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44只*ST股遭退市风险预警,A股吐故纳新速度加快

44只*ST股遭退市风险预警,A股吐故纳新速度加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2年作为史上最严退市新规落地实施的第二年,或将迎来大规模退市潮。继*ST新亿成年内首家退市公司后,*ST长动、*ST艾格等公司也提前锁定退市。据Wind数据显示,目前A股有44只*ST股存在退市风险。随着2021年上市公司年报陆续披露,A股一众风险公司陆续进入退市倒计时。

4月9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发表重磅讲话,强调要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坚决出清空壳、僵尸企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随着A股从严执行强制退市制度,加快上市公司新陈代谢速度,A股常态化退市机制正逐步完善,今年A股退市公司数量或再创新高。

退市量创新高,这些个股遭风险预警

在退市新规落地实施一年后,A股或将迎来上市公司退市潮。据不完全统计,自1999年起A股共有108家上市公司退市(吸收合并除外),近三年退市公司数量占总量的38.9%。其中,2021年共有17家上市公司退市,退市数量创A股新高。

钛媒体App发现,2022年刚过去1/4,多只退市股已悄然锁定。根据Wind数据显示,A股目前有44只*ST股存在退市风险。
44只有退市风险的*ST股 数据来源:Wind

44只有退市风险的*ST股 数据来源:Wind

2022年首只重大违法强制退市股——*ST新亿。3月22日,上交所对*ST新亿作出终止上市决定。意味着,*ST新亿成为年内首只退市股。据悉,该公司于2018年和2019年虚增营业收入,经追溯调整后连续三年营收低于1000万。证监会认定公司规避退市,性质恶劣,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2022年首只面值退市股——*ST艾格3月31日,*ST艾格公告称,已收到深交所关于公司股票可能被终止上市的告知书。据悉3月4日-3月31日期间,该公司股票已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触及交易类退市情形。自4月1日起,*ST艾格已停牌。

2022年首只财务类强制退市股——*ST长动。3月24日,*ST长动公告称,去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4.54亿元,年营收237.12万元,触及多项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股票将可能被终止上市。

与其它退市股不同的是,*ST艾格没有退市整理期。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上市公司股票被本所强制退市后,进入退市整理期,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而终止上市的除外。

根据今年沪市主板公司发布的业绩快报,已有8家公司基本锁定财务类强制退市清单,其中不乏知名企业。

3月30日晚间,*ST拉夏披露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ST拉夏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30亿元,同比下降76.36%,年亏损8.21亿元;其2021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股票触及终止上市情形。另据钛媒体统计,拉夏贝尔自2018年起已连续4年亏损。当晚,*ST拉夏收到上交所《关于拟终止*ST 拉夏股票上市的通知》。目前,*ST拉夏A股股票已于3月31日起停牌。

随着2021年年报的陆续披露,众多有退市风险的ST股将迎来生死大考。

退市新规落地一年,上市公司突击保壳

2021年1月4日,“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正式落地。新规对4类退市指标进行修订,旨在加速出清“壳公司”和“僵尸企业”。根据退市新规,强制退市主要分为交易类强制退市、财务类强制退市、规范类强制退市和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四大类。

1、交易类强制退市的主要指标为: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总市值均低于3亿元。

2、财务类强制退市的主要指标为:最近一年年报净利润为负,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

3、规范类强制退市的主要指标为:财报有重大差错、虚假陈述,被证监会要求改正但超期2个月没改的;未按规定时间要求披露半年报、年报,超期2个月还没补的;过半董事无法保证半年报、年报的真实、准确、完整的,2个月还没改正。

4、重大违法类强制退市的主要指标为:欺诈发行、重大信息披露违法,严重影响上市地位的;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和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的违法行为,情节恶劣的。

为了给一些经营困难的公司“起死回生”的机会,退市新规增加了营收与净利润的组合指标。不料,却给了个别公司“钻空子”的机会。随着新规的落地实施,不少上市公司开始突击“保壳”,而“保壳”的方向从净利润管理转向营收管理。

以*ST绿景为例,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该公司通过旗下子公司连续签订多项大额订单,总金额约1.8亿元。而据财报显示,*ST绿景去年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09亿元,同比增长797.03%,利润却同比下降近30%,营收增长与利润变动发生严重背离。

诸如此类,通过签订大额订单来迅速扩大营收的公司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有10余家*ST公司披露了年内签订大额订单的情况。一位资深会计从业人士指出,短期内突击增加的营业收入,其真实性如何,是否符合收入确认条件,有待考量。

除此之外,一些公司试图通过资产重组、合并报表的方式扩大营收规模,以此规避退市。A股市场也由此诞生了一批“0元购资产”的奇葩买卖。

今年诞生的首只退市股*ST新亿就曾经顶风作案。据悉,2021年10月23日,*ST新亿0元受让子公司亿翔源41%股权一事引发上交所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取得亿翔源股权付出对价是否显失公允,产生的营业收入是否符合营业收入扣除相关标准。

此外,还有的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的方式“保壳”。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共有20余家*ST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整合资源、开展新业务等方式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A股加速优胜劣汰,常态化退市机制渐成

一个健全稳定的资本市场,一定是需要有优胜劣汰的。A股市场退市制度尽管有20多年历史,但由于以往退市制度并不健全,导致上市公司退市率远低于成熟市场。大量“应退未退”的僵尸企业,逐渐被市场边缘化,不仅占用了宝贵资源,也影响了A股健康稳定的发展。

劣质企业不能及时出清,是阻挠长期资金入市的因素之一。中泰证券研报指出,制约长期资金入市的根源是投资者对未来“预期转弱”,这与一系列体制痼疾相关,包括资本市场配置资源最根本的“优胜劣汰”机制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众多未退市的垃圾公司占用过多上市资源且青睐于配股增发,不断拉低整体ROE水平,不利于股指的健康走势。而长期来看,指数走势与上市公司整体ROE表现紧密相关。A股市场的单向扩容拉低了市场指数整体ROE向上空间,也加剧了投资者的“预期转弱”。

在这种情况下,退市必须要形成常态化机制。钛媒体App了解到,目前监管机构已着手对几类突击增收的规避退市手段,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例如,引入营业收入扣除指标,在收入扣除中特别强调审计机构的核查责任,重点关注突击交易的真实性,严查不当会计处理做大收入,审慎判断非经常性损益认定的准确性等等。此外,监管机构多次约谈高风险公司和审计机构,重点要求审计机构做好营收扣除事项的核查。

4月9日,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对于主业萎缩、不具备持续经营能力的“空壳”“僵尸”企业,严格执行强制退市制度,坚决出清。

“作为中国4800多万户企业中的优秀代表,上市公司理当做好表率,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易会满指出,资本市场既有大而优的行业“巨头”,也有小而美的细分市场冠军,无论哪种类型,都要聚焦主业。要坚持扶优限劣的监管导向,对于主业突出、竞争能力强的头部企业,进一步支持其做优做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对于片面追求多元发展的,严格监管其并购重组和融资行为。

业内专家表示,退市新规实施以来,机制不断完善,“应退尽退”已成市场共识。随着全面注册制渐行渐近,常态化退市机制加速形成,将加快A股新陈代谢,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 | 马琼,编辑 | 孙骋)

相关推荐

44只*ST股遭退市风险预警,A股吐故纳新速度加快
​“借壳第一股”长城影视败走A股,影视股们的“退市危局”
退市新规落地,万达、华谊终于不用担心被ST了
“影视借壳第一股”黯然离场:市值一度超160亿,如今触发1元面值退市
大连圣亚靠甩卖44只企鹅保壳,引发上交所“灵魂追问”
一个季度营收不到100万,又一家上市公司退市
吸引中概股回归,A股准备好了吗?
金亚、乐视双双退市:妖王落幕,股民唏嘘
整体巨亏150亿,影视股能够亏出个未来吗?
3200亿:迈瑞医疗再成创业板一哥,较美股退市时翻13倍,隐忧犹在

网址: 44只*ST股遭退市风险预警,A股吐故纳新速度加快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24862.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