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爱尔眼科到底有没有坑艾芬医生?

爱尔眼科到底有没有坑艾芬医生?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市界”(ID:ishijie2018),36氪经授权发布。

作者|林夏淅

编辑|李曙光

艾芬医生和市值3000亿元的眼科龙头医院的正面交锋,引起了诸多讨论。

“年头侥幸躲过了病毒的侵犯,却在46岁生日的第二天没能躲过视网膜的脱落,右眼近乎失明。”

写下这段话的艾芬医生,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急诊科主任。

2020年12月31日,她通过社交平台公开表示,自己半年前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接受了右眼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后,不仅视力未见好转,还在10月份检查后得知自己右眼视网膜脱落,近乎失明。

在艾芬医生看来:爱尔眼科的一系列不规范操作,是导致她错失视网膜最佳治疗时机的根本原因。

随后,爱尔眼科方面连发三次公告,态度不一,但均被艾芬医生以质疑回应,双方矛盾不断升级。

争论背后,艾芬医生为何要寻求社交媒体公开?而中国眼科医院龙头爱尔眼科一边市值高涨,一边也争议不断。

01 爱尔眼科蒸发275亿

艾芬医生在12月31日的自述视频中表示,5月份她就感觉到视力的明显下降。由于公立医院当时还未开展正常工作,她就到爱尔眼科接受治疗,找的是一位从三甲医院退休、被爱尔眼科返聘的眼科主任。

术前其右眼裸眼视力0.2,矫正后为0.4。但到7月9日,艾芬在眼镜店测试的结果显示,右眼裸眼视力仅剩下0.1,几乎失明。

回看整个治疗过程,艾芬医生认为,爱尔眼科有诸多违背医学的诊疗流程,其中最关键的在于以下几点:

对于以上几个问题,爱尔眼科的王勇副院长曾在电话中向艾芬表示:检查有做,但是不够全面,院方并未推卸责任;至于眼睛的照片,院方不可能保存每一个患者的资料。

在那之后,爱尔眼科方面连发三次公告,但均被艾芬医生以质疑回应。

爱尔眼科最后一次以官方微博发布的核查报告表示:“艾芬女士右眼视网膜脱离与本次白内障手术无直接关联。”

微博截图

艾芬医生则形容这份核查报告“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管理混乱,推卸责任”,并且和武汉爱尔眼科王勇副院长此前的电话录音内容互相矛盾。

微博截图

除此之外,艾芬医生表示接下来会用证据说话,用证据合理提出问题,并强调她不是医闹,是一名医生,做这件事不是为了钱,是为了真相,为了防微杜渐。

双方争论不休中,2021年1月4日开盘,爱尔眼科最高跌幅达到9.47%,盘中跌幅一度缩小至2.86%,最终以8.91%的跌幅收盘,最新市值为2811亿元。

相比事发前最后一个交易日3087亿元的市值,爱尔眼科蒸发275亿元。

02 业绩压力山大

医务人员都知道在诊疗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走医疗鉴定程序,但经过4天的讨论,爱尔眼科已表示愿意走医疗鉴定程序,为什么艾芬医生没有走医疗鉴定程序,而选择通过社交媒体公开?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医疗鉴定可能是由医疗单位和利益相关者组织和组成,因此存在难以做出公正结论的情况。艾芬医生作为行业中人,对此不可能不知。而如何解决医疗鉴定的中立与公正,可能是医疗鉴定前需要首先排除疑问的事情。”

多位律师也向市界表示,医疗鉴定虽然有专门的司法鉴定机构,但近几年鉴定机构因伪造鉴定结果而“出事”的不在少数,法院不予认定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比如2018年,华东政法大学的司法鉴定中心主任闵银龙,就因保险诈骗伪造鉴定结果被抓。在那之前,闵银龙是华东政法大学司法鉴定中心的掌门人,累积检案3万余例,编写了一系列官方和大学的课程用书,称得上是国内司法鉴定权威。

以目前的情况判断,走医疗鉴定程序虽然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之一,但还是要看双方如何交涉。

因此,艾芬医生不走医疗鉴定程序,大抵是无奈之举,而她本人此前也对媒体表示过,选择通过媒体公开发声,是在她发现眼睛照片被调换后做的决定。

爱尔眼科不仅是一家民营医疗机构,也是一家上市公司。观察一家上市公司的行为,业绩情况是无可避免的因素。

此次事件中的院方——武汉爱尔眼科医院,是一家成立于2003年7月的专科医院,从收入和净利润的角度来看,一直都是上市公司爱尔眼科旗下相当重要的子公司。

但由于位居武汉,武汉爱尔眼科受影响较大。2020年上半年,武汉爱尔眼科的收入虽然还在子公司中保持着最高位,但净利润同比减少了近5成,已经落后于成都爱尔眼科和沈阳爱尔眼科。

曾就职于爱尔眼科的谭雪告诉市界,和很多上市公司一样,爱尔眼科每年都会对各个子公司有一定的业绩增长要求——2018年,广州爱尔眼科的业绩增长要求是20%。

整体来看,2011年以来,爱尔眼科的年收入同比增幅都保持在20%以上,唯独2020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减少了12.32%。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市界,眼科行业2020年受疫情影响较大,例如他所在的某一线城市,同行的业务量大多同比减少了30%-40%。

但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爱尔眼科似乎并没有放慢自己脚步。

三季报数据显示,爱尔眼科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55%,前三季度收入总额同比还增长10.78%。

在2020年2月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董事长陈邦表示,全年30%业绩增长预期不变,公司管理层有信心化危为机,逆势而上。

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或许是喜闻乐见的发言。但对于一个医疗机构而言,当巨大的业绩压力传导至每一个医护人员的肩上,还能否时刻遵循“医者仁心”的宗旨,需要打上一个问号。

在知乎上一个有关爱尔眼科事件的提问下面,多位在爱尔眼科有过工作经历的网友表示:医院内确实存在经常开会强调业绩的情况,这让他们感到苦恼。

30%的业绩增长压力下,加大业务量和提高单个业务毛利率,自然是仅有的两种方式。加大业务量,意味着爱尔眼科需要寻找更多的病患;提高单个业务的毛利率,则可能影响具体诊疗方案的判断。

从2019年的数据来看,爱尔眼科的准分子手术(激光近视手术)、视光服务(配眼镜)和白内障手术是其收入占比最大的三项业务,2019年的毛利率分别为57.38%、55.92%和40%。

谭雪告诉市界,艾芬医生所做的白内障手术,大概率是爱尔眼科的“焕晶”手术,这是目前国内外收费最高的白内障手术。双焦点晶体的价格在4万-5万/双眼,三焦点晶体的价格在8万-9万/双眼。

艾芬医生共计为业绩压力下的爱尔眼科,贡献了2.9万元营收。

03 危险的41亿商誉

对爱尔眼科来说,与艾芬医生的纠纷并非个例。

在裁判文书网上搜索以爱尔眼科作为当事人的医疗损害相关案件,2014年至2020年,共有75起。有因爱尔眼科治疗过失导致患者失明的,也有因为爱尔眼科未尽告知义务、辅助检查义务导致患者失明的,赔偿金额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业内人士告诉市界,国内走医疗鉴定程序的数量,在医疗纠纷中所占比例还比较低,因此裁判文书网上的数据远不是爱尔眼科医疗纠纷的全貌。根据行业惯例,单眼失明的最高赔偿金额为60万元。

艾芬医生在采访中曾向媒体表示,所有资料患者几乎都拿不到,她手上的门诊病历是她请爱尔眼科方面写的,他们才补了一份,另外两份影像资料是她在自己医院做的,所以才有留存。连她维权都这么难,老百姓根本就无从下手。

原本并不少见的医疗纠纷,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主要是因为艾芬医生拥有比普通患者更强的专业能力和影响力。

但不论是已经蒸发的275亿元市值,还是双方持续升级的论战,对于爱尔眼科来说,很可能都只是一个开始。

市界曾经在《陈邦,最会玩资本的眼科“医生”》中分析过,爱尔眼科经历十余年的发展,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

过去五六年,爱尔眼科在并购基金的助力下不断并购医院,实现了业绩上高速增长。但爱尔眼科相关负责人在2020年9月曾表示,由于上市公司自身资金实力逐步增强,并购基金收购医院的模式成本高于上市公司直接收购。

作为阶段性的措施,爱尔眼科的并购基金在完成它的使命后,将陆续退出历史舞台。爱尔眼科将逐步过渡为由上市公司来收购医院。

与此同时,随着2020年6月完成对30家眼科医院的收购,爱尔眼科的商誉已经在不知不觉中累积至41.26亿元,占总资产比重高达24.97%,在同行业中处于最高水平。

此次事件如果没有得到一个妥善处理,品牌形象遭到质疑,很可能直接影响爱尔眼科后续的业绩。这势必给爱尔眼科高达41亿元的商誉带来极大的减值风险,而爱尔眼科2019年净利润才14.31亿元,如此之高的商誉减值,将是其难以承受之重。

除了陆续退出历史舞台的并购基金、越垒越高的商誉,爱尔眼科其实还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于竞争对手的挑战。

爱尔眼科虽然眼下仍然稳坐眼科医院市值第一的位置,但国内已有港股上市的希玛眼科、徳视佳眼科和A股上市的光正眼科,另外也有何氏眼科、普瑞眼科和华夏眼科正在准备上市。

即使几个竞争对手2019年收入合计仍不及爱尔眼科的三分之二,但对手已经出现,国内的眼科患者将有更多选择,爱尔眼科也将面临更大的业绩压力。

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院中院”,到眼下接近3000亿的市值,爱尔眼科曾经是民营专科医院中成功的典型,也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民营医院。

早期从医院内部承包开始做起的陈邦,经历过国家对“院中院”的打击,抓住了民营资本开办营利性医院的热潮,也顺利度过了“封刀门”事件的影响。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向市界表示,如果这件事不能很好地化解,对于爱尔眼科来讲可能不只是股价波动的问题,还会对整个品牌产生巨大冲击,更多的眼科医院黑幕,也有可能被揭露。

至于艾芬医生的右眼视力还能否恢复,业内人士告诉市界,视网膜脱落后一般会做修补手术,将硅油填充,等半年后取出,才知道患者视力能恢复多少。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视网膜脱落的位置等等多方面因素。

根据爱尔眼科方面给出的核查报告,艾芬医生白内障晶体手术后的最佳视力也只有0.6,因此后期即便有可能修复,要达到0.6也比较困难。

相关推荐

爱尔眼科到底有没有坑艾芬医生?
艾芬质疑爱尔在眼科趋利,揭秘起家史:承包科室手法类似莆田系
起底“医疗风波”中的爱尔眼科:两个湖南人的“莆田式”发家史
爱尔眼科的下沉与出海
爱尔眼科一家独大,刚申请IPO的三家眼科连锁如何进行区域突围?
抓住眼科进口替代机遇,「爱博诺德」成为首家科创板IPO的眼科医械企业
2万家民营医院,为何眼科成了最靓的仔?疫情都挡不住其上升势头
专注眼科医疗器械,「艾康特」完成近亿A轮融资
推进中国眼科创新疗法,「极目生物」完成3200万美元A轮融资
36氪独家|眼科市场激增,眼科新药研发企业「拨云生物」获1.8亿元融资,一村资本领投

网址: 爱尔眼科到底有没有坑艾芬医生?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6019.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