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存钱收益太低,房子又不能买,还能投哪里

存钱收益太低,房子又不能买,还能投哪里

三年前,如果你卖掉一线城市的房子,转身买入标普500指数基金,今天你的资产阶层已悄然跃升——这不是预言,是正在发生的财富迁徙。 

S叔我认为, 2022年就是中国版“渡边太太时代”的元年 ,这场静默的资产大转移,将重塑未来十年的财富版图。 

为什么我如此断言?看完这篇文章或许你会得到答案!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 日本的昨天,或许是我们的今天 

1980年代的美国,通胀高到离谱,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直接暴力加息到20%,硬生生把通胀按了下去,成了教科书级别的操作。 

但副作用来了:美元利率太高,导致美元汇率飙升,严重打击了美国的制造业出口。 

这时候的日本呢?日元利率低,货币贬值,再加上汽车等制造业产品又好又便宜,借着美国的扶持,疯狂抢占美国市场。 

福特、克莱斯勒这些美国车企,几乎被丰田、本田按在地上摩擦。 

到了1985年,美国拉着日本、西德等国签了广场协议,逼着日元升值。 

日本当时为啥愿意接受升值? 

大家知道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货币升值有利于购买海外资产

一来是日本膨胀了,觉得日元升值代表国力强盛,当年日本财阀在美国洛杉矶、纽约、夏威夷等中心城市大量进行房地产投资; 

就在日本泡沫经济达到顶点的这一年,美国的地标建筑洛克菲勒大厦都被斥巨资买掉了,成为日本当年海外投资的经典案例; 

二来是冷战背景下,日本需要美国的军事保护。 

结果呢?日元升值直接掐断了日本的出口优势,制造业一下子没了竞争力。   

这一幕是不是很熟悉? 

当下咱们产能过剩、房地产缩水、消费乏力,唯一支撑就业的外贸顺差,在美元贬值通道中如履薄冰,跟当年日本的处境几乎复刻。 

S叔我认为,外贸直接间接养活了1.8亿人,外贸对中国的重要性远超房地产! 

可当基建饱和、房产萎靡、外贸承压时,巨量资金该流向何处? 

从产能过剩到资产泡沫: 日本的老路,我们会重走吗? 

日本当年的应对之策,是疯狂降息。从5%一路降到2%,后来甚至到0利率,拼命放水刺激经济。 

但钱流到制造业手里,老板们敢扩产能吗?不敢。 

因为出口受阻,库存堆成山,傻子才会再开生产线。那钱去哪了?买资产! 

全日本都在炒房、炒股,东京的土地价格号称能买下整个美国,全民陷入“不干活也能暴富”的狂欢。   

1990年,泡沫破了。股市先崩,楼市跟着垮,日本陷入“失去的二十年”。为啥跌这么惨? 

因为他们去泡沫不够狠,央行硬撑着给僵尸企业输血,资金效率低到离谱。 

反观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雷曼兄弟该破产破产,贝尔斯登该重组重组,三四年就走出泥潭。 

这一点,咱们得警醒。   

现在咱们的情况呢?房地产泡沫挤了几年,居民财富缩水,消费力上不去。央行也在降息,经营贷2.5、房贷3.0差不多,钱不算贵。 

可企业拿到钱,敢扩产能吗?看看库存数据就知道了——不敢。那这些钱会去哪? 

S叔我敢说,聪明的资金早就开始找全球的好资产了。 

2022年其实就是个关键节点:咱们的砖头资产见顶,而标普500、纳斯达克、日经指数开始发力,英伟达三年涨了10倍,这就是信号。 

渡边太太的崛起:主妇们教会我们的资产配置课 

日本泡沫破裂后,一个特殊群体登上了历史舞台——渡边太太们。 

啥是渡边太太?就是50岁以上的日本家庭主妇。日本80%的财富握在她们手里,一来年轻人没钱,二来男人赚的钱都要交给太太保管,三来已婚女性大多回归家庭,对财富保值的需求特别迫切。   

0利率时代,渡边太太们发现了套利机会:从日本银行低息借钱,换成美元去买美股、美债。美元资产涨,再加上汇率差,躺着就能赚钱。 

她们买遍全球的奢侈品,把爱马仕买成“街牌”,二手市场(中古店)繁荣得不行。 

这一幕,现在正在中国上演。 

咱们的财富结构里,中年女性同样掌握着家庭财政大权,而国内资产收益率越来越低:房子不涨了,理财收益跌破3%,股市起起落落。 

S叔我2022年就说过,中国版渡边太太时代来了。这两年,买标普500的、配黄金的、布局港股的,早就拉开了差距。 

三年前同个阶层的人,有人死守房产,有人买了海外资产,现在已经不是一个世界的人了。  

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 全球资产配置不是选择题,是生存题  

有人说,S叔你老是说海外资产,是不是崇洋媚外?我跟大家说,这跟爱国没关系,是生存逻辑。 

你以为北京朝阳区的房价只由国内政策决定?错了,美联储加息、美元潮汐,哪个不影响咱们的资产价格?   

日本渡边太太的核心逻辑,就是“低息借钱买高收益资产”。现在咱们的融资成本虽然比以前便宜,但是绝对值比当年的日本依然还是贵的。 

第二个是银行现在给个人贷款,其实比以前好贷多了。你们经常会收到银行的电话说,需不需要钱,可以给你授信多少钱,对不对?因为大量的钱在金融体系里面空转。

那这些钱最终会去哪?必然是流向全球那些能赚钱的资产。   

S叔我十年前到香港,也不知道能干嘛,但我知道“走出去才有机会”。 

现在的年轻人,盯着国内的房子、A股的涨跌,格局还是小了。你看看英伟达,三年涨10倍;看看标普500,历史新高;看看黄金、比特币,哪个不是全球资金在追捧?   

有人说,500万以内不需要理财。这简直是扯谈!不管你有多少钱,财富认知才是根本。没有认知,就算有一个亿,也能亏成负数。 

邓成波家族600亿资产,几年就败光了;有些老板守着内地房产不放,结果三年跌掉首付。这就是认知差带来的阶层分化。 

香港: 全球资产配置的桥头堡  

S叔我必须强调,香港未来几年的窗口期,咱们中产以上的人一定要抓住。它现在是最大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左手牵着内地,右手连着全球,这种定位太牛逼了。   

为啥说香港重要? 

第一,人民币国际化必须靠香港。中美贸易战打了这么久,货币不流通怎么玩? 

香港就是人民币出海的桥头堡,未来会有大量人民币资产在这里沉淀——港股、保险、存款,都是机会。 

第二,全球资本避险需要香港。现在国际局势乱糟糟,香港的资产既能对接中国的增长红利,又能享受全球流通的便利,主权基金、养老基金能不抢吗?  

有人担心香港“内地化”,这是好事啊!以前被外资控制,现在变成人民币离岸中心,这是升级,不是降级。 

你看恒生科技指数,今年涨得多好?宁德时代这些内地好公司,为啥要去香港上市?就是为了让全球资金不用换人民币,直接买中国资产。   

S叔我建议,配置香港资产可以分两步:短期看港股,抓科技、金融的机会;长期配港险,锁定稳定收益。 

至于香港的房子?除非你真有自住需求,否则别碰——成熟投资人早就不把房产当核心资产了。  

中国版渡边太太时代: 你准备好了吗?   

2022年,其实就是中国版渡边太太的元年。 

S叔我大胆预言:未来三年,全球资产的分化会更严重。你守着内地的存量资产,可能不亏,但绝对跑不赢那些布局全球的人。 

渡边太太们当年靠“借钱买全球资产”跨越阶层,现在这个机会摆在咱们面前,就看你抓不抓。   

最后,投资的核心不是技巧,是眼界。你只有看过日本的泡沫、美国的复苏、香港的转型,才知道钱往哪流。 

中国版渡边太太的时代已经来了,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大的世界。   

你觉得,三年后的你,会是守着贬值资产叹息,还是握着全球优质资产微笑? 

答案,其实就在你今天的选择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Spenser”(ID:spenserandhk),作者:香港S叔,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推荐

存钱收益太低,房子又不能买,还能投哪里
多存钱,为明天
悲催!现在的形势还是尽量苟着吧
“特种兵式”存钱,年轻人的新风潮
年轻人存钱“上头”:一边“抢”大额存单,一边砸钱囤黄金
厌恶风险的年轻人,选择跨城存钱赚利息
存不下钱的这代人:从存钱矛盾中,窥见东亚人焦虑的一生
赚得少,花得多:小城市的年轻人存钱有多难?
老年人存钱,是用银行卡存好,还是用存折存好?答案来了
降价50万,氪金“买流量”,房子为何仍卖不出去?

网址: 存钱收益太低,房子又不能买,还能投哪里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31284.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