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审校 金鹿,36氪经授权发布。
9月28日,当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宣布打算斥资400亿美元收购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时,这标志着预计为期18个月的收购过程正式启动,Arm将被逐渐从其母公司软银集团转移到英伟达旗下。
市场研究机构高德纳副总裁艾伦·普利斯特利(Alan Priestley)表示,即使这是一笔大型交易,18个月时间也显得过于冗长。他表示:“交易各方显然会遭遇各种挑战。事实上,他们预计收购将需要很长时间,而半导体行业在18个月内可能会发生很多事情。因此在这段休市时间结束时,市场可能会变得截然不同。”
在不到18个月前,美国将华为列入其“实体名单”,这迫使Arm暂停与这家中国巨头的合作,进而直接影响了这家芯片公司的业务。不过,这次情况正好相反,因为英伟达与Arm的交易需要得到中国相关机构的批准。在收购的消息宣布后,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在就70亿美元收购以色列服务器硬件公司Mellanox交易成功获得中国监管机构批准后,他预计收购Arm也会得到批准,而且Arm也将继续将总部设在英国。
但对普利斯特利来说,英伟达收购Arm与收购Mellanox截然不同,因为后者不涉及出售设计专利,也不涉及在制造芯片时与客户竞争。他表示:“收购Arm的焦点就是其专利,因为英伟达可以获得Arm的知识产权,Arm不再会与其竞争。尽管Arm的某些其他客户可能会与英伟达竞争,但英伟达的供应商不会,因为他们不卖芯片。我们现在正在进入这样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从一家将在产品(芯片销售)上与其竞争的公司采购知识产权,这显然会引起相当多公司的担忧,这些公司也可能在完成交易方面提出反垄断或反竞争问题。”
普利斯特利说:“在我们有绝对把握之前,Arm的业务可能面临风险,因为人们可能会因为不确定性而决定希望比过去更认真地关注RISC-V架构。在这段不确定的时期,Arm的商业模式面临风险,很可能会失去很多重要客户。”
虽然RISC-V可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它需要努力来处理x86以及越来越多的Arm能够处理的工作负载。普利斯特利解释说:“RISC-V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它需要更多的专门工作来构建服务器级的CPU。目前微控制器级别的CPU还不错。”
在新闻发布会上,黄仁勋指出,公司感到兴奋的一个领域是在数据中心结合Arm处理器和英伟达GPU。但对普利斯特利来说,这并不能解释400亿美元的交易,因为英伟达今天可以只购买Arm架构许可,而不需要收购整个公司。他表示:“如果英伟达想要投资,该公司可以自己制造CPU,与其GPU并排进入数据中心,除了对许可费的投资,没有什么能阻止它这样做。它可以构建一个基于Arm架构的DGX服务器版本。”
虽然这种情况可以很好地工作,特别是因为英伟达能够控制软件堆栈和DGX生态系统,但在更广泛的世界中可能不会很好。
普利斯特利说:“如果英伟达决定尝试将其Arm CPU作为通用CPU进行推广,并将其作为CPU出售给其他供应商,就像英特尔销售其处理器或Arm销售其处理器一样,挑战就会到来。这是也是Arm始终面临问题的地方。它可以运行操作系统,你可能可以移植某些应用,但在这些应用和IT组织用来运营和管理业务的操作系统之间运行的所有其他东西也必须被移植,而这也是我们过去总是失败的地方。”
普利斯特利表示,华为本可以推动市场扩张,但现在不会发生这种情况,因为它目前在美国面临限制。他说:“这有点儿像苹果的Apple Silicon,他们会成功,因为他们可以关闭应用商店。他们只允许在Mac上运行适合在Arm上运行的应用,绝不会有兼容性问题。但在Arm上运行Windows就存在兼容性问题,因为你无法关闭应用商店,这里有很多不同的挑战。”
对于那些在芯片制造领域提前数年制定计划的人来说,现在的局势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英伟达未能完成交易怎么办?届时负债累累的软银将怎么办?如果不是英伟达,谁会成为下一个买家?中方会不会批准?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这些都是围绕着Arm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任何结果看起来都有可能。未来总是不确定的,对于Arm来说更是如此。(腾讯科技审校/金鹿)
相关推荐
被英伟达完成收购需18个月,夜长梦多或危及Arm商业模式
英伟达400亿收购Arm,苹果高通英特尔都不是很爽
拯救“芯片界的瑞士”:英伟达400亿美金收购ARM的野心与障碍
估值或达400亿美元 英伟达收购Arm谈判加速
英伟达收购Arm?中国批准才行,高通阴影重现
英伟达开心拿下Arm,却“惹怒”整个半导体行业
英伟达同意400亿美元收购ARM,或进军CPU领域直面英特尔
传英伟达有意收购ARM,苹果:我不感兴趣
传英伟达拟收购ARM,或成芯片史上最大并购案,苹果:我不感兴趣
ARM联合创始人豪瑟:英伟达收购ARM将是一场灾难
网址: 被英伟达完成收购需18个月,夜长梦多或危及Arm商业模式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3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