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业知识 > 来香港,拥抱全球化潮流|in Focus

来香港,拥抱全球化潮流|in Focus

本文来自公众号36氪出海,欢迎在文末扫码关注并加入出海社群,遇见全球商业伙伴。

中概股的回归浪潮让市场的目光再度聚焦香港。2019年,港交所就已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IPO 募资额达3128.89亿港元,全球第一。这也是香港 IPO 市场过去十年来的第六次夺冠。

2020上半年,即使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香港资本市场的韧性依然不减。上半年募资总额仍呈上涨态势,同比增长22%至875亿港元。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再到今年“黑天鹅” COVID-19 引起的全球经济衰退,每一次香港市场都有着强有力的弹性和恢复力。

除了是公司上市的“理想圣地”,香港还吸引着众多公司前往落地开展业务。作为拥有高自由度的经济体,香港享有世贸组织协定确立的独立关税区地位。同时,香港也是全球四大外汇市场,有高达4400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港币还和美元实行联系汇率制度。

对于内地公司,香港更是通往全球的跳板和门户。据悉,在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InvestHK)的协助下,每年在港新设公司的数量呈近10%的速度增长,2019年香港共吸引来自全球48个经济体的487家公司在香港开设业务。其中,中国内地是在港投资最重要的项目来源地,共有120家,其余则为美国(71家)、英国(43家)、日本(27家)和法国(25家)等。临近的东盟也有29家公司拓展到香港。行业涵盖消费、金融科技、通信、旅游等多个领域。

而作为全球仅次于纽约和伦敦的金融中心,香港在金融科技上丝毫不甘落后。

香港——Fintech 的试验场

去年,一场虚拟银行牌照的申请赛,引来巨头扎堆。首批8张虚拟银行的发放名单里,腾讯、蚂蚁金服、京东数科、平安金融壹账通等纷纷现身。

在 InvestHK 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King Leung)看来,“对于腾讯、阿里等具备实力进行全球化的大公司,在香港布局业务的目的在于接轨国际监管和风控政策。”香港市场更像是一个试金石。

在监管方面,香港的金融监管政策更和国际接轨,在监管科技上也有所突破。2016年,香港金管局推出监管沙盒,对金融科技进行更弹性的监管,允许银行在运用相应的创新科技时,无需完全符合金管局一般的监管规定,在试运行期间可邀请一定数量的客户参与。继金管局之后,香港证监会和保监会也在2017年宣布推出监管沙盒。

在保险科技领域,香港保监局推出快速通道(Fast Track)和保险科技沙盒(Insurtech Sandbox)等保险科技计划,支持保险科技行业发展,已经有虚拟保险公司获得快速通道授权。 

为了更好地推动金融科技在香港的蓬勃发展,InvestHK 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推介。从2016年开始,香港金融科技周活动(Hong Kong Fintech Week)每年都会举办。2019年香港金融科技周吸引逾12,000名来自全球60多个经济体的参与者。 

在全球31个城市,InvestHK 都有专人在当地进行香港的推介。不管是欧美等发达地区,还是东南亚、非洲、中东等新兴市场,InvestHK 都和当地的商会、加速器等机构有良好的人脉关系。

在 InvestHK 内部,也有专责小组专门负责金融科技行业的招商引资。

InvestHK 助力内地企业,在港“牵线搭桥”

“在香港设立公司既是出于作为跳板实现国际化扩张的考虑,也有税务上的考虑。”金融科技公司 Wallyt CEO 柳彤告诉36氪出海。柳彤认为,尽管最近宏观经济因素发生了些许变动,但香港仍然是最好的税务和资金的归集地,税率低且资金自由。

两年前,柳彤看到了在香港开展移动支付业务的商机。相较于内地在全球移动支付普及率全球第一,香港由于八达通和信用卡的成熟渗透,以及用户对隐私和安全性的考虑,移动支付的接受度和活跃度都不高,处于一个相对早期阶段。

这给香港移动支付方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发展带来了契机,香港金管局等政府机构也在大力推广移动支付的普及。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空白,都为 Wallyt 做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和电子钱包提供了机遇。

在香港做好生意,也是为向东南亚继续扩张树立一个标杆。“当打下香港市场,再去做东南亚的生意时,东南亚的客户会想了解在香港的业务究竟做的怎么样,所以在香港能把生意做好是某种意义上的风向标。”柳彤在聊到香港市场在“出海”步伐里的意义时称。

据梁瀚璟介绍,每年内地去香港新设公司的数量都有增长,具体到金融科技行业里最多的公司来源就是中国大陆,其次才是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地。在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内部的工作分配里,会有专门的同事负责大湾区、北京、上海和杭州等不同区域,力图在内地实现全面的覆盖和紧密的合作。

为了帮助内地走向香港的公司更好地开展业务,梁瀚璟称 InvestHK 将自己定位于协助者角色,许多来香港的企业未必缺钱,但是更缺合作伙伴关系。而 InvestHK 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不管是香港本土金融机构、监管机构还是大学等教育机构,InvestHK 都有一定的联系,可以帮助内地公司打开通往各路资源的“大门”。

InvestHK 还会介绍企业申请香港特区政府的落户津贴,符合申请条件的企业有机会获得总值约七十八万元至一千八百万元人民币不等的津贴。

在柳彤看来,InvestHK 也扮演了“介绍者”的角色。InvestHK 会提供更多关于香港金融行业方面的知识和建议,比如如何处理大湾区内的跨境支付,还有业务落地时员工签证的办理,以及政策方面的解读,其中就有香港特区政府相关的补贴和激励政策。

后疫情时代的机遇与未来

梁瀚璟认为,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内地公司向外走的过程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相近选香港比较方便,毕竟“肥水不流外人田”。

在内地去香港的金融科技公司里,“跟随银行走出去”也是不少公司业务扩张的第一步。由于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等大行在香港的深厚业务根基,也给内地为银行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进行国际化扩张提供了可能,这使得公司可以继续服务在港客户,继而积累经验扩张到东南亚等地。

除此之外,香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内地的打通力度也在进一步加大。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香港金管局、澳门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在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的联合公告》,为了让大湾区居民个人的跨境投资更加方便,开展“南向通”和“北向通”的跨境理财通业务试点。

尽管 COVID-19 冲击了不少公司在香港的业务,但是 InvestHK 为了给业内公司在疫情期间的业务提供指引与帮助,进行了一系列工作。诸如邀请相关行业人士进行线上分享,针对性宣传香港特区政府已经出台的补贴政策。

具体到金融科技领域,为了支持香港金融科技的发展,香港特区政府已在7月2日推出“抗疫基金金融科技人才计划”, 计划有1000个资助名额,每个符合条件的金融科技公司可申请一个新的全职职位,申请获批后可获每月10,000港元资助额,全数用作付薪,资助为期最长12个月,涉及资助总额可达1.2亿港元。

而在后疫情时代,经济前景不明朗,部分香港金融机构的采购预算更为谨慎。为了帮助公司应对这个挑战,InvestHK 则会帮助连接内地供应商和潜在金融机构客户,让当地的金融机构更加了解内地供应商的情况。其中,香港金融科技周将举办全球 FastTrack – 中国区加速计划,为双方提供一站式接洽平台。

除了助力商业合作,InvestHK 还会协助前往香港的创业公司“找钱”,介绍投资机构或初创培育计划,让创业公司能找到合适的资金源。

从公司创业到上市的各个阶段,香港已经具备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完备的金融生态,成熟的法律规范和透明的监管体系等一系列完整的生态。

文 | 李宇飞@36氪出海

编|赵小纯@36氪出海

如欲了解前往香港开设公司业务等具体信息,请关注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

相关推荐

来香港,拥抱全球化潮流|in Focus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京东美股市值破千亿美元;印尼对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公司征收10%的增值税
聚焦全球新商业机遇,36氪出海推出深度内容栏目「in Focus」
是谁撑起香港交易所?| in Focus
日本独角兽SmartNews,不只你关心的才是头条 | in Focus
中国公司全球化周报 | 华为拿下摩洛哥5G订单;名创优品即将在美国上市
专访纳斯达克:资本市场没有偏见|in Focus
博物馆观众调研报告:10亿流量拥抱科技升级
距离成为科技“爆款”,“眼动追踪”还有多远?
腾讯总裁刘炽平:拥抱产业互联网 不做“颠覆者”

网址: 来香港,拥抱全球化潮流|in Focus http://m.xishuta.com/zhidaoview11681.html

所属分类:创业投资