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贝克街探案官”(ID:bkjtag),作者:贾沛霖 ,36氪经授权发布。
吉利宣布联手富士康,江淮联姻蔚来,比亚迪与华为在多方面进行合作,一汽和奥迪共同投产新奥迪新能源车型,广汽、长城等车企继续发布旗下新车……传统车企的新能源之路,如火如荼。
但是此前车企的转型之路并不是十分平坦。
除了比亚迪一直在电池领域深耕,使得转型新能源汽车生产顺理成章之外,其他的传统车企在转型之路上并不顺利。除了“骗补”的质疑声之外,国产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层面一直止步不前,也饱受批评,摆在传统车企前的新能源之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走。
美团王兴曾经在公开讲话中说道:未来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格局,将会形成“3+3+3+3”局面,分别代表着3家央企车企,3家国企车企,3家民营车企,以及3家新势力。除了3家新势力新能源车企外,其他9家都为传统车企。
第一个“3”,指的是3家央企车企,分别是一汽、东风、长安;第二个“3”,指的是3家国企车企,分别是上汽、广汽、北汽;第三个“3”,指的是3家民营车企,分别是吉利、比亚迪、长城。
目前,这9家传统车企都已经大刀阔斧迈进了新能源汽车这一片蓝海之中。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步伐似乎越来越快。只是,它们所选的路,各有不同。
众人眼中的车企比亚迪,其发家和闻名起初靠的是电池技术。
创办于1995年的比亚迪,直到2003年才通过收购秦川汽车成立比亚迪汽车。而当时比亚迪电池产业已经做到了全球第二。
有如此深厚的底气和背景,在2010年后国家开始投入新能源汽车领域时,比亚迪率先就瞄准了这个领域。2011年,比亚迪就推出了第一款新能源民用车,比亚迪F3 DM。
图注:比亚迪F3 DM
起了个大早,说的就是比亚迪。在一众新能源车企中,比亚迪一直走的都是自产自研之路。由于在电池产业上积累深厚,比亚迪可以说是把控住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源头。早先新能源汽车所广泛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也正是比亚迪彼时出货量最大的电池产品。有这样的产能作为依托,比亚迪汽车声名鹊起。
2020年,纵使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出现负值,略显疲态,但是依旧拿下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的宝座。领先第三名主要竞争对手特斯拉足足5万辆。
比亚迪与其他互联网厂商合作偏少,仅仅在2020年与华为达成合作,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将搭载华为鸿蒙系统作为生态圈。此外,比亚迪与丰田合作,但提供的也仅仅是电池技术。
这也正是比亚迪的特殊性,它自身既自产自研新能源汽车,又充当着整个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与比亚迪相比,同为民营车企的吉利则是晚了不少进场。直到2014年,吉利才开始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与比亚迪不同,比亚迪在传统油车领域一直不温不火,而吉利可谓是国产民营车企的No.1。顶着如此大的名头,吉利在转向新能源上,步子慢了一拍。
但是出乎李书福的预料,吉利这“赶了个晚集”,却步步落下。2015年11月,吉利当值CEO安聪慧在发布会上曾经豪言壮语道:吉利要在2020年达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到总销量的90%,纯电动车都要达到35%。
但是6年过去,吉利离这个目标差了“十万八千里”。归根结底,是吉利在新能源汽车开发路子上 “太懒”。
吉利想在新能源市场分一杯羹,但是却不愿意重新开发新的汽车架构。直到现在,吉利的新能源车型帝豪等都是“油改电”车型,没有针对新能源汽车做出针对性变化。这样就带来了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自然影响到了销量。
2020年,吉利以132万辆的总销量冠绝自主品牌汽车销量第一。但与此同时,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仅68000余辆,占比仅有5.16%。加之吉利并不拥有比亚迪的电池产业链技术,更显尴尬。
图注:表现不佳的吉利新能源车
于是在进入2021年后,吉利开始大刀阔斧进行改革。首先是将独立出吉利新能源汽车业务,未来吉利新能源汽车将采用全新研发的SEA架构。除此之外,吉利在短短一个月内,先后与百度、富士康、法拉第未来先后达成合作,将为其代工生产新能源汽车。
现在看来,吉利未来的新能源之路将会围绕“自主+代工”两条路并行,可以预见的是,任何一条路都有着巨大市场。
相较于比亚迪和吉利,长城可谓是入局新能源最晚的民营车企。
2015年,长城重磅宣布投资168亿元进入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是很快就销声匿迹,并且也毫无产出。到了2018年,长城由于油耗过高被重罚,才终于推出了“欧拉”新能源汽车子品牌,专攻女性和小型车市场。
长城这步棋目前来看是走对了。小型新能源车和女性向正好契合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欧拉一转之前长城新能源计划的颓势,2019年和2020年都跻身销量排行榜前十。2020年更是名列销量榜第三。
图片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长城也借着欧拉的差异化之路,不仅2020年销量排名第六,更是推动股价上涨。2021年2月17日,长城以615亿美元的股价超过宝马,排名全球车企市值第8。
上汽
其实如果论销量,上汽才是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的头牌。上汽旗下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上汽大众三个品牌皆在2020年销量排行榜前十。
上汽能取得此般成绩,不仅是依靠上汽本身这棵大树,更有赖于上汽的早早入局。
2012年,荣威以低端微型电动汽车E50为起始,正式迈入新能源市场。由于自身是国企,跟随国家战略脚步更为紧密。当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一出,上汽的新能源汽车就开始推向市场。
2016年到2020年,上汽通用在新能源技术上投入总计265亿元。高昂的研发投入,也是其他新能源车企无法企及的。高研发投入的结果,就是上汽的新能源车型大部分都紧跟市场需求。尤其是五菱宏光MINI EV。这辆小型新能源车以不到4万的价格和120公里的续航成为2020年多数月份的销冠。
从中不难看出,上汽的新能源发展之路就是“财大气粗,多点开花”。
上汽自身有足够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品牌效应,五菱、荣威、大众等新能源车型颇受青睐。2020年底,上汽又推出了新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智己汽车,而投资方里还拉来了阿里巴巴。
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事件,就是因为广汽新推出的“石墨烯电池”和“1000km续航”被院士点名打假。但广汽“真”的是,在新能源领域浸淫已久。
2011年,广汽着手动力电池领域的开发。2015年,广汽新能源开发出埃安动力1.0系统,搭载在了自家传祺GE3纯电动车上。两年后,为了能够施展拳脚,广汽新能源自广汽集团独立。
与上汽相同,广汽在研发领域投资较大,广汽新能源车都是采用广汽自主研发的动力系统。在2020年的北京车展,广汽在动力系统,电池,电驱动上都有着不俗的成果。广汽也是首个达成动力系统可以做到百公里加速两秒内的国产车企。
研发上投入够大,间接促进了广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2019年,广汽新能源以42000辆销量排名第6,2020年则以6万辆跻身前五。
而2020年8月,广汽埃安品牌宣布独立出广汽新能源,广汽股票应声大涨。对广汽更好的局面,在于和蔚来达成了合作意向。
在2020年过去之后,再谈起北汽新能源,更多的是唏嘘。
2016年,北汽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156%,那一年,堪称北汽新能源发展元年。直到2019年,北汽连续7年位居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榜第一。
与其他新能源厂商不同的是,北汽能够在过去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靠的是政府补贴和B端客户。在政府和厂商大宗采购的帮助下,北汽不超过10万元的新能源车品颇受青睐。2018年9月,春风得意的北汽新能源通过借壳“北汽蓝谷”成功上市,史称,中国新能源整车第一股。
但是当政府补贴在进入2019年迅速退烧后,北汽的日子就“不太好过”了。当年,北汽新能源开始出现销量下滑,并在2020年跌至谷底。
2019年还是销冠的北汽,2020年直接跌出了前十。
过度依赖B端客户,忽视产品质量,自身C端产品线ARCFOX迟迟未出且价高,让北汽新能源刹那间失去了色彩。
如今的北汽新能源,意图借助ARCFOX的高端路线,以及换电业务提振销量,效果还不得而知。
一汽
作为央企的车企老大,一汽在新能源市场的动作相较于三家国企,步伐过于缓慢。
当一汽反应过来进入新能源市场时,市场上各家品牌正打得不可开交。2019年,一汽才刚刚推出了一汽大众的两款新能源车型。
但是一汽的底气就在于,品牌效力和销售渠道冠绝群雄,尤其是一汽大众品牌在国内影响力超群,2018年一汽大众以145万辆的成绩成为销冠。2019年推出基于大众的新能源车型后,在2020年迅速挤进了销量前十。
图注:欧洲市场击败特斯拉的大众新能源车
进入2021年,一汽加紧了布局新能源。大众在欧洲市场针对特斯拉的穷追猛打,让一汽坐享其成。一汽的新能源之路,更多的是依赖于对大众的车型引进及销售,与其他车企形成了鲜明区别。
身为另一家央企的东风,对新能源的敏感性看起来有点迟。
与一汽相同,公司本身的“优势”让东风在新能源领域动作缓慢。2020年,东风才迟滞地推出了自家新能源完全独立品牌——岚图。此时,距离比亚迪和上汽布局新能源市场已经过去了接近十年。
而且东风在2020年推出岚图,更多的是不得已为之。东风2020年各品牌销售情况不容乐观,长期增长缺乏刺激点,因此,东风想到了新能源汽车。
虽然在东风的雄厚肩膀下,岚图的进程如同被按下了快进键:2020年7月岚图品牌发布,首款概念车i-Land亮相,12月首款量产SUV岚图FREE首发,2021年1月28日新车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这仅仅过去了200天。但是岚图的高端汽车梦并不明朗。技术落后,品牌效应低,高端经验不足,都会成为东风分得一杯羹的阻碍。
在新能源上动作迟缓,央企长安也不例外。
2002年,长安开始涉足新能源,但是17年过去,除了在2017年推出了“香格里拉计划”外,再无声音。
归根结底,长安在新能源上动作迟缓的原因,与吉利如出一辙。二者都是在用着“油改电”的方案套路消费者。吉利销量如此惨淡,长安自然也好不到哪去。
2018年和2019年,长安新能源亏损从2.79亿元扩大到5.79亿元,2020年的数据仍未公布。
母公司长安汽车的表现在2020年稍有回暖,长安新能源才有了资本。2020年内,长安先后与蔚来合作成立公司,并且掌握了大部分股权;还与华为和宁德时代达成合作,宣称将开发全新电动平台CHN。未来5年将基于新平台推出105款车型。
加速转型,正是长安新能源当下打破困局的做法。
纵观9家传统车企大厂的新能源之路,特点可谓十分鲜明。
3家央企如出一辙,在新能源市场布局以及研发上动作迟缓,除了一汽外,东风和长安都已远离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是一汽在研发上的动作几乎为零,主要还是依靠大众车品的引进达到抢占国内新能源市场的目的。然而另一方面,长安虽然目前远离主流,却是三家央企中唯一一个展现出主流新能源发展面貌的车企,争取与互联网造车挂钩,同时加大投入。
与3家央企泾渭分明的3家国企,展现出不一样的面貌。3家国企车企生怕落人一拍,争先恐后布局新能源市场。2011年前后,上汽和广汽就已经开始推出新能源车型以及投入技术研发,而北汽则是依靠B端市场称霸销量榜首多年。
但发展之路的差异此时也尽显,北汽忽略技术研发而过度依赖政府补贴,导致在补贴退坡后迅速衰落。而广汽虽然被院士打假,但是却在技术上出尽了风头。上汽则依靠财大气粗和多品牌效应,多款车型成为爆款。消费者在品牌上的依赖性成为上汽成功的法宝。
与“国家队”不同,3家传统民营车企的发展道路五花八门。比亚迪走了一条“一切都依靠自己”的孤独求败之路。在电池产业链上的优势,让比亚迪既是球员也是裁判,这是其他车企所不具备的特长。但比亚迪的发展之路已经开始出现疲态:2020年增长下滑,竞争力不再明显,加之特斯拉国产化的冲击,未来比亚迪面临的局面将会更加严峻。
在9家传统车企中,与互联网造车联系最为紧密的,当属吉利了。吉利自身在新能源汽车上研发投入不足,“油改电”策略的错误使用,让吉利错过了新能源第一次发展的东风。这也是吉利如今“痴狂”地与互联网大厂“联名”的动因。未来吉利能否在新能源市场重振油车领域雄风,需要观察吉利新能源独立后的战略运作是否得当,以及代工业务开展是否顺利。
对于长城来说,欧拉的一时成功,不代表长城会一直成功。哈弗车型的成功与失落,会不会在欧拉上重蹈覆辙,还需要拭目以待。
9家传统车企大厂,展现出的新能源之路各有风采。有依赖品牌效应及引进,有依赖技术研发占据主动,有频繁与互联网造车势力互动,有盘踞产业链重要一环“有恃无恐”……
新能源汽车市场对传统车企来说,是必争之地。车企的不同选择也将迎来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结局,不过我有一点可以肯定,好戏刚刚拉开帷幕,各家大厂都绝不会放弃这一块巨大的蛋糕。
相关推荐
传统车企涉足新能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传统车企2020:憋屈、转型与新能源汽车“军令状”
销量碾压又怎样,资本市场就是不愿买传统车企的账了
传统车企干不过特斯拉,哪儿出了问题?
新能源车险,打响围猎战
新能源车企去钴疑云
2020,多少新能源车企倒在风口中?
销量不高股价却暴涨,新能源车的系统性风险是什么?
给补贴、争车企、抢资源:谁能成为“新能源汽车之都”?
新能源造车史:纷至沓来的入局者们,为何扎堆新能源造车?
网址: 传统车企涉足新能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7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