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FOFweekly”(ID:FOF_weekly),作者:龚咏泉,36氪经授权发布。
美国风险资本在上世纪60-70年代对硅谷、对电子和计算机行业的初创公司的大量投资,对硅谷崛起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科技区,对美国保持领先的超级大国的竞争优势,做出了其它传统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无可替代的贡献。
崇尚冒险、自由开放、市场导向的商业文化氛围对硅谷崛起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中心至关重要。如何确保资金稳定持续地投资于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财富效应和赚钱预期也是风险投资行业发展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果不得不频繁陷入上一年“非理性繁荣”、下一年却遭遇“募资寒冬”的尴尬局面的话,这种过于频繁和剧烈的波动,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将是不利的。在当前的市场状态下,复盘美国风险投资及硅谷发展历程,也许对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龚咏泉丨母基金周刊特约作者
在“风险投资史话-起源与早期发展”一文中,我们谈到,哈佛商学院教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创立者-多瑞尔特于1946年成立了美国研究开发公司(ARD),该公司无论从业务定位还是从商业模式的角度来看,在当时都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
头顶着“世界上第一家自机构投资者募资的风险投资公司”的光环,ARD在风投史上可以说是赫赫盛名。但客观地说,除了让其一战成名、回报高达5000倍的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 (DEC)项目之外,其余150个左右的投资项目,鲜有令人惊艳之作。对比同时期二级市场的大盘指数,ARD的整体投资业绩勉强算略胜一筹;在其之后成立的很多风投公司,业绩早已后来居上,甚至让ARD难以望其项背。
造成ARD投资业绩差强人意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是ARD的封闭基金的组织形式,相对后来的可以享受政府补贴的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模式以及在税收、收益分配、薪酬激励等方面具有优势的有限合伙(VCLP)组织形式而言,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处受制,举步维艰。
比如,一家叫“电子资本公司Electronics Capital Corporation (ECC)”的SBIC,就曾于1959年从股票市场募集了1800万美元,实收资本立即超过老牌的ARD。ECC曾投资100万美元给一家叫“波特工具(Potter Instruments)”的公司,8个月之后该公司上市,100万投资的估值就涨到了1100万美元。有了赚钱效应,大家自然就蜂拥而上,都来抢着申请SBIC的牌照以申请政府补贴。
其中,有不少头部SBIC公司都与多瑞尔特或者ARD有渊源。比如,大陆资本(Continental Capital Corporation)的创始人弗兰克.钱伯斯(Frank Chambers)就曾经是多瑞尔特在哈佛的学生;又比如,彼时最大的SBIC公司-波士顿资本(Boston Capital Corporation,BCC)的首任总裁-约瑟夫.鲍威尔(Joseph Powell) 也曾担任过ARD的副总裁。
SBIC法案出台后不到4年之内,就增加了600家左右的SBIC,这些SBIC显然对ARD的投资有严重的挤出效应。
多瑞尔特自己就说过:“如果ARD决定投资某个人,那个人很自然地会跑到一个SBIC那里说‘ARD要投我,你们投吗?’一般情况下,那个SBIC会努力以更优惠的条件,抢走ARD的投资机会”。
当然,SBIC模式后来也遇到挑战(连BCC都于1970年停止投资),采用VCLP架构的风投公司则后来居上。
1959年,加州硅谷成立了一个风投机构- Draper, Gaither & Anderson(DGA),DGA是美国第一个有限合伙(VCLP)组织结构的风投基金,也是美国西部的第一个风险投资公司。其创始人William Draper Jr.是多瑞尔特的好友,按他的说法,DGA之所以采取VCLP组织形式,跟他参考了ARD的封闭基金的模式,吸取了ARD的部分经验教训有关。遗憾的是,1967年到期后,DGA因业绩平平而没有继续募资运营。
但是,紧随其后由亚瑟.洛克(Arthur Rock,俄罗斯的移民二代,硅谷创投史上的牛人之一)和汤玛斯.戴维斯(Thomas Davis,下文还有这俩哥们的故事),于1961年成立的VCLP形式的风投公司-Davis & Rock,却大获成功。投资人300万美元的初始出资在1970年增长到1亿美元,作为GP的洛克和戴维斯分得了超额收益的20%。
顺便说一下,Davis & Rock的另一位合伙人-戴维斯,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此君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服过兵役,担任过上校级军官。在创立Davis & Rock之前就投资过多个公司,获得了巨大回报。
两名在ARD长期工作过的员工-Bill Elfers和Charlie Waite(两人均为哈佛MBA,先后师从多瑞尔特),于1965年自ARD离职后,也轻松地从6个富有家族募集了1000万美元,在波士顿创立了VCLP形式的Greylock基金。Greylock成立不久就投过一个叫泰瑞达的公司,这家公司1970年上市,其退出收益让Greylock一战成名。
从上述几个例子可以看出,SBIC和VCLP的形式,相对ARD封闭基金的组织形式,从募资到退出都显示出了巨大的相对优势。
其次,ARD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在估值方法、信息披露、薪酬体系、跟投制度等方面都受到美国SEC的严格监管。例如,获利5000倍的明星项目-DEC,就并没有给ARD的员工带来多少额外收入,这大大挫伤了ARD投资员工的积极性,出现离职潮也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ARD定位于服务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企业。这种战略直接导致了ARD对西部科技重镇-硅谷的忽视,也就失去了参与分享硅谷在60-70年代开启的一段波澜壮阔的科技产业大发展时期的红利的机会。
上述因素,叠加ARD存在的一些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导致ARD的日渐式微。多瑞尔特于1971年退休,次年决定把ARD卖给一个多元化集团公司-Textron。自那之后,ARD便走入了历史。
回顾ARD作为第一家专业风险投资公司,从创立到衰落的这一段历史,对照上世纪60-70年代VC群雄并起的市场格局,ARD的起伏浮沉,不免让人颇有唏嘘之叹。但多瑞尔特和ARD对整个风投行业的贡献还是不可抹灭的,他们培养和训练的大量专业人才,便是他们为美国风投行业留下的重要资产之一。
今天,作为一名受过严格训练的风投机构的专业人士,你可能对风险投资的一些技能、模型、和流程如数家珍,比如,如何源源不断地获取创投项目,如何尽调标的公司,如何对营收很少甚至没有、财务亏损的初创企业进行合理估值,如何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如何招聘和管理投资团队,投资之后如何管理被投企业等等……从方法论的角度,现在已经找到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了。
但是如果把时钟拨回1946年的美国,那时美国东西部虽然都零星出现了风险投资的案例和实践,但还没有专业和独立的风险投资公司,亦无大家公认的、验证过的初创公司的估值体系,所有新招进ARD的员工,都需要在多瑞尔特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探索。这些员工里面,有不少还曾经做过多瑞尔特的学生,毕业或者离职后再带着多瑞尔特和ARD的方法和经验,分散到不同的投资机构任职。
比如,上文提到的第一家VCLP形式的风投企业-DGA,其三位创始人均非等闲之辈。第一位合伙人-William Draper Jr.是一位退休的空军少将,另一位合伙人-Horace Gaither是赫赫有名的兰德公司的创始人之一, 第三位合伙人-Frederick Anderson也是一位退休将军。
William Draper Jr.有个儿子叫William Henry Draper 三世,在哈佛商学院念书时就师从多瑞尔特,是其弟子之一。他后来曾经跑到DGA工作过几年,积累经验后,决定自立门户,于1965年在两家SBIC的基础上,创办了一家风投公司-Sutter Hill Ventures(SHV)。SHV迄今公开披露的投资案例285个,退出案例有81个项目,其中包括Youku,Glassdoor和 Smartsheet等,是一个相当成功的风投公司。
顺便说一下,Draper家族在硅谷乃至全球风投界都颇具影响力,William Henry Draper 三世的儿子Tim Draper创办的德丰杰风险投资,在国内一度非常活跃,对许多中国读者而言并不陌生。
上文提到的Greylock Partners,其两位创始合伙人都是多瑞尔特的徒弟,都曾在ARD长期工作过,后来Linkedin的创始人Reed Hoffman也加入Greylock并成为此公司的合伙人。Greylock公开披露的投资项目有705个,其中退出项目 201个,投资项目包括脸书、Linkedin, Airbnb, Cloudera, Dropbox, Nextdoor ,AppDynamics等等,其投资业绩在风投界可以傲视群雄。
1969年,多瑞尔特在部队的战友,哈佛商学院的校友Henry Hoagland 在ARD工作20余年之后,离开创立了Fidelity Ventures。
其它如1982年成立的Morgan, Holland Venture是Flagship Pioneering的前身,其创始合伙人为James Morgan,也有在ARD工作的经历。
多瑞尔特和ARD培养的人才就像一颗颗种子一样,在风险投资行业里扩散、裂变、发芽、繁殖、生根、成长……
ARD是由多瑞尔特在波士顿创立的,其目的之一是支持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经济。在ARD成立前后,有些富裕大家族如费普、洛克菲勒、惠特尼家族等,出于慈善或是兴趣等目的,投资了一些创业公司,这些家族也大多来自东北部。
最初东北部的风险投资活动是更活跃的,但时至今日,我们都知道,美国风险投资的主战场后来转移到西部的加州,尤其是硅谷地区。
我们要了解硅谷的崛起和风险投资发展史,肯定绕不开一家公司。这家公司不仅是硅谷最早的风投项目之一,而且也是半导体界的“西点军校”,向半导体和风投界输送过成百上千的人才。比如,1969年,在桑尼维尔市举行的一次半导体大会上,400名与会人员中,仅有24名未曾在该公司工作过。苹果的乔布斯曾这样评价这家公司:“它就像个成熟的蒲公英,你一吹它,这种创业精神的种子就四处飘扬了。”
这家公司的名字就是,仙童半导体(Fairchild Semiconductor)!
说起仙童,我们还需要提到一个人,他就是诺奖获得者、“晶体管之父”-肖克利。肖克利是位物理学天才,他于1955年在加州创立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并以代码形式在学术期刊上刊登广告,吸引并招聘了多位人才,其中包括后来被称为“八人帮”的8名天才年轻人。
由于在业务战略以及管理风格等方面与肖克利存在严重分歧,8位天才决定与肖克利分道扬镳。并在亚瑟.洛克(没错,就是前文提到的洛克,哈佛商学院毕校友,那时他在一家叫Hayden Stone的纽约投行工作)的帮助下,于1957年获得了一家名叫“仙童摄影器材公司(Fairchild Camera and Instrument)” 150万美元的投资。
顺便说一下,仙童摄影器材的老板Sherman Fairchild的父亲曾担任共和党参议员,和汤玛斯.沃尔森(Thomas Watson,IBM的雇员都亲切地把他称为老沃尔森)联合创立了IBM,是个政商两栖的大富豪。Sherman Fairchild年轻时得过肺炎,为此还在入学哈佛一年之后被迫转到空气干燥的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继续学习, 21岁时他看到欧洲列强正忙着打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报名想去当兵打仗,但居然因身体不好被拒了。Fairchild后来从其父亲处继承了大笔遗产,自己也成了个大富豪,他喜欢研究直升机和摄影,尤其热衷航空摄影业务,著名的军火商-雷神公司曾经是他的重要客户。
总之,Sherman Fairchild不仅是个富二代,而且还是个既聪明又努力的富二代!
言归正传,洛克是在一次偶然的派对上碰到了Sherman Fairchild。洛克不愧是混投行的,拉皮条的基本功非常扎实,经他一番游说忽悠之后,Sherman Fairchild立刻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个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当即答应与“八人帮”见面。急于摆脱肖克利控制的、初出茅庐的8位年轻人在谈判桌上哪里可能是老成持重的Sherman Fairchild的对手,很快就按照这个富二代和洛克的提议,签署了合作协议。
“八人帮”在富二代的资助下成立仙童半导体公司之后,仅仅花2个月便接到IBM的一笔价值50万美元的晶体管生产订单,自此成为了彼时硅谷除肖克利实验室之外的第二家半导体公司。 从1960年到1965年,仙童半导体每年的销售额都翻一番,1966年的时候,仙童已经成长为第二大半导体公司,仅次于德州仪器。
利益的江湖也没有太多新鲜事。在见证了仙童惊人的赢利能力之后,资本家终于露出了狰狞的一面,富二代借助事先精心设计好的、自己对仙童绝对控股(股权结构很重要啊!!!好消息是貌似有很多人都意识到这点了,笔者不久前应某创业园区邀请,在网上讲“创业公司股权设计”,就惊讶地发现同时有3.2万人在线聆听)的条款,在1960年以每人区区25万美元的价格强制性回购了“八人帮”的股份,并开始向仙童安插自己的亲信,以介入日常运营管理。自那以后,八位天才与Sherman Fairchild的合作蜜月基本结束,先后闹得不欢而散。
1961年, “八人帮”中的谢尔顿.罗伯茨、杰伊.拉斯特和琼.荷尔尼首先出走,三人创办了Amelco,就是后来成为世界一流能源系统生产商的德立台(Teledyne)。
朱利叶.斯布兰克去创业公司担任顾问并在1978年联合创立Xicor芯片公司,维克托.格里尼科辞职后则先后去了伯克利分校和斯坦佛大学教授电子工程。
1968年,罗伯特. 诺伊斯(集成电路发明者之一)和戈登.摩尔(摩尔定律发现者)一起辞职,他们还带走了工艺开发专家安迪·格鲁夫(匈牙利移民,后来的英特尔CEO、“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的作者)。他们三人创办的公司,就是迄今在CPU领域仍称霸一方的芯片巨头—英特尔。
仙童为半导体和风投行业输送了大量的顶级人才,这些人才当然不仅仅限于八人帮。
比如,销售部主任桑德斯带着7位仙童员工一起离职,创办了超微半导体公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AMD。
又比如,还有位唐.瓦伦丁,此君也参与了仙童的销售团队的组建,后来成了风投界呼风唤雨的大人物,关于瓦伦丁我们留到下节再表。
就连最初帮助“八人帮”对接大富豪Sherman Fairchild的投行顾问和财务投资人-亚瑟.洛克,也通过仙童项目赚了个盆满钵满,于1961年和戴维斯一起成立了最早的VCLP风险投资公司之一-Davis & Rock,顺利转型成为硅谷最有影响力的风险投资家之一。
Davis & Rock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向“八人帮”中罗伯茨等三人出走仙童后之后成立的德立台投资了20万美元,1967年, 德立台上市,其20万美元投资对应的股票市值高达300万美元。Davis & Rock还投资了英特尔、苹果、科学数据系统等公司,洛克本人被认为是专注人脉的风险投资流派的代表人物。
功成名就之后,洛克于2003年一口气给哈佛捐了2500万美元,资助母校设立了个创业中心。
“八人帮“个个都是人中翘楚。本节最后提下尤金.克莱纳,这老哥1962年离开仙童,创办了Edex,1965年卖给雷神公司,净赚5百万美元。1967年,他又创办了Intersil模拟半导体器件公司,再后来,他跑去沙丘路创立了在风投界闻名遐迩的凯鹏华盈(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 Byers, KPCB),和著名的红衫创投和KKR等公司毗邻而居。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美国的投行、保险公司、交易所、大财团都喜欢聚集在华尔街,各类政治游说机构多数集中在华盛顿特区的K大道,格林尼治基金小镇则是对冲基金的大本营。
硅谷的沙丘路则是风险投资和并购基金云集的地方。
在这条路上上班的投资人以及来这条路上找投资人的创业者中,很多都是一直坚信自己能改变世界的人。有人说:“有这种特质的人,要么就真是精神病,要么就真是天才(比如要送人类去火星旅行的埃隆·马斯克)”。
作为一名创投从业人员,笔者去年底在硅谷考察时,还和朋友刻意去了趟沙丘路,进行朝圣。
总之,区区5.6英里长的沙丘路,密布着300多家风投机构,绝对是个可以令风险投资从业人员尖叫的地方,即使对笔者这样平时喜欢安静的人也不例外。说它是创业投资从业人员心中的圣地,真心不过份!
闲话少叙,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下最早入驻沙丘路的两家风投机构。
第一家入驻沙丘路的风投机构是1972年成立的KPCB。前文已经说过,KPCB的创始合伙人是仙童“八人帮”之一的尤金.克莱纳,克莱纳1923年出生于奥地利的维也纳,1938年15岁时,为了躲避纳粹对犹太人的清洗,跟着家人辗转逃到纽约。后来应征入伍,二战结束之后分别在纽约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和纽约大学工业工程专业深造。
上文已经提到过克莱纳离开仙童后的两段创业经历,此处就略去不表。1968年,他还参与投资了前同事创立的英特尔。
另一位创始合伙人是汤玛士.珀金士(Thomas Perkins),这哥们的背景与克莱纳比较起来,也不遑多让。珀金士毕业于MIT电气电子和计算机科学专业,后来跑去哈佛念了个MBA,也是“风投之父”多瑞尔特的学生之一。
珀金士曾担任过惠普电脑部门的总经理。顺便说一下,1939年创立的惠普在硅谷也曾是神一般的存在,其诞生地的车库成了硅谷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游客必去之地,旁边还竖立了“硅谷诞生地”的标识牌。
珀金士在惠普期间,投资了一家叫“大学实验室”(这名字真够吸睛的)的公司,出售后赚了几百万美元,成为了一名硅谷新贵。这次交易让他一下子就对风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毅然辞去惠普高管一职,并筹划成立自己的风投基金。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彼时也正在募资的克莱纳,两人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决定组建成立Kleiner Perkins。
后来加入KPCB的法兰克考菲尔德(Frank Caufield)和布鲁克拜尔斯(Brook Byers)也陆续被任命为合伙人,KPCB的名字即这四位合伙人姓氏的首字母合并而成。
KP在成立不久后投资的代表性项目之一是基因科技(Genentech),1976年该公司成立后不久,KP就投资了10万美元,后来增加到20万美元。1980年,基因科技上市,KP持有股票市值3250万美元,1986年,持有的市值上涨到1.6亿美元。这些大获成功的项目让KPCB在风投的江湖上扬名立万,一时风头无二。
Kleiner Perkins虽然一开始就聚焦于初创科技公司的投资,但克拉纳和珀金士一致认为科学家容易陷入对“完美”技术的追求而忽视对赢利的考虑,克拉纳曾说过一句名言:“after R&D is finished, make sure that the dogs want to eat the dog food”,这句话对已经一脚迈进了5G时代的我们,迄今仍没有过时。
克拉纳还曾说过一句名言:“even turkeys can fly in the strong wind(大风来了,火鸡都能飞起来)”。
看到这句话,大家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KPCB迄今累计募集90亿美元,投过上千个项目,退出数百个项目,其中包括:应用物料、基因科技、天腾、莲花电脑、康柏电脑、网景、Sun Microsystems、美国在线、亚马逊、 谷歌、推特等等,这都是些叱咤风云、各领风骚的科技公司。其业绩可谓硕果累累。
红衫资本也是沙丘路上最早的风投机构之一,同样创立于1972年,其硅谷办公室位于沙丘路300号,与KPCB毗邻而居。中国读者对红衫资本应该相当熟悉了,其创始人唐.瓦伦丁曾经在仙童半导体工作7年之久(又一个与仙童交集的投资大佬),组建了仙童的销售团队。七年之后,他加入国家半导体公司,担任该公司市场和销售部第一任副总裁。
早在仙童工作期间,瓦伦丁就开始用其私人的资金向科技初创公司投资,这引起了一家叫做“资本集团”的资产管理公司的注意。资本集团于是从福特基金会等机构处募集了500万美元,成立了一个叫“Special Situation Group”的子机构,请瓦伦丁投资于初创小公司。在为资本集团工作时期,瓦伦丁牵头成立红衫I期和II期风投基金。
1975年,红衫出手投了一个项目,那是一家叫 Atari的主营电子游戏的公司,这家公司大家可能并不熟悉。通过这个交易,瓦伦丁认识了这家公司里的一个衣着古怪行为独特的家伙,这个年轻的工程师后来成为了消费电子领域的一个“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神。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斯蒂夫.乔布斯!
这个当时才20岁郎当的年轻人特立独行到什么程度呢?根据瓦伦丁后来回忆,1975年,有一天,还在Atari打工的乔布斯决定创立自己的电脑公司,但没有足够的资金,怎么办?
区区这么一个小问题肯定难不倒大神。
乔布斯于是跑到老板-Nolan Bushnell的办公室,大大咧咧地说“我要成立我自己的公司,你给我5万美元,我给你公司三分之一的股份,如何?”
你可以想象当时的场景,估计大吃一惊的Bushnell费了大力气才忍住没笑出声来。Bushnell不愧是一家头部游戏公司的老板,见多识广阅人无数,他很礼貌地说“嗯,这个……你的主意似乎不错,但我不能答应你!”
额,估计Bushnell多年以后为此肠子都悔青了……
但Bushnell的拒绝似乎并没有让这个年轻人感到丝毫沮丧,他继续追问:“那你是怎么为公司找到钱的呢?”
Bushnell有点小不耐烦了,摊摊手,说“别问我,你去问唐.瓦伦丁吧”。
这时候,瓦伦丁与资本集团已经脱离了关系,成立了独立的VCLP投资基金。接到乔布斯的电话,瓦伦丁当即决定支持这个当时被其它风投人士认为颇为古怪的年轻人,红衫资本后来给苹果投资了15万美元,同一批的投资人包括了洛克菲勒家族的Venrock基金和仙童的财务投资人亚瑟.洛克(这哥们在1985年曾主张把乔布斯赶出苹果,但这是后话了)。
瓦伦丁后来回忆说:“很多人当年仅仅因为乔布斯的衣着、发型和学校背景而决定不投资乔布斯,但那其实是从自我角度出发的刻板思维模式。”
他还说,“我一生中遇到过两个有远见卓识的大师,一位是仙童八人帮之一的诺伊斯,另一位就是乔布斯。”由此可见,乔布斯对瓦伦丁有着很深刻的影响。
红杉资本被公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大、最成功的风险投资公司之一,它投资的公司超过2万亿美元的市值,除了苹果之外,还包括谷歌公司、思科公司、甲骨文公司、雅虎公司、网景公司和YouTube等IT巨头和知名企业。
前文说过,戴维斯曾与仙童的财务投资人-洛克一块创立过Davis & Rock并获得了巨大的财务回报。Davis & Rock到期清盘后,两人各奔东西,戴维斯于是在1969年创立了Mayfield。Mayfield已向超过300家信息和医疗公司进行投资,包括康柏、3COM、SGI和SanDisk等科技公司。
1977年成立的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 (NEA),其创始人之一理查德.克拉姆里奇(Richard Kramlich)也曾师从多瑞尔特,是多瑞尔特的粉丝,连NEA这个名字,据说都是多瑞尔特建议的,他也认识人脉甚广的洛克,而且从1969年开始就以初级合伙人(Junior Partner)的身份为洛克工作。NEA第一只基金规模仅仅为1600万美元,今天,他们管理着16只基金,合计承诺投资金额高达200亿美元。
从克拉姆里奇、多瑞尔特和洛克的关系中,我们不难发现,风投圈其实很小,也就是个三度人脉圈,而已!
沙丘路上的风投机构数量众多,未来会努力将沙丘路上更多的风投机构一一介绍给大家。
美国很早就意识到了支持创新创业精神与保持核心竞争优势之间的联系,而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具有与生俱来的创新和冒险基因。在1953年成立的中小企业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BA))的推动下,美国于1958年通过中小企业投资法案(Small Business Investment Act of 1958),为投资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提供政府补贴。
在整个60年代初期,SBIC一度是美国风险投资的主流组织形式。也投了一些很经典的项目,比如:1968年诺伊斯等人出走仙童,成立英特尔之后,次年就收到了来自富国银行成立的SBIC的约30万美元投资。
坐拥政府补贴之优势的SBIC,后来也遇到了行业整体回报下降、虚报造假盛行、和监管检查趋严等问题,在市场上渐渐失去了话语权和影响力。
但从1962年成立的DGA开始,越来越多的风投机构开始采用有限合伙组织形式,这种法律结构最显著特点是GP/LP的二元结构:专业投资人员担任GP,投资人或机构充当LP,GP通常每年按1-2%收取管理费,按20%的比例分配超额收益。
得益于60-70年代半导体、计算机和电子行业在硅谷的蓬勃发展,这时期主流的风险投资公司都热衷于押注科技行业,回报在10-20倍甚至更高的项目屡见不鲜,这种赚钱效应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金和专业人士进入风投机构。
60年来末的时候,硅谷风投界也就20几人,他们定期组织聚会,交流心得,建立行业的规范,在此基础上,1973年,美国成立了国家风险投资协会(NVCA)。
1974年,股票市场的下跌曾短暂性地给风投行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1979年,在NVCA等组织的游说下,劳工部解释了“1974年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案The Employee Retirement Income Security Act of 1974 (ERISA)”中的“Prudent Person rule”,提高了金额庞大的退休基金的风险偏好,为各种退休基金投资于风险投资公司扫清了道路。自此,独立的VCLP逐渐成为了风投行业的最主流的法律组织形式,其它如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企业风投(CVC)等等则成为了补充。
1978年,美国将资本利得税由以前最高的49%逐渐降到22%(NVCA的游说发挥了巨大作用),叠加经济信心恢复和行业愈加成熟等因素,使得风险投资经历了一波高速发展的时期,风投行业的可投资金由1977年的25亿飙升到1987年的220亿美元,仅仅在 1978年这一年,风投行业就募集了7.5亿美元,在1979年一年的时间里,成立了225家VCLP。
总之,到70年代末,美国的风险投资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成熟的行业,全行业可投资金高达20-30亿美元。可以说,现在整个行业都在摩拳擦掌,准备迎接下一波的大行情和大机会。
美国风险资本在上世纪60-70年代对硅谷、对电子和计算机行业的初创公司的大量投资,对硅谷崛起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科技园区,对美国电子和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乃至于对美国保持领先的超级大国的竞争优势,都可谓做出了其它传统金融机构和政府部门无可替代的贡献。复盘其发展历程,也许对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1、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能否持续发展的根本。
大企业大项目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固然毋庸置疑,但观察商业史,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往往更具冒险精神,更适合将实验室的新技术进行商业化,更适合创造一种新的产品甚至一个新的行业,一个国家可以从政策制定(如Prudent Person Rule)、组织实施(如SBA和NVCA)、税收优惠(如降低利得税率)和资金供给(如VCLP和SBIC)等多方面来支持和确保初创科技公司的发展。
从美国的经验来看,毫不夸张地说,风险投资可以成为一个国家创新的基石。
2、崇尚冒险、自由开放、市场导向的商业文化氛围对硅谷崛起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中心也至关重要。
英特尔的诺伊斯曾提到:“英特尔新聘用的博士毕业生中80%和硕士毕业生的50%,出生在外国。”上文提到的肖克利、八人帮、亚瑟.洛克、安迪·格鲁夫、唐.瓦伦丁、汤玛士.珀金士、史蒂夫.乔布斯等人,大多数都从美国其它地区甚至其它国家移民到硅谷,大多数都属于外来人口、白手起家,最后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而且,加州很早就实行了员工自由流动的制度,雇主不可以限制员工离职,甚至不可随意限制员工离职后加入竞争对手公司。
如果没有硅谷深入骨髓的崇尚冒险、自由开放和市场导向的文化氛围,恐怕60-70年代的风投甚至科技的历史,很可能就会被改写。
3、要确保资金稳定持续地投资于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就必须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财富效应和赚钱预期(当然也可能产生泡沫,这点我们留到未来再进行讨论)。如果风投行业不得不频繁陷入上一年“非理性繁荣”、下一年却遭遇“募资寒冬”的尴尬局面的话,这种过于频繁和剧烈的波动,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
4、从微观角度来说,投资机构必须用市场化的方式延揽和激励专业投资人才,这样才能形成 VC“募投管退”的良性循环和稳定发展。否则,人才就无法稳定,团队就会失去竞争力,一个公司就可能像ARD那样走入历史。
*延伸阅读:风险投资史话:起源与早期发展
参考文献:
1. David H. Hsu. Organizing Venture Capital: The Rise and Demise of American Research &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2. 谢志峰、陈大明, 芯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红杉资本官网 https://www.sequoiacap.com/article/remembering-don-valentine/
4. Derek Cheung, Eric Brach , Conquering the Electron: The Geniuses, Visionaries, Egomaniacs, and Scoundrels Who Built Our Electronic Age
5. Fernan IbanezVenture Capital and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6. NEA官网 https://www.nea.com/history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公众号:晓梦庄生(ID:make_everyday_counts)
相关推荐
风险投资史话:硅谷的崛起
硅谷崛起的秘密武器
硅谷知名创投人:Zoom 和 Zscaler 飞速崛起的秘密
硅谷“新帮派”崛起:永远逃不开的“拼关系”
逃离硅谷,再造硅谷
Uber上市揭露出了硅谷的一个危险趋势
2019上半年的硅谷:白驹过隙,日转星移
崛起的东南亚初创生态:退出前景可观
互联网的第三波浪潮,硅谷出局了?
互联网的第三波浪潮, 硅谷出局了?
网址: 风险投资史话:硅谷的崛起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1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