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有两部,分别为美国当代著名作家芭芭拉·金索沃(Barbara Kingsolver)的《恶魔铜头蛇》和阿根廷裔作家埃尔南·迪亚兹(Hernan Diaz)的《信任》。这是普利策奖自1917年设立以来,首次将小说奖同时颁给两部作品。
普利策小说奖秉持一贯做法,将奖项“颁给美国作家在一年内出版的,最好是描写美国人生活的杰出小说”,两部获奖小说也确实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美国历史与文化的某个侧影。美联社的报道中写道:“迪亚兹在电话采访中表示,他的书和金索沃的小说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一个相似的主题——阶级。《恶魔铜头蛇》戏剧性地描绘了极端贫富分化的下层生活;《信任》则探讨了这样一个世界是如何形成的。”在这一主题之下,《信任》实则还有更加复杂丰富的内涵。
《信任》的普利策奖官方颁奖词为:“这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以过去的美国为背景,通过不同文学风格的相互关联的叙述,探索了家庭、财富和野心,对一个资本主义占主导的国家里的爱和权力进行了复杂的审视。”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书评中写道:“《信任》是关于金钱的,尤其是股票市场上金钱的虚幻力量,以及它‘扭曲和调整现实’以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潜力。”作者迪亚兹在《塞斯晚间脱口秀》上表示,“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关于金钱的,以及金钱所具有的万有引力般的扭曲现实和围绕自己创造神话的能力”。
《信任》由四个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章节组成,以金钱和对真相的探索将四个部分紧紧弥合,在揭开美国资本主义社会财富运转机制一角的同时,也使读者窥见了资本的累积、资本与资本的附属物权力如何构建所谓“真相”、金钱如何影响甚至扭曲人际关系、关于金融业的叙述中的女性身份、历史中被压抑的声音和真相、人物自我塑造的欲望和虚幻、美国梦实现过程中的陷阱等复杂主题。读者如同置身档案室中,由精心排列的材料引导着逐步找寻谜团背后的真相。
《信任》
Trust
Hernan Diaz/著
Penguin Publishing Group/出版
2023年5月
一、不同体裁的独立叙述:《信任》作为整体和部分的叙事
《信任》的结构既独具新意,又颇受争议。四个章节随着叙述层层深入,令读者有解密的阅读体验,但部分批评者也表示,四部分质量略有参差,尤其是占据全书一半篇幅的前两个部分,并不能称得上精炼有力。但整体而言,迪亚兹对于不同体裁的写作与叙事视角的切换仍然可谓游刃有余,而且他始终牢牢掌控着小说的主体方向,使读者不至于迷失在看似关联不大的文本中。
小说的一个重要文体特征是采用俄罗斯套娃的形式,在故事中套用另一个故事,用另一个作家的名义创造出一个貌似真实的故事。
小说的第一部分即是一个名叫哈罗德·凡纳的作家撰写的小说,围绕金融大亨本杰明·拉斯克和其妻子海伦展开。故事最终以海伦患精神疾病去世、本杰明的商业帝国不复往日辉煌而收场。
第二部分则是纽约金融传奇人物安德鲁·贝弗未完成的自传。他详述了自己建立资本帝国的过程,并强调自己的财富能够大量累积是因为其来源契合国家发展的需求。他的妻子米尔德里德乐善好施、热衷艺术,资助了当时艺术文化圈的诸多人士,但罹患癌症早早逝去,给他留下永久的遗憾。
这两个部分的叙述形式都带有强烈的真实感,近似实录。迪亚兹用这种纪录片似的叙事,显然想在表现“真相”上做足文章。
小说的第三部分延续了这种“作家自述”的讲述,是意大利裔美国女子艾达·帕坦沙的回忆录。艾达出身平民移民阶层,因为写作能力出众被安德鲁·贝弗聘为自己的传记作者,以自传反驳凡纳以他为原型写的小说中的内容。在艾达的记述里,贝弗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他不仅重塑了自己的形象,还用金钱限制了凡纳的书籍的流通,从而操纵了已逝的米尔德里德的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真相与历史。这也引出本书最关键的悬念:米尔德里德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的形象塑造过程直抵全书最为深刻的部分。
与之同时,艾达本人也与金钱有着复杂的关系。她的父亲是鄙视金钱和痛恨资本的无政府主义者,而她工作的地方是纽约金融世界的中心。金钱深刻影响着他们的生活,甚至一度促使艾达的父亲偷盗她的手稿,引发了感情乃至道德上的冲突。
贝弗的突然离世让这本自传不了了之,艾达在多年后回到已经被改造成博物馆的贝弗府邸,借助资料试图解开米尔德里德的身份之谜。第四部分便是米尔德里德凌乱的日记,显示了她极高的音乐和金融天赋。在贝弗建立资本帝国的过程中,他很大程度上依赖米尔德里德进行决策,但二人的关系也因此逐渐走向僵化。这便可以解释为何贝弗一心想要在自传中弱化妻子的形象,并把凡纳的作品封锁抹杀。在这一部分,贝弗的正面形象被进一步破除,正如大厦倾颓。
除了体裁特征,小说四个部分的叙事特点也各不相同。例如,第一部分语言平实、情节简单,少有人物对话描写与情感表露。迪亚兹自己称其为“一种非常谨慎的世纪之交的散文风格,但核心是一种朋克摇滚式的挑衅”,《纽约时报》编辑称这部分为“亨利·詹姆斯”或“伊迪丝·华顿”风格的小说。第三部分则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用字体区分发生在现在和过去的故事,并有大量对话描写。其中的第三章如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一般将两件事同时穿插讲述,颇具画面感,可见作者笔力。
在相对独立的第四部分中,贯穿其中的米尔德里德的形象问题和逐渐复杂的主题又使读者获得完整新奇的阅读体验。读者不断信任叙述者,又随着新材料不断推翻信任,恰如在一个档案室里抽丝剥茧、挖掘真相。迪亚兹不仅书写了一个虚构人物的传奇,还呈现了历史的形成与对真相的求索过程。
二、金钱引发的复杂主题:“信任”的塑造与瓦解
迪亚兹写作的高妙之处还在于其对于细节的考量。小说的复杂性不仅在于体裁的多样繁复和大胆的独立编排,更在于其笔法最大化地描述金钱和人性的融合,深入地揭示了金钱对于人的生活、情感、历史与真相等无孔不入的渗透。
从《信任》一书及各部分的题目便可见这层深意。小说的题目《信任》(trust)一词除了意指人际间的互信,还暗含另一层意思,即金融术语中的“信托”,委托人将自己财产上的权利转给受托人管理。第一部分题目《纽带》(bonds)一词既是表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也是“债券”,还有“镣铐”的意思。它既是金融天才拉斯克得以发迹的关键,又指示了人与人之间脆弱的联系,在其妻子海伦陷入精神疯癫之后,“纽带”成为了她被戴上的“枷锁”。第四部分题目是《未来》(futures),既表示“未来的事”,又有“期货”之意,即按约定价格购买商品或股票并在未来交收。在这部分,前文的情节出现了反转,表现的也恰恰类似做期货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出乎意料的结果。
股票、债券、期货等资产都包含在信托财产的范围内,信任的背后是变化与无常,乃至冷漠与背弃。这种双关语的妙用不仅仅是暗合了小说内容和金融的逻辑,同时也透视了人性的微妙、复杂与叵测。迪亚兹的故事构造与人物塑造实在可谓精妙。
金钱不局限于影响当下或个人,甚至还有重写历史、扭曲真相的能力。安德鲁·贝弗因为不满凡纳以他的生活为原型杜撰的作品,通过掌握出版社的控股权控制了该书的流通,并通过打官司让凡纳再无精力继续写作。图书馆里的藏书也被搬走,凡纳和他的作品就此在公众视线中消失。通过重写自传,贝弗试图塑造符合自己主观意愿的历史,用金钱完成对自己的话语的扩散。读者也由此开始反思,历史的真相很可能隐藏于人为修改过的叙事之后,等待着可能永远不会到来的“真相大白”。
迪亚兹在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的采访中表示:“《信任》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历史与小说的区别。”换言之,迪亚兹有意塑造又拆解了人物与人物、人物与读者、作者与读者这三个层面的“信任”,使得艾达成为作品中的“侦探”,读者则成为这本书的“侦探”,依靠一个又一个材料揭开旧事的真相。
在阅读《信任》的过程中,读者高度参与了人物形象的建构与解构。迪亚兹还通过这种四部分独立的写法,重新定义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作者不再是全知视角的拥有者,而是隐藏于四个不同叙述者背后的记述者,为读者呈现了不同的材料,而真正的拼接与推理则要由读者来完成。看似可靠的叙事可能是扭曲的结果,看似简单的故事背后也暗含复杂的过程。正因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任”由于情节的反转和叙述的狡黠变得难以达成,迪亚兹想要揭示的小说与历史的区别才变得尤其深刻。
《信任》或许不是一本能够第一时间抓住读者注意力的小说,但却绝对值得付出耐心。小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对于部分读者而言或可堪称冗长无趣,但到第三部分,谜团被徐徐解开,之前用半本书之多的篇幅所建立的信任也随之土崩瓦解,读者此时才能恍然大悟这本书的高妙之处到底何在。从这个角度看,迪亚兹何尝不是在重构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信任”。从相信到怀疑,再到折服,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互动也被隐含在这样的结构当中。
上世纪20年代的余韵:《信任》中的美国缩影
《信任》除了文学叙述方式上的成功,还对美国的现实问题作出了回应。《洛杉矶时报》评价这本小说时的标题是“埃尔南·迪亚兹拼图式小说旨在揭开美国神话的真相”。从许多层面看,这本书确是一部颇能展现“美国性”的小说。拉斯克或贝弗的发迹史都是从烟草业开始,再通过投资战争获得资本积累,最后抛弃实业转向投资与金融业,通过操控股票和债券左右整个商界……这无疑是美国金融帝国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
资本的积累过程贯穿整个美国史,但迪亚兹将背景有意设置在20世纪20至30年代,这样做的理由也频频被媒体问及。迪亚兹为此回应道:“我们有关于这个时代的所有这些叙述,但我认为在这些僵化的叙述背后,有一些声音和历史的某些片段被沉默了,我对此很感兴趣。”他在接收《卫报》采访时表示,“我想,我是被美国痴迷于把自己描绘成虚构的形象所吸引。西部片这种体裁为美国人自己营造了异国情调,我在对咆哮的20年代和随后的大萧条的描写中也看到了这一点。”
除了如上感性的表达,在一个以金钱为主题的小说中,这段时期的美国也确有值得被书写和重提的理由。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时期,商业与工业的大步前进带动了整个社会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显著变革。而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则像是戛然而止的尾音,在经济泡沫破灭时,繁荣之时被压抑和忽视的观点与隐患才被注意到。金融界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二十世纪冲击力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见证了反差最极致的繁华和覆灭。
尽管金钱始终是美国文学作品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主题,但一直以来,鲜有作品从金钱到金融的发生过程本身入手,更多的则是“(他们)钱已经赚了,而书里只写了与钱有关的症状:富人的狭隘行为等等”。《信任》并没有遵照这个固定模式,恰恰是从细节入手,对许多金融与商业运作的过程进行了近乎实证式的严肃描写,填补了这个空缺。迪亚兹有意将不为人所熟悉的“金钱话语”写进自己的小说,但同时也试图表明,关于这种话语的表述本质上意在揭示故弄玄虚的生活和人性本身,为了金钱而一生努力实现美国梦的奋斗最终只是树立了金钱自身的体系与权威,奋斗中的那个人却不知去向,丢失了自己。
如果说金钱是这部小说的“显性”主题,那迪亚兹对于美国经济帝国建立在一个不可靠的基础上、历史和真相被权力重新书写的反思则是更加发人深省的“隐性”主题。例如,米尔德里德代表着金钱世界中经常被隐藏的女性视角。迪亚兹认为,有关财富的叙事是一个女性缺失的世界,“她们顶多被贬为妻子、秘书,或者受害者。这是她们在历史和小说中被赋予的三个角色。所以我想把这些刻板印象稍微颠覆一下”。
书中的另一个女性角色艾达还从侧面展现了纽约移民的生活,反映了移民群体对于文化、身份认同以及价值观的思考。迪亚兹本人是阿根廷裔移民,他的父母在他两岁时移居瑞典,后来又搬回阿根廷。其后,迪亚兹曾在伦敦生活,最终搬到纽约布鲁克林生活了25年。他在家使用西班牙语,在上学时使用瑞典语,又充分掌握英语。他在采访中说:“我觉得你写纽约的时候不可能不写移民。这是一个移民的城市,我们所有人都是。”《信任》也确实将移民这一元素完美融入叙事之中。
跳出20世纪20至30年代的背景,小说对于真理和历史被记载的方式的讨论在当今社会具有深刻的意义。社交媒体的普及使得当代社会的真相变得难以求证。于美国而言,自2016年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这个话题更是受到格外重视。后疫情时代,回顾2008年的金融危机和2011年的华尔街抗议,还有疫情期间很多人的财务状况陷入困窘,不少富人却能借此机会将自己的财富变得更多,人们也开始领悟到金钱带来的影响力远非物质生活的差距,阶级的鸿沟产生的影响更在深刻塑造着不同的人感知世界的方式。金钱、历史与美国,这些问题的本质都可以在《信任》中对于金钱和真相的思考中找到踪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 (ID:eeoobserver),作者:闫想、金衡山
相关推荐
6位杰出的投资人,如何看待金钱
金钱会给大脑带来什么样的刺激?
普通人摆脱金钱卡点,从学习交易开始
珠峰上的金钱账:救一个人为什么要1万美元?
如何变富:金钱、欲望和控制力
在金钱上鄙视他人,是极为不智的
跟孩子谈论金钱,永远不会太早或太晚
这十条金钱法则,帮助你避免成为钱的奴隶
医疗AI的2020,会掉入大基金的“金钱陷阱”吗?
BuzzFeed:重新为金钱和荣光而战
网址: 金钱的“神话”:《信任》中的金钱、历史与美国 http://m.xishuta.com/newsview104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