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超越J曲线”(ID:beyondthejcurve),作者 投中研究院,36氪经授权发布。
“独角兽”公司,即成立10年以内,被私募或公开市场投资人或机构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暂未上市的创业公司。“独角兽”公司的概念被提出后,迅速得到全球投资领域的认可,并被广泛采用,同时也让被冠以“独角兽”称号的创业公司的关注度和“吸金”能力显著提升。中美作为世界最大的两大经济体,拥有最多的独角兽公司。针对两国独角兽企业发展状况,投中研究院进行了数据对比与分析。
中国独角兽数量已经超越美国。根据投中研究院统计,截止2018年12月31日,中国累计有150家独角兽公司,总估值7150 亿美元,平均估值 47.67亿美元。美国创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跟踪的全球独角兽数据中,对美国独角兽的统计数据里包含了超过10年的机构,在此报告中,为了更能反映过去10年内全球独角兽企业的发展情况,我们采用窄口径统计。因此投中研究院在美国创投研究机构CB Insights统计数据基础上,去掉超龄独角兽后发现,截止2018年12月31日,美国独角兽公司数量为107家,总体估值4686亿美元,平均估值43.79亿美元。
中国独角兽数量已经超越了美国。这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中国人口基数大,市场庞大且广阔,这为独角兽的孕育提供了天然条件,特别是在电商、交通出行、物流等行业。二是中国独角兽受资本驱动的影响大。依靠政府资金和诸如BAT等大公司的单一资金就可以达到独角兽的估值门槛,根据统计,有近50%的中国独角兽企业背后有腾讯、阿里巴巴或百度的投资。
中国独角兽依旧最大程度地集中在北京、上海、杭州和深圳地区。四地企业数量总占比81%,估值总占比91.83 %。其中,北京59家,占比43.7%,估值总和3060.13亿元人民币;其次是上海34家,占比25.2 %,估值总和1153.8亿元人民币。杭州和深圳各以15家和14家紧随其后,但杭州地区的估值总和高达1771.3亿美元,甚至超越上海,这主要是因为杭州地区有蚂蚁金服这一高估值独角兽的存在,贡献了1500亿美元的估值。总体而言,这四个城市经济发达,科研实力雄厚,人才储备充分,政策优惠度高,创投生态环境较为优越。
同时,南京、广州、武汉等新兴城市也诞生了一些独角兽。这些城市近年在为创业者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创业奖励、人才留存等方面创造了有力条件。南京地区创投数据尤其亮眼,共录得独角兽企业9家,在数量和估值上均位列第五。2018年是南京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起步之年,在“121”战略、一号文件“1+45”政策体系等支撑和保障下,南京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净增1282家,增长70%,总数达3126家;全年新增科创型企业数量2.4万家,增长17%;累计签约市场化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208个,其中正式备案108个,孵化引进企业951家。
而估值在100亿美元以上估值的企业被称为超级独角兽。比起刚刚够到独角兽门槛的公司而言,超级独角兽已经具备了相当可观的市场规模和技术护城河。它们也是一个国家新兴企业的缩影。根据投中研究院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末,中国估值超过100亿美元(含)的超级独角兽有8家,分别是蚂蚁金服(1500亿美元)、今日头条(750亿美元)、滴滴出行(600亿美元)、陆金所(380亿)、快手(200亿美元)、京东数科(200亿美元)、菜鸟网络(200亿美元)和比特大陆(145亿美元)。
截至2018年末,美国估值超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有9家,分别是交通出行公司Uber(720亿美元),联合办公租赁公司WeWork(470亿美元), 电子烟公司JUUL Labs(380亿美元), 民宿短租公司Airbnb(293亿美元), 网络支付公司Stripe(225亿美元), 外卖公司DoorDash(126亿美元),图片社交公司Pinterest(120亿美元),生物医药公司Samumed(120亿美元)和交通出行公司Lyft(115亿美元)。
从独角兽成立年份计算,中国独角兽企业平均成立年限为4.72年,美国平均成立年限为6.07年。而且中国独角兽企业中成立年限低于4年的企业有76家,占据50.66%的比重。更有23家独角兽企业在两年时间里形成,占据总数的15.33%,而美国成立时间低于两年的独角兽企业仅占8.41%。中国独角兽企业成长速度越来越迅疾,一方面说明资本在一些具备潜力的企业上进行了越来越激烈的角逐,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独角兽企业存在一定程度的估值泡沫。
2018年中国共有19个行业有独角兽公司,行业前三名企业服务、电子商务和智慧物流行业的独角兽数量占据了总数的32.67%。说明这三个行业在中国的市场容量大,发展趋于成熟,更受到资本的密切关注。美国的独角兽公司分布在19个行业中,前两名分别是企业服务和金融科技行业,电子商务、新文娱和医疗健康行业并列第三。
从中美行业的整体分布来看,新经济崛起成为主要发展趋势。新经济是以新技术为基础,利用信息数据对传统经济进行一场系统性的大改造。在这个过程中,以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为发力点,促使企业运营效率得到提升,社会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循环。
电子商务受益于消费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也是中国独角兽聚集的行业。中国电商独角兽占比超过美国,约为11%,平均估值约为21.0亿美元。其中汽车新零售通过汽车电商平台、汽车超市、汽车消费金融平台等模式,重新定义了购车方式,车好多和大搜车分别以66亿美元和35亿美元的估值位列中国电商独角兽估值的前两位。相较而言,美国的电商独角兽占比仅为6%,平均估值为13.7亿美元。其中估值最高的是成立于2010年的“美国版拼多多”Wish,估值为30亿美元。
其他行业中,中美独角兽的布局结构又各有侧重。例如,中国在智慧物流(15家)、新文娱(14家)、新能源汽车(14家)、大数据/云计算(11家)领域的布局数量较多,超过了美国。而金融科技(15家)、医疗健康(7家)则是美国独角兽的主要发力方向,数量和占比上均高于中国。
总体而言,虽然我国目前独角兽数量已经超越美国,但结构仍然尚待优化。独角兽地区、行业分布不均、估值过高等问题依旧存在。投中研究院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独角兽将有更加平稳的增长。同时,考虑到中国消费市场巨大的增长空间与传统消费者服务低效之间的矛盾,电子商务等依赖互联网的行业仍将占据中国独角兽的主导地位。当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下,以及近几年研发支出的增加,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将会有更多拥有技术优势的独角兽公司。
最值得注意的是,受我国科创板利好政策加持,预计科创板聚焦的六大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将迎来更快速的发展,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上交所公布了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5套市值指标,设置了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更加注重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允许符合科创板定位、尚未盈利或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的企业在科创板上市。
目前,我国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行业已经出现较多独角兽并受到各路资本的关注,预计未来在各个垂直细分领域有望迎来新的突破,促使科技创新与商业落地齐头并进。科创板的建立有利于部分独角兽企业的上市退出,预计将会进一步带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那些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独角兽企业的估值也有望得到支撑和提振。
相关推荐
中国独角兽数量超过美国,且多为“速成” | 中美独角兽观察报告
全球独角兽企业达到500家,中国占119家
美国 “独角兽”公司数量创新高,147家估值超10亿美元
中国世界500强数量首超美国,但别高兴得太早
全球健身独角兽观察:出海全面铺开,前路依然艰难
中国独角兽企业的“飞轮”有多大?| 新经济独角兽(1)
纪源资本童士豪:印度未来的独角兽在哪里?
Uber、Airbnb之后,下一个明星独角兽在哪里?
英国独角兽公司盘点:金融科技超过三分之一
202家中国独角兽全景图:万亿资金下注,15家VC/PE捕获超10只
网址: 中国独角兽数量超过美国,且多为“速成” | 中美独角兽观察报告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2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