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GymSquare精练”(ID:GymSquare),作者雪莹,36氪经授权发布。
为肥胖人群发声,似乎已逐渐成为社会「平权」的代名词,不论是引发争议的 「女性身体包容性」, 还是 「脂肪解放」等社会运动,都在为肥胖人群争取更多平等的机会。 但即便如此,肥胖人群遭遇的偏见依然十分常见 。 比如社会对肥胖人群的「体重羞辱」,会引 起这类人群皮质醇水平的升高,这是一种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压力荷尔蒙。 包括医生也在「肥胖偏见」上,犯了不少错误。 比如当诊断过度肥胖人群时,医生可能 因为病患的体型而做先入为主的诊断,认为在具体治疗方案前,减肥是当务之急。 由于对病患体型的偏见,影响到了原有的治疗方案。康涅狄格大学的心理学家,Maureen McHugh和Joan Chrisler进行的几项研究就表示,肥胖歧视导致的心理压力,会使肥胖人群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不佳,比如医生根据体重提供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及将肥胖人群排除在研究范围导致患者服用药物不足等情况。
对于肥胖者来说,在当代社会很难逃脱与体型相关的偏见与羞辱,从公车上椅子的大小到健身团课的强度,似乎都充满了对肥胖人群的偏见。
美国康涅狄格学院心理学教授Joan Chrisler表示,研究表明不尊重肥胖患者和肥胖歧视,对于肥胖病患来说是一种压力,可能导致患者延迟寻求医疗服务或避免与医生和护理人员进行沟通。
除此之外,对于肥胖人群的偏见,也可能影响医学研究调查结果,原因在于,超重的人群经常被排除在医学研究的样本之中。
基于对健康状况的假设,这意味着药物的标准剂量可能不适合更大的体型,而且在最近的研究表明,超重患者服用抗生素和化疗药物的药量不足。
此外,相对于肥胖患者,医生似乎对普通患者的反馈可能不被重视,或者依然认为体重是导致目前病情的主要的原因。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中最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影响高达10%的女性人群。
然而,许多肥胖患者并没有被诊断出来,更多的原因在于医生只是定义为肥胖,将减肥作为治疗的方案之一。
医学上PCOS中一个容易混淆的问题,是会将其诊断为超重或肥胖 ,所以医生常常将肥胖归咎于缺乏活动和过度饮食而不是寻找根本原因,就PCOS而言,性激素不平衡才是病源本身。
根据一个覆盖300多个样本的研究报告显示,肥胖患者发生明显未确诊的医疗情况(如心内膜炎,缺血性肠病或肺癌)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1.65倍,这表明肥胖患者误诊或获得医疗保健的机会远远低于普通患者。美国心理学会提出研究报告中也显示,医护人员的消极态度也可能导致增加患者心理压力。例如,医生明显不愿接触肥胖患者,或者强调病人的体重,正是这种隐性的态度,肥胖患者在长期的诊断中会感受到歧视同时产生压力。
在医学观点中,常常将肥胖概念化为一种疾病。减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以体重作为为健康标准的中心,然而引发疾病的因素同样也包括如遗传,饮食,压力等,但体重往往成为一个人不健康的衡量标准。
毫无疑问,对肥胖人士不平等的医疗对待,正在加剧这类人群的健康情况甚至是心理状况,而社交媒体对于肥胖偏见也乐此不疲。
通过在社交媒体的病毒式传播,肥胖歧视和偏见,也在校园中泛滥,体重成为肥胖学生在学校被欺负的最常见原因,据报道85%的受访青少年在体育课上看到超重的同学被戏弄。
总的来看,肥胖偏见不论在医疗诊断,还是社交媒体上都是一个愈演愈烈的问题。
不难看出,世界大部分地区依然有着较高的肥胖患病率,并且同时存肥胖体重歧视文化,可以说某些形式的「体重羞辱」,甚至比种族或民族的歧视更为普遍。
虽然有观点提出肥胖歧视和偏见可能对肥胖患者的健康有益处,但是最新科学表明,体重歧视与死亡率升高,和其他慢性疾病和病症都有者紧密的联系。
在实验中研究参与者受到肥胖歧视和偏见的时候,他们的饮食会增加,其自律性降低和他们的皮质醇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更高,特别是那些认为自己超重的人。
此外,调查显示体重歧视与逃避运动有关,正如实验和调查工作所表明的,体重增加带来的体重耻辱经过长期的影响,患者选择减少运动或者不运动,从而导致增加体重和患有癫痫的风险。
体重歧视的影响甚至可能延伸到跟死亡率有关。
在健康和退休研究中,包括13692名老年人和美国中年(MIDUS)研究5079名成年人,报告显示体重减轻的人死亡风险增加60%,与BMI无关,研究解释这种控制BMI的关系的潜在机制可能反映了社会压力和间接的影响。
设立法律保护,也是维护肥胖人群的一种方式。 在美国,1964年的“民权法案”并没有将体重确定为受保护的特征,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具有极高BMI的人才能根据美国残疾人法案立法寻求法律保护。
当然,让医生和法律上认为肥胖人群也是健康人群之后,教练群体才能更好地对待肥胖人群。
相关推荐
肥胖不都是病,歧视令人生病|GymSquare
从央视肥胖纪录片,看中国人的「减肥难」
“牺牲老年人”:是年龄歧视,还是分配正义?
允许经期休假是进步还是加剧歧视?
这些人刷社交媒体,是为了看看你有没有病
丁香医生:国民健康观已从“不生病”转变为“吃好睡好心情好”
肥胖不再是问题?生物技术公司「Gelesis」获 8460 万美元融资
是什么决定新冠肺炎患者轻症或重症?
工人日报:“工作996,生病ICU”该引起重视了
4000万医疗数据背后,藏着一个什么样的医疗创业机遇
网址: 肥胖不都是病,歧视令人生病|GymSquare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2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