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卖家”(ID:maijiakan),作者:金斌,编辑:千夜,36氪经授权发布。
郭震华是山东潍坊的考生,去年高考458分,比理科本科线高了15分。虽然考得依然不理想,但那已经是他复读一年后的成绩,他不想再复读第二次了。
父母都是农村人,问了一圈亲戚朋友,也没有一个懂怎么填志愿的,只好求助于班主任。老师给他介绍了另一位姓牛的老师,头衔是“高考志愿规划咨询师”。当时牛老师开出的价码是3800元,包办志愿的填报,如果最终志愿落选,咨询费全额返还。
打了一个折扣之后,父母咬牙给儿子请了咨询师,除了前几年造房子,这是家里最大的一次开销了。
所幸,郭震华如愿上了大学,回头想想,“三千多块钱花得不怎么值。”
但不可否认,学生的迷茫和家长的焦虑背后,又是一桩看起来还不错的生意,这桩生意如今已经从线下延伸到了线上。
高考志愿填报这门生意,真正火起来,也不过两三年。在过去几十年中,高考政策一直比较稳定,也比较单一,许多学校老师、历届考生,都能给出一些意见。但这些年,各省的高考政策都在发生变化,很多经验都不管用了,社会上就衍生出一些专门机构看上了这一商机。
2017年,浙江第一批新高考政策下,考生第一次填志愿,不分文理科让很多考生和家长“手足无措”。
在咨询师圈子里,最喜欢举的一个反面例子就发生在2017年的浙江。
当时,一位学生考了646分的高分,他却报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把一所民办院校,当成了985学校去填报。数据显示,当年,浙江就有40多位600分以上的考生,误填了民办院校。
都说高考是座独木桥,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后,却在临门一脚时出岔子,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是一个灾难。
这也是为什么高考志愿填报被称为刚需的原因。
“很多家长宁可信其有,不想信其无,2017年浙江的市场就火起来了。”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的学霸倪军参加的就是2017年的高考,他记得高考前的半年里,学校附近一下子开出不少志愿填报服务的店,一对一辅导,报价都是五千起步的。原先一些辅导机构也开始推出志愿填报的服务,包在培训套餐当中,收费比外面相对低一些,几百上千都有。
倪军曾跟着同学去蹭过一次试听课:“会讲学校的排名,什么专业热门,讲得很乱,唯一记住的是那个老师下课时,随口说的玩笑话,千万别选医学护理,不然有一天你会发现隔壁外科的同事,正在给你开刀。”
倪军把这话带回去跟医生的母亲说了,还以为她会生气,谁知母亲也很赞同,并跟他说,“你要考金融或者计算机。”
“每年只要高考一结束,我就会突然多出许多亲戚来。”在浙江大学某行政部门工作的叶少华(化名)老师说,很多完全不认识的远房亲戚,会通过各种关系网络,转过好几道关口,成功找到自己,去年他接到过一个电话,对方自我介绍时,一开始是老家很久之前的邻居的某个后生,说到最后,变成了“我外公某个同事的后人”。
早年,他还很好奇,究竟是哪个亲戚,问一问,再排一排辈分,后来他发现,很多“沾亲带故”只是想跟他拉近一些距离,多一层亲戚的身份,让他能重视一些。
“不管是谁来问,我基本上都是有问必答的,谁家身边没几个小孩,我总还是懂一些,能给点意见的。”叶少华说。
有一些分数,一拿到手,他是可以直接给出目标的。
两年前,一个亲戚孩子考了600多分,过了浙大的录取线,来咨询他的意见,叶老师毫无压力地就把孩子推荐去了上海交大。
他也会分人去推荐,如果家庭条件一般的,他会推荐金融、计算机、医学等专业,毕竟就业市场更宽,收入相对也会高一些,如果条件好的,他会问一嘴孩子的兴趣,再根据兴趣去推荐。
但多数人却遇不到像叶老师这样的亲戚。于是,学校老师和家族当中,考上大学的人,就成了“意见领袖”。
刘峰2015年考入一所985大学,之后的每年都要辅导一个弟弟或者妹妹填报志愿,虽然他也不知道自己独生子女一个,哪来那么多弟弟妹妹。2004年考上北大中文系的程伟就更抢手了,老家村里,只要当年有人参加高考,他一定是首选的咨询对象。这让他颇感压力,当年他的分数比北大录取分高出十几分,填志愿“不是清华就是北大”,几乎不用纠结,也几乎没有志愿填报的实战经验,每次都特别担心会误人的前途。
他记得,早年也有专门的高中老师帮助学生填报志愿,但是收费不过两三百元,一听现在动辄大几千的费用,直呼不可思议。
不过,随着互联网时代技术的不断创新,这几年,填报志愿也流行插上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翅膀了。
过去,不论是专家、老师,还是高考过来人,志愿填报很像老中医把脉,全凭一身的经验,对错就在一念间,而现在,历史经验和逻辑数字化之后,志愿填报有些不太一样了。
耿忠诚在淘宝上拥有一家志愿填报服务的店铺,从2014诞生至今,做的一直是通过大数据平台来指导高考志愿填报。
不过,店铺的经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2015年-2017年,线下的志愿服务机构发展迅猛,打着一对一辅导的服务项目,价格随便就能攀上5000以上,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时的考生、家长对互联网平台信任度不够,哪怕线上的服务价格低得多,也很难获得认同。“差一点就面临倒闭了。”
如今,情况大为改观,尤其是疫情推动了在线教育的发展,今年,包括网店在内,耿忠诚预计自己将可能接待200万的用户。
今年,许多家长在高考前,就开始准备志愿填报的信息获取。考前一个季度,淘宝天猫“志愿填报”课程累计成交达到4万单。EWT天猫志愿填报服务店铺负责人陈啦啦表示,“高考出分阶段,成交量还会暴增。家长的焦虑将在七月底在线上爆发,去年同期线上咨询比例就占到了50%。”
提供虚拟填报和指导课程的淘宝商家吴茂连说,”店铺从5月底起就开始在淘宝直播开设公益课,对家长们咨询较多的师范类、医学类专业进行系统讲解。“
关于大数据模型指导志愿填报,陈啦啦提到一个案例。
2017年,浙江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高考。浙江杭十四中康桥校区的一名周姓考生,选考物化生,总分602分,成绩比预想的低了很多。
周同学心仪的学校是西南交通大学,首选心理学相关的专业,其次是医学类,父母则比较推崇语言学类和经济学类。
系统对照往年信息,筛选出学校专业,让考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程度排序,最终获取到80个志愿。最后,周同学被北京协和医学院本科护理学专业录取,投档线位601分,刚好高了1分。
大数据被认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过,对于此类服务的使用感受,都是见仁见智。去年,郭震华花了3800元咨询费买了在线服务,他觉得“不过如此”,但父母却都很满意,觉得“这些钱花得值”。
家长的目标很明确,花点钱,让孩子在进大学的这最后一百米路上,别出现任何问题,而志愿填报服务的商家,就是来替他们解决这些困惑的。
大部分家长在店铺中留言的第一句话,都会表达同一个意思:能不能帮孩子报对志愿。
有些家长还会问某个专业,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的专业,今年咨询得比较多,“但他们就是随口一问而已。”
现实中,家长和孩子之间或多或少会存在代沟,孩子没有踏入社会,对专业的定位,主要来自同学、书上,或者电视剧,并不是很了解这个专业。而在专业选择上,家长更多会考虑将来的就业,计算机相关,金融类,管理类,大数据,自动化。而孩子可能会根据自己爱好去选,会对某个专业表现出“真爱”,比如有孩子选了地质类的专业,家长就特别想不通。在咨询现场,家长和孩子经常会发生争执。
焦虑的家长们自己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对高校、专业都缺乏足够的认识,便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些第三方服务机构上。尤其是在2020这个特殊的年头,高考变得更加特殊起来:延期1个月开考;北京、海南、山东和天津第一年实行新高考,“家长的焦虑会成倍增长。”
而高考一“新”,大批考生和家长就会陷入困惑,而此时,便是高考志愿填报咨询生意的黄金时期。
相关推荐
开网店的高考志愿规划师:预计200万考生和家长即将涌来
一年内选手激增近400家,高考志愿填报赛道已成“红海”
高考延期一个月,考生、老师、家长怎么办?
“分”尽其用,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有“钱景”吗?
百度“高考放心搜计划”:帮考生辨别'野鸡大学”实现智能估分
教育部约谈百度和360 整治“志愿填报指导”信息服务
志愿填报App:付费从百元到万元不等 可信度引质疑
考生被提醒不要用搜索引擎找填志愿网站 百度回应
「完美志愿」背后的 iPIN,要对标美团做深“AI+成长”
高考复读学校之谜:落榜生的救命稻草还是教育不公的帮凶?
网址: 开网店的高考志愿规划师:预计200万考生和家长即将涌来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