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资界”(ID:pedaily2012),作者:张继文 任倩,36氪经授权发布。
又一家独角兽企业止步IPO。
投资界消息,2月19日,上交所发布了《关于终止对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提及云知声主动撤回科创板申请。
这并非孤例。10天前,“天才少年”刘自鸿归国创办的柔宇科技也悄然撤离科创板。当天,还有6家正在创业板IPO排队的企业终止IPO。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进入2021年,IPO终止项目迅速增多。
这些IPO戛然而止的名单背后,是一场愈发严厉的监管风暴。今年1月,证监会正式下发《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随后20家企业被抽中抽查。进入注册制时代,IPO现场检查正在升级,于是出现了一个现象——很多原本奔赴IPO的企业打起了“退堂鼓”。
昨晚(2月19日),上交所发布公告称,终止对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知声)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
而前一日,云知声和保荐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向上交所提交了撤回申请。
对于撤回原因,云知声给出了一个官方解释:出于公司战略发展因素考虑,经研究后决定,撤回此次科创板上市申请。外界并未见到具体解释。
这是一只成立不到十年的独角兽。2012年,云知声正式成立,随后一炮而红——2013年,在罗永浩“锤子ROM”发布会上,“云知声击败科大讯飞成为锤子ROM语音解决首选方案”成为该场发布会的最大亮点。那时,科大讯飞几乎处于语音识别领域的垄断地位,而云知声成立不足九个月。
这匹黑马背后的创始团队并不简单。云知声的四位创始人均是博士学历,董事长兼CTO梁家恩与副总裁康恒博士皆毕业于中科院自动化所,CEO黄伟与副总裁、芯片研发负责人李霄寒同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
正因如此,云知声以AI语音技术起家,逐渐构筑起一个涵盖机器学习平台、AI芯片、语音语言、图像及知识图谱等技术的技术城池。在这期间,云知声累计融资超过10亿元,并成为智能语音赛道的独角兽。
2020年11月,云知声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后,冲刺科创板“AI语音第一股”,当时市场涌现了各色声音,尤其是盈利能力备受质疑。招股书显示,云知声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各期内亏损净额分别为-1.74亿元、-2.14亿元、-2.92亿元和-1.11亿元,累计亏损金额约7.91亿元,长期亏损且亏损额度持续扩大。
如今,云知声终止科创板上市审核,令外界意外。对于未来,云知声方面告诉投资界:“公司并不会放弃IPO,未来会适时考虑重启IPO的计划。”
在云知声之前,另一只终止IPO的知名独角兽是柔宇科技。除夕前一天,柔宇科技宣告终止IPO进程,这距离其IPO申请获受理才不到2个月时间。
柔宇科技甫一成立便自带光环。2012年,80后斯坦福博士、“天才少年”刘自鸿从美国归来,拉着两位来自清华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校友创立了柔宇科技。此后几年,柔宇科技推出了世界最薄彩色柔性显示器并量产,一时风光无限。
2020年1月,有消息称柔宇科技秘密申请美股IPO,筹集约10亿美元。不过转眼到了11月,柔宇科技突然搁置了美国上市计划,开始寻求在科创板IPO,筹资144亿元,而上交所在2020年12月31日依法受理了柔宇科技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
对于撤销申请的原因,柔宇科技称:“基于公司股东结构存在直接层面的‘三类股东’等适格性的情况尚待进一步论证,考虑到公司发展战略,经研究后决定,暂缓本次科创板上市申请。”
无独有偶。就在柔宇科技宣布终止IPO的同一天,另有6家正在创业板IPO排队企业被终止IPO,包括湘园新材、恒兴科技、建科集团、贝尔生物、创智和宇、恐龙园。
进入2021年,IPO终止项目陡然增多。数据显示,截至2月19日,科创板已受理企业540家,终止注册76家,终止率14.07%,其中主动撤回71家,占比93.33%。创业板受理企业545家,50家企业处于终止审查状态,也以主动撤回为主,共46家,占比92%。
而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自1月1日至2月19日,创业板终止审核企业为26家,其中仅2家终止原因是审核不通过,其余均为撤回;科创板终止审核企业为11家,均为撤回。今年,科创板和创业板共计37家企业止步IPO。从行业来看,节能环保、相关服务业等科技成色相对不足的行业均有分布。
但令人意外的是,IPO终止浪潮在半导体领域尤甚。截至目前,科创板市值前十名企业中,半导体企业占据了5席。但这两个月来,至少有6家半导体企业倒在IPO的最后关头,比如国人科技、龙迅半导体、锐芯微电子、北京中科晶上科技、北京芯愿景。
对于这波IPO终止潮,某投行人士表示:“当不太符合条件或没有完全准备好的公司多了,审核会更严格,但这并不代表审核尺度变了,也不是注册制理念变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申报质量。”
在一连串终止名单背后,是一场自2020年10月席卷而来的IPO现场检查风暴。当时,证监会发布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征求意见稿)》。
今年1月29日,证监会下发《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下称《检查规定》),包括现场检查适用范围、检查对象、检查程序、监督管理措施等内容共23条,明确检查设计单位和人员的权力义务,压实了发行人和中介机构责任,并加强对检查人员的监督。
《检查规定》指出,按问题导向和随机抽取两种方式确定检查对象。对于问题导向企业,结合重点存疑事项的性质和内容开展现场检查,并可以围绕前述存疑事项对检查范围进行必要拓展。现场检查方式包括查看经营场所、获取资金流水、走访客户和供应商等。对于随机抽取的企业,则重点围绕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等事项开展现场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检查对象确定后,审核或注册部门要在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检查对象和中介机构,如果检查对象自收到书面通知后十个工作日内撤回首发申请,原则上不再对该企业实施现场检查。但在撤回申请后12个月内再次申请境内首发上市的,应当列为检查对象。
具体规定一出,激起千层浪。两天后(1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便组织完成了首发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第28次抽签仪式,共407家拟申报科创板、创业板企业参与,其中20家被抽中,其中就包括柔宇科技。
很快,伴随抽签名单发布,两大板块开始密集出现申报撤回的现象。比如这20家现场检查企业中,柔宇科技、凤凰画材、格林生物、湘园新材、恒兴科技、建科集团6家撤回申请,终止审核。
IPO现场检查制度始于2014年,此次一次性纳入400多家首发公司进行抽签并抽中20家公司,十分罕见。与此同时,创业板自实行注册制以来,共有近50家公司被终止上市,同时间和密集程度对比来看,一个明显的信号传递出来——今年的检查力度和频率将加大。
众所周知,2019年7月设立科创板试行注册制及去年8月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根本目的是通过A股市场化改革优化服务实体经济功能,特别是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渠道。然而,造富效应驱动下,带病闯关、浑水摸鱼者越来越多,有的企业甚至和保荐机构合伙做假,为的是实现上市早日套现。
“一连串政策出台,都是在‘提醒’IPO排队企业,不要带病申报、存有侥幸心理。”北京一家头部VC合伙人告诉投资界,目前申报企业的生产与销售情况、持续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内部控制、关联交易等都是监管重点关注的内容。“如果公司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财务数据造假,选择主动撤回是明智的。”
该投资人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企业本身来说,在发展过程中有机会四、五年就上市了,但IPO不是一个绝对的目标,更不应是企业发展的顶峰,应该是另一个起点。“未来在上市公司里不是比谁拿到了门票,几年后拿到IPO门票可能没有以前那么有意思了,而是比谁在这个舞池里跳得最优美,谁能借这个资本舞台变成产业龙头公司。”
或许,一切才刚刚开始。
相关推荐
昨晚,又一家独角兽终止IPO
昨夜,又一家独角兽中止IPO
又一只医药独角兽港股IPO,超额认购751倍,背后10余家VC/PE撑腰
两位80后程序员,即将IPO敲钟:又一大波员工财富自由
IPO扎堆搁浅,独角兽们的「梦醒时分」
手握 5 家独角兽的刘强东,风浪再大,也不慌
又一家老牌女装品牌败走中国
无需IPO环节,纽交所第二家直接上市的独角兽来了
从高估值到IPO后市值腰斩,美国独角兽 “流血上市”后何去何从?
冬天,又一家独角兽轰然倒下:最后一位投资人放弃
网址: 昨晚,又一家独角兽终止IPO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7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