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祝熹
编辑|刘旌
出品|36氪创投研究院
如你所见,这一代的创业者正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迁移: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余波里迁往更硬核的科技赛道;从「模式创新」过渡到「底层创新」。
所以我们相信,中国正在、也已经涌现了一批崭新风貌的创业者。去年11月,36氪启动了「X·36under36」征集计划,也正基于这样的前提,我们旨在更早和更大范围地发掘可能伟大的创业者。
为了夯实以及丰富我们对创业者的理解,在这场“大型社会实验”中,我们将邀请更多的人来分享他们对创业乃至中国商业生态的理解。他们可能是知名院校的教授,可能是已名声在外的企业家,也可能是阅尽千山的投资人。
这次,我们邀请到的是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雄文教授。他带领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正在将“科创战略”作为学院发展的重要方向,开展了系列科创管理问题专题研究,创设了“科创企业家营”,并通过实地走访、调研近百家科创企业,与实际控制人、研发负责人进行深度探讨、交流,参与中国科创的实际发展进程。
不同于典型意义上的学者,陆雄文教授更像是一位“布道者”,除了以实际行动支持、推动中国科创事业进步,他还从未停止“鼓与呼”。“无科创,无未来”“科创与管理是中国发展的双引擎”等观念如今已在复旦管院致力构建的长三角科创生态圈中深入人心,并在展现一番新图景。
陆雄文
对于中国的创投生态,陆雄文既身临其中,又洞若观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我们需要追溯创业者们的源头与现状时,他是绝佳的受访者。这一点在与陆雄文的交流中也显露无疑:他对关于商业的理论知识信手拈来,但同时又偶尔不自觉展露出一些创投人习惯的词汇,比如:“科学家创始人往往比较Humble“、“需要有深入的knowhow”、“国产替代过程中要做到Me too,甚至于Me better”……
在这次访谈中,陆雄文谈了许多他对科创人群体的理解。比如这一代创业者“下海”往往是自我驱动、接受过系统性高等教育的训练;这一代创业者一开始就要面对充满国际化竞争的“超级战场”;以及在自主创新、科研成果转化上,这一代科技创业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的「X·36under36」征集计划启动至今,已经收到了超过400位创业者的报名,涵盖人工智能/机器人、消费新品牌、医疗健康等20+个细分领域。我们的报名还在进行中,报名链接:http://informationto36kr.mikecrm.com/8trN3Dy。感谢每一位创业者对36氪的信任。
以下是36氪与陆雄文的对话,经编辑:
36氪:如以改革开放为起点,中国当代商业也发展了四十多年,我们通常会如何划分其间的创业者代际?
陆雄文:中国最早的创业者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乡镇企业兴起,一大批集体企业采用承包制、租赁制的方式改革,后来慢慢过渡到了产权或者股权的改革。
这一代创业者的共同特征是:他们大多是农村里比较能干的人,可能接受过一些中小学教育,有机会进入集体企业,成为厂里的领头者,然后开始改制或创业。
第二波创业者集中爆发在上世纪90年代中,和第一代创业者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是在城市里创业的第一代,大多做传统制造业起家——有做出口加工的、也有做国内市场的,相应也有纯粹做贸易的——这个我们叫做「在差异当中寻求市场机会」。那时中国市场存在相当大的比较优势,外贸公司以出口为导向、拿订单、找工厂,或者自己开工厂都有“创业”的机会。
90年代中的创业者人群要么是接受过良好教育、有系统的知识支撑,具备一定国际市场眼光;要么就是原来国有企业的厂长、经理,有经验、有拼劲、学习能力强。这些人是过去近三十年中国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构成今天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基础。
本世纪前10年,互联网兴起,其中走出的创业者普遍接受过大学高等教育,创业做的事情主要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互联网平台,做研发、做通讯、做软件,还有的做电商等等。
与过去的三代创业者群体相比,今天的创业者最大的改变确实是更加多元、多样化。他们不再是“一介莽夫”、“草莽英雄”,而必须靠系统化知识、专业技术去支撑,还要懂得怎么去建立商业模式、嫁接资本、整合资源。
36氪:时代环境确实对创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几代创业者的画像有什么变化?
陆雄文:有三个非常典型的变化特征——
第一,创业者人群由原来的「被动式创业」到「主动式创业」。
早些年间企业家创业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穷”、要改变人生。而今天,无论是科学家、科技专家创业,还是职业经理人创业,资源条件都更成熟。他们过去可能是一些公司的CEO——至少是管理层,其中的主动性、驱动力与之前大不相同。这群人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积累准备都更充分,以至于一上来就可以和资本对接,有投资人愿意参与。
第二,创业者经历了从「只要有敏锐的市场的洞见、下海的魄力、比较能干就可以创业」到「几乎都接受过系统性教育,甚至于高等教育的训练」的过程。
知识层面上,接受过「系统性高等教育」越来越成为创业的必要条件。这里要明确的是,高等教育不是说单纯解决专业知识体系的问题,而是解决「学习能力」问题,进而眼界才会更开阔。
纳微科技的创始人江必旺的演讲稿「一个科学家如何成为一个企业家」中就提到,他原来是做有机化学的,现在去跨界做无机化学,两个领域做的事情其实完全不一样,但是他的学习基础完全能够支撑他跨领域去做更好的学习和探索,这是这一代创业者很重要的特征。
第三,这一代创业者的“战场”从过去「往往局限在某些领域、某个市场、某个地区」,到现在一上来就要面对「充满国际化竞争」的未来市场。
创业者们的眼界、格局变得愈加重要。他们要具备全球化视野,也需要有跨界、跨地区的资源整合能力。现在企业的供应链可能需要分布在全球,技术可能是从国外引进、产品在中国研发、而最终销售到国际市场。
36氪:根据你的观察,性格、年龄、经历等因素,在一个成功的创业故事里谁的占比更高?
陆雄文:创业故事的确有着各种各样的传说,但我认为「成功」与创业者的年龄、性格、个人经历没有必然联系。有人20岁就能成功,也有人过了50岁才成功;有的性格很内向、木讷,有的滔滔不绝;有的没什么经验,有的经验很丰富。这些都不构成主要因素。
36氪:那一位创始人通往“成功”道路的关键是什么?
陆雄文:首先是要具有不断接收新知识的能力,这也是我特别强调高等教育对今天创业重要性的原因,这跟30年以前完全不同。科大讯飞初创时只做语音识别,并没有想到做人工智能,当时甚至连“什么叫人工智能”还没概念,但创始人本身经历过本科、硕士、博士的专业学习和研究训练,能够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去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整合新的知识以及整合同样有知识的人才来形成一个团队。
其次是开放的心态、尊重科学的态度,相信专业事情要专业的人来做。今天的企业家懂得什么叫包容多元,聚拢各路英才一起来共创事业,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往往存在「联合创始人」。今天的创业者也知道,市场拥挤,竞争激烈,靠自己一个人打江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最后,创始人对风险认识的深刻性也相当重要。成功的企业家不仅敢于冒风险,也能够善于去控制风险。选择创业的人几乎都敢于冒险、都有勇气去赌一把,但回顾这么多创业失败的案例,我们作为管理学者来看,最重要的经验总结可能就是——「风控意识未必足够强」。风控意识强的好处就是有预案、有对策,临危不惧,临阵不乱,有能力去积极应对、有机会去挽回损失。
36氪:如今中国创投全面进入“硬核时代”,创业者的画像有哪些变化?
陆雄文:现在有两波最主流的创业者。
一波就是科学技术人员创业。这些人不但学历高,往往原来就是做科学研究的——在高校、研究所、或者跨国公司研发部门,比如从微软、Google、Amazon这样的公司中出来很多人。这些人是代表中国科创的一支主要力量,当下去看创业,这群人最值得关注。
还有一波人是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或者是机构投资人。他们对某些领域、某些技术应用有非常深刻的理解,还能扮演资源整合者的角色:自己可能不掌握技术,但他们对商业运作、商业模式的理解把控是非常有水平的。
36氪:“科学家创业”是过去一年许多人会提到的话题,也有不少投资人认为这群人的局限也挺明显。
陆雄文:科学家创业的优势不必多说——核心技术、深入的knowhow等等,但是他们原本面对的是实验室设备、仪器、工具,但此刻面对的是开放的社会环境,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缺少管理企业所需要的商业知识、管理知识,甚至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当然有一些科学家创业者会很快的调整,要么自己学习,要么招募职业经理人,他自己做好科学家本分,然后找职业经理人来专门负责管理。
36氪:所以很多科学家创业者的局面就是:他自己专攻技术,还需要有有职业经理人负责公司运转?
陆雄文:对的。最近我在张江就看到好几个这样的例子。当然,也有可能他们自己转型成功的,比如说信达生物创始人俞德超、纳微科技创始人江必旺,都是自己投身做管理,并且很成功。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做科创企业家营就是为了帮助科学家创业,让他们在企业发展早中期阶段,就学习怎么去建立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我们把基本的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教给他们。当然实际情况肯定会更复杂,这中间可能不仅涉及更多的专业问题,还有职业偏好、人的性格、企业伦理等等。
36氪:我们观察到,在创业的科学家群体里,“海归”要多于国内科研院所背景的科学家,这是为什么?
陆雄文:这也是一个令我感到遗憾的现象,目前国内科研院所的科学家创业人数占比,还是比较少。
之所以“海归”比较多,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他们有资本、知识,资源整合能力也更强;其次,国内的制造业配套、供应链体系比较发达,产品可以在国内实现更高的性价比,对国外市场具有比较大的价格优势;第三,政府政策也支持鼓励、积极引进科学技术人才回国创业。
36氪:国内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现状如何?
陆雄文:国内科研院所也有一些教授创业,其中有一部分可能会做到进口替代、世界领先,但现在来讲还在进行当中。
目前大家对技术转化、做出市场化产品的预期还是太过乐观,对背后的困难、复杂缺乏认识。比如说制药领域,在前期实验、临床阶段不计成本研发,但后期要产品化、商业化,在市场上竞争,那就要降低成本、管控质量。很多科学家对产品如何具体落地预判不足。因此我对今天中国科学家通过自主创新突破围剿、做到世界领先持谨慎乐观。
目前中国在10%-15%的硬核科技领域已有突破。中国要有世界水准的自主创新,不能光靠海外的人才、技术来实现,而是要靠中国本土科技人员的创新创业,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的是两大领域——光伏发电和人工智能。
36氪:为什么是这两个领域?
陆雄文:人工智能方面,中国具有大量的数据来源,应用场景比较多元,政策也很支持,所以大家愿意尝试,加上中国科学家在算法、编程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许多年轻人在数学上有天然禀赋,这也是我们在人工智能上做的比较先进的人才基础。
中国的光伏行业也是经过了一些波折,但最终在技术上自主创新、成功突破。像龙头企业隆基股份专注于单晶光伏路线,通过大规模产业化应用金刚线切割技术,极大的降低单晶硅片非硅成本,光伏发电效率提高了,成本降低了。这也是中国所独有的。但是这样的领域确实还不够多。
36氪:最后,对于有志于投身科创浪潮的创业者,你有什么寄语?
陆雄文:对年轻的创业者来讲,这是一个大时代。科创不仅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演进基调,也将成为国家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所以大家要去拥抱科创,以科技创新和商业创新并重来驱动自己的创业事业。
创业有可能会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但所有的付出都有回报。创业成功给你带来金钱收入、生活品质、社会地位,但是创业失败同样会给你带来很多财富,甚至于这些财富构成了你未来一辈子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石和动力。
最后,也感谢36氪。非常感谢你们组织这样的活动,去发现和鼓励有创业愿望、热情和才华的年轻人。
相关推荐
对话复旦管院陆雄文:中国年轻人正面临一个科创大时代|「X·36Under36」专家访谈①
一群可能伟大的创业者 | 「X·36under36」计划征集启动!
重磅!36氪中国最受创业者欢迎投资者暨36under36了不起的投资人榜单评选正式启动
55岁复旦学子掌舵,又一家芯片公司奔赴IPO
千万不要学习陆奇
专访浦发硅谷银行行长陆珏:陪科创企业乘风破浪
36位36岁以下了不起的投资人,好奇心是对世界永不停歇的热情 | 36Under36
陆正耀“剪了个指甲”
对话达摩院科学家:阿里人工智能这五年
陆正耀剪了个指甲
网址: 对话复旦管院陆雄文:中国年轻人正面临一个科创大时代|「X·36Under36」专家访谈①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2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