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8日,一则重磅消息在3D打印行业乃至整个财经领域掀起波澜:金属3D打印机制造商Desktop Metal根据美国破产法第11章申请破产保护。
这家曾被誉为“制造业颠覆者”、巅峰市值近6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30亿元)的技术先锋,在提交破产保护时市值已缩水至不足5000万美元。作为曾经在行业内熠熠生辉的明星企业,其陨落之路令人唏嘘,这背后所反映出的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更与整个行业的发展态势息息相关。
3D打印行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经历了投资过热的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对制造业创新的需求增加,大量资本涌入该行业,推动了众多企业的快速发展,Desktop Metal便是在这一浪潮中崛起的典型代表。
Desktop Metal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其创立有着深厚的技术和行业背景支撑。创始人团队堪称豪华,包括A123Systems的创始人兼Northbridge Venture Partners的前普通合伙人Ric Fulop,以及四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Ely Sachs、Chris Schuh、Yet-Ming Chiang和John Hart。
这些创始人在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们看到了3D打印技术在金属制造领域的巨大潜力,决心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商业应用。
在成立初期,Desktop Metal专注于金属粘合剂喷射工艺的研发。这种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设备相对小巧且打印速度较快,能够适应办公环境等多样化场景的需求。凭借着创新的技术理念和强大的团队背景,Desktop Metal于2017年推出首款量产系统Studio System,售价12万美元,震动业界。
这一动作迅速吸引了资本市场的目光。Lux Capital、NEA、KPCB等顶级风投争相入场,谷歌旗下GV、宝马、劳斯莱斯等产业资本加持。至2020年,公司已完成4.38亿美元私募融资,估值达25亿美元。
真正的资本高潮在2020年12月到来。Desktop Metal选择通过SPAC反向上市,与Trine Acquisition Corp合并登陆纽交所。彼时SPAC热潮汹涌,叠加“工业4.0”概念狂热,公司估值被推至惊人的23亿美元。尽管2020年前三季度营收仅1300万美元,但上市后股价更一度飙升至34.94美元,市值逼近60亿美元,是全球市值最高的3D打印公司。
资本市场的狂热为Desktop Metal蒙上耀眼金纱,却也埋下隐患:SPAC机制对早期企业盈利能力的宽容,掩盖了其商业化进程的脆弱性。
上市后的Desktop Metal开启了激进的扩张模式。在2022-2024年间,Desktop Metal累计耗资3.7亿美元进行了6起并购。
先是以3亿美元收购德国的EnvisionTEC,将事业版图进一步拓展至医疗领域,因为EnvisionTEC在牙科行业的3D打印技术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其品牌在美国市场位居第二,在中国也享有较高知名度。
随后,公司又陆续收购了美国树脂制造商Adaptive3D、美国木屑初创公司Forust、比利时多材料粉末沉积制造商Aerosint、德国砂型和金属粘结剂喷射厂商ExOne、意大利液压系统制造商Aidro、英国粘合剂喷射(BJT)初创公司Meta Additive等企业。
通过这一系列从材料到工艺的频繁收购,Desktop Metal构建起了全面的集成增材制造解决方案组合,并雄心勃勃地开始打造属于自己的增材制造2.0版,试图在3D打印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但激进的扩张没有让站稳脚跟反而拖进了深渊。从创新协同上看,其收购所获得的专利中,经波士顿咨询2024评估,仅32%转化为量产技术,这暴露出公司在技术整合上的严重问题。不同公司的技术体系、研发团队和企业文化存在差异,Desktop Metal未能成功将收购来的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形成协同效应,导致“技术拼盘”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这种战略调整的失效,使得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失去优势,陷入了经营困境。
从财务角度来看,2021年大规模的并购行动不仅未能有效整合资源,反而加剧了公司的亏损。其2023年年报数据显示,这一系列整合过程中的成本使得管理费用激增217%。
在技术研发投入方面,Desktop Metal长期维持着较高的研发费用率,根据2024年财报数据,这一比例超过40%。然而,其核心产品贡献的毛利率却不足15%,巨大的投入与微薄的回报之间的差距,使得公司的财务状况逐渐恶化,资本故事与商业现实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2021-2023年,公司累计净亏损超10亿美元。当2022年美联储加息刺破科技股泡沫,DM股价暴跌96%。随着融资渠道枯竭,Desktop Metal的现金流濒临断裂。2024年Q4财报显示,其自由现金流为-4800万美元,仅余现金1.1亿美元,破产危机一触即发。
由于经营业绩不佳,公司股价也受到重创,2023年11月,因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收到纽交所退市通知。财务状况的不断恶化,使得公司在市场上的信誉受损,融资难度加大,进一步加剧了资金链的紧张局面。
面对日益严峻的财务困境,Desktop Metal迎来了落幕时刻。2024年4月,Desktop Metal同意被以色列3D打印企业Nano Dimension收购,收购价格为1.793亿美元。这一价格相较于Desktop Metal巅峰时的市值堪称“骨折价”,仅为其当年收购EnvisionTEC价格的一半左右。
收购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期间因法律纠纷导致进程波折。2024年12月,因Nano Dimension未能积极推动原定于年底完成的合并,Desktop Metal将Nano Dimension告上法庭。一周后,Nano Dimension突然解雇了本次收购的主导者,任职五年的首席执行官Yoav Stern,且未宣布原因。最终,法院判决支持Desktop Metal的诉讼请求,促成了交易在2025年4月2日完成,交易完成后Desktop Metal从纽交所退市。
仅仅在完成收购三个多月后,2025年7月28日,Nano Dimension宣布其子公司Desktop Metal申请破产保护。这一决定由Desktop Metal独立董事会作出,旨在应对前管理层过往决策带来的债务和流动性压力。
Nano Dimension在收购后,似乎在财务上与这家陷入困境的子公司划清界限。Nano Dimension首席执行官Ofir Baharav强调,公司需维护财务实力,抓住战略机遇,但未明确承诺对Desktop Metal的持续支持。Desktop Metal申请破产保护后,将ExOne GmbH、EnvisionTEC GmbH、ExOne KK和AIDRO srl出售给Anzu Partners的一家附属公司,同时促进公司剩余资产在法院监督下的有序处置。
Desktop Metal的故事尚未终结。第11章程序给予了喘息之机,但其重生之路显然布满荆棘。在竞争日益激烈的3D打印行业,除了传统的3D打印企业如Stratasys、3D Systems等,新兴企业也不断涌现。若想继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和创新,以保持竞争力,这对于财务状况不佳的Desktop Metal来说,无异于难于上青天。
市场在复盘Desktop Metal的陨落时认为,其败于市场定位的模糊与收缩。公司初期主打“桌面级”金属打印,但工业客户实际需要的是生产级解决方案。当DM转向开发大型系统时,面临德国通快等传统机床巨头的激烈竞争。同时,宏观经济下行严重冲击制造业投资意愿。其2023年财报显示,其核心工业客户群采购延迟率超40%,订单可见度急剧恶化。因此,当资本寒冬降临,缺乏稳定现金流的业务模式首当其冲受到重创。
此外,Desktop Metal的困境背后也折射出了金属增材制造行业的整体阵痛。近年来,行业内大部分企业面临着技术研发瓶颈、商业化困难等问题,导致盈利能力不足,整个行业进入了调整期。除了Desktop Metal外,Velodyne Lidar、Fast Radius等多家通过SPAC上市的科技企业也相继破产或退市。
Desktop Metal的破产保护申请也为整个3D打印行业敲响了警钟。它提醒企业在追求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的过程中,必须注重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合理控制财务风险、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作者:黎曼,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曾经430亿市值的明星公司,破产了
“明星”面包店申请破产了?
巅峰市值580亿,这家电车独角兽要破产了
连亏六年、股价跌破1美元,曾经的明星公司途牛怎么了?
这个曾和 SpaceX 旗鼓相当的明星公司,如何走到了破产边缘?
复盘2021:创业浮沉,那些陨落的明星公司们
AI公司,竟也开始破产了
这家融了26轮的公司快破产了
申请破产!美国3400亿巨头崩了
一家300亿造车公司宣布破产
网址: 曾经430亿市值的明星公司,破产了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31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