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来咖智库,作者 | 追辛,编辑 | G3007
有人欢喜有人愁。
在上周快狗打车成功登陆港交所后,本周有媒体报道,称喜马拉雅公司因考虑寻求不到1亿美元的资金,最终做出了推迟IPO的决定,最早也要到9月。目前港交所网站上,喜马拉雅的上市申请显示是“处理中”。
虽然传闻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国内音频市场第一的喜马拉雅融不到1亿美元的消息,还是给市场上造成了“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的印象。在一些二级市场分析师看来,1亿美元的募资额其实很小,对于这类小规模的融资,企业找一些上下游合作伙伴或者老股东,来做基石投资者发售,基本上都能搞定。但如果这么小都搞不定的话,可能说明企业的“朋友圈”关系不好。
此前一步上市的快狗打车,在港IPO募资约6.71亿港元,全球发售3120万股股份,而快狗打车的两位基石投资者奇瑞和广发就认购了2317万股,占发售股份总数的74.3%。
今年3月再次递交招股书的喜马拉雅,其IPO遇阻并非个案。今年1-2月,途虎养车、乡村基、第四范式、keep以及粉笔科技等一众公司,都相继在港递交了招股书,但目前都未通过聆讯。这也意味着,未来两月这些公司的申请书都将面临失效,需要重新提交。
据媒体统计,今年前五个月,港股IPO市场的募资额同比减少将近9成,16只新股中有13只处于破发状态。此外,与去年同期相比,投资者认购新股的热情明显降温,公开认购倍数明显下滑。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新股也纷纷下调发行价或者募资额。比如即将在7月6日在港交所上市的“慢病管理第一股”智云健康,按发行价计算拟募资金额为5.795亿港元(不考虑超额配售),募资净额为4.817亿港元。但这和之前媒体报道的IPO募资4亿至5亿美元(折合约31亿至38.8亿港元),已是相差甚远。
如果回看今年在港递交IPO申请的企业,每家基本上可说是行业的龙头,但是亏损也成为硬伤。
比如已两次上市未果的喜马拉雅,根据收入划分其市场份额达到了28%,遥遥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背后更是站着腾讯、小米、索尼、百度等豪华投资方。据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喜马拉雅营业收入分别为26.98亿元、40.76 亿元、58.57亿元,但年内亏损也分别达到19.248亿元、28.821亿元及51.06亿元,近三年累计亏损接近百亿。来咖智库曾在《喜马拉雅的“声意”,内容社区的命门》一文中分析到,急于上市的喜马拉雅,不仅要解决内容投入所带来的成本高企问题,还面临着用户增长的瓶颈,尤其是在月活用户数据方面还存在夸大可能,另外在内容生态之外,还要考虑更多的商业化可能。
规模越大、估值越高,盈利的诉求也就更强烈。自从一级市场融资窗口关闭后,上市寻求融资就成为喜马拉雅为数不多的破局手段,以支撑未来的发展和应对竞争。
而刚刚上市的快狗打车,也是二度交表,同样面临着亏损的尴尬。从2018年至2021年,快狗打车的亏损总额达到了27.86亿元,而这四年其累计收入不过21.92亿元,资产负债率来已经达到了227.82%,远远超过70%的安全阀,这也是为什么快狗打车着急上市融资的缘故。快狗打车还透露出,将继续亏下去的信号。招股书显示:“考虑到业务投资计划,预计公司2022-2024年仍将继续产生亏损。”
在资本市场表现上,据媒体报道,在4月提交的招股书中,快狗打车表示上市后的估值约30亿美元,预计募资4—5亿美元。但临近上市时,快狗打车IPO计划筹资已降到约6.71亿港元,而且招股首日公开发售部分暂未录得足额认购,结合多家券商数据显示共录得3496万港元,离原定集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在6月24日上市首日,快狗打车股价以22%的大跌收盘遭遇破发,目前已经连续5日下跌,总市值也跌破百亿至73亿元。
还有在1月24日递交招股书的途虎养车,自称是中国最大的独立汽车服务平台。2019年、2020年至2021年9月31日,途虎养车的营收为70.40亿、87.53亿、84.42亿元,虽然营收逐年增长,门店达到一定规模,但是途虎养车依然没有实现盈利。同期途虎养车净亏损逐年加剧,分别为34.28亿元、39.28亿元、44.35亿元,不到3年累计亏损超117亿元。
另外主打职业教育的粉笔科技,虽然在付费人次上排名行业第一,但2019年至2021年1-9月,经调整净利润为1.75亿元,2020年净亏损3.63亿元,2021年1-9月其净亏损扩大至7.82亿元。
据投资界此前报道分析,基石投资人暂缓出手,这应该是目前不少公司IPO延长甚至中断的主要原因,现实摆在眼前,IPO发不出去了。而基石投资人不愿出手,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到今年的IPO惨况:一二级市场估值严重倒挂,破发潮历历在目。数据显示,今年港交所新股频现破发,一季度新股破发率高达6成,部分新股已经成为烫手山芋,无人敢接。
也因此,如果这些递交IPO申请的企业在现阶段进行大规模募资,未必能募到心目中的资金,甚至可能会拉低估值。而根据港交所规定,递交IPO资料后超过6个月未完成聆讯过程,根据正常程序是会显示为失效的,但拟发行人依然可以通过更新资料重新申请再次“激活”上市程序。这样来看,在今年7月底到8月,港交所可能会迎来一波招股书更新潮。
近期有投行人士也对媒体表示,近期港股市场IPO失效,许多都是因为公司对定价不满意。很多通过不断融资推高估值,但上市时如果市场给予发行估值偏低,前期融资的投资者利益会受损。
今年即将过半,港股市场到底表现如何?
据券商中国对Wind数据统计,相比于去年1-5月共有39家企业登陆港股,合计募资1882.72亿港元,今年同期只有20家企业在香港上市,家数减半,合计募资只有167.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锐减91%。其中贝壳、海螺环保、华新水泥、蔚来均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即只是取得上市地位,但不发新股融资。
而且在定价方面,2022年前5个月香港新股上市普遍采用接近下限定价,占比56%。比如潍柴集团旗下的法拉帝,招股价区间为21.82港元至28.24港元,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为22.88港元。而在2021年前5个月,新股更多的采用中间近上限定价,占比逾八成。
某二级市场分析师认为,受疫情影响,目前各行业的企业普遍都出现困难,尤其是现金流和现金充裕情况普遍都出现恶化。而港股投资会更重视业绩基本面,这核心是港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占比更高,而这类投资者往往更看重企业基本面,投资上更重研究、有纪律,也更有框架。而A股个人投资者占比更高,受到短期因素、博弈因素影响大一些,港股则相对对基本面反应更敏感一些。
在当前港股的互联网公司估值都不高的情况下,与其追捧这些新股,还不如直接在二级市场去买阿里、美团这些老股,这些都处于较低的区间。上述二级市场分析人士对来咖智库透露,目前港股估值几乎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已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而且影响港股的因素中部分已经出现了积极因素。但需要指出的是,估值水平不能简单看市盈率、市净率,更应该把估值水平和无风险收益率水平对比,这就体现在风险溢价上。目前港股风险溢价水平处于历史最高,换句话说,港股已经反映了非常大、非常多的风险因素,相对来说也是历史上估值最为便宜之际。
保银投资总裁、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认为,相对看好港股市场平台经济、互联网公司的股票。一方面经过前期的大幅下跌,平台经济等互联网公司的股票估值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配置价值与机会;另一方面,政策有了比较大的转变,从此前的反垄断转向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平台经济迎来政策性拐点。所以在未来的3到6个月,较为看好平台经济相关的股票。
德勤报告显示,作为一个开放的国际市场,中国香港将一直受外围经济和政治因素影响,以及全球其他资本市场的趋势和发展,因此预料2022年中国香港新股市场的表现将会较过去四年放缓。
下半年,这些新股以及整体港股市场表现如何,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关推荐
一亿美元难倒喜马拉雅,赴港上市的罗生门
喜马拉雅、商汤科技纷纷赴港IPO,港股科技股回暖?
喜马拉雅转战港交所 “耳朵经济”的“功与名”
动力电池罗生门:“无钴”的一张大网
喜马拉雅拟上市、荔枝股价大涨,“音频热”是否是个伪命题?
新东方回应赴港上市传闻:目前没有赴港二次上市计划
细胞免疫疗法的三重罗生门
百度已通过港交所聆讯,赴港二次上市进度超B站
“双十一”观察丨罗生门:安踏耐克谁第一?
Arm中国的“夺帅”罗生门,仍在继续
网址: 一亿美元难倒喜马拉雅,赴港上市的罗生门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2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