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苏世民自传是一面镜子还是一块砖?

苏世民自传是一面镜子还是一块砖?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ID:China-Venture),作者董力瀚,36氪经授权发布。

苏世民自传热得发烫,对中国投资来说是恰逢其时的一面镜子。这本书真实地展现了“私募之王”的心路历程,很多内容值得写下笔记仔细阅读,反复阅读,或许可以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标准,比如:

从求学时期,他就拥有追求卓越的信念,并要求信念必须要超越自我需求;

在工作上,他建议给所有你所敬佩的人打电话,请他们提供建议或与其会面的机会。广泛联系的原因是“你永远不知道谁愿意跟你见面”。而最后,你将建立你在余生都可以享用的人际关系;

在形象上,他告诉你“声誉”、“形象”都无比重要,你的整体形象“必须毫无瑕疵”;

在投资业务里,他的原则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赔钱”;

在决策中,他给黑石创建了“完美流程”,并且这一流程是为民主化决策服务的;

关于人才战略,苏世民向来坚持“招聘10分人才”,黑石的录取率0.6%,远低于世界上最难进的大学;

所以,这本书干货多多,从不同的角度和故事里,每个人都能够汲取营养,学生可以寻找自己的陡峭学习曲线,职场人士则能够学到经营人脉的哲学,对企业家,这里有完整的管理理念;而对投资业者,这里更是有大量现成的、或成功、或失败的黑石案例可以学习。如果你没有时间完整读完整本书,那么至少请你认真阅读“苏世民的25条工作和生活原则”,这些原则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清楚地映照出你的处境,也会令你的工作与生活大有裨益。

那位说了,进一步讲,裨益的点是什么?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亮自己,这番话你信吗?其实对于读书这事,有些人总揣着一种天生的“干货学习者”的自觉性,像台吸尘器,有人把大佬们的见解、知识打碎在地,“学习者”们就可以全盘吸纳,马上感到“颇有收获”。这真是个奇怪的事情。

别问了,我来检举自己罢,前边那番话,这种直接对书本干燥化处理出来的干货、哲学,我一个标点符号都不信——自传不是字典,书不是这么读的。

就拿这本自传来说,苏世民在书里给出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原则”。例如:永远不要赔钱——这一点在与沈南鹏的对谈里也曾被提出来——问题在于,“不赔钱”怎么会是原则呢?任何投资的收益都背负着它对应的风险,如果真的要去遵循这一原则,你只会寸步难行,因为做到不赔钱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投资啊。所以,“不要赔钱”显然应当是一种愿望、志向,再进一步,你甚至可以认为这是种心理暗示方法乃至执行方法,让你足够严肃地去对待每个项目。从书本的表达来说,作者本身也是在诠释“不要赔钱”这种工作方法,如果只拿一句干瘪的、抽象的“不要赔钱”当做原则来镜鉴,你试试照出的是什么?

另外,在这本自传里,黑石的决策机制被描述为一种群策群力的、讲究集体责任感的流程,并留下个金句叫做“不希望我的公司里有‘付费观众’”。但这显然都是在特定企业特定业务里的正确机制。对黑石来说,你如果能够跟SOHO中国开启排他性谈判,那么当然有足够的余地与时间来进行内部决策。而对其他类型的机构、案例,当真能有多少项目承担得起这种决策成本吗?所以在这种事情上,忽视契机和特定条件,只在本上记下“不能让公司里有‘付费观众’”这种金句,只能说是个又无效、又无意义、又无聊的刻奇之举。

反而关于黑石投资决策机制的构建过程,才是个值得推敲、玩味的故事。按照苏世民的描述,事情的契机来自一个被称为“埃德科姆事件”的交易,这笔交易让黑石亏了不少钱,并惹得这只基金的LP总统人寿保险公司的首席投资官将苏世民痛骂一顿,按原文说是遭到了“劈头盖脸”的训斥。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苏世民的应对方法,他做了三件事:首先,承担这次羞辱,向那位LP保证“会努力改善”;此外,确保了债权人——提供贷款的银行——不亏钱;再次,他审查了决策机制,因为在他看来,这笔交易决策的失误之一,就是没有听取足够的、强烈的反对的声音。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苏世民在所有的决策的描述中,几乎都只讲了一件事情,就是识人。我不相信黑石不重视行业研究、财务测算,但对过去的事情复盘,乃至再讲出来,你讲了什么,往往就意味着你最介意什么,问题的关键也很大程度上会放在这里。又或者说,对一家组织结构庞大的决策者来说,“识人”就是他的工作方式,他希望从自己身上找到的结论,找到的调整路径,一定是识人。

你看,关于“埃德科姆事件”,这只是苏世民在回忆里选取的口径,并不是事实本身,因为事实永远是多维度、多层次的,是穷尽所有文字、语言这类介质也无法100%还原的一种事物。所以,透过苏世民的口径,你应当注意的是他的思考方式,他关于“失败”的应对策略,即便他得出了“调整决策机制”的结论,这也是建立在他特有的“识人”工作方式基础上的结论,如果你是一个客观环境、主观思维与苏世民全然不相通的读者,照搬一个局部的“决策机制”的结论,显然是不可取的。

最后还想谈的一点是“讲故事”。显然苏世民是长于讲故事的,这本书之所以普遍反映好读也在于此。比如有很多段落章节的线性叙事,包括背景信息、客观场景、人物着装、变化契机、直接引语、心里状态等很多元素信息来回穿插,节奏紧凑。

可还得说这个观点:讲故事不是核心竞争力,但它能让你在投资这个以沟通为主要手段的工作里的每个环节上都占得先机。所以,这本自传从概念上来说,是记录了黑石这份事业;从文本上看,是苏世民讲故事,他塑造了一个真诚、可信赖并充满魅力的人物;而对再次瞄准中国市场的黑石来说,这本刚刚出版的鲜艳的红皮书,就是苏先生手里握着的敲门砖。

相关推荐

苏世民自传是一面镜子还是一块砖?
苏世民成功投资的十五条法则
张磊、郁亮对话苏世民:今天,机会在中国
黑石太宗苏世民给创新者提的54条建议
沈南鹏对话苏世民:先于大趋势而动,大概率会成功
沈南鹏对话苏世民:疫情后中国的增长将领先全球
苏世民对话沈南鹏:我不希望我的公司里有“付费观众”
保守中冒险,华尔街之王苏世民的7条原则 | 超级观点
沈南鹏对话苏世民:哪些投资和人生原则能帮我们穿越周期?
焦点分析 | 董明珠、苏世民之后,抖音带货加速“造星”

网址: 苏世民自传是一面镜子还是一块砖?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9478.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