至于在日华人的创业现状中,复制粘贴的现象层出不穷。而真正怀揣着从0到1梦想的创业者,却因为语言文化环境和资金技术人脉等局限而难以施展拳脚。Gaiax希望借由举办面向在日中国人的投资说明会,吸引更多了解中国本土互联网生活的中国年轻人在日创业。而这也是我们期望的。

参考资料一览表

4人のSEED VCが語る!共闘するベンチャーキャピタリスト達から見た、スタートアップの現実

https://www.wantedly.com/companies/incubatefund/post_articles/140872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Startup Studio

https://medium.com/global-startup-studio-network/the-origin-and-evolution-of-the-startup-studio-3e442c35d21

TIS、関西地区のスタートアップ企業向けに技術支援を開始

https://www.jiji.com/jc/article?k=000000669.000011650&g=prt

起業家をゼロから支える「スタートアップスタジオ」にSIerが挑戦するワケ

https://diamond.jp/articles/-/210906

新興企業の成長に不可欠、今こそ求められる“真のベンチャーキャピタリスト” (1/3)

https://eetimes.jp/ee/articles/1907/05/news021.html

Salesforce力捧日本创业圈,注资1亿美元设立Japan Trailblazer基金

Salhttps://www.lieyunwang.com/archives/449853

36氪专访|全世界最牛的创业孵化器YC要来中国了,中国创业者有什么新机会?

https://36kr.com/p/5127058

KPMG 2019年全球VC投资年度报告

https://assets.kpmg/content/dam/kpmg/xx/pdf/2019/07/venture-pulse-q2-2019-global.pdf

平成26年特定サービス産業実態調査報告書

https://www.meti.go.jp/policy/it_policy/jinzai/27FY/ITjinzai_report_2.pdf

相关推荐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孵化器的两种半活法
创业新模式 | 对话BCG Digital Ventures,探索企业内部创新与外部孵化投资以外的第三条路
孵化器真实盈利能力:过半数靠政府补贴“输血”
拐点已至:一则小城市创业孵化器的艰难求生记
中日独角兽数量96比3:日本为何成不了创业的热土?
日本为什么错过了互联网创业潮
深度调研:日本老年消费市场商业成功案例与发展经验成果
2020年春季孵化器计划,8家公司入选,回顾过去3年44家入选食品品牌我们能发现什么?
老国企跳起新舞蹈:上海仪电集团是如何打造双创孵化器的?

网址: 探访日本创业孵化器:为什么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孵化案例?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0821.html

所属分类: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