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译局是36氪旗下编译团队,关注科技、商业、职场、生活等领域,重点介绍国外的新技术、新观点、新风向。
编者按:科技圈最喜欢讲颠覆性的故事,当今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肯定会被下一波初创企业所取代,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从IBM到微软,再到当今的苹果、亚马逊,新的范式转移往往会带来新的时代变迁,人们会觉得属于IBM、微软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会有更多新的范式转移。但是,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 认为,如果拉长时间线,IBM、微软开启的时代可能仅仅只是个开端,它们的影响力才刚刚开启,未来可能并不会出现新的范式转移,而是在当前的基础上无限延伸,就像曾经的汽车行业一样。本文源自 Stratechery,原文标题是: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美国第一家汽车制造商杜利亚汽车公司成立于1895年,在接下来的五年内,美国又出现了34家汽车制造商。
接着,汽车制造行业出现了大爆发,在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1900 - 1910年),又有233家汽车制造商成立,1910 - 1919年间有168家汽车公司成立。此后,新的汽车制造商成立的节奏开始放缓:
图:20世纪,美国汽车制造商新增数量
实际上,这种节奏一直从20世纪20年代延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20世纪20年代,汽车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三巨头”(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的局面;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一家由很多小品牌汽车制造商合并而成的汽车公司AMC成为一匹黑马,为“三巨头”带来了短暂的挑战,但是汽车制造市场基本上还是被“三巨头”垄断,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直到进口汽车开始出现。
虽然新汽车制造商的增长出现了停滞,但并不意味着汽车的影响力降低了,事实上,20世纪后半叶汽车的影响才真正得以呈现,包括对郊区的发展,对大型零售商的影响,可以说汽车影响了一切。社会转型的基础是汽车,而不是汽车制造商。
科技圈最喜欢讲颠覆行业的故事。当然,如今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公司肯定会被下一波初创企业所取代,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事实上,这正是半个世纪前发生的事情:IBM的大型机垄断地位突然受到来自DEC、Data General、Wang Laboratories、Apollo Computer和Prime Computers等公司的小型计算机的挑战。结果,不到十年的时间,小型计算机被MITS、苹果、Commodore和Tandy等公司的个人电脑所取代。
然而,最重要的个人电脑还是来自IBM,但是它的操作系统来自微软。IBM凭借其强大的分销渠道,使IBM PC立刻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个人电脑,在企业中尤其受欢迎;而微软提供的API创建了一个持久的双边网络,使微软成为该行业20年来最强大的公司。
然而,这种现象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首先,互联网的发展将最重要的应用环境从操作系统转移到了web端;随后,移动设备的出现将最重要的交互环境从桌面转移到了口袋;接着,突然之间,谷歌和苹果又成为了消费领域最重要的品牌,而微软则将重心重新聚焦于云计算,与新的竞争对手亚马逊争夺市场。
任何关于技术统治地位的讨论都离不开三个时代:IBM时代、微软时代和当代。现在,像谷歌、苹果这样的公司可能处于市场统治地位,但是IBM和微软曾经也是如此,而且,就像IBM和微软的统治时代过去了一样,当今占据统治地位的公司也会黯然失色。A16Z 的著名投资人本尼迪克特·埃文斯(Benedict Evans)在他近期的一篇博客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科技行业喜欢谈论一个企业的“护城河”——某种产品或市场机制,会形成根本的结构性壁垒,只有更好的产品并不能从竞争中突围。但是有几种办法可以让护城河失效。有时国王会命令你把护城河填平,把城墙推倒。这就是国家干预的天外救星——反垄断调查和审判。但是有时河道会改变方向,或者港口会淤塞,或者有人会翻山越岭开辟一条新通道,或者贸易路线会转移,导致尽管城堡固若金汤,但是却会慢慢变得越来越不重要。IBM和微软就是这样。他们之间的竞争不是又一家大型机公司或又一个PC操作系统的竞争,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同样的根本性的用户需求,或者创造更重要的新需求。微软时代的 Web 并不是遇水搭桥,而是绕开走,让 IBM 的护城河变得无关紧要。当然,这一点并不仅限于技术行业,铁路公司和远洋客轮公司也没有转型去做飞机。但那些公司已经经营了一个世纪——而 IBM 和微软只能各领风骚20年。
这些都不是反对监管技术任何的特定问题的理由。如果一家公司滥用今日的统治地位,我们也不能用它会在20年内失去这一统治地位来作为反对干预的理由——就像凯恩斯所说那样,“从长期看我们都要死的”。这同样也适用于与市场支配地位关系不大或毫无关系的问题,比方说隐私(尽管大家有时无法理解这种区别)。相反,当大家宣称这些公司是不朽的时候就有问题了,这么说其实是拒绝一切过去的证据,而声称不管怎样永远都不会出现技术的更新换代的话,似乎是不明智的。
按照这种对技术统治地位的理解,时代变化的驱动力是一种范式转移:从大型机到个人电脑,从桌面应用程序到web,这种转移先是发生在个人电脑上,然后发生在web端。每一次范式转移都会让一家新公司占据统治地位,当下一次转移到来时,也会有新的公司崛起。
那么,下一次范式转移会是什么?
“时代变化是不可避免的”这一论点暗示了范式转移是自成一格的。个人电脑是一个离散事件(Discrete Event),互联网是另一个,移动设备是第三个。现在我们只是在等着看下一个离散事件会是什么——也许是增强现实(AR),或者是语音助手。
事实上,我认为恰恰相反。Benedict Evans 所写的在技术领域推动时代变化的重要范式转移,只是更大的一种模式的一部分。
从大型机开始:大型机最主要的交互模型是穿孔卡片,在执行程序时,必须把将卡片插入读卡器,等待电脑把程序读入内存,执行程序,然后给出结果。由于I/O(输入/输出)层直接链接到应用程序和数据层,所以计算是成批进行的。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个人电脑如此具有革命性。用户可以随时访问自己办公桌上的电脑,而不必等到轮到自己时才能使用大型机。尽管如此,个人电脑,尤其是在企业环境中,不仅要与大型机共存,而且越来越多地会与内部网中的服务器共存。I/O层、应用程序层和数据层正逐渐被分离,但它们都是终端:用户必须回到办公桌前,连上网络才能进行操作。
最后一点,我想说一下为什么云和移动设备(通常被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范式转移)是紧密相连的。云意味着用户可以从任何地方访问应用程序和数据,移动设备使得I/O层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两者的结合才使计算变得连续、完整。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环境似乎是所有这些变化的逻辑端点:从批处理到连续计算,从不同房间的终端到口袋里的电话,从磁带驱动器到全球各地的数据中心。依据这种观点来看,个人电脑/楼宇内服务器时代不过是在一个在某种范围两端之间的垫脚石。
这种表达隐含的观点是显而易见的,虽然它感觉有点异类:未来可能不会出现重大的范式转移,也不会伴随着大的时代变迁。从某种程度上看,现在的某些技术确实有了进化,优势明显,例如,在云领域,超大规模企业最好能处理物联网产生的大量数据,而新的I/O设备,如增强现实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者语音设备都只是手机的自然延伸而已。
换句话说,今天的云计算和移动设备公司(亚马逊、微软、苹果和谷歌)很可能成为21世纪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在技术的开局时代,每年都会出现新的挑战者,如今,这个时代的早期要结束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技术的影响力在某种程度上减弱了,实际上它的影响力才刚刚开始。
事实上,我们在观察消费类创业公司时,也发现了同样的特点。很少有公司是纯粹的“科技”公司,试图颠覆占统治地位的云计算和移动设备市场,相反,他们会把自己的存在视为一种假设,并试图以一种以前不可能实现的方式改造社会。而这也正是汽车行业发生的事情:它的存在本身不再有趣,但它的存在却改变了一切。
译者:杨志芳
相关推荐
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一个时代的早期结束了
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信息的定义
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互联网竞争的一个监管框架
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Facebook、Libra与“持久战”
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谷歌与环境计算
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整个科技行业需要变革
知名科技博主Ben Thompson :苹果 OS X 系统的终结
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Slack 社交网络
知名分析师 Ben Thompson:Apple是科技公司吗?
知名科技博主:Facebook的平台机遇
网址: 知名科技博主 Ben Thompson:一个时代的早期结束了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6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