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旧年交替之际,张勇曾为阿里的2023定下关键词“进”。这背后,有对疫情结束、平台经济发展方向明了等宏观环境变动的顺势而为,更多的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北京时间2月23日晚,阿里巴巴公布了2023财年第三季度(自然年2022年四季度)业绩,延续了过去一年的慢跑姿态,收入同比微增2%,至2477.56亿元。
多重因素影响下,国内核心商业业务收入连续下滑,海外电商反而做出了显眼的成绩;菜鸟和云业务依然“各表一枝”,前者增速保持首位,后者再度降速。
利润侧,阿里本季录得两年来的罕见增长,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468.15亿元,同比增长129%,驱动力却是数字媒体及娱乐分部相关的商誉减值减少,也与持续的降本增效有关。
优化明显的属营销费用和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减少了16.6%和13.9%。同时,领亏的本地生活服务、直营的盒马、新业务淘特和淘菜菜等亏损幅度进一步收窄。
至于未来如何求“进”,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张勇在财报会议上表示,还是会坚持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三个顶层战略,而不是去寻找所谓新的战略赛道。“我们认为这三个战略的天花板足够高,市场足够大,在当今不断的技术演进当中,我们仍然能找到巨大的机会。”
这个季度,作为阿里基本盘的国内电商业务继续承压。
财报显示,2023财年第三季度,阿里中国商业板块收入1699.86亿元,同比下降1%,已连续三个季度“不增长”了。
从板块构成及表现来看,拖后腿的还是“大淘宝”。因消费需求减少、竞争持续,以及2022年12月疫情反复下供应链和物流受阻,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同比录得中单位数下降,尤以服饰品类领降。
加之物流问题的存在也使得平台退货率提升,对应的客户管理收入下降幅度更高达9%,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也从41%降至37%。
不仅如此,进入2023年的头一个多月,淘宝天猫销售仍显疲弱。“在1月份乃至到春节期间,由于疫情影响和大量人口流动,国内电商业务仍然受到很大影响。”张勇在财报会议上表示。
直到2月份、元宵节后,市场才出现回暖迹象。“随着疫情和假期影响消除,工作和生活回到正常状态,消费出现恢复势头,特别是服饰、运动户外等品类增速恢复良好,商家整体也表现出强烈的经营愿望。”张勇认为,这种复苏的势头将会持续。
不过,近年来,随着三巨头互相侵入各自的优势品类,以及短视频等新玩家入局,电商战愈发激烈,淘宝天猫亟需重建其核心竞争力。对此,张勇透露,将通过短视频和直播等方式,加强用户黏性和时长;完善工厂货、农产品直达消费者的业务模式,提升商品性价比;发展本地零售。
相比之下,海外电商业务恢复得更早、更快。
财报显示,2023财年第三季度,阿里国际商业板块收入194.65亿元,同比增长18%,打破了前三个季度个位数增长的纪录。
驱动力主要来自C端电商平台的表现,特别是土耳其电商平台Trendyol,得益于本地生活和电商业务双双增长,整体增速高达50%左右。
加之,Lazada在东南亚的订单量同比小幅回升,以及速卖通因西班牙和法国的增值税和外汇汇率影响缓解而订单跌幅收窄,国际零售业务整体订单量同比增长3%,收入同比增长26%。
这也是前淘宝天猫总裁蒋凡执掌海外业务一年之际交出的成绩单。期间,他不仅忙于巩固已有市场,也没有忘记扩张新市场。
据报道,自2022年6月起,蒋凡开始调整各地的管理团队。对于Lazada,任命董铮担任新任集团CEO,后将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三处的分管CEO换成在当地成长起来的业务负责人;对于速卖通,将韩国、西班牙、巴西、法国等国家列为重点运营的国家,也匹配了相应的本地化人才编制。
与此同时,阿里正在继续征伐,以扩大市场份额。2022年12月,再Lazada注资3.425亿美元,加上5月的3.7825亿美元和8月的9.125亿美元,年内,阿里向Lazada投入的资金已超16亿美元;年底,在西班牙推出新的出海平台Miravia,定位当地中高端市场。
“阿里的全球化策略,也将继续选择深耕东南亚、欧洲的区域市场,采用零售的本地化和跨境相结合的模式,并且进行跨越经济周期的、长期可持续的投入和建设。”张勇说。
本地生活业务虽然一向是阿里的亏损大头,但亏损率已连续收窄数个季度。
财报显示,2023财年第三季度,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板块经调整EBITA为亏损31.3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0.76亿元亏损,缩减近四成,主要是“到家”业务的亏损持续收窄所致。
而“到家”业务亏损收窄是由于饿了么每笔订单的单位经济效益改善。受疫情影响,饿了么订单同比增长有所改善,并于12月份转正,同时,零售订单的增速高于餐饮外卖,带动饿了么客单价上升。加之营销费用率和物流费用率的下降,饿了么单位经济效益转正且持续改善。
“到目的地”方面,则因疫情影响出现整体订单量放缓,不过,到2023年1月随着疫情缓解以及春节旺季来临,高德的使用需求快速恢复,打车及酒店等服务预定量持续上升;飞猪国内机票和酒店的业务恢复速度,也明显好于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旅游市场大盘。
值得注意的是,财报中并未提及最近处于舆论风口的口碑。
日前有消息称,饿了么的到店业务(原“口碑”)将并入高德,原到店业务负责人张亮将由向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CEO俞永福汇报,改为向高德CEO刘振飞汇报。
事实上,2008年被收购以来,口碑一直试图融入阿里生态。从与淘宝融合、支付宝流量扶持、到与饿了么合并,其不仅没能成长为另一个“大众点评”,反而体量越来越小。
此次投入高德的怀抱也不算突兀。据了解,早在2020年,高德就发布了“高德指南”,为用户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品类热门推荐,对标大众点评。到了2021年,高德明确“生活服务”为新战略方向,正式升级为“出门好生活开放服务平台”。
高德“附近”首页
有报道显示,自2021年7月“飞高了”板块成立,口碑的消费场景就开始向高德迁移,包括目的地商家、优惠券购买、客服售后等,相应地,两者开始共用客服和BD团队,口碑也开始虚线向高德高层汇报。
这意味着高德将成为阿里本地生活最核心的载体。体现在财报会议上,谈到短视频平台搅局本地生活时,张勇特别提到高德。
“从到店业务来看,短视频乃至任何媒体都有推广作用,可以提供预订服务,但最终履约还在店里,所以本质上还是广告生意。而阿里另辟蹊径,通过高德来做,其已经从一个地图工具,到发现、交易、履约完整的服务平台,这种模式是媒体很难达到的。”
至于到家服务,其认为,本质上是本地电商,餐饮外卖、零售药品、快消品、食品都是其中的一个品类,最终需要的是本地供给、本地需求和本地履约能力在特定时间上的完整统一,只具有媒体性质发挥不了主导作用。“这也是我们的一个巨大的信心。”
“我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云计算代表了阿里的未来。”张勇在财报会议上回应兼任阿里云智能总裁时如是说。
此前,于2022年12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包括张建锋不再担任阿里云总裁,改由张勇兼任。这也是张勇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以来,首次担任旗下重要业务负责人。
不过,张勇的“实战”能力还未体现在此次财报中。2023财年第三季度,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阿里云业务收入201.79亿元,同比增长3%,创历史新低。
其中,来自非互联网客户的收入增长了9%,贡献率达到53%,主要由金融、教育及汽车行业的收入增长所驱动;来自互联网客户的收入则减少了4%,主要是因为一个头部客户逐渐停止使用于其国际业务使用阿里的海外云服务。
而阿里云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期内经调整EBITDA为3.56亿元,同比增长166%,是继中国商业之后唯一录得这一指标正向的业务。
据了解,阿里云仍在持续加强国际布局,季内在日本的第三个数据中心投入运营,年内在沙特阿拉伯、德国、泰国、韩国及日本累积新增6座数据中心。过去三年,阿里云在海外市场营收增长超过10倍。
在分享阿里云未来前进的方向时,张勇还提到了生成式AI:“在生成式AI正在发起颠覆性突破的时代,算力的支撑必不可少,我们将一方面继续全力构建好自己的预训练大模型,另一方面全力抓住市场机遇,为市场上的多种模型和应用提供好算力支撑。 ”
值得关注的是,在近期的ChatGPT热潮中,也出现了阿里的身影。2月初,阿里方面曾公开承认正在研发类ChatGPT的对话机器人,已进入内测阶段。
其实,在2020年初,阿里就启动了中文大模型研发;2021年,先后发布了国内首个超百亿参数的多模态大模型M6及被称为“中文版GPT-3”的语言大模型PLUG,还训练实现了全球首个10万亿参数AI模型;2022年的云栖大会上,推出了AI大模型开源社区“魔搭”Model Scope,基于云的基础设施提供“模型即服务”。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刘萌萌)
相关推荐
阿里淘系持续承压后:跨境“翻身”,本地生活寄望高德|看财报
拆解阿里Q1财报:淘系见顶菜鸟强劲,阿里云碰上黑天鹅
阿里单季净亏超200亿,菜鸟、本地生活挑增长大梁 | 看财报
德邦快运业务收缩,单价上涨,运输成本依然承压 | 看财报
拆解阿里财报:哪些向好?哪些变坏?
详解阿里巴巴财报:营收涨9%利润降三成,未给业绩指引
本地生活竞争:阿里握指成拳
阿里再减速:淘宝拉后腿,新业务烧钱,市值缩水过半|看财报
阿里财报里的本地生活新战略:驶向产业数字化「深水区」
36氪独家丨李永和引咎辞职后,俞永福紧急接任阿里本地生活公司CEO
网址: 阿里淘系持续承压后:跨境“翻身”,本地生活寄望高德|看财报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2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