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格局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格局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笔记侠”(ID:Notesman),作者:高坤,36氪经授权发布。

内容来源:笔记侠为吴军《格局》读书笔记。

作者:高坤,读书笔记达人,善读、思辨、内省,聚焦85后零售职场管理。

责任编辑 | 浮灯

我们经常能在工作生活中看到,有的人追求重复的成功和可叠加式的进步,而有的人则满足于自己的某件事做得快、做得漂亮。

就其根本,在于格局。

可是格局究竟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建立自己的格局?

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智能时代,没有人能够预测未来。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担心自己落伍而拼命奔跑,觉得凡是和变化、新技术有关的都是好的,都需要追随,而忘了一些不变的道理。我们过去的思维方式和对价值的认识需要与时俱进。

未来确实不是一个我们能轻易获得享受的时代,而是一个需要我们利用聪明才智获得机会的时代。我们最需要的,就是能在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中,看到一个大时代趋势的思维格局。

格局不同,结局不同。

回想身边那些做成事、有建树的人,他们的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格局都超乎寻常地大。

如果我们相信未来会比今天更好,坚信自己生活在一个好的时代,便要认识到这个时代的特征和规律。

寻找快速变化中的永恒,使用正确的方法,做那些能够不断让自己获得可叠加式进步的事情,立于不败之地。

一、建立格局的三维

所谓格局的建立,不仅是一个人胸怀宽广、眼光高远所能达到的。

格局是一个人对局势、态势的理解和把握,对事物所处的位置(时间和空间)及未来变化的认知程度。格局是一种立体的立维,融合在了人类一切的行为中。

1.人在方向选择上的格局差异

即使搭上了时代和企业持续发展的快车,人的格局是决定我们最终能站多高、走多远的关键。

比如,在同一个时代做风险投资,J.P.摩根和马克.吐温由于格局不同,投资的结果就有天壤之别。

金融巨子J.P.摩根应当算美国最好的天使投资人,他在爱迪生还未发明电灯前就投资了这位天才发明家。如果他仅仅投资了爱迪生,只能算是运气好。事实上,他还投资了爱迪生的竞争对手特斯拉,以及无线电通信的发明人马可尼。

对J.P.摩根来讲,他投资的其实不是某个具体的发明家或某一项技术,而是“电”这个未来的产业,这就是格局大。

而同样做天使投资的大文豪马克.吐温的格局就差多了。他是位了不起的作家,一生挣了无数版税,投资却都打了水漂。马克.吐温的问题在于,他只从自己的需求出发,希望通过投资控制一些出版公司。他只看到一家企业,而非一个行业。

这说明了人在方向选择上的格局差异。

那些成功的人,他们十分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有非常明确的方向,然后用正确的方法沿着这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他们并不贪图步伐有多大,但是因为从来不去做(或者很少做)南辕北辙的事情,反而总是先人一步到达终点。

一个人能明确自己的位置和方向,根据自己的能力掌握好节奏,已经在格局上领先于同辈人了。相反,一事无成的人常常跑得很快,却在锲而不舍地兜圈子,或者受到环境的诱惑而不断改变方向,甚至干脆背道而驰,几年、十几年后回头看,又回到了起点。

2.格局的认知力

明确了位置和方向后,格局的大小就要看采取行动的方式。在这一点上,格局大的人追求的是重复的成功和可叠加式的进步,格局小的人满足于自己的某件事做得快、做得漂亮。

一个二流的网球选手,偶尔也能发出ace球(发球直接得分),但那种成功很难重复。而顶级的选手能够在每场比赛中不断发出ace球,比如伊尤尼塞维奇(20世纪末最优秀的网球运动员之一),他曾经在一年内的正式比赛中发了近1500个ace 球。

如果仔细分析二流选手和顶级选手的动作,就会发现二者有巨大不同。后者不仅动作标准,更重要的是,每次发球动作的一致性高,简直就像一个发球机。

对大多数人来讲,获得偶然的成功并不难,难的是逐渐让成功从偶然变成必然。

回到J.P.摩根和马克.吐温投资的例子上,二人除了在方向的判断上有差异,投资的方法也不同。

作为职业投资人,J.P.摩根在做投资时严格遵循投资规范,不受个人好恶的影响。看到电会改变世界后,他就义无所顾的云投资;看到给特斯拉的投资不会有结果时,就果断止损;看到爱迪生和马可尼能够不断发展,则加倍支持。

今天的风险投资依然必须遵守这个原则,不断追加成功的投资,及时退出失败的项目。

相反马克.吐温的投资方式有很大的随意性,他主要根据自己的喜好操作。因此,马克.吐温即使偶尔投资成功,也会因为后来不断的失败把之前挣的钱损失掉。

做到高速率、可叠加式的进步,也要学会适当的做减法,懂放弃。放弃森林中各种小岔路上风景的诱惑,才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

事实上,不确定性是我们这个世界固有的特征。人贵在自知,知道自己的长处,也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在这个边界内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股市上,很多散户被戏称为“韭菜”,因为总是被“割”。很多人将自己的厄运归罪于市场,但是这说不通。因为所有的股票交易都是自己操作的。

散户在股市上亏损的根本原因在于,把偶然的成功归结为自己努力的必然结果,把失败归咎于别人,对市场完全没有敬畏之心。

于是,一次或几次小的成功必然伴随着巨大的失败,甚至是无法翻身的灭顶之灾。

著名哲学家康德最赞同和敬畏两种东西,一是头顶上的星空,二是心中的道德律。

要提升自己的格局,先认识到超出个人能力之外的力量——它可以是头顶的星空,也可以是心中的道德。只有敬畏这样的力量,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

3.势能的积累,造就格局所达到的高度

人类历史上不乏天才,但在17世纪之前,科技上的重大发明和发现都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会出现,而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17世纪之后,在哈维、笛卡儿等人总结出科学方式之后,科学家们在这些基础上,成就不断涌现,人类社会开始飞速进步。这是由于叠加后的势能,带来指数级别的提升效率。

我所在的零售行业也是如此,当我在一家类属零售行业前三的品牌企业就职时,每年稳定增长的销售额,逐步优化扩大的市场规模,持续可观的绩效分红……它呈现的是一个全方面的,不断良性发展中。

而我所做的,除了努力付出、创造出一定的价值以外,更多的是因为,我刚好在它发展势头良好的时候,站在了这里。

就像我们坐在一艘高速行驶的战舰上,带动前进的已不仅仅是努力的个体,是从量变到达质变后的势能在推动。

所以除了要有一个正确起点外,每往前走一步,都要聚集足够多的势能,让每一次成功都成为下一次成功的基点,而不是每一次都要重新开始。这便是可叠加式进步的回馈,我们享受的也是发展势能带来的红利。

二、时代的格局思维

好的时代会给予人更多机遇。在决定人命运的因素中,时代因素占了很大比例。

生在一个好的时代,生活幸福、事业有成的概率就大。著名作家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就表达了:好的时代会给予人更多机遇。

对于一个人来讲,生逢其时是最大的幸运。生活在今天的人,都可以算是生逢其时,不仅赶上了中国发展的最好时期,而且生活在全球没有大的战乱环境中。

生在这个时代,就要做和这个时代相契合的事情。认清时代、认清了环境,选择对该做的事情,接下来能否做成,就看如何做了。

拿破仑与比尔盖茨同样伟大,但这个时代,更需要比尔盖茨这样的人。能创造出比别人好的东西,才能体现自己的力量。

1.拥有主动性思维,至关重要

现在提到电商,很多人会想到阿里巴巴,觉得阿里巴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先发优势。

其实,在十几年前,阿里刚开始做电商时,前面已经倒下了一批电商公司,有一个最著名的8848.com,它是以珠峰高度命名的。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在公司倒闭后说,中国不具有做电商的土壤。

因为当时没有网上支付,没有信用体系,没有方便的物流,交易的各方缺乏诚信和相互的信任,供货方不规范的手工操作导致管理成本很高。

在所有人不看好中国电商环境时,阿里巴巴成功了。

他比前辈强的地方并不在于技术更好、产品更漂亮。马云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团队做事情的主动性。

没有支付手段,马云就自己做一个,没有信用体系,团队就建立一个,没有好的物流,马云就让公司出面和物流企业谈一个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条件。

本着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的主动性,花了几年时间,不断蜕变适应市场需求,基本解决了电商会遇到的主要问题,然后有了后来的成功。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代都更需要主动性,因为变化太快,只有主动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现在企业的主营业务和10年前相比,都有了巨大变化。零售业、电商、各类消费行业,以及个体发展,没有主动性的经营思维,很快就会被淘汰;

主动做事的收益或许不会在一两天内显现出来,但是长期坚持下来,主动做事的人就能和其他人拉开距离。

到了关键的时候,只有拥有主动思维,奇迹才会发生!同样,没有主动性的个人,处境会越来越艰难,因为我们从事行业的消失速度,远比我们想象的快。

2.个性化与时效性的时代思维 

有一期的十三邀,是许知远采访了罗振宇老师。

罗老师讲,认知力是人与人之间的唯一壁垒。原来有大量的壁垒,血统、出身、城市、学历、官职、社会地位等,这个时代越来越只剩下认知壁垒。认知发展趋势和认知自我行为,有无方向性差异。

当代是追求效率的时代,罗老师所做的就是满足现代人对于高效率获取知识的一种需求。知识的速成也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他说:“我就干一件事,把成本用足,让大家的知识视野极速扩张。“

罗辑思维的用户群体相比中国的网民数量,甚至相比一些新媒体的读者数量都不能算大,但是它卖书的效果非常好。有人得这是罗振宇个人的魅力,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是罗辑思维的个性化做得好。

在中国,名气比罗振宇大的人多的是,但是他们无论写书还是卖书都达不到罗辑思维的效果,因为那些人并不知道一本书的读者在哪里。

很多出版社开出的必读书单,包含多达二三十本的图书,对于每个具体的读者而言,里面有两三本适合他们就不错了。

这倒不是说那些出版社开出的书单不好,而是因为阅读这件事完全是个性化的,不能指望所有读者都爱读10本特定的书。这也不是出版社不想做个性化推荐,而是无法知道有谁买过它们出版的书。

罗辑思维的用户数量可能只有中国互联网用户基数的10%不到,甚至更少,而对某本特定的书感兴趣的读者常常只是这一用户基数的1%。但是,只要知道这1%的人在哪里就可以了。这是个性化的时代,个性化的红利由此产生。

在未来,不仅企业的产品需要通过个性化获利,每一个人也需要往个性化方向发展。要求所有人都有一样的表现是工业时代的特征,因为只有那样才能保证行动一致,做出来的东西品质才能一致。

在未来的智能时代,凡是可以重复的事情可以由智能的机器去完成,对人的要求不再千篇一律,而是要求人有自己的个性。人因为有个性才可爱,才变得不可替代。

除了个性化,还有时效性。那些不上班去看奥运会开幕式,半夜爬起来看球赛,花钱看直播,高票价看首映的人,主要是出于时效性的心理。在产品刚发售的前几天买苹果手机的人,也是如此。

如果说看电影、买手机多少有点出于面子的考虑,那么买一些知识产品,先获得者就会比后获得者多少有一点儿竞争上的优势。

在美国,新书上架的次序是先精装、后平装,此外,几个月后各个社区图书馆都会上架新书,供大家免费借阅。也就是说,只要你有耐心等,最终可以获得免费阅读。

但是,畅销书精装本的销售都不小,因为很多人觉得自己及早看到了书中的内容后,会在某些方面变得更主动,比如获得了谈资,或者了解了新知识、新共具。

不仅商品和服务有时效性,人的技能也是如此。很多人都知道需要终身学习,但是未必知道这背后的道理。终身学习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领先同辈人一步,以便成为时效性的人才,避免在低水平上的竞争。

3.过剩时代,强调创造优质价值

在信息时代,随着互联网将一切变得有,信息透明化,商品流动快,造成优质和劣质商品的价值差越大。

谷歌开发无人驾驶汽车的工程师莱万多夫斯基(Tony Levandowski)在短短的几年里收入上亿美元,而末流的游戏开发工程师月收入不过1000美元,低于贫困标准。

随着信息流动性增强以及智能技术的提高,个别能力超强的人可以在技术的帮助下发挥巨大作用,行业里不再需要四流、五流的从业者了。中国的情况也类似,最好的游戏设计者一年能挣上千万,而大量的游戏设计从业人员收入极低。

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律师、会计师、投资经理等),一等水平专业人士的收入是行业平均水平的几倍到十几倍。这种从结果上看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在企业和机构组织内部,优秀的领头羊很容易实现赢者通吃。

一流企业中的一流员工和三流企业中的三流员工之间的差距,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大势差。

总有很多人认为,技术的进步能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让每个人的机会趋同。遗憾的是,每一次重大的时代进步都让价值差越来越大,最好的资源不是变得更多,而是变得紧缺。

在每一个时代总能看到有变革需要的人,但是,仅仅谈改变是没有意义的,变好才是目的。我们能够有足够的定力,相信真理就是在经验面前站得住脚的东西,坚持往好的方向改变,就能远离失败,离成功更近一步。

现在过剩的不仅是商品和信息,还有人才。

回到个人,大部分人几乎不会做投资,更不会去创业,但是或多或少地希望被关注。这本身没有问题,毕竟通过关注而获得财富合情合理。但是,有两件事值得我们思考。

首先我们凭借什么获得关注?应该是我们提供的价值。互联网上从来不缺信息,在信息可以随意复制的年代,创造信息不是什么难事,提供自己特有的、人们不知道或者不了解的信息才有价值。

作为个体的人,如果能比同行的平均水平好那么一点点,就会受到欢迎;如果好一个数量级,就会有人出数倍的溢价邀请你做事。相反,如果你比周围人差,你的劳动即使免费的都没有人要。

未来是一个过剩的时代,物质会过剩,内容也会过剩。

最宝贵的是人的时间和注意力。无论是想得到关注,还是关注别人的,都需要记住一个关键词——优质。

无论是输入和输出,都需选择有用且优质的信息。

每位个体及企业,要不断改进其所创造事物的深层优质价值,这也是在进一步提高我们为之付出的时间价值,更是提升了一个时代的价值。

这样的未来,才是好的未来。

相关推荐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格局
比原子弹更重要的问题:计算机如何让人变得更聪明?
新华社谈网络“云盘”:比容量更重要的是安全
比“5G有多快”更重要的,是5G将带来哪些改变
比毛利率更重要的,是企业的护城河
泛知识类视频会改变短视频行业格局吗?
弘章资本翁怡诺:零售最重要的是格局之战
量子计算是比互联网更重要的事情
恒业资本江一:基本面比情绪面更重要
云游戏,玩什么比怎么玩更重要

网址: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格局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8782.html

所属分类:技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