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一家来自合肥的企业冲击IPO、成长为独角兽,显然已经算不上什么大新闻。
自从开创性的“以投代招”,成为时代样板,合肥这座城市几乎周期性地为创投市场带来足以提振士气的好消息。
比如就在前几天,来自合肥的国内第三大动力电池系统供应商幂源科技向港交所正式递交招股书——在2020年至2022年间,幂源科技的年收入翻了近5倍,IPO前完成了七轮融资,整体估值接近50亿元——结果这条消息就静悄悄地在信息流里露了个小脸儿,欢呼不多、惊叹很少,一切似乎“朴实无华且枯燥”。
然而这次,我们或许遇到了一个“例外”,因为我准备分析的拟IPO公司,是合肥名片级大厂科大讯飞的子公司——讯飞医疗。
一、迟到的独角兽
1月10日,科大讯飞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分拆至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讯飞医疗成立于2016年,主要业务围绕着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等核心技术进行展开,主要分布于AI导医导诊、语音电子病历、影像识别、辅助诊断、外呼随访等功能模块。
根据公告提供的信息,当前科大讯飞持有其52.47%的股权。分拆完成后,科大讯飞仍将维持对讯飞医疗的控制权,讯飞医疗仍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控股子公司,法人代表为科大讯飞的董事长兼总裁刘庆峰。
值得注意的是,刘庆峰作为皖籍的知名上市公司企业家,多年来为安徽多地的招商、人才引进出力不少,比如2006年就受聘成为合肥市的“招商顾问”,去年还与得到的罗振宇、三只松鼠的章燎原等8名企业家,受聘成为芜湖首批招才大使。
在此之前,讯飞医疗最新一次的融资信息出现在2021年11月,投资方为招商局中国基金。当时招商局中国基金全资附属公司深圳市天正投资有限公司与讯飞医疗签订的股权投资协议,以5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受让0.7143%的讯飞医疗的普通股股权。
按照这个成交价计算,讯飞医疗当时的估值就已经为70亿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如果能够顺利过会完成IPO,科大讯飞的业务版图里又将跑出一家独角兽,而作为属地的合肥再次“秦始皇摸电门——赢麻了”。
然而正如我开头所提到的那样,这也是一个有些“例外”的好消息,因为“科大讯飞准备拆分讯飞医疗拟港股上市”的消息,实际上在两年半之前就宣布过一次。
时间回到2021年8月,当时科大讯飞发布了《关于筹划控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提示性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筹划公司控股子公司讯飞医疗分拆上市事项。
与2024年1月的这次公告内部高度重合的是,2021年的那份公告同样宣布分拆上市完成后,公司将维持对讯飞医疗的控股权。并且更进一步的是,当时有不少媒体甚至有鼻子有眼地直接报道出了讯飞医疗的拟募资金额为5亿美元(约39亿港币)。
除此而外,讯飞医疗在2021年似乎拥有着更好的“上市前景”。
在2024年1月的这版“拟上市公告”里,科大讯飞公布了过去三年的经营数据,即2020年、2021年和2022年,讯飞医疗的收入分别为3.31亿元人民币、3.56亿元人民币和4.94亿元人民币,相应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分别为0.08亿元人民币、-0.80亿元人民币和-2.04亿元人民币。按权益享有的拟分拆资产的净利润为-1.11亿元人民币,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64%。
整体状况显然谈不上“好”。
相同的统计口径平移到2021年8月,整个故事的基调则完全积极向上。2018年至2020年之间所公布财报显示,讯飞医疗所在的智慧医疗业务,分别产生收入7525.11万元、1.85亿元、3.13亿元,是“3年增长3倍”的王牌业务,也是讯飞体系内仅次于智慧教育的第二大增长板块。
如果再具体到2020年年报和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那更是“不是小好,是大好”。2020年,科大讯飞整体营业收入超过了130亿元,同比增长29.23%。而带来最性感增长曲线的两个业务,智慧教育和智慧医疗业务分别实现70.68%和69.25%的增长。
2021年上半年,科大讯飞实现营收63.1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2720.80%,其中讯飞医疗所在的智慧医疗部分在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989.17万元,同比增长34.21%。
在这样的氛围下,几乎所有人都给予了讯飞医疗极其乐观的上市预期。例如华安证券的分析师团队就认为,讯飞医疗的业务模型清晰,仅“智医助理”这一细分业务按照单个区县的项目体量在400万元左右、目前全国共有2845个县级行政区域,整体市场空间就达到113.8亿元这个“百亿级”的规模,进而判断讯飞医疗分拆上市有望开启公司新一轮成长曲线,“剑指千亿营收目标”。
二、焦虑的领头羊
所以相比于近两年我们熟悉的合肥故事,讯飞医疗的拆分事件或多或少披上了一层朦胧的外衣。在仅有的公开资料里,我们无法得知这次的“拟拆分上市”到底是一次重启、顺延,还是理想状态下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讯飞医疗所在的智慧医疗赛道确实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并且“环球同此凉热”。
例如准备与OpenAI掰手腕,正在试图进军药物开发及医疗保健领域的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就在今年9月接受了来自亚马逊的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86.4亿元)的战略投资,同时还利用本次融资付出的股权交换到了亚马逊的云服务。
Anthropic高层在官网的声明中坦诚地表示:“Anthropic与亚马逊的本次合作,对于全球医疗保健行业,对于参与生命科学研究的机构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看到了AWS(亚马逊云服务)如何帮助Anthropic的大模型Claude改进药物开发过程以及医疗保健服务,而新的合作将强化我们的承诺。”
商业咨询机构CB Insights则提供了另一个视角。他们整理的数据则显示,自从人工智能成为一个热门的创投赛道,智慧医疗始终是最重要的落地场景,仅2019年到2022年之间就有高达31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进入了“AI+医疗”领域。
全球截止到2023年下半年有超过1500家企业瞄准了“AI+医疗”业务,其中有超过一半是在过去7年之内成立的,而这个热潮在2021年达到了顶峰——那一年,全球一共完成了607笔有关“AI+医疗”的融资交易,总金额达到了128亿美元。
再具体到讯飞的业务版图里,智慧医疗虽然不一定称得上“吞金巨兽”,至少也是一个“会哭的孩子”,总是需要“给糖吃”。
这一点早在2017长江产业论坛(秋季)暨医疗健康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会上就有过非常具体的体现。在那场团结胜利的大会上,科大讯飞展示了他们为“智慧医疗”业务争取到了宝贵配套资源,包括在安徽省立医院挂牌成立的全国首家智慧医院;与武汉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签订“部署协议”;在武汉中心医院争取到的机会,接入医院病历录入业务。
面对这样的“肌肉秀”,依图医疗当时的参会代表有过一个情绪微妙的感慨:“纵深度非常高的垂直的医疗行业,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时任科大讯飞医疗常务副总经理、讯飞医疗最早的8大股东之一鹿晓亮则“应景”地表示,“我相信讯飞最有机会做这个事情。”
一面是全球公认的产业发展方向,一面是领头羊地位必须要面对的开荒成本,科大讯飞在两年半之后再次官宣“拟拆分上市”的消息,很难说没有一点“以空间换时间”的想法。
而这种对于“方向坚定,只需要补充弹药”的信号也在本次公告中有所体现。在本次公告中,科大讯飞声明“本次分拆中所属子公司主要业务或资产是上市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内发行股份及募集资金投向的。上市公司于2021年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5.50亿元,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母公司补充流动资金。”
我们也不难想像,讯飞医疗IPO姗姗来迟的案例,也因此将频繁地摆上“以投代招”的效仿者们的课桌上,提醒着大家:“招”不是“投”换来的权利,而是另一段“持续投入”的开始,包括且不限于配套设施、政策支持、人才资源、资金投入。
三、激进的产投方
最后照例是彩蛋时间。
正如我上面所引用的CB Insights数据,自从人工智能成为一个热门的创投赛道,智慧医疗始终是最重要的落地场景,大量人工智能企业成立伊始就是建立在“医疗产业的痛点上”。
这个数据的一体两面,是人工智能的头部企业们,正在积极寻找“医疗”之外的优质落地场景,其中产投就是最常见的工具之一。
根据CVSource投中数据收集到的数据显示,科大讯飞直投企业超过180家,主要阶段集中在B轮/preB轮之前,行业主要分布在人工智能、信息化服务、半导体、机器人、高端装备制造以及教育培训当中,从2015年开始每个自然年的出手次数在10次到30次之间徘徊。
出手次数的高点出现在2018年,那一年科大讯飞出手44次;出资金额的高点出现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科大讯飞总共出手10.94亿元。
呼应产投色彩的是,科大讯飞近几年的退出案例并不多。CVSource投中数据显示,从2017年到2023年,科大讯飞公开退出案例,单个自然年不超过5个,最近两年都是2个。
所以,或许科大讯飞两次宣布“拆分后依然保留控制权”,也正是为找到冠军阵容的最后一块拼图,争取最后的时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蒲凡
相关推荐
合肥“招商顾问”,又将收获一个独角兽IPO
合肥又将收获一个明星IPO
李想又将收获一个IPO,靠吉利“养活”
“风投城市”合肥再收获科创板IPO,市值400亿
合肥,又跑出一只科幻独角兽:估值70亿
104亿,61岁李开复,即将又收获一个IPO
上市在望!阿里将收获印尼最大独角兽IPO 海外投资沿袭这两大路径
千亿美元独角兽又有新动作,赴美IPO加速?
山东首富,又将斩获一个IPO
中国芯片“黄埔军校”又将收获一个IPO,小米、华为联手投资
网址: 合肥“招商顾问”,又将收获一个独角兽IPO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30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