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创始人被逼宫,股市暴跌:WeWork风雨不断的IPO之路

创始人被逼宫,股市暴跌:WeWork风雨不断的IPO之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锌财经,作者|陈凯乐

一度相传将在9月进行IPO的独角兽巨头,创始人在日前被逼宫。

共享办公空间巨头WeWork母公司证实,WeWork首席执行官Adam Neumann(诺伊曼)将因争议而辞职。该公司副主席Sebastian Gunningham(冈宁安)和首席财务官Artie Minson(明森)将接任联合首席执行官,而Neumann将担任非执行董事长。而在新的管理层到位前,WeWork不太可能进行IPO。

经历了估值腰斩、上市延期、长期亏损的WeWork,想要IPO的愿望似乎变得遥遥无期。

1 被逼宫的诺伊曼

在今年1月份,得到软银注资的WeWork,估值一度高达470亿美元,更计划将于今年9月进行IPO。根据路透社的消息,如今的WeWork的估值,已经低到100亿美元。

估值的暴跌影响了IPO,也直接引发了股东的不满,“逼宫”的正是软银,根据外媒的报道,在由母公司We Company 召开的由7人组成的董事会会议上,为了逼迫诺伊曼辞职,软银设法争取到了多数人的支持。

诺依曼在声明中表示,“近几周来,针对我的审查已经成为一种重大的干扰,我已经认为辞去首席执行官一职符合公司的最佳利益。”

矛盾不是一天产生的。在此前,掌握了WeWork1.15亿股股份的诺伊曼,因为强势的性格,曾经一度和最大股东软银分庭抗礼。从软银一开始推动公司IPO到敦促诺伊曼撤回在WeWork S-1文件中使用的措辞,如“提升世界意识”,诺伊曼都选择拒绝。而在WeWork的估值遭到大幅下调后,诺伊曼依旧不顾软银反对,继续坚持进行IPO。若IPO继续下去,软银的投资价值首当其冲会受到伤害。这一切,无疑都刺到了孙正义。

而被逼宫的诺伊曼,也减少了股票表决权力。消息人士指出,诺依曼有投票权的股份将从10:1减少到3:1,这意味着他将不再拥有多数投票权。

2 WeWork的两大痛点

根据外媒报道,此次接替诺伊曼的两个人之中,明森曾是时代华纳有线公司首席财务官,在2015年加入了We Company。而冈宁安则有多个大型企业的背景,先后就职于亚马逊、苹果和甲骨文公司等巨头公司,担任过高管。

然而诺伊曼留下的摊子并不好收拾,两人不得不面对的前任总裁留下的一地鸡毛的局面。WeWork在6月份的季度亏损已经超过6亿美元,而且面对破裂的股东关系,以及悬而未决的共享经济,明森和冈宁安手里握着的十分烫手的山芋。

两人就在公司的备忘录中写道,“我们预计未来的决策会很艰难,因此每个决定都将通过严格的分析做出,我们会始终维持公司的长期利益和健康稳定。”

而摆在诺伊曼和明森面前的,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WeWork缺乏科技基因

WeWork主营业务是联合办公,是将大面积的办公空间拆成工位,以灵活的租期出租给小公司和个人。其商业模式是基于批发和零售,并不存在革命性,也毫无破坏性。

正因如此,自递交IPO申请开始,外界的质疑和群嘲就未曾断绝,华尔街与美国媒体直接称其为“独角兽中的极品”,甲骨文创始人埃里森更是公开嘲讽“几乎没什么价值”。

而在传统开发商的眼中,WeWork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的“服务式办公室。”经过PPT的包装,才一下子被捧上了天。

WeWork空有一颗科技的心,实际上却是传统的命。如何解决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是两人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第二,在于共享经济的盈利模式问题

长久以来,关于共享经济的盈利模式,一直是各大企业的心病。融资、烧钱、抢占市场,上市,这样的模式被证明是走不通的。

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此前,先后凭借共享经济脱颖而出的Uber、Lyft两大出行巨头,在经历IPO后,日子也不好过。今年5月登陆纽约交易所的Uber,上市当天就遭遇估值腰斩,从上市前的1200亿美元,直接跌落到上市当天的697亿美元。除此之外,在上市后短短两个月时间里,Uber就一口气裁掉了435名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同样在2019年3月上市的Lyft,在上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一季度亏损超11.4亿美元,超过该公司2018年全年的亏损额。

盈利无望、亏损不断,如何快速扭亏为盈,一直是共享经济独角兽们身上的伤疤,一碰就痛。同样的命运如今也降临到了WeWork的头上。根据媒体的报道,We Work在过去三年亏损就高达30亿美元,19年上半年的更是高达23.6亿美元。企业只能靠输血,而不能造血,这是任何投资机构都不愿看到的。快速盈利,目前来说显得极为迫切。

对新上任的冈宁安和明森来说,既要顾及眼前,更要放眼未来。

3 心力交瘁的孙正义

孙正义曾经公开表示,“WeWork就是他的下一个阿里巴巴。”后者的市值,如今已经高达4466亿美元。

在他的支持下,WeWork借着软银的投资,迅速扶摇直上,成为共享经济中的独角兽。根据媒体的报道,软银先后投资了一百多亿美元,到了2019年初,又投给WeWork20亿美元。截至撤销诺依曼之前,软银集团已经持有WeWork29%的股权,成为最大股东。

对自己亲手培养起来的WeWork,孙正义自然寄托着不一样的期待,甚至想直接控制WeWork。早在去年6月份,就有媒体报道软银集团正在洽谈以150亿到200亿美元的投资,来换取WeWork的多数股权,以达到对其直接的控制。但最后,因为软银远景基金的重要投资方———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资基金(Saudi Arabia’s Public Investment Fund)以及阿布扎比的穆巴达拉投资公司(Mubadala Investment Co.)明确表示拒绝,计划才宣告失败。

而在诺依曼掌权期间,孙正义更是操碎心了。软银正在募集新的基金,而WeWork 在IPO的延期,也会其造成直接的影响。根据媒体报道,新基金规模高达1080亿美元。

WeWork是否会成为孙正义口中的阿里巴巴尚未可知,但给孙正义带来的麻烦,却是不小的。

在历经IPO延期、CEO辞职后,WeWork未来将何去何从,锌财经将持续关注。

相关推荐

创始人被逼宫,股市暴跌:WeWork风雨不断的IPO之路
被WeWork放弃的软银,阵痛还是灾难
被WeWork放弃的软银,阵痛还是灾难?
被软银追捧的WeWork估值腰斩,IPO之路能否顺利?
IPO失败估值暴跌 WeWork与软银高管遭股东集体诉讼
最前线 | CMO被传离职,还丢了大客户谷歌,WeWork 麻烦缠身
频频被点名后,墨迹天气IPO之路如何走
WeWork CEO遭“逼宫”后辞职 投票权从10:1变成3:1
WeWork上市失败,独角兽投资者开始寻找“自救”之路
WeWork遭遇IPO滑铁卢,共享办公行业最大危机被揭开

网址: 创始人被逼宫,股市暴跌:WeWork风雨不断的IPO之路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3222.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